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700000023

第23章 大明王朝全面解读(2)

周新是廉洁奉公的清官。有人为了拉关系送他一只烧鹅,他却差役将烧鹅悬挂在公堂前,以后再有人送礼讲情,他便指着这只烧鹅以示告诫。从此,再没人敢贿赂他。

锦衣卫的指挥纪纲派了一个千户(武官)到浙江公干。这个千户趁机索取贿赂,作威作福。周新不怕他有后台,正要查证惩治,不料让他逃脱了。不久,周新送文册进京,在涿州(今河北保定)遇到这个千户,便抓起来关押在州监狱里,不料又让他脱身逃走了。跑到主子纪纲那里诬告周新,纪纲是个权倾一时的佞臣,便多方罗列罪名,上奏折诬陷周新。成祖大怒,下令逮捕周新。当时的旗、校官都是锦衣卫同党,在押送周新到京城的路上,任意拷打折磨,但他始终没有向恶势力屈服。到了朝廷上,他伏在台阶前大声说:“陛下让我办事,职责和督察院是一样的,我奉陛下您的命令,去擒奸除恶,怎么就成了罪臣?!”成祖听了更加愤怒,下令处死他。临刑前,周新大声说:“活着是直臣,死了应当作直鬼!”仍表现出一股宁死不屈的正气。

过了几天,成祖有所悔悟,问侍臣:“周新是哪里人?”侍臣说是:“南海。”成祖感叹道:“岭南竟有这样的人,错杀他了。”后来,纪纲的罪行被揭发,周新的冤案才得以平反。

胡濙为什么能够历事六朝皇帝

胡濙(1375~1463),字源洁,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他历事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六朝皇帝,为朝廷可以说是鞠躬尽瘁。

惠帝建文二年(1400)考中进士,授予兵科给事中之职。

成祖永乐元年(1403),升任户科都给事中。当成祖即位不久,就听到有传言说惠帝其实并没有死,只是逃走了,引起成祖的怀疑。五年,派胡濴以颁发御制(皇帝编写的)的各种书籍为名,四处悄悄打听惠帝的下落。因此,胡濙在京城以外呆的时间最长,到十四年才回京。所到之处,他也时常把各地的隐情上报给成祖,很受成祖信任。当时皇太子在南京代理国政,汉王朱高煦捏造没有根据的话诽谤太子,成祖便派胡濙前去察访。胡濙到达后,秘密上疏告诉成祖说太子恭敬孝顺谨慎,成祖非常高兴。

仁宗即位后,征召他为行在(古代皇帝所在的地方)礼部侍郎,后转任太子宾客,兼任南京国子监祭酒。

宣宗即位后,仍然任命他为礼部左侍郎。汉王造反,他和杨荣等人协助宣宗亲自出征,平定了叛乱。宣宗把他视作股肱之臣,在宫中就曾设宴邀请过胡濙、杨士奇、夏原吉、蹇义四人,并对他们说:“现在天下太平,是四位爱卿的功劳。”

英宗登上皇位后,下令要节减费用。胡濙便上疏建议减少上贡的物品,裁减番僧(汉族以外的僧人)等,都得到英宗的许可。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朝中人心大乱,有建议南迁的,胡濙坚决抵制南迁的主张,与于谦的意见相合。由此使内外人心逐渐安定下来。

代宗登上皇位后,胡濙加封太子太傅。杨善出使也先时,胡濙曾上疏给代宗建议附带一些皇帝用的食物和衣服给太上皇(英宗),没有得到答复。针对准备迎接太上皇回归的仪式程序中,也曾多次上疏建议应扩大排场迎接太上皇,均未得到答复。

英宗重新登上皇位后,他年事已高,勉强支撑病体入朝,后便请求离任。胡濙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礼贤下士。他先后侍奉过六朝君主,在朝时间接近六十年,朝廷内外都称他为“耆德”。

于谦为什么被称为民族英雄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的救世宰相呀。”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于谦考中进士。

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发生。瓦剌首领也先俘虏了英宗,以英宗为人质,不断骚扰边境。也先知道明朝廷决心抵抗瓦剌,就以送英宗回朝为借口,大举进犯北京。这一年十月,瓦剌军很快打到北京城下,在西直门外扎下营寨。于谦立刻召集将领商量对策。石亨认为明军兵力弱,主张把军队撤进城里,然后把各道城门关闭起来防守,日子一久,也许瓦剌会自动退兵。于谦则说:“敌人这样嚣张。如果我们向他们示弱,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我们一定要主动出兵,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于是他积极部署迎战策略,并亲自率领一支人马驻守在德胜门外,叫城里的守将把城门全部关闭起来,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并下了一道军令:将领带头后退的,就斩将领;兵士不听将领指挥,临阵脱逃的,由后队士兵负责斩杀。将士们被他的勇敢坚定感动,下决心跟瓦剌军拼死战斗,保卫北京。

当初,也先部队深入,以为早晚会攻下京城,等见到明军严阵以待,大失所望。叛变的宦官喜宁教唆也先邀请明朝大臣迎接英宗,又邀于谦及王直、胡濙等出城谈判,代宗不准许,也先更加沮丧。后来也先部队来到德胜门,于谦便令石亨设下埋伏,也先的弟弟孛罗、平章卯那孩被打死,也先部队又转移到西直门,都督孙镗奋力抵抗,石亨也率领部分兵力来到,敌人撤退。副总兵武兴和都督王敬在彰义门一起挫败了也先的前锋。也先部队赶到土城,居民爬上屋顶,呼喊着用砖石投掷敌人,援兵赶到后,敌军被迫撤退。相持了五天,也先便拥着英宗向西逃去。北京城保卫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评功时,代宗加封于谦少保,负责总督军务。于谦坚决推辞,代宗不准。接着于谦又请求增兵保卫真定(今河北正定)、保定(今河北保定)、涿州(今河北涿县)、易州(今河北易县)等府州,派大臣镇守山西,防止敌寇南侵,坚决抗击外侵军。

于谦坚决主张打击蒙古瓦剌的入侵,并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捍卫了朝廷的尊严,维护了人民的安全。

王骥是进士出身为什么却频立战功

王骥(1378~1460),字尚德,束鹿(今河北辛集)人。成祖永乐四年(1406)考中进士,授予兵科给事中一职,奉命镇守山西。在任期内,他严肃法度,境内非常安宁。他还曾率军夫九万营建北京,后升为兵部尚书。

当时北方边境时常遭到瓦剌的侵扰,英宗正统二年(1437),王骥奉命整治军务,斩绝了往年临阵退缩的将领,众将很受震慑。又大规模地检阅将士,勤于练兵,打造武器,积草屯粮,整肃军容,因此军队士气大增。瓦剌将领巴秃孛罗领兵侵犯,王骥派将领前去迎战,将巴秃孛罗擒住,并俘虏了他的部众。战后,王骥又裁减了三分之一的边防军兵,实行轮番值防的方法,不仅使军兵能够得到休息,而且减轻了运输之劳。

不久,蒙古瓦剌阿台朵儿只伯率军来侵犯。王骥与诸将奋力迎战,大败敌人,擒获敌军的枢密、同知、佥院等十五人,万户两人,降服了敌军所属的部落,转战一千多里,阿台朵儿只伯远逃。

后来,思伦发叛乱。王骥分别于正统六年(1441)、八年、十三年三次南征麓川。虽然三次都未捉到思伦发,但每次都能大败敌军,对稳定西南边防起了重要作用。

王骥虽是进士出身,但擅长骑马射箭,为人刚毅有胆量,又通晓军事谋略,因此能频立战功,为朝廷的稳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徐有贞在水利方面有什么建树

徐有贞(1407~1472),字符玉,起初名理,后改为有贞,吴(今江苏苏州)人。宣宗宣德八年(1433)考中进士。他非常喜欢探究天文、地理、水利等方面的知识。

代宗景泰三年(1452),升任右谕德(官名,职责是对皇太子教谕道德,随事讽谏)。当时,黄河在沙湾(今山东寿张)决口已经有七年,先后前去的官员都没能治理好。朝廷大臣都推举徐有贞,代宗便提拔他为左佥都御史,派去治理黄河。

徐有贞到达后,先去观察估量了一下水势,然后给代宗呈上三个方案:一是设置水门,一是开通支流,一是疏通运河。代宗一一批准。徐有贞于是征集民夫,亲自率领监督,开始建立水闸,治理河渠,经过五百多天的艰辛努力,工程圆满完成。

当初徐有贞向代宗呈上方案时,王嬷因为觉得漕渠淤积阻碍船只的运输,因此主张尽快堵塞决口,而徐有贞则认为治理河渠应着眼于长远利益,秋冬之季即使堵住决口,来年春天还会再次决口,那样只能是白白辛苦一场而没有好处。最终代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在工程进展过程中,代宗认为当时转运粮饷最为迫切,因此,工部尚书江渊等请求增派京城的军队前去支援,并要求限期三个月完成。徐有贞上奏说:“京城的军队一出动,每天的费用便多得不可计算,而现在溃决的大堤已经坚固,泄口也已经合拢,只要使用沿岸的民夫就足够了。”于是,江渊的建议被废弃,工程也按期完成了。

竣工后,代宗召徐有贞回京,加官封爵。后来又派徐有贞出京巡视漕河。

景泰七年(1456)秋,山东发大水,河堤大多毁坏,只有徐有贞负责修筑的河堤还和以前一样,代宗便派他去治理。他从临清(今山东临清)到济宁(今山东济宁)分别设置减水闸,水患全部根除。回京后,受到奖赏慰劳,升为左副都御史。

徐有贞在水利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利益。

杨善是怎样从瓦剌迎回明英宗的

杨善(1385~1458),字恩敬,大兴(今属北京)人。成祖起兵时,因参预守城有功,被授予典仪所引礼舍人之职。

代宗景泰元年(1450),杨善奉命出使蒙古与也先议和。到达后,也先派来迎接杨善的人在与他饮酒时问:“‘土木堡之战’时你们的军队怎么那么胆怯呢?”杨善回答:“当时年轻力壮的官兵们都南征去了。王司礼(大宦官王振)只是建议太上皇巡视那里,并没有进行作战的准备,因此让你们得逞了。不过,现在南征的将士都回来了,有将近二十万人马。他们平时都用神枪火器来训练,百步之外就能射穿人马;在边防要塞又埋了三尺深的铁锥,马蹄一踏上去就会被穿透。”那人听了大惊失色。

杨善接着又说道:“可惜现在这些都用不到了。”那人赶忙问:“为什么?”杨善说:“我们和议成功了,现在就是亲兄弟,还用它干什么?”那人听了大松一口气,赶忙回去把这些话告诉了也先。也先非常高兴。

第二天进见也先时,杨善便责问说:“太上皇在位时期,我们给太师您的黄金钱币从没有断绝,太师您为什么要背弃盟约呢?”也先说:“你们削减了我的马价,给我的布帛也多被剪断,前前后后派去的使者很多都没有回来,而且还减少了赐给我方使者的礼物,这是为什么?”杨善回答:“太师您送来的马年年增多,价格难以维持,而我们又不忍心拒绝,所以只能稍微减少一点;布帛被剪断,是翻译官干的,事情败露后,已经被杀掉了。就是太师您上贡的马也有优有劣,貂裘有好有坏,这难道也是太师您的意思吗?您派遣的使者好多人之所以不回去,只是因为他们或是做了强盗,或是触犯了法律,担心回来后被惩处,因此逃跑了;前来进贡的使者接受赐宴时,往往虚报人数,我们减少的只是虚报的人数,只要本人到了就一定有礼物。上天有好生之德,您两次进犯,双方死伤无数,如果现在送还太上皇,我们和好如初,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也先说:“可诏书上并没有说要奉迎太上皇啊!而且你们为什么不带着重金来换?”杨善胸有成竹地说:“这就是想成全太师您的名声啊!如果写在诏书上,这就是说太师您是迫于朝廷之命而非出自真心;如果拿着财物来,人们就会说太师您送还太上皇只是贪图那一点点的钱财,如今您主动提出送还太上皇,百姓就会称赞您是个仁义之人,必定会名垂史册、称颂万世的。”也先听后连连点头。最终答应杨善陪太上皇回京。

回京后,举朝上下都极力称赞杨善,认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代宗对他的赏赐却很少,因为在杨善带给也先的诏书上并没有写着要奉迎太上皇的话,因此,杨善陪着太上皇归朝,代宗认为这并不是当初派遣出使的旨意,所以对他的赏赐很少。

石亨为什么支持明英宗复辟

石亨(?~1460),渭南(今陕西渭南)人,善于骑马射箭,能用大刀,每次作战总能击败敌人。

英宗正统元年(1436),石亨因斩敌众多,累计功劳,升任为指挥佥事。十四年,石亨巡视塞外时遇到兀良哈的部众,大败敌寇,升任为都督同知。那个时候,边将中有智有勇的首推杨洪,其次就是石亨。石亨虽然是副将,但朝中非常倚重他。

北京保卫战中,石亨采用于谦的计策,设伏兵诱击,杀死很多敌军,继而在西直门外将敌军打退。论功劳,石亨最大,升为侯爵。代宗景泰元年(1450)给予可以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

景泰八年(1457),代宗将要祭祀天地,疾病发作不能举行典礼,召石亨代替。石亨受命来到床前,看见代宗病得厉害,便起了异心,联合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密谋拥立英宗复辟,希望立下千秋功勋,以邀功受赏。八年正月十七日,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乘代宗病重之际发动政变,拥立英宗复辟,史称“夺门之变”或“南宫复辟”。石亨因拥立有功,受到英宗的重用和赏赐,由武清侯升为忠国公。

郭登在巩固边防方面有什么作为

郭登(?~1472),字符登,郭英的孙子,博闻强志,擅长议论,喜欢谈论兵法。

英宗正统年间,郭登跟从王骥征讨麓川(今云南瑞丽),立下战功,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又跟从沐斌征讨腾冲(今云南腾冲),升任代理都指挥佥事。

正统十四年(1449),他在跟随英宗北征的战争过程中,不仅英勇奋战,还积极修整城墙,修缮兵器,抚恤士兵,吊问死者家属,慰问受伤的战士,并亲自为他们包扎伤口。

代宗景泰元年(1450)春,郭登侦察得知蒙古瓦剌从顺圣川(今河北阳原)侵入并在沙窝(今河北沙窝)安营扎寨,便率兵追踪。在行进途中,探子报告说敌军差不多有一万人,而郭登只率领了八百人,敌众我寡,将士们面露惧色,纷纷请求撤回。郭登大声呵斥道:“我们一心想着退避,如果走到半路正当疲倦时敌军追来,各位还能保全么?”说到这里,拔出剑来插在地上说:“凡是说退回的立即斩首!”军心才稳定下来。郭登随后领军前进,迅速逼近敌营。敌军发现后仓促迎战,郭登连发两箭,射死敌人两个头目,明军声势大震。郭登一马当先,乘势又斩杀敌军头目一人,这时官兵们无不奋勇杀敌。敌军措手不及,慌乱中无法准确判断明军实力,瞬时溃散。明军自在“土木之变”中大败后,边防将领无人敢与瓦剌交战,而郭登的这次大捷则给了将士们莫大的鼓舞,士气为之一振。朝廷得到捷报,封他为定襄伯。

四月,敌军数千骑又蜂拥而至,郭登出城迎战。他早先已经在城内埋伏好了士兵,在迎战时假装战败,将敌人诱入城内,大败敌军。又预测到敌人很可能会再次侵犯,便让兵士拿着毒酒、猪羊、纸钱等伪装成祭坟的人,让他们一看见敌人就立即丢下食物逃跑。结果那些敌人看到食物后,争相抢夺,最终因一时贪嘴而命丧黄泉。

郭登智勇双全,带兵也纪律严明,作战料敌如神,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维护了边塞的安定。

杨锐在平定朱宸濠叛乱中立有什么功劳

同类推荐
  • 晚清落日(1900-1909)

    晚清落日(1900-1909)

    伴随着义和团最后的呐喊声和八国联军入侵的枪炮声,中国跨入了20世纪的第一年1900年。这似乎预示古老的中国将延续着自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民族危亡、救亡图存、旧与新的搏杀格局。在20世纪的第二个年头的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与八国联军签定了辛丑条约……
  • 锦衣为明

    锦衣为明

    万历末年,帝国的余晖已经将逝。后世突兀撞入此间的少年,在大明的旗帜下。身穿锦衣,权倾天下。长城内外,塞北江南,骑马看唱,软玉温香。镇压农民起义的罪首,灭了满清朝廷的祸害。“有我大明人之所在,便是我大明之土地。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
  • 三国之群英乱

    三国之群英乱

    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三国,拳打秦始皇,脚踩成吉思汗,新人起步请多多支持。
  • 虎啸绘术

    虎啸绘术

    一声虎啸山河震!两声虎啸天地旋!三声虎啸乾坤颤!四声虎啸无物存!
  • 秦末霸王

    秦末霸王

    现代人项裕穿回到了秦国统一不久,附身到了项羽的身上还得到了一个系统。且看他如何改写霸王的一生,夺取天下!ps:这是一个平行的世界,与原本历史有点差别。
热门推荐
  • 雨梦这一刻爱上幸福

    雨梦这一刻爱上幸福

    记忆那将要被遗忘的岁月……让我们将记忆中的美好,留给当下……
  • 奇探冒险

    奇探冒险

    因一场游戏,展开一段惊心动魄的异界,救世征程!热血青春,生死历练!斗巫后,灭恶魔!
  • 铸剑元师

    铸剑元师

    我望南山,终于考上了布鲁斯特皇家学院,哈哈,这学院听名字就霸气,呃,我**,这什么玩意这是,我才不要学挖掘机!!!祖宗啊,你可坑死了我了你,你说你死就死吧,还留这么多武侠小说,有什么用,这什么《剑王传》,有毛用啊,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铸把剑试试吧,呃,我的亲祖宗,你铸剑还要板蓝根?!就这样,我们主角用来铸剑的高压锅,duang的一声,炸掉了,男主角在重伤抽搐之余,又被一道闪电劈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做了个正确选择,他把书撕了,然后……他穿越了!这个世界的武器,在铸造的时候都会添加一种叫魂石的矿物,在练成之后,就会制造出剑魂,剑魂可以自己战斗,并且绝对服从铸剑师!
  • 重生之千金逆袭

    重生之千金逆袭

    郁思琪挺着大肚子为丈夫送文件,意外撞见丈夫私会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恼羞成怒的丈夫将她推翻在地导致难产死亡……后来郁思琪重生了,又可以活过来报仇了!她没了老公就算了,辛辛苦苦赚来的家业凭什么被小三妹妹抢走?重来一世,就别怪她心狠手辣,步步为营,重夺家产,虐渣男贱女!
  • 废材嫡女:逆天四小姐

    废材嫡女:逆天四小姐

    自尽身亡后重生到温家的废材小姐身上,不能修炼?颜值不高?不不不,是你们眼瞎!
  • 公主的疯狂爱恋

    公主的疯狂爱恋

    藤静纯,全国首富的女儿,有着童话里公主一样的美貌,讨厌被男生盯着看的她,性格爽朗,古灵精怪,为了结束没有朋友的生活,无奈她女扮男装转入“文成”,从此隐姓埋名,和帅哥们开始了她的疯狂爱恋…………呵呵,本人第一次写小说,大家有什么意见或好的建议,可以跟我说,在下的邮箱是qiong910104@163.com,
  • 一品人皇

    一品人皇

    永嘉之乱,蛮族大侵,国殇,人族危。乱世再起,万道同辉,喋血,天下惧。人族皇室内乱后,元气大伤,蛮族趁机大侵。繁华的中土大地,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人皇司马睿在江左重立社稷,却沉浸于朝堂,无心北伐。一个懵懂少年,站在江边看着狼烟四起的北国,发出愤怒的誓言。这是一个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的时代。天音仙乐在心中响起,历史在这一刻改变。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屠诸蛮,踏万道,五岳封帝,成就一品人皇!
  • 梦里有桃花

    梦里有桃花

    传闻南海龙太子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然而,当东海最受宠的小公主在战场上与他见面时,他是这样的:双眼含情脉脉的看着她,说:“叶意小公主,南海与东海虽有恩怨,但不能阻挡我爱你的心,希望你能嫁给我,化解开南海与东海万年来的恩怨!”而她,不复往日的清高,难以置信的看着他:“你在搞笑?”
  • 回忆是浮夸开出的一朵花

    回忆是浮夸开出的一朵花

    青春,成长,快乐,悲伤,所有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知道
  • 琢玉之传

    琢玉之传

    一块被所以人认定是枚一文不值的玉佩,一个被乡里邻居唤为“药罐子”的小男孩,一本被师门置之阁底无人问津的所谓秘笈,一粒被人当作幸运石却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小砂砾,当这一切看似没有任何交集的事件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一个世人所神往的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故事就此展开。是叛逆,还是不懂事;是无情,还是为了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