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骆驼处的成予自然是不知道塔后正在发生着什么,更是不知道刚才还鲜活的生命已逐渐消逝,气绝身亡。他只以为事情全部按照自己所想发展,便迈着步子,紧赶慢赶的来到塔前,面对塔身正门,打量了几番就要进去。却突然想起这八角塔出现的时机比较诡异,保不齐进去后会出现什么差池,左右思量下,只做好手势,以备随时打出透光奇点,防患于未然。
“唉,也不知道梨子雨在里面遇到了什么情况,以至于十几分钟都不出来。”成予把手放在背后,自问自话。念叨完后,他猫着腰,全身紧贴八角塔的墙壁,用防御的姿势一点点往里挪,待挪了十几步后,便进到了塔的内部,此下,整个环境,终于暴露在成予眼前。
其实之前在塔外时,成予就曾琢磨过塔的内样子,只觉得无外乎是废弃的庙宇,又或者是某位技能者遗弃的场所,总之,里面要不就破破烂烂,要不就黄沙铺地,肯定没什么好瞧的!
可当成予看清眼前一切的时候,他豁然震惊了,惊掉了他的下巴。
因为。
“因为这塔里,根本就没什么废弃物品,竟全他娘的是些书!”
什么大的书,小的书,薄的,厚的,方的,正的。该出现的,不该出现的,全都在这聚集了。
一排排,一列列,井然有序的放在架子上,成千上万,布满了整个一层。
“嚯!再看看这个。”成予拿起其中的一本蓝册子,只见上长方形的纸张上写着,“明代奇闻异事”几个毛笔字,字体居然还很好看,而书里面记录的都是些几百年前的怪力乱神之事,再仔细一瞧,嘿!还是个手抄本!
“啧啧!明代手抄!这种书现在就算是有钱也弄不到吧。”成予惊奇的翻了两下,也翻的小心翼翼,怕一个不慎折了纸张,却在翻回首页时猛然看见一个诗意的名字,以秀丽清晰的字体端端正正的写在首页,醒目无比。
那是三个黑色的毛笔字,苍劲有力。上书,“木槿树。”
下书,“木槿开花,朝开暮落。落后剩树,春去秋来,”
这两句四字言论本是段诗句,出自清代的一个落魄词人,可惜那词人并不出名,诗句也平常,因此一般人见了也不会多想,只是成予却思索起来。
“这名字不是那丑人的吗?”成予头脑清醒,回想起火车上那张让人终生难忘的脸,和那人的一身书香,最重要的是,他怀里抱的几本书上的署名,正是这几个字!
“会这么巧?”
“难道?”成予快速移动,冲到不同的书架前,不分前后,不分类型,随机抽取几本,统统翻开首页,只见无一例外的,每本材质不同的书册上都出现了三个黑色的字体,“木槿树。”
如此一来,这八角塔主人之迷便解开了,而事实也证明成予所想的确是对的,“这里果然是那怪人的地盘!”
成予了然,不禁咂舌,又想起木槿树的同站车票,不禁怀疑这一切也许并不简单,试问有谁会巧合到同进一片沙漠?成予凝神,心内暗叫,“不好!”
“之前梨子雨就说过不要招惹那丑人,现在却直接冲到他家里来了!如此看来她肯定是有什么危险了,所以才那么久没出来!”
一想到这点,成予立刻警觉的丢下书,也不管书归没归原位,一股脑儿的扔在地上,直奔着楼上跑去。
庆幸的是八角塔二楼的布置和一楼没什么差别,只是除了书便是书架,满满一层。成予迅速搜寻一圈,发现还是不见梨子雨,也没发现什么有利的价值,便大跨步向更高的楼层冲去。
而这三楼的楼梯从入口处就与一层二层不同,三层视野很黑,也很高,许是台阶处没有灯,也许是整个三楼都没有灯,入眼之处,伸手不见五指。
突如其来的黑暗使得成予下意识的放慢脚步,他稳了稳身子,冲着黑暗喊了一句。
“梨老师?”成予等待,却只听见自己的话音消失在黑暗,不见任何回答。
“梨子雨?”成予不甘心,再次小声喊道。
可这次同刚才一样,所有的声音石沉大海,没一丁点回复,成予觉得自己仿佛是回到了韶年的地下迷宫,所处的环境像深渊潭水一般,不见边际。
“草,黑灯瞎火的!”成予烦躁的甩了个透光奇点,以直线的方式向远处打去,如同扔荧光棒的动作,贴地滑行,而那黑暗处也和被荧光棒照亮般相同,显露出周遭的环境。
只见圆形的光团一路滑过,所过之处都照亮出一些瓶瓶罐罐。那些瓶罐都瓶口颇大,瓶身如桶,再仔细看去,赫然发现,那玻璃瓶里泡的竟是人的残肢!从带着毛发的脚趾到被砍成一半的头骨,甚至是脏器,应有尽有,全部黄腻血腥!
“呕!”成予怎么也没想到是这样的场景,顿时胃部不适,干呕几下,便转过头,不想继续看下去,更不想往那堆泡着福尔马林的罐子堆边走,便退回楼梯处,犹豫的站在楼梯口。
按正常的害怕模式来说,成予是绝对不敢继续往楼上搜寻的,可人类的恐惧有时就这么奇怪,明明知道危险和担心的地方,他偏要去试一试,这档口,也不想什么退缩了,甚至连退缩的想法也没有,非要去弄个明白。
诚然,成予的这股倔劲就是这么冒出来的,他摸着墙壁,打定主意往四层走,一点不回头。而自三层开始,似乎灯盏用尽了一般,再也没了照明的物件,让人寸步难行。
“这梨子雨,难道在最上层?”
“明知道这么黑,还偏偏往上走!”成予挪了几步,不断叹气,适宜处又甩了个透光奇点,照亮脚下道路,却正好看见身靠的墙壁处是一幅幅雕刻的墙刻画,栩栩如生。
那是一副直接刻在墙壁上的画,一次成型,不容反工,所以辨识度很高,成予也一眼就认出来了,只是。
“这墙刻画多用在明代时期的地狱造型上,是专门画地狱场景的画,故此,民间还给了这画一个别称,叫黄泉画,而黄泉画又怎么会刻在八角塔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