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3700000061

第61章 雅尔塔会议(1)

1945年初,三巨头举行会晤已刻不容缓。同纳粹德国的战争已经胜利在望。德军在西线发动的最后孤注一掷的攻势已在一个月前的突出地带战役中被击退。苏联红军已经占领波兰和东欧,并正在从东线向德国逼近。美国部队刚刚解放马尼拉,美国轰炸机正在从空中轰炸日本。但是,军事专业人员认为,如果盟军不攻占日本的本土岛屿——以及同时可能对其造成的一百多万人的伤亡,就不可能结束太平洋战争,因为按照绝密的曼哈顿计划研制的原子弹没有经过试验,能否成功还没有把握。解决德黑兰会议上没有解决的以下问题的时刻已经到了:战败的德国的前途,令人苦恼的波兰问题,以及其他东欧国家的地位、联合国组织和远东问题。

雅尔塔位于黑海的克里米亚半岛,是沙皇所喜欢的一个避暑地。选择在这个地方开会还是因为斯大林再次不愿意离开苏联。

尽管罗斯福在乘坐“昆西号”巡洋舰前往马耳他的途中得到了休息机会,到马耳他后又换乘自己的“圣牛号”飞机前往克里米亚,但这次旅行对罗斯福来说仍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不要再让我们犹豫不决了!”丘吉尔开玩笑说,“从马耳他到雅尔塔!不要让任何人变动了。”如果把所有可能举行高级国际会议的地点都编进一台计算机的程序里,然后指示计算机选择一个最糟糕的地点,它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雅尔塔。雅尔塔周围的地区曾在德军退却时遭受掠夺,它的美丽的自然风光掩盖了原始状况。丘吉尔带去了大量的威士忌酒来抵抗流行的斑疹伤寒、虱子和臭虫。美国海军的一个消毒小组不得不把罗斯福的住处消毒三次,然后才住进去。会场设在利瓦吉亚宫,那里有50个房间,但只有一个洗澡间。

这个会址是罗斯福与斯大林协商多次,双方都做了程度不同的妥协的结果。斯大林不愿远离自己的祖国,最大让步就只能是黑海海滨雅尔塔了。身体虚弱的罗斯福远涉重洋,在海上先做为期10天的4883英里的航行,再飞1375英里,然后才能到达满目疮痍的雅尔塔。

罗斯福一行于1945年1月23日起程,乘“昆西号”巡洋舰横渡大西洋。

躺在“昆西号”的船长室内,总统久久不能人睡。他心烦意乱,耳朵里灌满了船上各种声响——涡轮机平稳的嗡嗡声;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颠簸起伏时铆钉发出的尖厉呼啸声;船钟悦耳的丁当声;值勤换班时水手的吹哨声;穿着橡胶鞋在甲板上奔跑的脚步声;附近舱室内不均匀的鼾声;巡洋舰的船头破浪前进时发出的嘶嘶声和海水的溅泼声。

在过去,这些声音曾经使他心神陶醉——成为诱他人梦的催眠曲。但是现在它们却刺激着他那颤抖的神经,完全驱走了他的睡意。他竭力叫自己的脑子停止旋转,这在往常是办得到的。但现在它偏偏不肯歇下来,仍在不停地思索着他已经做的和必须做的各种事情——千头万绪的事情吵嚷着要他过问。赫尔病倒了,已在敦巴登橡树园会议结束后辞职,从此罗斯福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白天的情况似乎好一些。他可以坐在一门高射炮遮护板后的背风处,靠温暖的阳光和海上浓咸的空气恢复体力。

傍晚是最美好的时刻。他的朋友们聚在他的正方形大餐室内,共进鸡尾酒和晚餐。在场的有史蒂夫·厄尔利,他一如既往,讲起精彩故事来就是几十则;还有麦克,他只要不是为了他的病人而大惊小怪地忙得不可开交,就总是面带欢愉的笑容。此外还有沃森“老爹”、莱希、威尔逊·布朗、“昆西号”的船长森,以及富兰克林的老朋友吉米·贝尔纳斯和爱德·弗林。安娜也在这里。

安娜在身边对他来说是多么大的慰藉啊!自从约翰·伯蒂格参军以后,她就一直住在白宫。父亲几乎还没有发觉,她就开始帮他处理越来越多的家务了。她逐渐接替了可怜的利汉德小姐留下的职务。她为富兰克林跑腿,处理机要函电,接待来客,安排约会,平息他的顾问之间的激愤;埃莉诺外出期问,她还担当女主人的职责,并且在待人接物方面向他提出妥善、老练的建议。

在海上的那些夜晚,这一大群好朋友围着总统的餐桌纵情畅谈。富兰克林沉浸在温暖的友情之中,完全忘记了疲劳。他的脑海中闪耀着想入非非的念头,思想驰骋到那些深邃的领域,历史正在那里讲授一堂人类关系的哲学课;而他们这些人却在谋划怎样教训历史今后循规蹈矩一些。

晚饭后通常是看一场电影——《我们的心年轻而快乐》、《公主与海盗》、《龙种》、《陌生的来客》,总统再一次忘记了自己的疲劳。

这次远行,埃莉诺也想在战争结束前夕,航行万里,看看沿途景色,见见神秘的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听听巨头们的争论。总统不忍让夫人承受这万里行程的艰辛,还是决定由女儿来陪伴。1月30日是总统的63岁寿辰。尽管有潜艇的威胁,“昆西号”上还是洋溢着庆祝生日的欢乐气氛。全体船员向总统赠送了一个烟灰缸,这是用进军诺曼底期间打过的一个铜弹壳制成的。当天晚上,“昆西号”和它的护航舰队在灿烂星空下朝着直布罗陀海峡曲折前进,航速提高到每小时25海里。涡轮机的嗡嗡声拔高了一个音调;头顶上两架卡塔利娜俯临阴森莫测的海面来回梭巡。在船上为富兰克林举行了他有生以来最愉快的生日宴会。特别是因为有链扣俱乐部的两名成员史蒂夫和爱德在场,宴会开得更加圆满成功,史蒂夫还担任了司仪。由于船上每个伙食团都想得到为总统烘制生日蛋糕的荣誉,富兰克林为了不使他们扫兴,不得不吹熄五块蛋糕上的所有蜡烛,并在每块上都尝了一小片。

黎明时刻,“昆西号”安全通过了海峡,沿着非洲海岸航行。这里出现了地中海上最温和宜人的天气。当大火球似的红太阳坠入船后熠熠发光的海水中,富兰克林似乎听到它发出嗤啦啦的声音。

2月2日上午9时,“昆西号”安全驶近马耳他。总统自己把坐着的轮椅转到临时特制的升降机里,登上最上层主甲板。这是一个温暖晴朗的早晨。总统隔夜睡得很好,感到精神焕发。

上午9时35分,舰上全体船员列队站在栏杆前,“昆西号”通过了潜艇网构成的大门,缓缓驶入瓦莱塔的大港。在狭窄的航道两侧,马耳他人挤在峭壁上挥手欢呼。停泊在港口的军舰一齐鸣笛致敬,“昆西号”致了答礼。空中回荡着号角声、礼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

“昆西号”十分缓慢地紧贴着英国皇家军舰“天狼星号”旁边驶过,两艘军舰的钢制船舷几乎擦着了。温斯顿·丘吉尔独自站在舷梯上,使劲地挥舞他的游艇帽致意。接着他身后的军乐队奏起《星条旗》曲。富兰克林欢笑着致答礼。这和上次举行大西洋宪章会议的情景完全一样。但是他们是从多么遥远的地方赶来的啊!

森船长把“昆西号”利索地停靠在预定的码头旁。富兰克林移到高射炮旁他喜爱的那块阳光照射的地方,从那里仰望受过轰炸的瓦莱塔城歪歪斜斜的全貌。毁坏的房屋是用白色石灰石建造的,几个世纪以来受到阳光的照晒已经发黄了;两所教堂显得灰暗而凄凉。

富兰克林还没有坐定,哈里·霍普金斯就带着他儿子罗伯特·霍普金斯中士来到船上,同他一起来的还有艾夫里尔·哈里曼和新任国务卿爱德华·R·斯退丁纽斯。

“你在雅尔塔为我安排得怎么样?”总统问他的驻苏大使。

哈里曼看上去稍微有点窘迫。“你不要听丘吉尔的话,”他说,“我到过那里,我向你保证那地方不错——至少在‘卡托克廷号’的船员们清除了虱子以后,就不会有问题。”

“好,我相信你的话,”总统说,“我们就去雅尔塔。”

前来晋渴的官员川流不息,水手长们连连吹哨通报,忙得上气不接下气。在来访者之中有马歇尔将军和金海军上将。他们是同莱希和总统密谈的。接着贝蒂·斯塔克笑容满面地和休伊特海军上将一起来到。最后温斯顿·丘吉尔带着女儿萨拉·奥利弗也来了,她穿着英国空军女子辅助部队的制服,显得很漂亮。儿分钟之后,风度优雅的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也到了,加入了总统周围的人群。丘吉尔父女和艾登留下来共进晚餐。饭后,总统和安娜在总督夫妇陪同下,驱车在马耳他兜了30英里。

他们于下午4时半返回,总统当即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成员会晤。下午6时,丘吉尔和英国的参谋长们也来了。他和总统出席了英美两国参谋长们的全体会议,把准备对苏联人讲的话再润色一番。下午8时,总统和他的女儿设宴招待首相父女,宴会到10时半才结束。11时总统下船前往卢卡机场。这一天的活动是安排得够满的。

这些天里,总统头脑里不时闪现出与斯大林在德黑兰的第一次会晤。

罗斯福以知己朋友聊天似的语气介绍开罗会议的情况,“我是在古老的金字塔下第一次会见古老中国的代表蒋介石先生,目前只能依靠同他合作以维持中国的战场”。

“满洲”、台湾、澎湖本属中国,在战争胜利后归还给中国,斯大林表示“没有意见”,丘吉尔不好公开反对,但对别人收回自己的领土是不会感兴趣的。他会联想到他的印度、缅甸、马来亚,他用手捂住了香港,强调那是有期限的租借。蒋介石非常关心废除英国在上海、广州等地的治外特权以及英舰开进中国港口问题,同时他希望苏联能够尊重“满洲”那边的国境。

斯大林说:“我们的基本原则是要全世界尊重苏联的宗主权,另一方面,我们也绝对尊重其他一切大小国家的宗主权。”

“好,让我们两国支持蒋介石反对英国在华的一切特权,希望苏方保证尊重“满洲”国界并不干涉中国内境,蒋介石则答应在全国普选之前容纳中共参政,在战后,实行全国普选。”

斯大林已经心不在焉了,罗斯福开始呼唤他的热情:“如果你们需要,可以使用他们的不冻港大连。”

“同时你应该在西伯利亚建立可供美国1000架重型轰炸机使用的机场。”

斯大林警惕的目光扫尽了笑意,像在会议厅开会时的那种严肃神情出现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说道:“在苏联的领土上建立别国的军事基地,即使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我也无权答复。”

罗斯福侧着头,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转而谈论其他问题。

现在,到雅尔塔去,要继续上次的谈论精神,摆出双方的要求、愿望……

卢卡机场上布满了巨型运输机的黑影。1号飞机停在大门附近。这架新的C-54是由空军运输司令部为总统专门装制的,给它取了一个不恰当的名字叫“圣牛”。总统的汽车一直开到它宽阔的机翼下面,普雷蒂曼把他的轮椅推上从飞机大舱内巧妙地垂下来的升降机中。他的老朋友驾驶员亨利·迈耶斯和奥蒂斯·布赖恩站在舱面上迎候。罗斯福立刻就在他的新舱室里睡了下来——这比躺在几个座椅之间架起的褥垫上要舒服得多——很快就入睡了。他的专机预定凌晨2时30分起飞,现在正在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整夜之间,每隔10分钟就有一架运输机起飞,把英美代表团的700名成员运往雅尔塔。

“圣牛号”和它的P-38护航机队从寒流滚滚的克里米亚高空降落到朔风凛冽、白雪皑皑的萨基机场。丘吉尔尚未到达,总统在机舱内等候了几分钟后,首相的专机和野马式护航机队终于降落,在跑道上滑行。丘吉尔穿着英国军官制服,快步向“圣牛号”走去。他嘴里冒着烟雾,乘着升降机登上飞机,接着他和总统一起下到冻冰的地面上。

莫洛托夫在那里迎接他们。他身穿镶着有阿斯特拉罕皮领的皮大衣,戴着阿斯特拉罕羊皮帽,浑身上下显得很整洁。总统乘坐一辆吉普车,检阅漂亮的苏联仪仗队。他们身穿深蓝色军服,脚登乌黑发亮的皮靴,步伐轻捷,带着白色手套的手以精确的节奏来回摆动,上着刺刀的来复枪以完全一致的角度向后倾斜。然后总统和安娜乘上一辆苏联汽车,前往90英里之外的雅尔塔。

从萨基到辛菲罗波尔一路上高低起伏的田野看上去很像下过一场暴风雪之后的美国中西部。接着汽车拐入罗曼诺夫大道,开始攀登山坡。公路穿过岩石的峡谷蜿蜒上升,旁边是悬崖峭壁。北风从冰封的平原呼啸而至,富兰克林把大衣紧紧裹在身上。在这90英里的路上,每隔300码就站着一名苏联哨兵。他们是苏联内地近卫军,和萨基机场上那些营养良好、穿着讲究的仪仗队大不相同。富兰克林通过玻璃窗注视车外,只见他们不是老头子就是十来岁的男孩或女孩。那些身穿劣质军服的苏联孩子们在寒风刺骨的山口立正致敬时直打哆嗦,未戴手套的手冻得青紫僵直,真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扳动他们老式步枪的扳机。

翻过大约一英里高的红岩峰巅之后,公路急转直下,伸向黑海。崇山像屏障一样挡住了北风,当总统一行顺坡而下到达雅尔塔时,春天向他们迎面扑来。这里阳光和煦,草色转青,山谷中盛开着番红花。俯瞰远处,掩映在海边苍翠松林中的白色宫殿和疗养院闪闪发光。

他们急速穿过遭到毁坏的雅尔塔市区,不久就抵达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利伐吉亚夏宫,在长形的帕拉地奥式建筑前面停了下来。白宫地图室的亨利·普特曼少校和艾伯特·科尼利厄斯已经在利伐吉亚设立了一个临时地图室,和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的美国军舰“卡托克廷号”之间架设了有线电话线,再通过“卡托克廷号”和华盛顿建立无线电短波通讯联络。但是当晚总统没有去为工作劳神。他饭后就上了床,读着一本侦探小说就睡着了。

翌日是2月4日,星期天,天气晴朗。总统眺望窗外,看到了雪山连绵、大海耀日的动人景色。和风从窗外吹进来,软绵绵的,略带咸味。富兰克林十分快活,感到春意盎然,因此换了一身浅灰色新衣服,系了一条鲜艳的花领带。

那天上午他和所有的主要顾问碰了头。传报斯大林元帅已经从莫斯科乘专车来到他设在科列兹别墅的司令部。自从上次飞往德黑兰在高空伤了耳朵之后,他再也不愿乘飞机了。罗斯福在镶有护墙板的舒适的书屋里接待斯大林,两人进行亲切的交谈。斯大林情绪高昂,似乎为再次见到总统感到由衷的喜悦。

从5点钟开始,出席克里米亚会议第一次正式会议的人员陆续到达。丘吉尔从沃隆佐夫别墅来了,他身穿英国军服,头戴苏联人赠送的黑色熊皮大帽子。所有的英国人都在搔痒,心绪极为不佳。

“我早就告诉过你,这地方都是臭虫。”首相悄声对罗斯福说。

“我这里倒没有,”富兰克林轻松地说,“‘卡托克廷号’的小伙子们在这里喷过三次药了。”

同类推荐
  • 凯恩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凯恩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凯恩斯革命”并不是一场闹剧,也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人类思想遗产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人类关于政府与企业角色安排问题的思维进程中有益和必要的一步,它深化了人们对于企业自由经营和市场机制的认识。
  • 梅花上将张自忠

    梅花上将张自忠

    本书真实地描写了抗日名将张自忠从参军到为国捐躯的传奇经历,主要写了张自忠将军亲身经历的“北京政变”、中原大战、长城抗日、卢沟桥事变等重大事件。
  •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

    本书是吴晗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本书终成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名著。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从秦始皇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建立的千秋大业,再现了这位中国始皇帝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中国封建王朝“首任皇帝”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而学习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韧、顽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认识。
热门推荐
  • 穿越玖小姐

    穿越玖小姐

    打个瞌睡就能穿越,不是古代又不是未来,偏偏弄个异世界,夏玖玫表示:再也不敢打瞌睡了!好吧,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但是为何爹不疼!还后妈!异世界不应该好一点嘛!可她这里为何只有法术!其他都是古代!更可恶的是,还有一个找前世挚爱的少将,她表示:好乱好乱!
  • 最终混沌世界

    最终混沌世界

    残酷的现实世界给他带来一段心碎的恋情!如果风能悄悄的带走我的痛苦,我会爱上风扶面而过的的感觉。
  • 嗜血公主的复仇爱恋

    嗜血公主的复仇爱恋

    奶奶,是她最爱的人,如果被人杀害,那个人却只是留下了蓝色妖姬,她走上了复仇的道路,还有个姐妹,在她准备离开家的时候,为了强大她自己,她对她爱的人说了,他说:丫头,我会等你的”。.......
  • 中年养生之道

    中年养生之道

    全书从中年的心理、生理、饮食、药物、性生活等方面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年防病保健的理论和方法。
  • 凡夫俗子

    凡夫俗子

    一名留学生在返乡的路上遭遇了一场空难,各类人散落在一个荒凉小岛上,没有勇气和智慧就无法生存下去,人心的光辉和阴暗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极端的恐惧中练就一身本领,只有信念才能支撑他活下去回到文明世界。
  • 两妃同行

    两妃同行

    一个活泼女孩穿越古代,成为凌家庶女凌芷雪。女主2号凌芷晗,也是穿越而来和芷雪都是一母所生。两人都发现自己是穿越而来·于是两人成为好朋友·一起提高功力·一起收集秘籍·一起得到神宝·一起获得神器·一起经历风风雨雨·最后两人除掉恶人·回到现代·
  • 太乙炼体决

    太乙炼体决

    通过锤炼自己的身体以求获得更加强大力量的方法,称为——炼体。
  • 心出发,遇见你exo

    心出发,遇见你exo

    因为爱你,才会做出那些种种的一切,很希望你能懂。如果结局只能是这样,那么我希望坠入深渊的人是我。如果有一天,我会消失,请希望你记得有这样的一个人曾爱过你。痛过,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傻过,才知道适时的坚持与放弃。
  • exo之3年初心不变

    exo之3年初心不变

    三年,可以改变很多,可是,你也会被这时间改变吗?时间真的可以毁掉很多东西,那么,我们的爱情是否是真心坚固的呢。等着等着,换来的终于成了一句:“我想你了。”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