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61500000028

第28章 三朝要点

梃击案

有一本书叫《三朝要典》,其中所谓的三朝其实只有万历朝的最后几年,加上泰昌、天启两朝,而天启朝实际上也不完整,也只有开始的几年。明人的计数方法习惯采用虚数,在他们说有明三百年来的时候,实际明朝还不到二百五十年。三朝要点也是这个时间的事情,要点当然不是要典,而是几件重要的事情。头一件事情就是梃击案。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就是端午节的前一天,有一个中年男子拎着一根枣木棍子,从东华门进入皇城,窜到了慈庆宫前,打伤了守门的老内侍李鉴,直扑向前殿檐下,但是很快就被韩本用等几个内侍摁住了,当即交由东华门守卫指挥朱雄收监。

这个事情发生以后,太子朱常洛马上就派韩本用向皇帝奏报。朱翊钧懒是懒,可他很聪明,很敏感的觉得,这事不大,可是闹起来可能有麻烦,就跑去翊坤宫找王皇后商量。皇后说,皇上你跑到老妇(王皇后的自谦,这里的打趣的意思)这里干什么来啦?朱翊钧就把事情跟她说了。皇后可是个厉害的角色。首先这事情皇帝专门跑来问,不能不回答,而且回答了还不能是不解决问题的回答。更重要的是,后宫是不能干政,这关乎政治,皇后还不能乱出主意。这是很为难的事情,但是王皇后不为难,说这是关于哥儿(宫里的长辈对皇子称呼)的事情,那得问问哥儿的意见啊,把皮球踢给朱常洛了。朱常洛来了以后,也知道这里面的关键,立刻表明了态度,这事情不要扩大化,就在这个人身上解决就行了。

当天,巡视御史刘廷元就审结此案。这个冲进宫里打人的叫张差,是蓟州井儿峪的百姓,以卖柴禾给当地的内监为生。因为有人假冒内监之名想强买柴禾,张差不肯。第二天柴禾被烧,张差觉得这就是那两个想强买的人干的,一定跟内监有关,就去内监投诉,结果被斥责出门。张差本人犯有癫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一时不忿,就跑到京师,冲进宫里打人。按《大明律例》在宫殿内射箭、放弹、扔砖石伤人的处秋决(死刑,缓期到秋后处决),这是冲着太子去的,当然跟伤一般人不同,罪加一等,判处决不待时,就是马上处斩。

真可谓案情明白,有理、有据、有节,如果这样结束案子,那就真没什么事情了。张差其实挺冤的,他其实只到了慈庆宫的第一道门徽音门,连第二道门麟趾门都没进去,过了麟趾门还有一条很长的甬道,才是慈庆门,慈庆门后面才是慈庆宫大殿。张差很可能是连慈庆宫长什么样还没看到就被逮住了,更不要说见到或者打到皇太子了。但是放到古代,皇宫也不是平民百姓想去就去的地方,判处死刑也还说的过去。那皇帝这一家几个担心什么呢?其实这个事情一看就知道很可能是谁干的,又为什么这么干,关键的问题不是案子的本身,而是案子关系到太子。从争国本开始,朝廷就有很多“正直”的大臣,只要是关乎太子的事情,他们就崩了一根神经,但凡有机会,就会一窝蜂的跳出来维护太子的“正义”。

死刑是要由大理寺复核,大理寺的提牢主事王之寀觉得张差年青力壮,根本不是什么癫病,就秘密提审了张差。张差开始不肯说,不说王之寀就不给饭吃,张差大概不知道自己是死刑犯,不然不会在乎饿一两顿饭,于是都招了。张差供称,是以往买他柴禾的内监庞保的带他来京城,住在另一个太监叫刘成的一座大宅子里,给他饭吃,然后给他棍子,让他“打上宫去,撞一个,打一个,能打了小爷,吃也有,穿也有。”小爷就是太子。刘成领差从后宰门进到内城,从内城的北面领到东南角的东华门,路过了几乎所有内宫二十四监的所在地,又跟他说:“汝打了,我力能救汝。”犯了事有人救他,即没有危险,又有好处,张差当然就干了,然后就被逮住了。王之寀针对案情提出疑问以后,朝臣闹起来了,有的说,皇宫那么复杂的地方,如果没有人带路指引,一个有癫病的人,怎么可能认得去太子所住的慈庆宫呢?其实,慈庆宫没那么复杂,东华门外就是筒子河,虽然是皇城以内,也不是十分禁止老百姓出入的。冬天河面结冰的时候,寻常百姓常在这儿活动,溜冰放风筝什么的【1】。进了东华门,就已经可以远远望见慈庆宫了,只要过了文华殿后面的金水桥就是,还真就是可能被误打撞的地方。

于是,刑部上奏请求重新审理此案,案审的司官(不是陪审团,而是堂官)阵容非常强大,一共有十八个人。这十八人中只有胡士相、绍兴人陆梦龙、嘉兴人岳骏声是浙党。王之寀因为提牢发现案情疑点,列名会审,陕西人,跟东林党走得比较近,属于正直的大臣。其它人如果不是因为张差,可能在史书上很可能不会提到的人物。案情的审问,确定张差不是疯癫,没人带路也真的进不了内宫,张差也当堂指认了庞保和刘成。这两个是什么人?郑贵妃宫里的内侍。那这件事情是不是郑贵妃指使的呢?这两个人肯定是不会认的。有可能就是郑贵妃让他们这么干的。还有一种可能,郑贵妃本身不知情,是他手下的人自作主张唆使张差干的。反正案情到这个地步,已足以证明郑贵妃难逃干系。

太子已经立了十几年,郑贵妃一伙这么干有动机吗?有。万历皇帝朱翊钧不一定有想立福王朱常洵的想法,但是郑贵妃与福王是肯定有想法的,太子立了以后,福王就一直不去洛阳之国。朱常洵的婚礼就比其它的皇子要铺张得多,到了之国的时候又开始各种讨价还价,先是要盖王宫,极尽奢华。张居正当国十年,国库才有四百万两银子的节存,到福王之国的时候国库早就没钱了,盖他的王宫还是花了四十万两白银。有了王宫可以之国了吧,不行,还要封地,开价就要四万顷,仿潞王例。潞王的四万顷原来是景王(隆庆的弟弟,朱翊钧的叔叔)的封地,那时候土地没有清丈,还有闲地余田可拨,景王无子废封,就便宜了潞王,就四万顷就封给了潞王。到福王这儿要四万顷,那是真的弄不出来这么多。就算是真有地,也不能这么给,朱翊钧还有三个儿子,一样的亲王,瑞王、惠王、桂王,那是不是每个也还要给四万顷?最后谈判的结果,给两万顷。该走了吧,没有,说要给奶奶过了生日再走。奶奶就是李太后,借口找到她头上,老太太不高兴了,过生日又不是过了这次没下次,年年过生日那你年年都不用走了,呆在京师吵吵闹闹,是非不断,没完没了的,你滚蛋。朱常洵只好滚蛋了。这表示,斗了这么些年,朱常洵再没有机会跟朱常洛争太子之位了。郑贵妃一伙好不甘心是可以想见的,怎么也得弄朱常洛一下子。梃击案跟以前的与皇帝密约压在神像底下,《闺范图说》把自己的事迹加进去,都是一个路数,直奔目的而去的,很难说不是郑贵妃的主意。

既然是郑贵妃有关系,那郑贵妃就得出来承担责任了。郑贵妃被逼到这份上,也真没什么好办法了。恰巧她的哥哥郑国泰又出一个昏招,派自己的仆人郑鳌向几个司官行贿,希望压一压张差案。这案子其实只审到指使张差的人是庞保、刘成,这两个人也没承认是郑贵妃主谋,郑国泰此举,妥妥的此地无银三百两。郑国泰又一次因为妹妹郑贵妃的事情获罪,直到后来天启年魏忠贤写《三朝要典》颠倒黑白的时候,才允许郑国泰的儿子郑养性回京。现在,郑贵妃只剩下最后一招了,找皇帝朱翊钧哭诉。朱翊钧说事情闹成这样子,他也始料未及,外朝的这些大臣,那真不是能劝得动的。事关太子,他只好让郑贵妃去求******着说话了。郑贵妃就又跑去跟太子朱常洛哭诉,跪着求他。按正常的礼制,太子虽然天下老二,见了郑贵妃,那是要行一叩四拜礼,因为她是皇贵妃,相当于太子的母亲。所以郑贵妃跪求,太子也跪,两个人就面对面的跪来跪去。太子答应帮忙平息这事情。

然后,朱翊钧就召见群臣,解决这事情。很难得,朱翊钧已经猫在宫里二十五年没出来了,跟大臣的联系全靠奏疏,而且就算是奏疏也极少批示,只有极少数的大臣见过皇帝,然而这一次,他召集了几乎所有有关的人。大臣们集中在文华门,再领到慈宁宫门前。慈宁宫原来是李太后的居所,老太太赶走了朱常洵,还真就只过了最后一次生日就升天了,这会儿连祭祀她的香案还没撤呢。

召见群臣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相信我,马屁真不是千穿万穿没有不穿的时候,尤其是领导二十五年没出来训话,突然想训话的时候。朱翊钧刚想开口说话,站在后面有个人突然冒出来,说“皇上慈爱”啥啥的。朱翊钧很奇怪,你谁啊?旁边的太监赶紧告诉他,这个人是御史刘光复。刘光复还没完哪,还在说。朱翊钧大声连骂了几回,刘光复任没听到,继续说。朱翊钧顿时怒起,叫左右拿将下去,等候处理。平心而论,这时候朱翊钧其实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能不能劝得住这些臣僚。刚好刘光复这个傻冒冲出来,倒给他一个借此发威的机会。

接着,朱翊钧明确给案情定性,张差就是一个疯子,跑到宫里来胡搞瞎搞一通,当场把十几位司官的案审给否决了。皇帝都这么说了,大臣当然不敢说不,首辅张从哲趁机建议重新举行荒废了多年的太子出阁讲学。朱翊钧说这等大事还用你们说吗?最近是因为朕老妈的丧期,还指着自己的袍带问,你们看朕今天穿的什么衣服(孝服嘛)?张从哲只能,对对对,皇上仁爱,太子讲学的时候,是不是连皇长孙也一起啊。朱翊钧倒是机灵,说皇长孙还是等册立以后吧。然后朱翊钧举着太子的手说,你们都看见了,儿子长这么大了,怎么说朕不加爱护?你们有这样的儿子,会不爱惜吗?“然后他也让太子说几句。朱常洛这时候,可以有好几种表现,或者诉苦以博取更多的同情心,或者发表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但是他都没有,而是很郑重的批评这些大臣:“你们也是有父母的,忍心离间我们父子的感情,让我成为不孝之人吗?今天的事情,只在庞保、刘成、张差这三个人处决了,到此为止。”朱常洛表现的很到位。首先,这事情本来就是要尽早结束的事情,现在已经皇帝老子也重视他了,郑贵妃也求他了,那是面子也有了,里子也有了,又何必多生事端。而且太子这几句话,紧紧扣住了“孝道”。老子既然爱了,儿子当然不能不孝。其次,他完全是按照老爹朱翊钧的意思,不把事太扩大化。这不仅是稳住了老头子的心,也是进一步稳住了自己太子的地位。也确实是,这之前还有风吹草动,什么太子之位不稳,妖书案什么的,这件事情以后,再也没有关于太子之位的风言风语了。其实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直到此时,才可以说真正的尘埃落定。

这一次朝会,朱常洛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场。这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由校,后来的天启皇帝。三儿子朱由楫,之后长到八岁就死了。第五女朱微妍,后来的宁德公主,下嫁刘有福。其中第二个儿子和第四个儿子,还有前面四个女儿都是生出来就死了。与会年纪最小的,是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朱由检。这个时候,他才刚刚四周岁半(虚六岁)。就在梃击案的前一年,他的亲生母亲刘氏因为一件小事惹恼了朱常洛,被打发到冷宫,最后在冷宫里忧郁而死。等到朱常后来后悔的时候,又怕皇帝朱翊钧知道,告诫慈庆宫的家人都不许说,悄悄的把刘氏埋葬在西山申懿王朱祐楷墓的附近。朱由检这个时候,是由朱翊钧指定朱常洛的另一个选侍李氏——也就是后来移宫案的那个西李抚养。

【1】《旧京遗事》明·史玄撰。

同类推荐
  • 万历首辅

    万历首辅

    一个重回大明的故事。重建大明河山,抵御外敌于国门之外。
  • 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20世纪50年代,国家曾组织专门力量对我省几个独有民族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那时的调查研究侧重于民族族源、民族历史,而近两年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的调查研究,则侧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突出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对各少数民族自身发展而言,更显得重要。长期以来,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除历史与现实中诸多因素影响之外,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缺乏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对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对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全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凡人巅峰传

    凡人巅峰传

    从正史到改史,从混乱再到正史。从蒙古到大宋,从纷争到一统!从骑奴到统帅,从藩镇到帝国!从欢乐到悲壮,从拥有到失去!从友情到爱情,从热血到热泪!从温和到残酷,从随波逐流到野心勃勃!征战,后宫,搞笑,感人,一个死循环的种田小说。
  • 消失的燕京

    消失的燕京

    本书从司徒雷登创建燕京大学开始,讲述了燕京大学的名师风采、著名校友的逸闻趣事、燕大在抗日战争中因身份特殊起到的保护作用以及受到的摧残、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过程、燕大在院系调整后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影响等,也追述了许多功绩卓著却受到误解甚至不公正待遇的学者,如傅泾波、吴兴华等。
  • 宁武之美:史话

    宁武之美:史话

    作为本书文字部分作者的我们,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并工作在忻州这片被称为“晋北锁钥”的土地上,对全市所属十四个县、市、区的情况虽然不敢说了然于心,但自认为还略知一二。但是当我们接到撰写本书的任务,企图对宁武进行一番文字的梳理与介绍时,却蓦然发现,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和迷惘,自己过去对它的了解充其量只是一点点皮毛。
热门推荐
  • 探索中国汽车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创建之路

    探索中国汽车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创建之路

    为贯彻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推动和加强汽车工程图书的出版工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成立了“汽车工程图书出版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由有关领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其中心任务是策划、推荐、评审各类汽车图书选题。图书选题的范围包括:学术水平高、内容有创见、在工程技术理论方面有突破的应用科学专著和教材;学术思想新颖、内容具体、实用,对汽车工程技术有较大推动作用,密切结合汽车工业技术现代化,有高新技术内容的工程技术类图书;有重要发展前景,有重大使用价值,密切结合汽车工程技术现代化需要的新工艺、新材料图书;反映国外汽车工程先进技术的译著;使用维修、普及类汽车图书。
  • 宦游日记

    宦游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卡布基诺的秋千

    卡布基诺的秋千

    她依旧绚烂的笑,温暖身边所有的人!蓝色的蓝,大米的米,卡车的卡,布料的布,蓝米卡布!看文的时候你也要笑,依旧绚烂的笑o(∩_∩)o...
  • 倾城若梦

    倾城若梦

    他为她做了很多可是她却无力偿还,多年以后她回来找他了可他却忘了她,究竟二人会在一起吗?敬请期待!【那这文敲虐记得准备好纸巾哈!】
  • 祖妖神

    祖妖神

    经过上次一战人类几乎灭绝,但是在最后的苟延残喘之际。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华夏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觉醒了沉寂千百万年的太古妖神血脉之力。这才保存了人类这一脉,要不然怎么对得起女娲和众妖神呢?
  • 渡劫小传

    渡劫小传

    空中转体720度求评论求收藏求推荐。主要是想讲述一些现代的江湖中人渡劫的故事,传统的武术被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和本身的桎梏两面夹击,多数人宁愿选择成为一个普通人也不想再去面对渡劫的痛苦,就这样武术变得日渐式微,绝大多数高手隐居世外,更多的人选择融入市井,隐姓埋名,作为一个普通人平凡的生活着,曾经多姿多彩的江湖,就像冷掉的温吞水一样。然后,我们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因为一个很不起眼的巧合,踏足了这样一个隐秘却又荒凉的世界,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说起好了。
  • 同龄岁月

    同龄岁月

    本文描写了一群同龄人成长时所经历的那些烦恼,对于梦想的追逐,对于现实的不满,对于爱情的渴望,通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些事情来进行客观的说明。在读完此文后,你也会想到这些事情也是曾经同样的发生在你身上。所以,这本书能让你回想起过去的回忆,或是解决你成长的烦恼,那便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了。不多说,看书吧。
  • 花落若相怜

    花落若相怜

    赵乐(yue)灵湖泊村的村民,最寻常不过的老百姓,却因为病重的娘亲下嫁给黎城首富倾落言。本来以为嫁给他,娘亲就有钱治病了,谁知嫁给他三天不到,他却突然对她说:“对不起,我救不了你娘,你走吧!”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乐灵所有的期望瞬间覆灭,她决然离去。满心凄凉回到湖泊村,却没想到第二天她的家被大火烧毁,连同娘亲烧得只剩下一堆灰。一个黑衣人携着一条蛇出现在她面前,笑着告诉她:“其实你不姓赵,确切的说你应该和我一样姓墨。”倾落言,英俊秀气,德才兼备,是城里赫赫有名的人物,可惜在他十七岁那年与人厮杀不小心毁了容貌,从那以后性格突变得淡然冷漠,并且整日以面具示人。他不想一人承受独孤,另外又为了寻一人真心相守,十年来倾落言娶了十七位新娘,但是前面十六位新娘,则在新婚当晚瞧见他的容颜,都被吓得惊慌失措落荒而逃。赵乐灵是他娶的第十七位新娘,但也是最后一个,倾落言本来对她没有抱太大希望,可她是唯一一个见了自己容貌却不逃走。甚至扬言道:“倾落言,你想要恢复容貌是吗?我帮你,纵然白蛇难遇,我一定要给你捉来,不管你长什么样,我也不会嫌弃,我一定要爱上你,并且成为你的两味药。”
  • 娇妻来袭:杠上腹黑老爹

    娇妻来袭:杠上腹黑老爹

    “妈咪,不是说了不能带陌生人回家吗?”某宝眨巴着芭比娃娃般的大眼,一脸无奈的看着眼前床上高大英俊的男人。她家妈咪什么都好,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太爱捡东西了。这儿捡只猫,那儿捡只狗的,这回好了,直接捡了个人回来。虽然这人长得是挺像模像样的。“可是......他不是陌生人啊,他是你爹......”
  • 段誉之子异界游

    段誉之子异界游

    大理国国君段誉之子段天,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还好段天身上带有逍遥派的镇派之宝逍遥戒,而且身兼大理段家和逍遥派的众多武学,且看段天怎样以逍遥之名纵横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