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南瞻部洲。中华大地。战场。
楚王一身戎装,年富力强,目光锐利,骑在马上,他的身后是浩浩荡荡的楚军,他的头上飘扬着一面大旗,上面有一个大篆字:楚。
和楚军遥遥相望的是晋军,大旗上一个字:晋。
晋王年老体弱,穿着王袍坐在马车上。
楚王举剑高呼:杀啊!
晋王拼力喊出:杀——!
两军厮杀起来。一个时辰后,死伤一片。晋军败退。
楚王:我军胜利了!
楚军一片呼应:我军胜利了!我军胜利了!
楚王带着军队走进一座城门,城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写:邲城。
楚王威严地坐在殿堂上,两边站着文武大臣。
楚王:我们要乘胜攻打宋国!
文武大臣:大王英明!
六、宋国某座城池。
楚王带着军队包围了一座城池。城池上插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宋”。
宋王坐在殿上,两边站着文武大臣。
宋王:诸位爱卿,楚军包围了我国边境要塞,情况危急,当如何处置啊?
大臣甲作揖,说:启奏大王,快派使臣向晋国求援吧?
大臣乙作揖,说:启奏大王,我国兵力有限,寡不敌众,我们只有向晋国求救了。
其他大臣作揖,说:大王,赶紧向晋国求救吧。
宋王:好吧,谁愿出使晋国?
大臣丙走上前一步,作揖说:启奏大王,臣愿意出使晋国。
宋王:好,带上珍珠一串,丝绸十匹,良马百匹,献给晋王。
年轻官员:是,大王。
七、晋国王宫。
晋王坐在殿上。文武大臣站在两边。
宋国使臣站在晋王面前,作揖说:请大王火速发兵,救救宋国吧!宋国危在旦夕!
晋王:贵使有所不知,前日邲之战,我国军队大伤元气,你叫寡人如何援救贵国呢?寡人真是爱莫能助啊!还请贵使回去,替寡人向宋王解释,请宋王理解寡人的难处。
宋国使臣:大王!无论如何,请大王发兵救救宋国吧!
晋王:来人啊!
大臣丁上前作揖,说:大王有何吩咐?
晋王:取绢十匹,谷百担,赠与宋王。
大臣丁:是,大王。
大臣丁走出去。
宋国使臣无奈地摇摇头,作揖,说:多谢大王厚礼,下官告辞。
晋王:送客!
八、楚国王宫。楚王坐在殿上。两边站着文武大臣。
门外有人高喊:齐王觐见!
齐王走进来,作揖,说:拜见楚王。
楚王:齐王免礼。
齐王从袖筒里取出一个红色礼单,说: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楚王笑纳。
楚王侍从接过礼单,宣读:东海明珠十挂,食盐五车!
楚王:齐王请入座。
齐王:谢楚王。
齐王走到旁边坐下。
门外高喊:卫王觐见!
卫王走进来,作揖,说:拜见楚王。
楚王:卫王免礼。
卫王从袖筒里取出一个红色礼单,说: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楚王笑纳。
楚王的侍从接过礼单,宣读:锦缎十匹,绵羊百头。
楚王:卫王请就座。
卫王:谢楚王。
卫王走到旁边坐下。
门外高喊:郑王觐见!宋王觐见!陈王觐见!蔡王觐见!
几个诸侯王走进来,作揖,说:拜见楚王。
楚王:诸王免礼。
……
九、中原地界。帝释与十六位天王踏上中原地界。
帝释:我感觉这里杀气腾腾。
众天王:是啊,天帝,我也感觉杀气腾腾。
清净天王:天帝,中华大地近来战争频发,每场战争都会死伤很多人。
上行天王:是啊,天帝,不知道阎罗王如何处置这些亡魂。
帝释:亡魂——?你们各管一方,搜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流浪的亡魂。
诸王:是,天帝。
十六位天王围着帝释站一圈,背对帝释,用目光搜索。
片刻后,诸王:启奏天帝,我发现很多流浪的亡魂。
帝释:尽数抓来。
众天王:是,天帝。
十六位天王,右手上都现出一缕金丝,把金丝抛出去。
孤魂野鬼被金丝捆成一串串,被拉扯着,飞了起来,他们鬼哭狼嚎地叫着。
十六位天王站在帝释对面,说:启奏天帝,亡魂抓到。
说完分站两边。
帝释望去,不计其数的鬼魂连成一片。
形象恐怖,都带着战争留下的伤痕,一片叫嚷。
帝释:安静!
帝释的声音宏伟低沉。
鬼魂安静下来。
帝释:你们为什么在人间游荡?
鬼魂又是一片叫喊:我死的冤枉啊!我要报仇!我要捉替死鬼!
帝释:诸位天王,带上这些鬼魂,我们去见阎罗王。
十六天王:是,天帝。
十、阎王殿前。阎罗王与鬼差们站在殿前,他们的面前站着帝释、十六天王、以及抓到的孤魂野鬼。
阎罗王毕恭毕敬地作揖,说:拜见玉皇大帝。
帝释质问:阎罗王免礼。
阎罗王垂手。
帝释:阎罗王,你尽职尽责了吗?
阎罗王平静自信地回答:禀告玉皇大帝,小王一贯尽职尽责。
帝释侧转身指着身后的鬼魂,说:那么,这些游魂你作何解释?
阎罗王:启奏天帝,地府的规矩永恒不变,无奈人间战争频发,死伤太多,地府无法及时缉拿亡魂。
帝释语气缓和地说:这些厉鬼不及时抓走,会危害人间的。
阎罗王:可是,地府有地府的规矩,我们总不能照人间的战争,安排地府的工作吧?
帝释:那么,这些亡魂怎么处置?
阎罗王:既然已经抓来了,地府理应受理。
阎罗王厉声喝道:鬼王何在?
十大鬼王现身,作揖回应:大王吩咐!
阎罗王:将这些鬼魂押去枉死城。
众鬼王:是,大王!
十大鬼王押着鬼魂,踏上乌云,刮起阴风,滚滚而去。
阎罗王做手势说:恭请玉皇大帝进殿休息。
帝释:阎罗王公务繁忙,我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告辞。
阎罗王作揖,说:恭送玉皇大帝。
帝释与十六天王架起五色祥云离去。
阎罗王望着帝释离去的方向,自言自语:玉皇大帝是怎么进来的?
十一、仙客来茶馆。
一些人坐在茶馆里喝茶,他们边喝茶边闲谈。帝释与十六天王走进茶馆,在空位置上坐下,没有人看见他们的到来。
喝茶人甲:现在的社会真是世风日下啊!
喝茶人乙:先生何出此言?
甲:先生你说现在这社会,不孝父母,杀盗淫妄,不仁不义之事何其多哉,难道不是世风日下吗?
喝茶人丙:是啊是啊,先生所言不虚,为什么现在不如从前那么好呢?
喝茶人丁:这还不是因为诸侯争霸吗?诸侯争霸,不择手段,破坏了伦理道德。
甲:先生所言有理,诸侯争霸,弱肉强食,滥杀无辜,夺妻敛财,给社会风气带来了恶劣影响。
丁:周武王刚建立周朝的时候,社会风气多么好啊,周武王以仁义治天下,那时整个社会崇尚道德,而今诸侯争霸打破了周初的良好风尚。
甲:就是,有的诸侯王道德败坏,对社会影响恶劣。
丙:先生这样说可有证据?
甲:当然,晋灵公桃园射人,先生可曾听说?
丙:略有耳闻,不知详情。
甲:晋灵公喜欢玩弹弓,这本无可厚非,但他竟然在自家桃园中,居高临下,向街道行人多的地方射击,每有行人被射中,惨叫哭嚎,晋灵公便开怀大笑。
乙、丙、丁:岂有此理!
丙:竟然如此取乐,简直是伤天害理啊!
甲:晋灵公还不满足,后来就直接杀人取乐,而且喜欢用狗杀人,用狗将人当场咬死。
帝释听得表情愤怒,站起欲走。
俱吒天王:天帝要去哪里?
光明天王:天帝且慢,我们应该多听听,多了解情况。
帝释呆了片刻,说:好吧。
帝释坐下。
丁:是啊,诸侯王道德败坏的是,我也有耳闻。
乙:先生说来听听。
丁:陈灵公,你们可有耳闻?
乙:我知道,我的家乡就在陈国。
丁:那先生该知道陈灵公与夏姬的事吧?
乙:知道。
丁:那就不用我多说了。
甲、丙互相看了一眼,说:我们不知道,先生还是说说吧。
丁犹豫了一下,说:难以启齿啊。
甲和丙:先生说说。
丁:简短解说吧,夏姬是个臭名昭著的***但是美若天仙。
丁:陈灵公的两位大臣孔宁和仪行父首先与夏姬有染,然后他们向陈灵公介绍夏姬,陈灵公一听就来劲了,亟不可待地去找夏姬。
甲:这种事不稀奇,只要不影响国计民生也无可厚非。
乙:先生说的是,陈灵公找夏姬做了什么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从那以后,这君臣三人每天上朝,都穿着一件夏姬赠送的内衣,互相显摆,还大讲**笑话,弄得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朝堂之上无法从政。
丙:太不像话了,就没有人劝劝陈灵公吗?
乙:有啊,有忠臣劝了,结果被陈灵公杀了。
甲:这个陈灵公真是该死。
乙:先生说对了,陈灵公后来被杀了。
甲:是谁杀了陈灵公?
乙:夏姬的儿子。
甲:哦?为什么?
乙:这三个君臣找夏姬的事被夏姬的儿子撞见了,他们不知道羞耻,反而拿他取笑,孔宁说这小伙子长得像陈灵公,他们边说边笑,夏姬的儿子一气之下杀了陈灵公。
甲和丙:杀得好!
甲:楚穆王杀父夺位,大家知道吧?
其他:知道。
乙:为了夺取王位而杀人的,还有吴王阖闾。
邻桌一个人接话:伍子胥掘墓鞭尸,这也称得上是惊天地泣鬼神了,作为一国的大臣,其影响也够恶劣了。
邻桌另一个人接话:齐襄公***当属伤风败俗的首恶了……
帝释怒,起身向外走去,十六天王追出去。
茶馆外面。
帝释:想不到中华大地,文明古国,竟有如此不堪入耳之事!无名小辈也就算了,却是地位尊贵的诸侯王!
众天王:天帝息怒。
如意天王:毕竟是个别现象……
帝释举手示意,阻止如意天王继续说下去,帝释:一块臭肉带来满锅汤,何况不只一个两个诸侯王如此堕落。
众人一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