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3700000041

第41章 第三次当选总统(2)

投票结果显示,在8月和9月,罗斯福比威尔基领先5到10个百分点。有些美国人不赞成连任三届总统。有些人认为威尔基在振兴经济上能够有所作为。考虑到新政的不足之处被它巨大的成功所弥补,这给罗斯福继续实行新政带来了信心。罗斯福也预见了希特勒的危险性,预见了英国的抵抗力,还有武装全国的必要性,并能帮助最适合的人选择做正确明智的事,同时避免美国参战。

罗斯福发现,威尔基很讨人喜欢,像他一样有活力,是个难缠的对手,是个“防守严密的老共和党员”。但威尔基发现罗斯福也很难对付。如果他攻击罗斯福太自由主义,罗斯福会说威尔基是胡佛的继承人;如果他从孤立主义方面攻击罗斯福,罗斯福会说他是受希特勒蒙骗的人,一个姑息主义者;如果他攻击罗斯福不注意防御,罗斯福会指责他是个好战分子,并领导一群“由孤立主义者组成的党派”,他们直到希特勒的军队开到家门口才会想到要防御。

在这年秋天,无论是英国的战斗,还是罗斯福史无前例地寻求第三届任期的努力都取得了胜利,罗斯福的政治生涯达到了巅峰。

希特勒在7月19日向全世界发表演说。一长串汽车车队簇拥他来到柏林剧院,在全力保护英德现状的基础上,他曾在那里与英国寻求和平。所有被德国占领的国家被迫长期让步于德国。希特勒称之为“达成共识”。他预见“战争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但警告说,如果战争继续进行,英国会被消灭。他在对现状做概括并在提出和平可能性的提纲中间戏剧性地做了停顿。丘吉尔收听了这次讲话,但立即对之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又一次背信弃义,没什么价值”。

丘吉尔在劝说罗斯福参战以帮助法国的6周后,于7月31日收到了罗斯福的答复。“我们急需驱逐舰,总统先生,是时候了。1941年我们正在建设。但危机会影响到以后。我知道您会尽力而为。”

7月中旬后,英国上空的空战明显增多。无论是英国的顽强反击,还是英国对法国舰队的攻击,以及丘吉尔拒绝了希特勒所谓的“和平计划”,都使罗斯福更加认定英国是个勇敢的盟友。所有迹象显示,英国空军在击落3至4架德国飞机后自己只损失1架。德国飞机在飞机和飞行员水平上与英国不相上下,但却很容易被英国飞机击落。德国飞机被机枪和飓风毁掉一大半,经过一段灾难性的日子后,再也没能进入英国领空。

丘吉尔的名望也获得空前提升。7月,威廉·多诺万上校被罗斯福派往英国,回来后对英国的抵抗非常有信心——他会成为罗斯福的重要军事智囊团首席顾问。

现在全体美国民众对英国的实力都信心大增。调查显示,超过60%的美国人同意出售飞机给英国。公众、议会、高层的意见都在迅速变化。

6月25日,盖洛普民调显示64%的美国人坚信远离战争比帮助英国更重要。10月20日,同样的调查显示,公众的态度基本上是一半一半。11月19日,60%的人认为应该协助英国,40%的人认为应远离战争。罗斯福的宣扬,丘吉尔的口才,英国人民的勇敢,以及希特勒的残暴,都促使美国民众改变了想法。

在8月2日的内阁会议上,伊克斯、史汀生、华莱士、摩根索和其他人都强烈支持罗斯福关于向英国出售50艘一战时期的驱逐舰的绝妙想法,作为交换,美国将可以长期租借英国从纽芬兰到西印度的军事基地,通过这些基地,美国将能时刻监控西海岸的动静。而英国也将从中获益,因为通过这种监控,罗斯福将能向英国传达美国海军获得的关于德国潜艇的信息。海军部长诺克斯已经就驱逐舰换基地问题和英国大使在前一晚进行了商讨,大使表示同意。

罗斯福已经卓有成效地宣布了扩大领海的第一个步骤——从3海里扩大到200海里,他宣布,美国的太平洋海岸200海里以内都是“中立区”,在这一区域内,所有潜艇和其他可疑船只的行动必须向皇家海军“明确报告”,他计划将“中立区”扩至英国岛屿。

8月2日的内阁会议后,罗斯福召来了威廉·艾伦·怀特,让他与威尔基联系,让威尔基去游说共和党议员们支持向英国出售驱逐舰法案。威尔基私下里说,他本人支持这一法案,但对其他共和党议员却无能为力,他不能支配他们的想法。

11日,一封致总统的长信刊登在《纽约时报》上,作者为艾奇逊,还有其他三个著名的律师和罗斯福的亲信。信里指出,总统在现行体制下有权通过行政命令向英国出售驱逐舰。

英国的战争已进入决定性阶段。整个8月份,德国空军都盘旋在英国上空,皇家空军的每架战机都投入了战斗。

在竞选中期,罗斯福向他的人民证明,以过期的战舰来换取绝佳的战略基地是个好主意。这在丘吉尔看来或许不太舒服,在对德殊死空战中,他想使借战舰和租基地成为友谊的表示。国会做出了让步,纽芬兰基地是以友谊的名义出租的,加勒比基地则作为借驱逐舰的贷款。

马歇尔作出了证明,驱逐舰如7月2日修正案所要求的是“作废的”和“没用的”。在丘吉尔的要求下,罗斯福在威尔基煽动的战争恐慌和保持自己的实力之间找到了绝佳的平衡。

罗斯福希望推迟宣布驱逐舰协定,但英国方面没有时间了。到了9月已不能再等,总统在9月3日向跟随他去西弗吉尼亚视察一个重建工厂和防御设施的记者宣布了这一协定。20多个记者像沙丁鱼似的挤在火车上的小包间里。总统把驱逐舰交易看做“美国自托马斯·杰斐逊购买路易斯安那以来最重要的防御行动”。这使美国能精确、简单地从另一个友好的大国获得领土。

虽然威尔基承诺不攻击这笔交易,并签署了一个文件表示支持,但很遗憾,这份声明文件没有被送到国会,他感到共和党失去了国会的领导权,称罗斯福为“美国历史上历任总统中最独裁专横的行为”。威尔基在竞选中开始了对罗斯福的猛烈攻击,指责新政并未解决失业问题,指责罗斯福是孤立主义者,打乱了1933年的伦敦经济会议,并对慕尼黑采取不适当的姑息,对英国的援助和征兵工作不适当。

罗斯福的军队、军工厂还有军营之行,事实上是一次竞选旅行,为了保证他能够再次当选。威尔基对于没能损害罗斯福的形象而感到失望,于是,他开始集中精力抨击罗斯福想让美国卷人战争。

“他们一只脚已经踏上战船了!”威尔基提到美国的年轻士兵时,号啕大哭。他狂热的演讲中时常发出刺耳的声音。

9月初,在征兵法案未获国会通过,驱逐舰还没交给英国之前,罗斯福又提出了关于中立的进一步打算,他命令舰队司令斯塔克为扩大中立区制定一个计划,从纽芬兰到英国的圭亚那,包括离东海岸1000海里远的一部分大西洋区域。让斯塔克惊愕的是,27日国务院让他制定出详细计划,这肯定是和总统讨论过的。

10月10日,总统在一封备忘录中表示了扩大中立区的困扰。尽管处在紧张的竞选中,罗斯福仍详细地阐明了他希望美国海军能尽快完成对这一地区的一个完整的巡逻,包括对潜艇和其他相关的英国海军截获的密码电报,并说“对船只的不完全了解是不能容忍的”。即使他的对手指责他使美国卷入战争,总司令仍然对中立重新定义:即对一方怀有敌意,而对另一方予以大量援助。

9月7日,英国首都遭到空袭。伦敦这个30代人花了1000年才建成的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在1940年8月和9月,皇家空军每天大约要损失12架飞机和十几名飞行员。但德国几乎每天要损失30架飞机及全部机组成员。为了鼓舞英军士气,丘吉尔在8月25日到29日组织了80架英国轰炸机空袭柏林。

这加重了德国空军的损失,促使德军停止了白天的空袭,转为大规模大范围的夜间空袭。同时双方的高级军官都错误估计了对手的实力。德国认为英国皇家空军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都略逊一筹,英国则认为德国空军实力比自己强。当德国转为攻击广泛区域时,德国智囊团断言英国皇家空军飞机数量在177架以下,英国的月生产能力为250架,他们相信英国的损失会比自己大,并认为事实上已经打垮了皇家空军。事实上,9月19日,皇家空军拥有1084架战斗机,月生产能力是428架,这还不包括即将购买或美国提供的。

英国估计德国前线的空军在1940年8月大约有6000架飞机,年生产24400架,而真正的数字是3000和10247架。在1940年的7月10日到10月31日,皇家空军损失915架飞机,德国空军损失了1733架。当德国开始夜间空袭后,杀伤率由3到4架比1架下降到2架比1架,之后双方损失持平。虽然德国的飞行员损失比英国严重。英国制造的飞机比德国损失的多,而德国的损失超过制造的。如果德国继续他们白天的精确目标袭击,他们可能会使空军力量更加减弱,而不像英国,他们能够从美国或其他国家购买战机。

改为夜间袭击后德国的损失减少了,但赢得空战的希望却几乎没有了。这使德国受损飞机的数量减少,却不可能精确命中像飞机场之类的军事目标。空袭虽然在继续,但却不能再打击英国民众的斗志了。到了10月中旬,很明显,英国已取得在本土空战的胜利。伦敦连续57个夜晚遭到空袭,议会大楼和其他一些著名建筑一样严重受损。10月后,双方都有效控制了各自的领空。

1940年8月20日,丘吉尔对皇家空军总司令发表讲话,向世界宣布:“从没有如此强大的敌人输给如此弱小的对手。”他声称德国空军比皇家空军多7到8倍。德国的失败和相应的英国空军取得的巨大胜利形成鲜明对比。英国官方估计,英国与德国空军实力为1:3,真正情况则是2:3。

丘吉尔深谙美国政治,他特意发表了这篇鼓舞人心的讲话,还宣布英国军事力量的全面复苏。这对罗斯福帮助很大,使这位竞选中的总统在选民眼中显得慷慨而富有远见。军事上的胜利也促成了外交和政治上的成功。

丘吉尔的口才和那些富有同情心的播音员,尤其是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爱德华·R·默罗等人,彻底改变了美国民众的观念,使美国人开始甘愿为英国人提供坚定的支持。英国的检察员们也放松了他们一贯严格的限制,与美国广播网合作,使美国听众能收听到伦敦的消息,听到德国轰炸英国,听到英国民众的恸哭声和火警鸣笛声。默罗有着低沉的嗓音、清晰的吐字,带有明显爱憎分明的感情色彩。

英国情报部制作了一部关于闪电战的影片,片名为《伦敦能拿下它》,由美国作家昆廷·雷诺兹编写剧本,华纳兄弟公司发行。这部描述战争的影片在12000家美国影院上映,仅1940年11月就有超过6000万美国人观看了该片。这也对影响美国民众的观念发挥了巨大作用。

丘吉尔当然也要为自己的人民说话,他宣告:“我们会还击的,把他们给我们的打击加倍还给他们。”英国继续承受德国更猛烈的空袭,还击的力度也在逐步加大。由于占据了空中优势和明显的海军优势,以及部队快速的再装备能力,英国到10月下旬已基本脱离了空袭的危险。

经过艰苦的辩论,《选择兵役法案》于9月中旬被两院通过了。参议员乔治·诺里斯宣称该法案“将会改变我们国民的本质”,“他们会变得好战……毫无疑问……即将参战”。伯顿·惠勒也认为这一法案将“扼杀现有的最后一个民主国家”。

尽管威尔基支持这一法案,但他所属政党中的大部分人对选择性兵役投了反对票,他也感到无能为力。这更坚定了罗斯福的想法:即使威尔基是个相对真诚的自由主义者,在安全机构中也是难以信任的,他充其量不过是1909年他的叔父西奥多·罗斯福退休后充斥在共和党中的那些保守的孤立主义者和贪婪的商人们的遮羞布罢了。(他认为,从那以后直到威尔基的共和党主席的候选人都是保守的或不称职的。)

众议院议长威廉·班克海德于9月15日逝世。为了摆出他同国会中持异议者达成谅解的姿态,几天后,罗斯福参加了在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举行的葬礼。来自得克萨斯州的众议院多数派领袖、极有才能的山姆·雷伯恩成为了众议院议长,而来自马萨诸塞州的约翰·麦克科马克则接替他成了新的多数派领袖。

罗斯福必须再次保证美国黑人选民的利益,原来他们都倾向于把票投给林肯所在的政党。如今,正是通过新政,民主党使美国黑人获得了财富和工作的权益,所以他们把票投给了民主党。

1940年9月16日,埃莉诺在卧车搬运工大会上致辞。该组织由菲利浦·兰道夫组建并领导,他是美国最有才干和最杰出的黑人领袖之一。埃莉诺为兰道夫以及另外两位黑人领袖——前国家城镇联盟的领导人阿诺德·希尔和国家有色人种发展协会的领导人瓦尔特·怀特安排了9月27日与总统的会见。

之所以安排这次会面,最主要的原因是,非洲裔成员在军队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罗斯福强调国防部已经决定在军队中所有单位按比例分配黑人,并确认黑人是适合战斗岗位的。兰道夫和其他人承认这是一大进步,但同时递交了一份详尽的计划书以实现军队中完全的平等与团结。罗斯福说:“那你们就要为之努力了。”每当爆发争论时,他通常采用渐进的做法。他认为黑人和白人士兵在战斗中并肩作战后会团结起来。他还建议让黑人军乐队登上军舰演出以示团结。

在妻子的帮助下,罗斯福成功地劝服国防部在每个征兵管理处都安排了黑人录用部门,并开始训练非洲裔美国驾驶员。这本是一项可喜的进展,但总统的新闻秘书处犯了一个错误。斯蒂芬·厄尔利,一个来自南方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和种族隔离主义者,错误地向公众宣称:兰道夫、怀特和希尔对罗斯福的努力感到满意并支持继续保留种族隔离政策。于是,黑人领袖们发表声明,指责政府“在民主的背后捅了一刀”,是对“1200万黑人公民爱国热情的挑衅”。瓦尔特·怀特给埃莉诺·罗斯福写信,后者将这一问题又一次提到丈夫面前。罗斯福不得不发表了一个声明以安抚黑人公民。对于当前世界的危机,他写道:“我们不能将参战准备问题与一项新的社会实验混为一淡,不论这项实验多么重要和紧急。”

同类推荐
  • 我先祖的故事

    我先祖的故事

    本书的作者是利玛窦、徐光启与熊三拔的后代。四百年前,利玛窦、熊三拔跋山涉水从意大利来到中国,与徐光启相遇,共同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四百年之后他们的后人也走到了一起,追溯古时,谈论当下。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由三位后人分别叙述他们祖先的生平故事、历史贡献及迄今的家族发展史。在2010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纪念之际,本书有着更为特殊的价值。书稿中文后附意大利文。
  •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本书为"大家丛书"之一。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本书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
  •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
  • 宋教仁自述(全集)

    宋教仁自述(全集)

    宋教仁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他在发扬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领导推翻帝制的武装斗争、草拟资本主义宪政纲领、以议会方式反对袁世凯专制等方面的业绩,是常为世人道及的,他在25岁之龄即为中国领土的完整做出过杰出贡献。《宋教仁自述(套装上下册)》以宋教仁短暂的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宋教仁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宋教仁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宋教仁形象。
  • 李白(名人传记丛书)

    李白(名人传记丛书)

    李白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青年时成就诗名,壮志凌云,心怀匡扶社稷的政治热忱,却终因不能见容于权贵而落魄终老。他的一生既饱含着悲愁,也闪耀着不朽,确切地说,正是他对国家前途和人民疾苦的忧愁成就了他的不朽。该书讲述了李白从富商子弟成为一代诗仙的淬炼历程,有助于青少年读者认识这位并不完美,但却有血有肉的伟大诗人。
热门推荐
  • 我与孤独一夜未眠

    我与孤独一夜未眠

    我拖了很久,终于决定在24岁生日前把《我与孤独一夜未眠》写完。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自己的懒惰,拖着稿件不想动笔,感觉自己会陷在孤单的主题里带给自己负能量。有人说孤独感与生俱来,有人说孤独是自己的牢狱。但是我始终认为,遇见就会圆满。因为天会亮,雨会停,他会来。
  • 这个天下是我的

    这个天下是我的

    作为华夏顶尖特工的方云,没想到自己在院子里洗个衣服,都能被闪电劈的穿越了!要不是方云哥哥平常没事的时候喜欢看看YY小说,恐怕接受这个事实还得些日子。不过,方云哥哥刚穿越好像就碰到了让他不顺心的事情。那还得了?!咱们方云哥哥在特工组里可一直都是有着“混世魔王”称号的,谁敢惹到他头上的话,得到的必定是十倍或者更甚的报复。所以,哎……那群惹到方云的人,作者小九九当真是不忍直视他们的下场啊!
  • 神魔何在

    神魔何在

    西游五百年前,有一名猴妖奋起反抗,他失败了;西游百年之后,又一名猴妖说:”若天压迫我心,我便打破那天!若地困束我形,我便踏碎那地!”他,会成功吗?
  • 浅缘盛世空留泪

    浅缘盛世空留泪

    在这人世之间却终究逃不过情,这一字。墨如夜,我信错。你倾尽所有选择去相信你到头来你却骗了我。为信你,众叛亲离。本以为世上还有你,却不过都是利用或许在你心中,我永远敌不过她。时光倒转,重回八年前,忘记所有却又和他相遇,经历种种再次爱上。却恍然明白一些因我而起。墨晗、影月,我究竟是谁?在八年前,我是墨晗,你心中的他;八年后,我却是影月,你的仇人。相濡以沫,却不如相忘江湖。曾经诺言,在这盛世之中,独让我一人来守护它。
  • 神医帝王的宠妃

    神医帝王的宠妃

    “完了,我闻不到气味了,你、你对我的鼻子做了什么?55555~~~”秦冥沉默,把手中的托盘放在床头只端起了清粥递到林仙儿面前,并示意让她先喝粥,林仙儿不但不理他反倒是言语炮攻秦冥“你这个坏银!会针灸了不起啊?不就是嫌弃了几句你的药嘛!!你就把偶的鼻子给扎坏了!”“······”“5555~~~你这个坏蛋~~~黑心医生!薄情男!!负心汉!!!偶不稀饭你了!!!5555~~~~”“······”“我要去投诉你!我要告诉你们的军官、县令、宰相···不!我还要告诉你们的皇帝!你是一个坏医生,你没有医德、虐待病人!而我就算那个证人!!我要告你!!”“······”
  • 卷卷淑情:来生注定爱你

    卷卷淑情:来生注定爱你

    夜钦凌的前世,和夏婷的前世是一对刚结完婚的夫妻?灾难来临了,夜钦凌和夏婷倒在地板上,鲜血大口大口地吐出嘴来,“夏婷?我?们来生在做夫妻,好?好吗?”钦凌拉住夏婷的手,“我愿?愿意,来生我?注定爱你!”话音刚落,钦凌和夏婷“走了”?
  • 浮屠命

    浮屠命

    语:慈悲救苦,俺稽首皈依,胜造个七级浮屠。浮屠者,天地至善,救赎众生,心之所向也。然而,万物负阴以抱阳,负阳以抱阴,天地之道,莫不出其理,有其至善,必有极恶。人之初,性本恶,习而善,善恶一体,此本为罪,为浮屠罪,罪浮屠,命也,运兮!
  • 倾尽天下为君眠

    倾尽天下为君眠

    清朝乾隆皇上一生的爱与恨。世人皆知,乾隆一生风流花心爱美女,然而世人也皆知,乾隆一生挚爱富察皇后。在遥远的百年前,乾隆朝有太多为人乐道的秘闻轶事。本书穿插他爱恋了一生的富察,恨透一世的废后,还有各种嫔妃阿哥,包括前朝重臣和珅傅恒等人。真情,欲望,利益,手段,究竟是什么挡住了双眼,又是什么拨开了迷云。
  • 恰逢婚时:首席boss有毒

    恰逢婚时:首席boss有毒

    傅华雍三个字在B市圈中,除了要打上花花公子的标签外也是令人退避三舍的存在……也更是女人都恨不得他一辈子单身的存在。天不随人愿,傅华雍在三十岁那年娶了二十三岁的宁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以后的以后你是谁的某某某

    以后的以后你是谁的某某某

    此书讲述了16岁少女在高中时期校园生活,感情的懵懂,后来与她心仪男生的情感的变化,以及长大以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