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5200000067

第67章 崇祯为什么不南迁

明朝末年,国势飘摇,眼看着就要大难临头,崇祯皇帝为什么迟迟不肯南迁呢?

犹豫皇帝

这一年的正月初四,崇祯急召大学士及首辅大臣陈演、魏藻德、丘瑜等大臣到御书房议事,讨论兵部兵科给事中吴麟征、陕西总督余应桂和蓟辽总督王永吉三人提出的速调吴三桂入京勤王的三道紧急奏折。

这本是一个拯救危亡的折中方略,虽然不得不因此放弃山海关,但能避免京城落入李自成之手。

然而,崇祯却踌躇再三:面对外患,如果弃地守京,就会落下丢失国土的千古罪名;面对内忧,坐以待毙,又会蒙受失政于寇的奇耻大辱。这个两难的选择使他犹豫不决,他还一心想作名垂青史的圣君呢,这种失地失国的重大罪名怎么能承受的起?

因此,他把这个皮球踢给了这些大臣们,想让大臣们正式提出动议,他再顺水推舟作个表态,免得承担历史责任。可是,这帮长期生活在皇帝身边的大臣个个老奸巨猾,早都猜透了崇祯心里打的小算盘,竟无一人站出来表态!

崇祯从他们口中得不到自己想要得答案,最后只好决定:“早朝廷议公而决之”。于是,正月初九的早朝上,众朝臣展开了唇枪舌剑的争论,一派主张弃地守京,另一派主张决不弃地,结果相持不下,不欢而散。

那么,主张决不放弃一寸国土的臣子们,真的是心口如一以死报国的忠臣吗?不然。当时的宰相、首辅大臣陈演就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他想,自己当廷表态不弃国土,日后就逃脱了丢失国土的罪名。而他后来又不公开反对“弃地守京”,则是遵照崇祯皇帝的心思。

他想,说不定有朝一日秋后算帐,这个刚愎自用又心胸狭窄的皇帝,为了开脱自己的罪责会找一个因弃地守京而丢失国土罪名的替罪羊,而他陈演则明哲保身,试想,这种满脑子为个人打算的人把持朝政,再加上个优柔寡断,只顾虚名的皇上,哪里会定下万全之策呢?

等不来献计

退朝不久,左中允李明睿求见崇祯,为崇祯献上南迁之计。他认为即使弃地也难保京,大敌当前,应该效仿晋、宋南迁,以后再图恢复北方,以缓目前之急。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消极的应付对策略是当时确保朱明王朝的可行之策,崇祯心里也是赞同的。但是,他又认为南迁是丢弃宗庙社稷的大罪,比“弃地守京”更甚,他可不愿承担这个千古骂名,于是,这个正确的策略便被搁置一边了。

三月初,李自成势如破竹,攻克了宁武,明军一败涂地,京城已经岌岌可危,崇祯又连夜召诸大臣商议对策。这时,李明睿又奏请南迁。崇祯想,这次如果没人反对,他就可以下决心南迁了。不成想总有人要和他对着干,左都御史李邦华竟提出,皇上应该守京师,让太子下江南。

崇祯见自己的如意算盘被打乱,便怒斥道:“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孩子家做得了什么大事?”众人顿时吓得哑口无言,其实人人心里都明白,皇帝自己本想南逃,却硬要众大臣说出来,死要面子。他们又一想,如果皇上南迁,一些大臣们便会留在京师辅佐太子。变成替死鬼;而那些随驾南迁的人,一旦京师失守,说不定也会因力主南迁而替人受过,这实在是个两面不讨好的苦差事。

众人都看透了崇祯的心理,谁也不想背这个黑锅,于是个个沉默不语。

崇祯却不知众人心里想些什么,见无人表态,还连连催促群臣想对策。结果群臣议来议去,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到了最后,也只是下了个“入京勤王”的圣旨,等待各路大军来京护驾。但是,此后的几天,勤王的军队没到,告急奏折却像雪片一样飞来,如再犹豫就什么都来不及了。这时李明睿又来紧急求见,力劝崇祯南迁。

崇祯皇帝当然想马上南迁,可是他又总是盼望着大臣都一致赞成南迁,都来哭求时在半推半就的答应下来,这样虽然仍是不免“弃京南逃”之名,但总还能营造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情景,使人对他这个皇帝的被动无奈深表同情。

无路可逃

因此,在形势已经万分危急的关头,他还抱着一线希望,兴许这一次大臣们会众口一词的奏请他南迁。

可是他又一次失望了,大臣们来朝见他时,都仍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全部沉默着,谁也不肯开口。正在僵持之际,又有前方信使来报:“保定失陷了!”这一下,南迂的路被从中掐断,南迁之议已经成为泡影了。崇祯皇帝不禁呆坐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两行眼泪已然流下。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无路可逃,最后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今景山)上自杀,屹立了两百多年的明王朝灭亡了。

同类推荐
  • 汉朝这些人①(刘邦卷)

    汉朝这些人①(刘邦卷)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三国之无双猛将

    三国之无双猛将

    长坂坡,赵子龙在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来回割草,割草!当阳桥,燕人张翼德以一己之力挡住曹魏大军,化身防御塔跟对面玩起了塔防游戏!吕奉先你辕门射戟原来不是一百二十步的距离而是一千二百步!?你带的多少度的眼镜看的这么清楚?轻轻抚了抚额头,对此,李越深表震撼:“原来三国也可开启超高难度的地狱模式……”
  • 世界通史(第四卷)

    世界通史(第四卷)

    《世界通史》分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所述历史始于原始社会,止于21世纪初。本书全景式再现世纪历史,兼收并蓄国内外史学研究新成果,将世界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介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2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百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 成汉王朝

    成汉王朝

    上官尹风,时任某军区陆军特种部队中尉见习教官,因在出营相亲途中见义勇为,遇上时空间逆转,灵魂互换,回到西汉末年的战乱时代,也是在此,开始了他苦逼也艰辛的霸业之路...还请大王助我...小王愿追随大王,鞍前马后...传令三军,开拔攻城...一片赤胆平乱世,手中长枪定江山...传令三军,破城之后,屠城三日...
  • 天地自古有正气

    天地自古有正气

    中华男儿还有血性吗?中华男儿还有气节吗?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的内心对于血性和气节早已经模糊不清,大多时候的我们只是蝇营狗苟地活着,没有信仰,没有虔诚,没有信念。很多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这里的崖山指灭宋的“崖山海战”,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中国灭亡了,而是说中华男儿的血性和气节从那时候变没了。姑且不论这句话对不对,但真实的"崖山之战"真的很残酷很悲壮,可歌可泣,华夏子孙皆不能忘。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宋元最后决战,此战南宋军民宁死不屈。在最后的关头,10万余人投海殉难,海战之后的第二天,海上浮尸10万,宋室彻底灭亡,汉族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本书主要围绕这段波澜壮阔的故事展开,讲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兵人信条

    兵人信条

    一个因为任务失败而流落他乡的特种兵队员。如何替阵亡的战友找回尊严,当回到自己的国家以后,种种迹象表明当初任务的失败并不是偶然,而是在几个国家之间潜在的11,商业巨头以及一些不为人知的势力之间的角逐,一个执拗的小小特种兵回归,到底会给这俩个世界大国的各大势力带来什么样的戏剧性变化,且看兵人信条。本故事纯属虚构,但是内容绝对精彩,本人是军人退伍,更是军事爱好者,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惊喜。
  • 康熙政要

    康熙政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aster and Man

    Master and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屈原全集

    屈原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敌教师

    无敌教师

    浪子林凡,都市之龙,曾在极短时间内创立庞大的商业帝国。却突然隐没,成了清纯小丫头眼中的邻家哥哥。作为曾经的商业教父,林凡摇身一变,化身火爆的大学老师,誓将清纯美丽的校花保护到底!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我只想平凡的度过一生

    我只想平凡的度过一生

    三世善人,三世恶人,三世英雄,之前轰轰烈烈都已过眼云烟,只求今生和心爱的女人平凡度日。
  • 技能大师

    技能大师

    雷神之怒、众神的审判、紫电狂龙、飞天连斩、九俱焚灭、天崩地裂……这些技能都弱爆了!偶是技能大师,什么牛X的技能造不出来,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偶造不出来的……身怀一堆技能卷轴,随手两个技能丢出去,就足以秒杀一切。跟技能大师作对,你就是茅坑里点灯——找屎(死)!且看彭凯穿越到技能世界里以一个屌丝的灵魂逆袭的故事。
  •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九卷)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九卷)

    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世界上下五千年中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版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世界历史。全书分为古代文明、争战中的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世界大战时期、冷战时期、世界新格局等九大篇章,精彩扼要地讲述世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各大文明的发展历程,为读者讲述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进而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 谢谢你,路过我的青春

    谢谢你,路过我的青春

    从来不知道,你的青春是什么模样,也许带着些许的伤痛,也许只是在迷蒙的雨季遇见。但是,就是那一眼,就是那次对视,在我的青春中,想把那句话藏在心里。“谢谢你,路过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