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700000013

第13章 袁督师蒙冤

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为人慷慨有胆略。喜欢兵法,每遇老将退休士兵还乡,总要跟他们谈论边塞之事,通晓边塞守备形势,常以边塞将才自许。

天启二年(1622)正月,袁崇焕朝见在京御史侯恂,请求破格任用,于是被提升为兵部职方主事。不久,广宁(今辽宁北镇县)军队失败,朝廷议论扼守山海关,袁崇焕一人骑马趋出,亲自考察关内外形势,兵部发现袁崇焕丢失,很惊讶。家人也不知袁崇焕去向。不久还朝,述说山海关形势,自称只要给我军马钱谷,我一个人就足能守备。这时朝廷众臣更加称赞他的才能,就提升他做佥事,监督关外军务。经略王在晋让袁崇焕到前屯安置辽人失业者,袁崇焕连夜出行穿越荆棘虎豹生活之地,四更天就到达前屯城,将士赞佩他的胆量。王在晋对他非常器重,提升为宁远、前屯兵备佥事。然而袁崇焕看不起王在晋,认为他没有深谋远虑,因此也不完全听他的命令。王在晋议筑城八里铺,袁崇焕认为不合策略。十三山难民十余万人,久困不能出,大学士孙承宗巡行边塞,袁崇焕请带五千人驻扎宁远城(今辽宁兴城),以壮十三山形势,再另遣勇将救十三山难民。宁远离十三山二百里,有利则进据锦州,不利则退守宁远,为什么要把十万难民置之度外?孙承宗与总督王象乾谋划此事,王象乾认为关外军刚刚失败,士气沮丧,建议调发守关将士三千人前往救援。孙承宗认为有理,就转告王在晋,王在晋终未能救援,十万难民皆陷敌手,脱逃而来的仅六千人而已。孙承宗驳斥王在晋关于修双重城防的建议,谋划加强诸将吏的守备。命闫鸣泰防守觉华岛,袁崇焕主持宁远守备。王在晋、张应吾、邢慎言认为不妥。孙承宗最后还是按袁崇焕意见办理。不久,孙承宗镇守山海关,更加依靠袁崇焕,袁崇焕对内安抚军民,对外整顿边防,成绩显著。袁崇焕曾经核查出有虚报兵额的事,立即杀一名将校,孙承宗大怒说,监军难道能主生杀大事吗?袁崇焕向孙承宗认罪。可见他在军中执法之严。

熹宗天启三年(1623)九月,孙承宗决定坚守宁远,佥事万有孚、刘诏劝阻,孙承宗不听,派满桂、袁崇焕前往。当初孙承宗曾派祖大寿修筑宁远城,祖大寿推测朝廷未必能远守宁远,筑城十分简陋,仅筑十分之一,又都不合坚守的要求。袁崇焕到宁远后,立即确定筑城的规模制度,即城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命祖大寿与参将高见、贺谦分别督造,次年竣工。于是宁远就成了关外重镇。满桂是良将,袁崇焕又勤于职守,誓与宁远城共存亡,又优抚将士,部下乐为尽力。于是商旅流民从四处聚集,远近军民都以宁远为乐土。天启四年(1624)九月,袁崇焕与大将马世龙、王世钦率水陆马步军12000人东巡广宁,亲自查看北镇,到北镇祠庙祭杞,观看十三山形势,到达右屯,就从水路沿三岔河返回。不久晋升为后备副使,再进右参政。袁崇焕东巡期间,请求立即收复锦州、右屯诸城。但孙承宗认为时机未到。天启五年(1625)夏,孙承宗与袁崇焕商量遣将分别占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修缮诸处城防,派兵据守。从此,宁远又为内地开拓疆土二百里。

十月,孙承宗罢官,遣高第代替孙承宗。高第认为关外一定不能守,令诸军撤回锦右诸城的防守战具,把所有将士迁移到关内,督屯通判金启棕上书给袁崇焕说:“锦右大凌三城皆前锋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复播迁,已得之封疆再沦没,关内外堪几次退守耶?”①袁崇焕也认为不可退兵移民,并力争说:兵法云有进无退,锦州等三城已经光复,怎么能轻易撤出?锦州、右屯一动摇,那么宁远和前屯必然震惊,山海关门户也失去保障,现在应选择良将守卫它,不能再有别的想法。高第很顽固,不能听取袁崇焕的建议,并且还要撤出宁远、前屯两城守备。袁崇焕说:“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②高第无从再刁难他,于是撤出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备,把所有屯驻上述诸地的兵都撤入关内,丢弃米粟十几万石,而沿途死亡者更多,哭声震原野,百姓怨恨,军队士气越发不振。

天启六年(1626)正月,清军大举进犯,西渡辽河,二十三日到达宁远。袁崇焕立即同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海、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刚等召集将士誓死守城。袁崇焕更刺血写书,从忠义相激励,部众都下拜,将士请效死命,于是把城外民宅全部烧毁,带着守城战具入城,坚壁清野以待军令。传檄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关守将杨麒,如有逃兵到他们两处,一律斩首不赦。人心开始稳定。次日,清大军戴檐、穴域、矢石不能退。袁崇焕命令闽卒罗立放西洋巨炮,伤城外清军。第二日清军再攻,再次被打败,宁远之围遂解。启傣也因燃炮炸死。启傣出身小吏,初为主赏功事,因勤敏有志,被孙承宗重用,提拔为通判,核实兵马钱粮,督造工程,疏理军民词讼,大得众心。战死后赐官光禄少卿,世荫锦衣试百户。其初,朝廷闻警,兵部尚书王水光,召集廷臣议战守之策,无一出良谋者。经略高第、总兵杨麒,拥兵关上而不救援。中外人士均谓宁远必不守,等到袁崇焕以捷报闻于朝廷时,举朝大喜。立即提升袁崇焕为右佥都御史,熹宗并降金书奖励满桂等,进爵各不同。初,清兵解围后,分兵数万,进犯觉华岛。杀参将金冠等及军民数万人。袁崇焕刚刚守城,力竭不能救,高第退守山海关,违反了孙承宗的做法,折辱了诸将,他部下诸将因此而解体。杨麒也不被诸将尊重,以致见侮其部卒。因为高第、杨麒坐失援救,被罢官。而以王之臣代高第为经略,赵率教代杨麒为总兵赴任。

清兵所向,无不摧破,明朝诸将不敢议战守之事。诸将议战守,自袁崇焕始。三月,再次设置辽东巡抚,命袁崇焕任此职。袁崇焕因解围有功,逐渐骄傲,与良将满桂不和,请调任它镇,于是熹宗召还满桂。袁崇焕因王之臣曾上谏留满桂于任,又与王之臣不和。朝廷害怕两将不和贻误大事,命王之臣专督关内,把关外防务交袁崇焕全权处置。袁崇焕怕廷臣,中疏建议,以关内外分责二臣,用辽人守辽土,边守边屯,屯种收入,可减轻海运供给。大意是以坚壁乘问击瑕为用,战虽不足,守则有余。他在《辽事治标治本疏》、《辽地屯田疏》等奏折战略战术进行了系统精详的论述。袁崇焕顾虑失信朝廷,自身难保,所以特意陈述自己的心情说:“顾勇猛图敌众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召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着,罪不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筐,毁言日至,从古已然,惟圣明与廷臣始终之。”③熹宗优旨褒答。冬,袁崇焕与刘应坤、纪用、赵率教巡视锦州、大小凌河形势,商议大兴屯田,逐渐恢复高第所弃旧土。袁崇焕认为,现在山海关第四城既已重新恢复,应当重新修缮守备,松山等诸城应调兵四万人驻守,缺一不可。熹宗答应照此办理。“八月,建州主殂(努尔哈赤死),子噶竿(皇太极)立,改元。袁崇焕奏遣喇嘛僧往吊,力言建州有通款之意”④,袁崇焕想与后金议和,派使者致书。清太宗回报说,清兵将讨朝鲜,也想因此与崇焕罢兵,能够使他们一意南下。天启七年(1627),再次遣使说明此意。于是清兵大举渡鸭绿江南侵朝鲜。当时,朝廷认为袁崇焕与王之臣不相能,召王之臣还朝。罢经略不设,把关内外战守之事完全交给袁崇焕负责。中官刘应坤、纪用并便宜从事。袁崇焕锐意恢复,乘清军出击朝鲜,遣将修缮锦州、中左、大凌三城,再次使使持书议和。恰逢朝鲜和毛文龙一起告急,朝廷派袁崇焕发兵救援,袁崇焕以水师援救毛文龙,又派左辅、赵率教、朱梅等九将带精兵九千先后逼三岔河,为牵掣之势。可是朝鲜已被大清征服,于是明朝诸将乃不战而还。四月,“增设大帅,以杜文焕驻宁远,尤世禄驻锦州,侯世禄驻前屯,左辅驻大凌河,满桂驻关门,节制四门,仍赐剑以重事权”⑤。五月,熹宗命蓟辽总督闫鸣泰、分总兵孙祖寿移镇山海,满桂移镇前屯,赵率教、左辅及内监纪用领兵守锦州,袁崇焕移宁远,黑云龙移一片石。建州兵十五万攻锦州,平辽总督赵率教守锦城。赵率教遣使议和,皇太极盛气凌人地说,锦州是我家的地方,你们为什么要在此地筑城?还派两人随使者归城中。赵率教回答,若想得城,你们就打吧,不能狡辩得城!第二天早上建州兵分两路抬拉车梯等战具强攻城西北两面,马步轮流进攻。赵率教带领左辅、朱梅等奋力抵抗,炮火矢石交下如雨,直到午后,城下积满敌尸,到夜晚就向西南退兵5里扎营。第二天派骑兵环城而行。山海总兵满桂遣兵援救锦州,在爪篱山与建州兵相遇,由外夹击,大败建州兵。建州兵向东撤退,锦州之围遂缓解。

六月,建州兵攻宁远,总兵满桂等大战,将其打败。初,建州兵在锦州失败,进而攻打宁远。参将彭缵古用红夷大炮击碎其大帐营一座,长子召力兔贝勒中箭身亡。次子浪荡宁谷贝勒也阵亡,射杀固山4人,牛录30余人。第二天,增兵赴宁远,守兵出城迎战,连战数十回合,并发火炮矢石攻打,积尸遍野。四王子驻教场黄帐房,穿黄衣督兵攻城,到日暮时被杀死者更多,于是撤兵回,连夜东行;到五更天,在小凌河扎营,留精骑殿后。十多年来,没有谁敢与建州兵交战,袁崇焕宁远大掳,也只是依仗宁远城打退敌兵,这次与建州兵交战取胜,多凭满桂之力,随后又派诸军分路追击,建州兵全部退回沈阳。七月,辽东巡抚袁崇焕请假回籍。先是,建州遣使方金纳温台什渡河见纪用、袁崇焕议和谈条件,袁崇焕主议。不久,有事东江,又西攻宁远、锦州,王之臣认为都是讲和议款不当,与袁崇焕意见不合。而袁崇焕又素不被魏忠贤所喜,于是罢袁专任之职,加王之臣宫保,督师辽东,驻宁远,赐尚方剑,大帅以下听其节制,准袁崇焕回籍。世禄、祖大寿分别统领这五千降兵。熹宗诏命安置在塞外。

崇祯元年(1628),七月,袁崇焕至京师。崇祯在平台召见,问其守战方略。袁崇焕先说,辽东防务很不容易,五年之内需户部转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须中外事事相应,才能成功。崇祯如其言向户、工、吏、兵四部下达圣旨。袁崇焕又说:“以臣之力,守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⑥皇帝起立倾听,加以安抚。大学士刘鸿训等复请赐袁崇焕尚方剑,允许便宜行事。崇祯完全听从刘鸿训之建议。袁崇焕又说明以前熊廷弼、孙承宗都因为权奸掣肘而不得竟其志。袁崇焕再次强调恢复辽东之计在于“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⑦。并重申恢复之计“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此臣与诸臣所能为。至用人之人与为人用之人,皆在至尊司钥,何以任而勿贰,信而无疑?盖驭边臣与廷臣异,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也,是以为边臣甚难。臣非过虑,但中有所危,不得不告”⑧。崇祯深以为然,优诏答对,使勿多虑。二月,罢督师王之臣官。命袁崇焕以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津,移驻关门。五月,建州兵攻河西高桥,塔山,又围大兴堡,总兵朱梅以炮击退其进攻。数日后,建州兵致书言议和条件,边吏不准,引兵还。六月,建州兵至锦州,攻陷骆驼、大兴等堡。七月,召廷臣及督师袁崇焕于平台,慰劳备至,至午门;兵科给事中许誉卿问袁崇焕,五年能否平定辽东?袁崇焕说,因为庄烈帝急于求成,所以用五年之期安慰庄烈帝。誉卿说,如果皇上按期责效又该如何?袁崇焕无可回答。当时人们估计袁崇焕五年之期难以兑现。八月,建州兵攻黄泥窏,袁崇焕遣前锋祖大寿打退其进攻。

庄烈帝崇祯二年(1629)六月,袁崇焕诱杀虚功冒饷的皮岛守将毛文龙。袁崇焕再次出关任督师,自料无法实现五年荡平辽东的诺言,于是想与清兵讲和议款争取时间。八月,束不拘建州清兵自大镇堡分两路,一路从杏山高桥堡,一路自松山直逼锦州,进攻双台堡。不久又从大、小凌河毁右屯卫城而去。督师袁崇焕恐清兵西征,请求增戍关门,遣参将谢尚政等加强顺天防备。巡抚王元雅认为这是虚警,把他们调走。当时建州清兵想麻痹边将,果然不再出兵。大清兵越蓟州而西进,袁崇焕惧,急引兵护京师,于广渠门外扎营。大军鏖战,互有杀伤,当时所攻破的隘口,系蓟辽总理刘策所辖。崇焕闻变,千里援救,有功无罪,但京都人骤遭兵袭,怨谤纷起,认为袁崇焕纵敌拥兵,前又与其和议,诬其引敌,威胁朝廷议和,将为城下之盟,阉党残余分子交章弹劾。庄烈帝听说此事不能不惑。又值皇太极设问,散布说袁崇焕与建州清兵已有密约,并阴纵俘获宦官归朝传达这一消息,庄烈帝闻讯,信以为真,下袁崇焕诏狱,加之前被黜中官怀恨在心,多讪谤非议,后经法司审定袁崇焕谋叛,于崇祯三年(1630)八月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均流放三千里外,抄没其家。袁崇焕无子,家中也没有余钱。天下人都认为皇帝冤杀了袁督师。袁崇焕既被缚下狱,祖大寿溃奔而去,满桂急引兵与清兵交战,竞死于沙场。初,袁崇焕妄杀毛文龙,到此时崇祯皇帝又误杀袁崇焕,边事更无人支撑,加以内地农民起义纷起,明亡于清的大势已定。

袁崇焕这一冤案,直到清代撰修《明史》时,披露了皇太极设反间计一事之后,才算是真相大白。几百年来,人们怀念袁崇焕“横戈原不为封侯”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北京龙潭湖畔还有袁督师祠堂,供人们凭吊和瞻仰。

注释

①②③《明史》卷二五九《袁崇焕传》

④⑤《明史纪事本末》卷五《锦宁战守》。

⑥⑦⑧《明通鉴》卷八一庄烈帝崇祯元年。

同类推荐
  • 新洋务运动

    新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发展机会与世界接轨并成为强国的机遇,但却因为两场战争的失败使它彻底失败。主角不经意穿越回去,本想混吃,混喝,等死。结果却是造化弄人………对中国近代史有兴趣的大家就随便看看吧,史实与架空都有,合理YY。
  • 三国里的传奇妖道

    三国里的传奇妖道

    古往今来,仁义道德皆狗屁!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我们有无数次统一世界的机会,但是孔老二的儒家思想却束缚了众多帝王的脚步。为什么成吉思汗能征服欧亚大陆?为什么拿破伦能开启大航海时代?而我们只能在中华大地上重复悲哀?是仁义,还是道德?既然安乐能使人腐朽,那么我就去寻求战争。历史既然证明,想把所有人都变成好人是妄想,那么我就试试把所有人都变成坏蛋。秦歌大风,启曰无衣。兴始皇之志,推封神演义。一个穿越乱世的盗墓贼,即将开启一篇充满血色的篇章。刘兴汉,一个注定脚踩尸骸,站在无数冤魂中寻求真相的枭雄。只要给我们机会,谁都有一颗不干平凡的心。三国,从我们脚下开始。
  • 如果这是历史

    如果这是历史

    以史为鉴,可知古今。史是现代的借鉴,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作文章,没有温良恭俭让,是赤裸裸的现实,是血淋淋的刀光剑影。从这里我们不看生死厮杀,我们不论道德仁义,一切都看卑微的人如何在现实中顽强活着,又如何褪变、成长。这里有对人性的剖析,和社会制度的借鉴。
  • 明朝权臣

    明朝权臣

    他十年寒窗,高中状元,却摔落马下,穿越到金陵城外一个十五岁少年身上。家有极品后娘,慈爱老爹,萌萌哒小厮三两只,难免一地鸡毛。收拾好后院,带上四书五经八股文,再次走向考场,谁言少年不能一飞冲天?嘉靖西苑炼丹,严嵩把持大权;财政空虚,兵备废驰;倭寇扰民,鞑靼侵边;他以一介文官之身,斗严嵩,平倭寇,驱鞑靼,还大明一片安宁。自身终成旷世名臣,当朝权臣。
  • 历代律令(下)

    历代律令(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傲临天下

    英雄联盟之傲临天下

    如果你想看主角一吼,万千龙套就跪扑在地,那这本书,不合适你。如果你想看主角身带大范围智商衰弱光环,触者即智商为零,那这本书,也不合适你。如果你想看主角单场赛事100杀,各种四杀、五杀无限拿,那这本书,还是不合适你。如果你想看主角1V5反杀对方六人,2打3还次次五杀,那这本书,更不合适你。如果你想看主角身具超级系统,自带全图眼,技能无限放,走位无限躲,那这本书,你千万别看。……如果你想看比较接近现实,比较轻松活跃的《英雄联盟》小说,那这本书,你可试看。不好,等什么,喷起!不好,等什么,喷起!
  • 太极拳理论大全

    太极拳理论大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华山名胜数不胜数,自山麓至绝顶,庙宇古迹,天然奇景,处处可见。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不仅山峰雄伟惊奇壮观,而且还是道教名山,从古至今,有多位学者在华山开馆受徒,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游览,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自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 半世浮华,一生痴醉

    半世浮华,一生痴醉

    此文不是架空,不属史实,微涉皇权宫斗。一生历经三情,确实情系一人。本是为了不嫁你而逃婚,却在逃婚后爱上你……女主奇才,与霸气男主最终携手天下。男主冷酷霸道,为女主化身忠犬。古风江湖皇权HE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恋上校草

    恋上校草

    微风吹拂着我的头发,我细细享受着,不禁想起他,想起他那轻轻地吻……
  • 我的黑道女友

    我的黑道女友

    我在一个夜晚被流氓强吻了,随后又被一个帅哥绑架到了异地,这已经够倒霉的了吧?更倒霉的还有呢,那个绑架我的帅哥叫我去上学,这所学校是贵族学校不假,但是恐怖事件天天都发生...不过,我遇见了那个强吻我的流氓了,他很帅,应该说超帅,但是他不是一般的流氓,而是黑社会最大的头目,他叫我放学后等他,但是我怕被杀,便躲进了天台,后来我在天台上遇见了一个王子,但是没想到……他们竟然是一伙的,从那个强吻我的流氓,到绑架我的帅哥,以及天台的王子全是黑道的老大,我的命可苦死了,看来我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咯。
  • 《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

    当异族入侵,国家危亡,将军战死沙场,大半江山都沦入北方狼族铁蹄之下时,无论是卖肉的屠夫,弱冠的少年,徐娘半老的风尘女子还是铁刀生锈的老兵,都要怒吼一声: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 仙魔录之九劫魔神

    仙魔录之九劫魔神

    一场仙魔之战后的魔神陨落,百年后,一位倒霉少年无意间进入了一座山里的山洞里,碰到了魔君残留的残魂封印,其封印残魂占有了这个倒霉蛋身体,重浴九劫,颠覆天界,魔界,妖界以及鬼界,一代魔神,这一世,却为了她,放下浮屠天下……
  • 借尸填魂

    借尸填魂

    和死人结阴婚到底有多恐怖?十岁那年,爷爷竟然让我跟棺材里的一具女尸成亲……从此,我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送魂、黄泉眼、百鬼日行、水猴子、走蛟。史上最神秘的长江巡江人,为你讲述埋藏在滚滚长江下面那些不为人知的恐怖经历!
  • 法相金身道

    法相金身道

    九域蛮荒,凌霄之上的仙宫,只剩残骸断瓦,却已是仙道已无,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