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位于中国GD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相传因为它地处广州东面(今东南面)及盛产水草(莞草),所以得名。
先秦时期,东莞属百越之地。公元前二一四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心犹未足,“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继续向南开疆辟土,凿灵渠,修驿道,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历时三年征战,最终统一了岭南地区,随后设为桂林、象、南海三郡。而东莞属于南海郡番禺县地。
东汉顺帝分番禺设立ZC县,东莞归于当时ZC治下。东晋咸和六年(公元三三一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唐朝至德二年(公元七五七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公元一八三九年,即清道光十九年,两广总督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从而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历史的车轮继续滚滚向前,古老的中国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伟大时代。改革开放的号角率先在这里吹响,东莞及它的近邻——深圳,一起成为整个中国飞速发展的象征,赢得了举世瞩目。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曰,农历十一月初十,对于日新月异的东莞来说,这只是一个极其普通平常的日子。
大概在下午三点多钟的时候,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又一辆呼啸而来的列车逐渐放慢了速度,缓缓驶进站台。透过打开的玻璃车窗往里望去,每节车厢的过道里都站满了风尘仆仆的人群,他们大多数都携带着沉重的行李,或拎或拖,或扛或背,争先恐后地向列车门口靠近。
车速越来越慢,人们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喧哗,屏息静气地等待着车门打开,以便以最快的速度冲出去。就在这时,列车却陡然垂死挣扎般剧烈地颤动了几下。摩肩接踵的人们在这狭小的空间本就被挤得左摇右晃,竭尽全力才勉强保持着平衡,猝不及防被这一闪,全都身不由己地一个趔趄,齐齐朝前方扑过去。
当然,大家无需担心会摔倒,因为到处都是身体筑就的“铜墙铁壁“,不过,如此密集的人群,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顿时,呵斥声,吵闹声,哭喊声,叫骂声,立刻像炸了锅一样嗡嗡作响。人们哄笑着推搡着,一个个气喘吁吁满脸热汗,拼命地往前挤。
“噗……!“深沉而悠长的叹息过后,跋山涉水千里飞驰的列车终于抵达终点,此刻,它仿佛也已经精疲力尽,彻底停了下来。
守候在门旁的列车员们动作熟炼地掏出钥匙,打开车门,“咣当”一声放下踏板,然后敏捷地跳下列车,再回过头来招呼车上的乘客。平静的站台瞬间人声鼎沸,疲惫不堪的人们顾不上歇口气,一边满怀新奇地四处张望,打量着这个他们以后将安身立命的陌生的世界,一边迈着匆匆的脚步,潮水般向出站口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