站在他面前的是一对恋人,他们亲热地相挽着,其中女孩背对着他,女孩的背影看上去很标致,高挑、匀称、活力四射,她的头发是染过的,是最时髦的金黄色,她穿着一条今夏最流行的吊带裙,露出香肩,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女孩,时尚、前卫、性感。
他们靠得很近,低声絮语着什么,这位高个子女孩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好像是在向车上的人告白:你看,我和你们一样快乐!
笑声引得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他们,大家的目光里似乎有羡慕,还有一种惊讶,难道女孩美得让人吃惊?他也有一种冲动,他想看看女孩的脸,看那张倾城的脸上洋溢着的幸福会是一种什么样子。但女孩没回头,她的眼里只有她的情人。
后来,他们大概聊到了电影《泰坦尼克号》,这时那女孩便轻轻地哼起了那首主题歌,女孩的嗓音很美,把那首缠绵悱恻的歌处理得很到位,虽然只是随便哼哼,却有一种特别动人的力量。
这位朋友想:只有足够幸福和自信的人,才会在人群里肆无忌惮地欢歌。可是当他这样一想,他便觉得心里酸酸的,像自己这样从内到外都是极为黯淡孤鸿无侣的人,何时才会有这样旁若无人的欢乐歌声?
很巧,他和那对恋人在同一站下了车,这让他有机会看看女孩的脸了。他的心里有些紧张,不知道自己将看到一个多么令人悦目的绝色美人。可就在他大步流星地赶上他们并回头观望时,他惊呆了,他理解了片刻之前车上的人们那种惊诧的眼神。他看到的是张什么样的脸啊!那是一张被烧坏了的脸,用“触目惊心”这个词来形容毫不夸张!真搞不清,这样的女孩居然会有那么快乐的心境。
朋友讲完他的故事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感慨道:“上帝真是够公平的,他把霉运给了那个女孩,但也把好心情给了她!”
其实,朋友的感慨未免有失偏颇,掌控你心灵的,不是上帝,而是自己。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你必须掌握好自己的心舵,下达命令,来支配自己的命运。
你是否能够对准自己的心下达命令呢?倘若生气时就生气,悲伤时就悲伤,懒惰时就懒惰,这些只不过是顺其自然,并不是好的现象。释迦牟尼说过:“妥善调整过的自己,比世上任何君王更加尊贵。”可见,“妥善调整过的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任何时候都必须明朗、愉快、欢乐、有希望、勇敢地掌握好自己的心舵。
快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我们可以随时调换手中的遥控器,将心灵的视窗调整到快乐频道。
“如果有个柠檬,就做柠檬水。”这是一位聪明的教育家的做法,而傻子的做法正好相反。如果他发现生命给他的只是个柠檬,他就会沮丧,自暴自弃地说:“我完了,我的命运真悲惨,连一点发达的机会也没有,命中注定只有个柠檬。”然后,他就开始诅咒这个世界,一辈子让自己沉浸在自悲自怜当中,毫无作为。而当聪明的人拿到一个柠檬的时候,他就会说:“从这件不幸的事情中,我可以学到什么呢?我怎样才能改变我的命运,把这个柠檬做成一杯柠檬水?”
其实,这不仅仅是生活,它比生活更可贵。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请把这句话写下来,挂在你的床头上: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拿来算做资本,任何傻子都会这样做,真正重要的事是要从你的损失里获利。这就需要有才智才行,而这一点也正是一个聪明人和一个傻子之间的区别。
人活在世上,活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希望。我们要培养能够带给你平安和快乐的心理,“当命运交给我们一个柠檬的时候,我们就试着去把它做成一杯柠檬水吧”。
6.简单生活才能不被物欲牵着走
房子变大了,存折变多了,汽车变新了,衣服变靓了……人却变得越来越累了。
有一组来自医疗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半数的现代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由于现代人心理失衡、营养不全的状态。
一些人总是马不停蹄地为挣一套房子拼命,为一部车子加班,这都源于“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无懈可击的外表”,最终导致了人的亚健康。
于是,终于有人觉醒:需求得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就这样,一种新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也应运而生:新简单生活主义。
何谓“新简单生活主义”?
“新简单生活主义”最早的发起地在美国,是美国当今最流行的一个时尚词汇,它的核心理念是:不被物欲牵着走,更注重自己的精神需求。其主要指标包括:不再以金钱多寡衡量生活质量,不看电视、不上网、不过夜生活、不在人际关系和衣着上花费过多时间,不大规模购物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压力,甚至不驾车等等。而是以自由、平和的精神状态悠闲地生活,总之,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跑到没人的山野,除了吃饭、睡觉、享受自然风光,什么也不做。
据说,在美国硅谷有一家购物网站的CEO便将这种“简单生活”发挥到了极致:这个CEO几乎所有的上班时间都在与电脑、手机打交道,但当他一回到家,便会迫不及待卸掉一身的“电器”,“断电”,过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轻松生活。他的家虽然有五个房间,却没有电视,也没有其他家用电器,往往是邻居家灯火通明,而他家却漆黑一片。这个CEO在家中最大的娱乐就是点着蜡烛读书。
对于这样的简单生活,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确实有些“偏激”。“新简单生活主义”不应该是只流于形式的减少、物质物品的多少,而应当是一种心理状态。虽然在某些状态下人类成为了技术的奴隶,但无法否认有些基本的生活用具的确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确需要它们。如果我们一定要全部抛舍它们,是不是也和自己过意不去呢,那种不要电视、不上网的生活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世界很精彩,电视和网络都可以传达出对我们有益的信息,关键是自己的心灵要做一种取舍,要很清醒,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有用的东西就去汲取,而没有必要完全排斥。
所以,简单并不是简陋,不是无所事事、不求上进,也不是自欺欺人、愚人自居。它不拒绝丰足、多彩的生活,也不拒绝浪漫的情怀、潇洒的风度。它只是让人在喧嚣中保持一份空灵,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会让我们抛弃庸人自扰的想法,让我们变得透明与纯粹,让我们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好。就像男人和女人组成了人类,生和死诠释了人生的全部生命过程。
世界原本不复杂——如果心复杂了,这世界也就复杂了。想想这短短几十年的人生,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对钱财、名誉、地位的向往又是为了什么呢?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寻求快乐!富足时并不一定比穷困时快乐,历经沧桑也不一定会比不谙世事快乐,所以,学会用简单的态度在简单的生活中寻求快乐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开放生活,就要有一种简单的心态,因为世界上最透彻的生活哲理往往也最质朴无华。市场上来了好米,妻子一声呼唤:“扔下你那本书,人活着先得吃饭!”挑灯熬夜写论文,妻子轻轻咕叨:“丢了小命,看你职称有啥用?”细想,这些全是实话,全是人生的哲理。如高山流水,高天流云,让凝涩的人生流畅,板结的心情融化。
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整天考虑的是他人对自己如何如何评论,必然活得累;自觉追求淡然恬静的人,自然是荣辱毁誉不上心。正如古人所说:“没事汉,清闲人”。
7.学习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奥维德说:“学问足以改变人格。”
伏尔泰说:“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而我们要说的就是:“学习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是的,从无知无识的童年开始,从懵懵懂懂的思索开始,从幼稚浅薄的情感开始,我们都离不开学习,是学习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学习让我们知道了拥有知识的美好。
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知识经济如火如荼的今天。学习与生活已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想让生活更美好,就必须主动地去学习。现在,你只要向四周看一看,无论是务工、经商,还是就业、参军,甚至是种田,哪一个不需要学习?因为没有知识在现代社会寸步难行!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看重学习的民族,堪称学习的典范。当他们的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书,在上面滴一点蜂蜜,然后叫孩子去亲吻书本,告诉孩子,“书是甜的”,甚至他们的墓园里都常常放有书本,终身学习的理念被这个民族推崇到了极致。他们的博士比例高于位于第二位的德国十几倍,人均拥有图书量、获诺贝尔奖的人口比例都是世界之最。我们熟知的名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格林斯潘、索罗斯、摩根、洛克菲勒、卡耐基、希尔顿、海涅、毕加索、门德尔松、斯皮尔伯格、基辛格等等都是犹太人,这个人口从来没有超过两千万的小民族,居然掌握着世界的经济命脉,主导着全球的前进方向,充分地说明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效仿的。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苦苦思索,总是无益,不如学习去。学习,使人更充实;学习,可以创造无尽的财富;学习,可以培养高素质的新市民,可以培养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这一过程尽管任重道远、工程浩大,但它却极其重要,它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地区、一个时代可称其为伟大的惟一理由,因为学习改变生活,学习让生活更美好。
永远年轻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这份年轻首先就表现在学习上,是学习让我们时时保持着对世界的一份好奇之心。好奇之心始于儿童,是儿童探索世界的缘由。拥有一颗好奇之心的人,便是拥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我们才能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才会知道“世界原来是这样!”“为什么会是这样?”“究竟怎样才算最合理?”这样的问题会一环套一环,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时时有问题,时时去探索,时时都会保持童心之真。
学习就是一座桥,它会带着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懵懂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浅薄走向深刻,因为这座桥的存在,平淡的生活才会如此地色彩斑斓。
鲁迅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那么,我们所要说的是:我们正活着,我们当然必定要学习。
8.走出去,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
走出去,是一种开放的生活方式。生活应该开放,如果总是和与自己“相近”的人在一起,必然失去了很多了解其他精彩世界的机会,而且所谓的“共振”现象,也许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偏执和愚昧。
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走出去!用你的热情和激情去好好生活。与不同职业,不同籍贯的,不同年龄,不同地位的人交流,那才是最有趣的事情!也许,在与他们的接触中,还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这都会给我们带来知识和一种难以言表的刺激感。
走出去,在生活中历练品格
在古时候,有一个非常富有的员外,他家良田千亩,并且开有印染厂、纺织布厂。
他有一个儿子,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被他丢到了附近的一家庙里,在那里做了一个化缘的俗家和尚。当时他儿子虽然很小,才只有8岁,却不愿意离开自己富有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