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临潼县,秦始皇陵,这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设计最严谨之一的陵墓,这座由72万人共同修建了39年,耗费一国之力,方才修建完工,里面葬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秦始皇。这座陵墓高耸如山丘,北依骊山俯视渭河。这座陵墓是秦始皇为自己打造的另一个帝国,他建造的这座陵墓里有文武百官,王子公主,军队黎民,或许秦始皇并不满足自己征服的土地,或许他要带着这些人去地府攻城略地,再次成为九五至尊。《史记》中对秦始皇陵的描述: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从这几句记载中可以看出秦始皇的野心和大秦的强大。秦始皇是华衍最崇拜的皇帝,所以华衍来了,来瞻仰秦始皇的风采。站在一号坑前望着数千兵马俑及数十战车,仿佛看到大秦的数万披甲之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管中窥豹,只是眼前的兵马俑就是如此的风采。从博物馆出来后,华衍紧了紧拳头,我要努力,未来我也要想始皇那样,看谁还敢戏耍玩弄我。
华衍没有走回大路,沿着皇陵外转了半圈,感受那蓬勃大气。突然华衍感觉一种异样的感受,像是呼唤,华衍沿着感觉向前走去。在感觉最强烈的地方站定,在华衍前面1米的地方,土壤好像刚翻新过的样子。华衍走过去拔弄那块土地,很快土壤下漏出一个半米多宽的黑洞。
原来是个盗洞,斜着向下,一眼看不到底。进还是不进,华衍很是纠结,自己不是盗墓贼,一切都不专业,也没有专业工具,连兵器都在宾馆里。下面还不知道有什么危险,小说中写的粽子什么的。但那股感觉却一直萦绕心间。华衍一咬牙想道:拼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而且现在自己可是练气中期的修真者,更何况自己还有保命的底牌。难道还不如几个盗墓贼。
想到这里华衍再不犹豫,滑进那盗洞,盗洞是斜着向皇陵的外面延伸,华衍也顾不得想为什么不是向着皇陵的里面。盗洞比较陡峭,华衍用双手和双脚撑着盗洞边缘,五分钟后便到底了。
盗洞底部是一条甬道,甬道四周都是青色的岩石,甬道的一边从华衍站的位置看到是条死路,华衍便沿着另一侧前行,甬道中的空气有些稀薄,但对于练气中期的华衍还不算问题。奇怪的是甬道周围的灯居然没有灭,闪着微弱的光。
甬道很长,甬道的两侧刻着一些壁画,周围还有一些文字,不过都是小篆体,华衍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当年差点就学了历史,字虽然不是全都明白,但壁画还是可以看得懂得。
墙上刻画着的是一群铁匠正在打铁,突然出现一批士兵,然后铁匠们就被押解着离开家乡,然后和很多铁匠汇合在一起。沿途的景色都很萧条,路上很多人逐渐因劳累、伤病死去,终于他们到了目的地。是一座巨大的作坊,所有的铁匠都被集中在这里,开始他们的生活,打造兵器,有剑有铠甲有戈等等。
然后画风一转就是两军对垒,黑压压的军队望不到头,最后穿着黑色甲胄的军队把对面的军队打的大败。尸横遍野,接着天空都变成血红色的,天空上划过一道光芒,拖着长长的尾巴,一块巨大的大石头落在军队里,砸出个大坑,刹那死伤一片。画风一变,八位力士抬着那块石头出现在一座华丽的大殿中,大殿上方一个坐着穿着龙袍的威严的男子,看不清面容。男子走到石头前看了一会,接着和排队站在两侧的大臣样的人交流,所有人都摇头。然后又把石头抬到作坊给铁匠们看,所有人还是摇头。然后一个头目样的铁匠跟来的使者交流了几句,接着铁匠里的头目带着几名士兵,翻山越岭来到一座茅草屋前,屋里坐着一名老铁匠,但奇怪的是这老铁匠穿的竟是道袍。铁匠头目和道袍老铁匠说了些什么,道袍老铁匠好像很愤怒似的,随即铁匠头目及士兵被道袍老铁匠给赶走了,铁匠头目回了城,但接着铁匠头目又来到茅草屋前,然后铁匠头目拿出了一卷锦缎交给道袍老铁匠,道袍老铁匠很不情愿的低着头跟着铁匠头目一起到了作坊。
随即画面变成,龙袍威严男子站在高台上,台下全是士兵,单膝跪地,无穷无尽。最后一幅刻画,所有士兵的武器都被没收了,最后铸成了十二座铜人,在铜人即将铸成时,所有的铁匠都被逼着跳入了熔池。画面到此便结束了。华衍仔细的寻找,最后一幅画中,跳入熔池的铁匠中并没有道袍老铁匠和铁匠头目。甬道到头了,前面一扇门,华衍一用力便推开了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