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六年(1572),穆宗得病去世,遗命由太子朱翊钧即位,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人辅政。
为什么说明神宗是一个懒惰的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是穆宗的第三个儿子,于穆宗隆庆六年(1572)即位,年号万历。他在位的前期,尚能励精图治,可到了后来,由勤变懒,长期晏居深宫,不亲郊庙,不见朝臣,大臣的奏疏常是“留中”不发,经筵尽废。
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开始,神宗就以“病”为借口,不亲郊庙,不见朝臣,怠于政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至四十六年,不上朝已近三十年。甚至发生了紧急军情也无动于衷,如二十四年四月,大学士赵志皋因抗倭援朝之役事属重大,提出面见神宗,商议有关事宜,神宗以身体不好,多日服药需要静养为借口而拒绝了。
神宗既不见朝臣,也不及时处理大臣呈上的奏疏。万历十六年(1588),有大臣上疏批评神宗唯好酒色财货,神宗暴跳如雷,恼怒不止,从此把奏章“留中”不发。
神宗还废除了经筵日讲,自万历十四年(1586)开始借口有病而停止经筵日讲之后,一直对此事不感兴趣,多次传免,后来干脆以进呈讲稿的办法来代替君臣当面讲习,永久停止了经筵日讲。
神宗长期晏居深宫,万事不理,官员的任免处于半停顿状态,在职的官员不能正常升迁,空缺的职位不能及时补充。早在万历三十年(1602),南北两京已缺尚书三人,侍郎十人,科道官九十四人;全国缺巡抚三人,布政盐司六十六人,知府二十五人,“曹署皆空”。而且自万历三十七年起,又有不少大臣纷纷封印出城,拜疏自去,许多行政机构陷于瘫痪状态。而在朝廷内部,大臣们又分立门户,结党纷争,神宗对此不闻不问。
神宗贪图逸乐,几十年晏居深宫,不理朝政,所以说是一个懒惰的皇帝。
明光宗为什么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
光宗朱常洛(1585~1620)是神宗的长子,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即位,年号泰昌。
光宗即位后,着手改变神宗时的弊政,下诏停止征收矿税,用内库中的银子给士兵发饷银,又起用神宗时因直言进谏而被罢职的大臣,使朝政向清明的方向发展。但他素来身体羸弱,当太子时,因为不被喜爱,物质待遇非常淡薄。即位之后,日理万机,精神劳瘁,身体状况更差。随后,又因身处顺境,就不再自我克制,贪恋女色。郑贵妃送给他八名美女以讨取欢心,光宗不顾身体虚弱,竟一夜连幸数女,导致“病体”“大剧”。御医崔文升(原来是郑贵妃宫中的内侍)给他吃大黄药,加重了病情,一夜下泄达几十次。在光宗的病情没有好转的情况下,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药,光宗吃过两丸后就病逝了。光宗从即位到去世,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月,而此后,对光宗致死的原因,在朝廷官员之间有过长期的争论,成为有名的“红丸案”。
明熹宗朱由校是如何即位的
明光宗朱常洛临死前,遗命由长子朱由校(1605~1627)即位。但光宗的宠妃李选侍为了实现个人的目的而百般阻挠,使得熹宗的即位过程充满了斗争。
李选侍是郑贵妃送给光宗的美女之一,最受宠爱,朱由校和弟弟朱由检(即后来的毅宗)都曾由她抚养。她为人恃宠骄横,早在万历年间,就欺凌朱由校的生母王氏而使她含愤死去。光宗死前,曾口谕册封李选侍为皇贵妃,李氏不满足,要朱由校出面为她求取皇后的封号,但没有成功。光宗死后,她仍住在皇帝所居的乾清宫不肯离开,把朱由校藏在宫内,不让他见朝臣,欲挟持他以自重。朝中大臣怀疑她要垂帘听政,于是杨涟、左光斗、刘一燝等人谋划使朱由校摆脱她的控制,尽快即皇帝位。
光宗泰昌元年(1620)九月一日,杨涟等人一起来到乾清宫门前,守门宦官手持木棒不让进入。经过杨涟的厉声责问,这才得以进宫。他们对死去的光宗行过入临礼后,刘一燝诘问旁边的宦官们:“皇长子应该在灵柩前即位,现在却不在,是什么缘故?”宦官们都支支吾吾不敢回答,宦官王安偷偷告诉说是被李选侍藏在本宫暖阁内不能出来。接着,王安进去骗李选侍说是让朱由校出去一会儿就回来,李选侍答应了。王安带着朱由校走到宫门时,数名宦官又追上来,拉着朱由校的衣服让他回去,杨涟将他们斥退。大臣们簇拥着朱由校到了至文殿,举行“即东宫位”的典礼。这时,李选侍仍然想逼迫朱由校回乾清宫,杨涟等人为朱由校分析了形势,把他暂时安置在慈宁宫,议定当月六日正式即皇帝位。
为了使朱由校正式即位时能住进皇帝所居的乾清宫,也为了使李选侍彻底丧失干政的可能性,左光斗等人积极活动,逼迫李选侍搬出乾清官,移居其他宫室。九月六日,朱由校正式即皇帝位,是为熹宗,年号天启。自光宗死到朱由校即位,共经历了六天。
信王朱由检早年的生活状况如何
朱由检(1610~1644)(即后来的毅宗)是光宗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生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其生母早逝,先后由朱常洛的嫔妃西李和东李抚养。
朱由检的生母刘选侍为人忠厚贤惠,但并不受宠,生下他之后也没能母凭子贵,朱由检五岁多时,她郁郁而死,被光宗草草葬在西山。朱由检年幼丧母,思念不已,但又不敢声张,他当时住在勖勤宫,曾悄悄向宦官询问:“西山有申懿王的坟墓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便又加问了一句:“申懿王坟旁有刘娘娘的坟墓吗?”还曾秘密付钱给宦官,让他前往西山焚纸祭奠。即位后,尊其母为“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昆天毓圣皇太后”,把她从西山迁葬庆陵,与光宗合葬。又命人根据宫女的回忆给生母画了像,将其悬挂于乾清官里,朝夕供奉仰视。生母的早逝,对他早期的心理影响很大。
生母死后不久,朱由检改由李选侍(西李康妃)抚养,李选侍生下皇女(皇八妹)之后,又改由另一位李选侍(东李庄妃)抚养。东李宽厚仁慈,对朱由检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母爱。熹宗即位后,封朱由检为信王,恩遇甚厚。当时熹宗宠信太监魏忠贤和乳母客氏,二人在宫内的势力如日中天,宫中嫔妃多有被他们折磨威逼至死的。朱由检的养母李选侍为人正直,不愿同魏、客同流合污,因而招来嫉恨,被百般刁难,受尽委屈,积郁成疾而死。养母的死,对朱由检的打击很大,魏、客的一手遮天,也引起了他的警觉,后来受遗命入宫即位时,不吃宫中一口饭,不喝宫中一口水,晚上睡觉也不敢熄烛。
宫中的复杂斗争,使朱由检早早地成熟起来,早年的这些经历对他即位之后的影响很大。
勤奋为政的明毅宗为什么成了亡国之君
熹宗天启七年(1627),朱由检受遗命即皇帝位,年号崇祯,是为毅宗。
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毅宗殷殷求治,很想有所作为。即位之初就除掉了大宦官魏忠贤,又大刀阔斧地清除阉党,削弱宦官的势力。还平反冤狱,起复熹宗年间被罢免的官员。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在他的努力下,朝政为之一新,朝野士民刮目相看,称他为“明主”。
但毅宗即位时明王朝已是穷途末路,矛盾丛集、积弊深重。朝内党争愈演愈烈,国家财政走向崩溃边缘,土地的高度集中使百姓陷入赤贫困境,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外,东北的满族势力日渐强大,严重威胁着明王朝的安全。这一切决定了政局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好转,但毅宗急于求成,又急躁多疑,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因对外廷大臣不满,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权力日益膨胀。在与后金战争的紧要关头,中后金反间计,冤杀袁崇焕,使辽东防卫几近崩溃。无奈中,毅宗不断反省,四下罪己诏,减膳撤乐,又在宫中设坛,祈求上天降福消灾。在对天帝及各类神仙失望之余,还曾一度对天主教产生兴趣,召外国传教士入宫讲解教义。但这些已经无力回天,崇祯十七年(1644),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战斗中,屡战屡败。三月十九日凌晨,北京内城被李自成起义军攻陷,毅宗自缢于煤山(今景山)寿皇亭。明朝灭亡。
明毅宗自杀时的详情如何
明毅宗崇祯十七年(1644),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这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对北京发起最后总攻。三月十七日,农民军开始围攻北京。十八日夜间,农民军进攻西直、平则、德胜诸门,宦官曹化淳打开彰义门,农民军一拥而入。有宦官劝毅宗投降,被毅宗一剑杀死。他派人把周皇后和袁妃叫来,哭着对周皇后说:“大势去矣”。周皇后说:“我服侍陛下十八年,你从来不听我一句话,至有今日”,抱着太子和两个孩子痛哭不已,然后让他们出宫各自逃命。为了不让爱妃落人敌手,毅宗让周皇后自杀,又挥剑将袁妃砍死。长平公主在一旁痛哭不已,毅宗悲叹道:“你为何生在我家!”一剑砍去,公主挥臂遮挡,被砍断右臂,昏倒在地,接着又杀了幼女昭仁公主和几个嫔妃。但毅宗的求生欲望却强烈起来,换上便服,准备出城。他混在宦官中到了朝阳门,假言王太监奉命出城,但守门的人让天亮时验明再出。宦官夺门不成,到负责城守的戚国公朱纯臣家,但其家人说他赴宴未归。又赶到安定门,但门闸沉重,怎么也打不开。外逃不成,毅宗只好又回到宫中。
十九日早晨,北京内城被攻陷。毅宗得知后,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他见大势已去,就和宦官王承恩到了紫禁城后的煤山寿皇亭。这里曾是他检阅内操之处,可如今却成了他去面见列祖列宗的地方。毅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脱下龙袍,在衣襟上留下了“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的话,然后与王承恩相对而缢。
两天之后,毅宗的尸身才被人发现,大顺政权派人将他与周皇后草草葬人昌平县(今北京昌平)田贵妃的墓穴之中。南明弘光年间谥思宗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
明成祖永乐年间后宫发生哪些惨案
明成祖在永乐年间,曾两次屠杀宫女,两次事件都与其宠妃之死有关。
永乐五年(1407),皇后徐氏病死,成祖未再立后,而最宠爱王贵妃和贤妃权氏。权氏来自朝鲜,深得成祖怜爱。七年,特晋封其为贤妃。八年,成祖率大军出征,携权氏随军出塞。但就在大军凯旋的路上,权氏香消玉殒,成祖非常难过。当时,宫中还有两名姓吕的朝鲜宫人。一为商贾之女,记载中称“贾吕”。贾吕入宫后,见到本国先期入宫的吕氏,就想结好于她,但吕氏瞧不起她的为人而加以拒绝,贾吕怀恨在心。不久,权氏死于北征凯旋途中,吕氏曾随军伺候过权氏,贾吕就诬告是她在权氏茶里下了毒药。成祖闻后十分恼怒,不问情由,诛杀吕氏及宫女、宦官数百人。
永乐十八年(1420),成祖最为宠爱、准备立为皇后的王贵妃死去,他更加暴躁无常。这时,贾吕与宫人鱼氏私下都与小宦官结好,成祖得知后极为恼火。二人十分恐惧,自缢身亡。成祖亲自刑审贾吕侍婢,结果竟诬告她们要谋杀皇帝。成祖盛怒之下,亲自下手对宫女们动用酷刑,株连惨杀宫女达二千八百人之多,且每每亲临行刑。有的宫女临刑时骂他道:“你自己年老阳衰,宫女们和内侍交好,有什么罪过?”成祖听后更加恼怒,就让画师画了贾吕和小宦官相抱的画来羞辱她们。
这就是成祖永乐年间发生的屠杀宫女案。自贾吕诬告贤妃被毒案到宫人与宦官相好事发,成祖前后诛杀宫女及宦官当在三千人以上。
到底谁是明英宗的生母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的长子,关于他的亲生母亲,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宣宗贵妃孙氏(即孝恭皇后),有的说孙氏没有儿子,暗中把别的宫人生的孩子抱来养为己子。
孙氏是邹平(今山东邹平)人,她娇美聪明、善解人意,深得宣宗的宠爱,被册为贵妃,皇后胡氏则不得宠。按照明代制度,皇后有金册和金宝,贵妃则有册无宝。孙氏恃宠,要求也要金宝,宣宗就向太后请求也赐给她金宝,这样,明代贵妃有金宝的制度便从她开始。但她仍不满足,想取皇后之位而代之。胡氏多病而无子,但孙氏也没有生育,废后之事就暂时停止了。不久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宣宗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孙贵妃突然有了一个儿子,史书记载这个孩子并非孙贵妃所生,而是“阴取宫人子为己子”,至于这个生下孩子的“宫人”到底是谁,却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为了制造舆论,宣宗及宦官们在孙贵妃“怀孕”期间,还制造了很多“奇征”,如天降祥瑞等等,使人们相信孩子是孙氏所生。
孩子出生仅四个月,就被册立为太子,赐名朱祁镇。在明代皇太子正位东宫的年龄中,他是最小的一个。母以子贵,太子一立,孙贵妃的地位又大大提高了。在宣宗的暗示下,宫廷内外刮起一股废后之风。胡氏上表辞位,孙氏又装出谦恭的样子,谦让再三,说待皇后的病好了,自然会有孩子的,我的儿子怎能摆在皇后的儿子之前呢?英宗正位东宫刚过二十多天,宣宗即下诏废皇后胡氏,改立贵妃孙氏为皇后。孙氏被立为皇后,势焰更炽,英宗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一直到天顺六年(1462)才去世,英宗生母是谁从此更无人知晓,成为一桩悬案。
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
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蒙古瓦剌也先部进犯大同(今山西大同),大同兵失利。英宗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准备亲征。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阻止,但英宗不听,决意亲征。
七月十五日,英宗下诏亲征,命其弟郧王朱祁钰居守北京,统帅五十万大军向西北进发,王振和英国公张辅等人从行。张辅是德高望重的名将,但英宗不许他干预军政,一切由王振指挥。大军出发之后,前方频频传来败报,加之连日风雨,营中常常夜惊自扰。大臣们再三劝英宗停止前行,但都遭王振拒绝。王振在军中作威作福,肆无忌惮,成国公朱勇等人向他禀报军情,都要以膝前行。
八月初一,明军到达大同,王振仍欲进军,亲信向他密报了瓦剌的实力后,他才感到害怕,决定撤军。王振是蔚州(今河北蔚县)人,开始准备从紫荆关(今河北易县紫荆岭上)走,到蔚州后请英宗驾幸他家,后来害怕大队人马会损坏他家乡的庄稼,又改道东行。明军迂回改道,初十退至宣府(今河北宣化)时,瓦剌的大批骑兵已经赶到。十三日,英宗大军到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离怀来城(今河北怀来)仅二十里,众人想退入怀来据守,而王振坚持留驻土木堡。十四日,瓦剌军围困了明军。土木堡地高无水,附近的水源已经被瓦剌军占领,明军人马两天没有喝到水,饥渴难当。瓦剌军假装后退,遣使讲和。王振见使者前来议和,急忙下令将营地移到水源附近。明军刚移动三四里,就遭到了瓦剌兵的伏击,五十万明军全军覆没,张辅、邝茔、王佐等五十余名大臣战死,王振也在乱军中被打死。英宗在混战中突围不成,下马盘膝而坐,为瓦剌所俘。这就是“土木堡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