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100000038

第38章 不可言喻的策划(1)

诺曼底战役结束后,下一步该怎么办?关于这一问题,盟军最高司令部早已着手进行酝酿了。随着盟军在西欧大陆的胜利进军,这一问题日益迫切地摆在盟军领导人面前。但这一计划的制订经历了颇多周折,并伴随着美英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激烈争吵。

早在制订“霸王”计划期间,盟军高层就预见到,德军在诺曼底战役失败后,会利用塞纳河作为防御屏障与盟军对抗。此后,盟军将兵分两路(一路是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加军队,另一路是布莱德雷统率的美军)渡过塞纳河,向德国推进,一举攻占德国的两大工业基地——萨尔工业区和鲁尔工业区。由于战争中消耗巨大,盟军将经历一个较长的休整期,以养精蓄锐。在此期间,后勤部门应高效率地工作,建立起强大的后勤保障系统,为下一步向欧洲腹地推进大量贮备战争物资。

但是,战局的进展快得惊人,情况千变万化,盟军领导人不得不加以慎重考虑。例如:德军虽然惨败,但其主力已在塞纳河一侧迅速集结,企图借助这里纵横的河网和坚固的防御工事阻止盟军前进的步伐。另据情报,德国的V—2导弹即将问世,盟军的空军和防空炮火很难拦截,这意味着英国本土将面临一场极其猛烈的突袭,遭受无法忍受的巨大损失。据此,盟军领导人认为,盟军应尽快渡过塞纳河,对德军穷追猛打,绝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时机。这一作战思想经艾森豪威尔与马歇尔商议后获得批准,并得到美英两国领导人的一致赞同。但在制定具体作战方案时,双方很快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蒙哥马利主张采取“一路突击”战略,即英加主力部队(加上一部分美军)向东北方向一路出击,最终攻占鲁尔。总指挥当然要由他来担任。在进军途中要大量歼灭敌军主力,夺取重要的战略要地(如加莱等地),解放低地国家,在中欧广建机场,掌握制空权。

1944年8月26日,巴顿在法国塞纳河的前线指挥所向部下做紧急部署。布莱德雷反对这一计划,认为这一计划带有赌博性质——一招不慎,将会满盘皆输,而且存有私心——蒙哥马利的目的是企图夺取盟军地面进攻部队的总指挥权,从而架空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主张,欧战的大局已定,所以盟军的重大战略行为应力求稳健,不出大的纰漏。他认为,德军必将死守“西墙”(又称“西部壁垒”,是建立在德国西部边境的连环防御工事),这肯定是一场殊死的搏斗。因此,布莱德雷主张“两路突击”,即英加部队按原定路线从北翼进军,由美军向他提供部分地面部队和空中支援。美军从南路进军。两军在“西墙”或莱茵河会合后,继续向德国腹地发起总攻击。

这两种截然对立的主张立刻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互不相让。在这场争论中,巴顿的处境十分微妙。从某种意义上讲,巴顿的主张与蒙哥马利有不谋而合之处,他一向对布莱德雷瞻前顾后、拖沓迟疑的作风不满,主张毫不停顿地渡过塞纳河,大刀阔斧地实行“一路突破”战略。但巴顿看出蒙哥马利有“独揽大权”的野心,十分反感,因此没有支持蒙哥马利。他从内心希望由他在南翼实施主攻,所以希望在兵员的分配上得到照顾。但在后来讨论战役计划的过程中,巴顿实际上是站在布莱德雷一边的,其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根据以往的经验,巴顿原以为布莱德雷会按原计划在塞纳河边休整,不会同意他的连续进攻的主张,但实际上布莱德雷完全支持他的这一主张,这使他有些喜出望外。其次,布莱德雷一再告诉他,对两种计划的抉择实际上牵扯到了国家荣誉的问题,即到底是让美国还是让英国唱主角。这使得巴顿没有理由,也没有余地支持蒙哥马利。为了迫使盟军统帅部同意布莱德雷的计划,巴顿甚至考虑要以辞职相要挟。

作为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的艾森豪威尔从实战需要和维护盟军团结的大局出发,对这两种主张做了调和。一方面,他充分肯定了“两路突进”方案的稳妥性和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吸纳了这个方案,另一方面又满足了蒙哥马利的部分要求,派美国第1集团军和李奇微的第18空降军支援他向东北突击,并在燃料等方面给以优先供应,巴顿的第3集团军在南路进军的目的是对蒙哥马利的配合策应。虽然蒙哥马利、布莱德雷和巴顿都对这一折衷方案不满,尤其是巴顿,他感觉自己被出卖了,但问题总算有了最终结论,盟军各部队立即开始行动。

8月25日,巴顿终于接到了布莱德雷下达的指令,南路美军兵分两路前进,右路是霍奇斯的部队,他们从登普西等地出发,攻打利尔城;而左路的巴顿部队的任务仍是长途奔袭,目标为“南锡缺口”。此时,巴顿手中只有两个军了,但最精锐的3个装甲师和4个机械化步兵师仍在他手中。巴顿充满了自信和豪情,他决心在作战过程中主动寻找机会,力争发挥更大的作用。此时,巴顿所期盼的只是战斗早些打响,他要与蒙哥马利在战场上比个高低。他告诉下属:“在这场战役中,美军绝不能充当配角。”

8月26日,第3集团军开始行动了,巴顿又进入了紧张的战时状态。

26日拂晓,巴顿来到设在枫丹白露的第20军司令部。随行的有一批通讯部门的摄影记者,正在拍摄一部名为“同巴顿将军在一起的一天”的影片,他们奔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对此,巴顿感到十分好奇和有趣。随后,巴顿又前往驻在蒙特罗西南的第5步兵师,向几十位战斗英雄授予“优异服务十字勋章”,并与他们合影留念。巴顿本人非常重视荣誉,视它为生命,所以在这种场合他总是显得很庄重,不仅表情严肃认真,而且从来不讲脏话。在战役初期,这个师奉命搭乘坦克前进,他们曾大发怨言说,坐坦克既受颠簸又受拘束,还不如步行痛快。当时巴顿曾告诉他们,乘坐坦克每个士兵都可以多前进20多千米,并能节省体力。当有人问“士兵们怎样才能不从坦克上摔下来”时,巴顿说:“这就是他们的事了。”现在,这个师的官兵都对巴顿十分信服,因为正是由于乘坐坦克才打了大胜仗。

当巴顿驱车来到默伦时,发现第7装甲师的进攻速度十分缓慢,当即便表示了不满。他十分严厉地批评了该师的指挥官,要求他以最快的速度前进,否则便撤销他的职务。因为生气,巴顿当时的表情非常严峻冷漠,令人生畏。

在视察枫丹白露的时候,巴顿的心情变得豁然开朗了,因为第4装甲师的战术安排得当,进攻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根据该师指挥官的汇报,该师也遭遇了守敌猛烈炮火的抵抗,但在强大炮火和装甲部队的支援下,美军用中型坦克发起冲击,很快就冲破了敌人的防线。

尽管第3集团军在第一天的进攻中大踏步前进,但巴顿仍不能满意,他甚至对敌人的抵抗不顽强而有些丧气,觉得这样的战斗太不精彩了。他要求部队还要加快推进的速度。

27日,第12军开始向沙隆进军,第20军继续挺进兰斯。与此同时,空中和陆上的运输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现在,第3集团军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汽油,运输线上出现任何一点差错,都会立即对战争的进程造成不良影响。这种情况果然发生了。

次日,巴顿部队穿越沙隆,渡过马恩河,大踏步地进入一览无遗的平原地区。但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使他极为恼火。首先,由于蒙哥马利的部队要在图尔奈实施空降,因而占用了为巴顿运送物资的飞机,使第3集团军的燃料供应日益吃紧,直接影响了部队推进的速度。第二,由于战线大大拉长,巴顿部队的右翼充分暴露,而原来确定保护右翼的法国第2装甲师的官兵们,此时还在巴黎大街小巷的酒吧和妓院中寻欢作乐,迟迟不能归队。面对这种令人恼火的情况,巴顿强压住心头的愤怒,一方面向上级提出抗议,一方面想办法克服困难,组织部队继续作战。后来在盟军领导层的再三动员下,第2装甲师于一周后终于赶抵前线。

有人说,战争是一座充满恐惧的人间地狱,但第3集团军向德国的挺进却是在胜利和喜悦的气氛中进行的。沿途所能看到的,大多是欢迎的人群和庆祝胜利的动人场景。德军已成为惊弓之鸟,失去了抵抗能力,有些人甚至主动向美军缴械投降,因为他们既害怕落入复仇心切的法国人手中,又担心饿死在路旁。零星的抵抗也时有出现,但都极为微弱,在汪洋潮水般涌来的盟国大军面前,他们就像几株漂浮的小草,很快就被吞噬掉了。除了“西墙”之外,德国人似乎已经放弃了积极的抵抗,陷入空前的混乱之中。人们甚至开始猜疑,德军的指挥中枢还存在吗?那些不可一世的德国武士都到哪里去了?为了保持高速前进并节省燃油,巴顿甚至把许多坦克装上了火车,从巴黎向东行进。到此时,这场战争已经由残酷的厮杀变成了一场胜利大进军。

到这时,巴顿已经完全看清楚了:德军的防线已经崩溃,有些地段正处在失控状态,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继续前进。此时,时间就是生命,就是胜利!因此巴顿命令下属部队分别从不同的地点全速出击,抢占各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渡口和桥梁,以保护盟军前进的通道。一切进展都十分顺利。

但是在8月29日,巴顿突然接到了一个坏消息,第3集团军的汽油已快耗尽了,原因仍然是蒙哥马利在图尔奈的空降行动动用了所有的飞机,致使盟军少运输了100多万加仑汽油。由于缺乏汽油,有的部队已经停止了前进。巴顿抱怨道:“真见鬼,为什么老是推迟给我们送油。只要有足够的汽油,我就能提前攻入德国境内!”巴顿怒不可遏,他向布莱德雷火速求援,但布莱德雷也正为此事而大动肝火呢。

正在无计可施之时,巴顿突然回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率领坦克部队在极端缺油的情况下继续战斗的情景。他想道:“如今又要故伎重演了,不管消耗多大,我一定要全速越过默兹河。”巴顿立即下达简短的命令,要求部队把油集中起来,保证部分坦克继续向前推进,直至将油用完。巴顿又像当年一样,跳下车步行前进,进行战地指挥。当晚,先头部队渡过了默兹河,并继续推进。

8月30日,巴顿的先头部队计划推进至南锡附近地区,这里距离“西墙”的几个战略据点都只有几十千米,是突破“西墙”的最佳出击点。而且根据情况,“西墙”并无重兵防守。但此时,装甲部队已快油干滴尽了!巴顿愤怒地咆哮道:“是哪个该死的家伙在捣乱,如果保证汽油供应,我们早就冲过‘西墙’了!”但在布莱德雷看来,一切都是不可更改的,图尔奈的空降作战已在实施之中,蒙哥马利在北路扮演主攻角色已使巴顿的行动变得无足轻重了。此时,巴顿所能做的就是骂娘了,他不仅骂蒙哥马利,而且还抱怨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认为他们过于谨慎,忍让妥协,因此让美军受了不少窝囊气。

的确,德国人已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了。盟军最高司令部情报部门的一份报告指出:“西线德军已不再是一支像样的军队了,他们是一群散兵游勇,犹如惊弓之鸟。结束欧洲的战争已为期不远。”

同类推荐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 明四家传(下)

    明四家传(下)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全方位地介绍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彼此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生平和创作。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一)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本书根据对梁漱溟老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书中有少年立志救国参加同盟会,说自己的两次自杀经过……等七篇文章,再现风雨岁月,梁漱溟人生旅程的沧桑和其耿介率直,不同于流俗的人格形象。
热门推荐
  • 仙灵争霸

    仙灵争霸

    科里族和达康族在数百年前,发生过一场争斗,而这里面隐藏着太多的秘密,数百年后,两族人中最杰出的代表柳义希和万里云同时修炼火焰神功,达到了最高的第九层境界。为了各自族群的利益,他们这对好兄弟却成为了最大的敌人!柳义希紧紧的拉着刘妤薇的手,“你真的要跟着万大哥而去吗?”他脸上的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她轻轻的点了点头,“你多保重,对万灵儿好一些,她愿意留在你身边,自是十分爱你!”柳义希的剑刺进了万里云的胸膛,他仿佛得到了解脱,“好兄弟,你要好好照顾灵儿!”
  • 凰耀九天:逆天大小姐

    凰耀九天:逆天大小姐

    她是现代的赏金之王,杀手之尊,一次计谋好的穿越,把她带到了这个世界,废柴?不能修炼这个世界的任何一种灵力?符文师?凰灵师?异能师?等等这么多神秘的职业,谁说不能修炼?!整顿家风,碾压庶女,展现风华,赶走渣男未婚夫,犯下朵朵桃花债,去学院,建立自己的国度和势力,周游大陆,创下辉煌人生,大战来临,真相解开,毫无预料的真相,对面那抹狰狞的狂笑手握镰刀,身披红袍,镰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那个人是自己吗?最后的真凶,竟然是……
  • 千羽摆渡

    千羽摆渡

    他还是他,只是失去了记忆、失去了过往。他想守护的,已经不需要他了。他要守护的,已经离开他了,有的时候,人生如戏,即使他永远也不会再记起那个兄弟,可是,那种刻在骨子里的情谊却再也抹不掉。——有的时候遗忘才是最好的结局.....
  • 文殊师利耶曼德迦咒法

    文殊师利耶曼德迦咒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前夫厚爱:老婆快回来

    前夫厚爱:老婆快回来

    女人最幸福的那一刻便是,穿着婚纱踩着公主式高跟鞋,朝自己心爱的男人一步一步走去,随后许下诺言,交换戒指。可是,她的幸福却是建立在痛苦之上!没有恋爱的垫基,直接因为父母的一句话而走进礼堂。没有朋友的祝福,没有亲人的陪伴,所拥用的只有冷冰冰的现场,甚至连牧师都没有。一场如梦般的婚姻,便结束了她自由的人生。我是雅姝,很高兴能为大家带来我的作品。
  • 尖刃——魂佑疆土

    尖刃——魂佑疆土

    30年的风雨,祖国的南疆,硝烟散尽。30年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有着年迈体衰的父母,或有着善解人意的恋人,或有着咿呀学语的孩子但是为了践行军人的使命,他们在把鲜血洒在了那座老山,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军人的本色,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谨以此文,向两山轮战牺牲的共和国子弟兵们致敬。故事简介:他初下连队,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无畏气质。但是经历数次生死,他明白了战友情的可贵。他初上战场,从最初的畏惧,到后期的无畏,带出了一支英勇的连队。他初次冲锋,带着身边的战友,无畏前方的炮火,即使身披数创,也未曾退缩。他诠释了军人的本色,证明了军人的果敢。我的荣誉,就是忠诚。
  • 群魔乱纪

    群魔乱纪

    史书记载:上古有异族入侵,攻城陷地,杀人如麻。须臾之间,人界愁云惨淡,流血漂橹……后,经墨剑霜指挥,我族终团结一致,赶异族回魔界,并封印两界通道。我族自此修养生机,至于繁华……但是,眼见不一定为真,史书记载也可能不是事实全部。随着时间流逝,流转千古的封印,开始松动……隐匿人界的魔族残党,开始蠢蠢欲动……人类又将面临腥风血雨!
  • 瀞灵廷的刀

    瀞灵廷的刀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对的,也没有什么是错的,如果要分出对错,不外乎三种方法,他杀了你,他是对的,你杀了他,你是对的,你俩都死了,你俩都是错的!记住呦!有对错之分,就一定要不死不休呦!
  • 沙州记

    沙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暗与光之歌

    暗与光之歌

    我不知道光明是什么颜色,也不明白为什么那明亮就是光。黑暗下的人们是淳朴善良的,人们充斥着对光明的幻想。可光明下的人们早已腐朽、糜烂,他们只想着让他们所谓的光明,侵蚀黑暗。……一句话简介:带着骷髅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