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上弦之月放着更好?(俩男对唱的那版本)
阳春三月,天气温暖,晨光抚摸着如画的江南,轻轻解开那美人儿的面纱。
江南繁华,湖边的柳枝划着水波,荡起涟漪。一对鸳鸯早已在湖上并肩游玩,悄悄地移到石桥下,随着水波渐渐离去。拱形石桥上的人们匆匆迈过,有什么等着他们似的。富家公子王孙请了不少朋友游玩。人们口中,始终不离一个“大理”不知那个友邻大理,又出了什么事。
“我听他们都在说什么大理,是出了什么事吗?”凌云墨袖望着那些人们,回头问我。“不知,大理离江南这么远就有了消息,肯定出了举国震惊的事。”我轻淡地回答。墨袖似对此事十分关心,她二哥可是朝中重臣,这般妇孺皆知的事,她一定关心。
“这位爷爷,你可知大理是出什么事了吗?”墨袖拉住走过身边的一老人的袖子,问。“大理有一个公主下嫁,也不是大事情。”那老人低着头,用蓑笠遮住眼,故意压低声音说话,一句话说完,回身走了。
“诶,老人家等等!”墨袖刚想唤回他,那老人脚底抹油一般离去。“这江南的人这么这样啊,问一个问题而已。”墨袖嘟囔道,缩回了手。“那老人说公主下嫁,何必闹得举国震惊。”我回忆了一下老人的样子,“或许那老人是谁,才是值得举国震惊的。
“不过大理,为何要与大宋联姻,平常的友情不是不错吗。”墨袖有些疑问。我一听这话,细细一想,大宋无缘无故向大理求亲,大理必定要拿出聘礼,或许大宋并不在意什么友情,而是那聘礼……“墨袖,大理有什么闻名于天下的东西吗?”
“大理闻名于天下……难道是武学之术?”墨袖一拍手,想起了什么。“那武学与大宋,有什么关系在里面?”我轻问道,这是大宋的领土,在这里问这种话,难免人头不保。“啊!我知道了!大宋想学大理的武术!”墨袖一惊,说道。
“这世间,大宋何不想攻破各个国家,学了这套武功,大理命不长了。”
“以和为贵为何不好?为什么一定要唯我独尊?留下一点后患,又会变成乱世,人人争夺领土,就算不能这样,不能合纵连横吗?”
“就算鬼谷子再生,恐怕也不能合纵连横。”
这时,拱桥过了,蓦然听见一句话“你听说了吗?这大理没有给大宋下聘礼。”“平常人家嫁娶都要下聘礼,这公主下嫁岂有不下聘礼之说?”“据说是圣上不让大理下聘礼,怕是劳民伤财。”
墨袖似乎也听见了,奇怪地忘了我一眼。大宋没让大理下聘礼,这又是何意,如何解释呢?
“拦住!拦住!别让他走了!”一阵声音传出,人群先是一惊,都往岔口看去,一个身影窜了过去,一闪不见了。“在那!快追!”
“避一避。”墨袖明智地拉过了我。
顷刻间,那些官兵不再追,将那人围在一起。看清楚了,官兵一共六个,围住了一个锦衣男子,男子束着发,青丝轻松地垂落双肩,背着我,看不见他的脸。“看你还往哪里跑,小花旦。”那官兵的点阵越来越小,将那人紧紧围住。男子毫无惧意,右手不动,可是衣袖无风自鼓,在空中翻飞。“别让他跑了!抓住!”一个官兵令下,其他五个蓦地扑上去。
似乎只在一瞬之间,周围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那男子安然无恙,将那六个官兵震开。“妖术!妖术!”六个官兵踉跄后退,眨眼跑过了街头。
“这这这……这是……”墨袖惊道,“这是六脉神剑和劈空指的结合……他是大理的!”
那男子听见了,缓缓转过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