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5200000039

第39章 大礼仪之争

大礼仪之争并不只是为了一个名义的争吵,实质是场皇帝与大臣的权力之争。

事件起因

明武宗朱厚照荒唐了一辈子,在31岁壮年时去世,却没有给江山社稷留下一个合理合法的继承人,于是明王朝陷入了一个极为危险的“大空位时期”。

内阁首辅杨廷和经过各种考虑,选定了兴献王朱厚熄外藩入继大统,以此来维系皇朝的血脉。

良好修养

兴献王朱厚熄这时年仅十五岁,他的父亲前任兴献王朱祐杭是宪宗皇帝的三子,孝宗皇帝的弟弟,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

朱祐杭在世的时候。非常喜欢这个儿子,亲自教他读书,做什么事都把他带在身边,父子两人的关系非常亲密。朱祐杭很重视对儿子礼仪的培养,小小年纪的朱厚熄就已经着手参加王府中的管理工作了。父亲去北京朝见皇帝时也总是带他一起上朝,让他学习宫廷礼仪。父亲死后,刚刚十二岁的他就继承了王位,但他精明强干,把王府中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这种良好的教养在他刚当上皇帝的几年中也给了他极大的帮助。

开始力争

根据祖制,继位的皇帝应该是前任皇帝的子嗣,称前一代皇帝为皇考。按照大臣们的意思,朱厚熄应该作为孝宗的过继子继承皇位。

这样,朱厚熄就要称孝宗为父,称仍在世的孝宗张皇后为母,反而称自己的生身父母为“皇叔父”、“皇叔母”,对于这种安排,已继位为世宗皇帝的朱厚熄非常不满,由此展开了他和朝臣之间长达几年的“大礼仪”之争,并且让这种纷争延续了他的整个统治时期。世宗在自己的封地接到圣旨时,其实已经举行了仪式,继位为皇帝。

可是当他随着前去迎接他的使臣来到北京时,在城外才知道自己将被作为太子迎入京城,他开始很不满,坚持不肯入城。他和大臣们以及张太后争论了好久,最终才答应入城。在城里重新举行了继位典礼后,他又被告知将称自己的父亲为“皇叔父”,他表示坚决反对。继位后的第五天,他就下令让群臣们廷议,给他的父亲一个合理的称号。他的母亲蒋氏在被迎入京的途中听到此事,对陪同的官员大发脾气说:“你们受职为官,父母都得到了封诰,我儿子当了皇帝,却成了别人的儿子,我还到京城做什么?”不肯再向前走了。

朱厚熄听后,哭着去禀告张太后说:“我要退位,您另选别人做皇帝好了,我要同母亲一起回安陆去,仍旧做兴献王。”皇位继承仪式都已经举行了,又怎么能容他这样儿戏的说不做就不做了呢?于是张太后和大臣们一再地妥协退让,但是等蒋氏到了北京城外,这种矛盾变得更加激烈了。

这时,张太后和大臣们已经无奈地尊皇帝的生父为兴献帝,生母为兴献皇后,但是心中却仍不情愿,仅以王妃之礼而不是应有的皇后之礼迎蒋氏入京。蒋氏大怒,说什么也不肯再前进一步了。世宗知道了自然又是一顿大吵大闹。

最后妥协的仍是张太后和大臣这一方,蒋氏最终从皇城中门入,谒见太后,才算作罢。本来世宗对杨廷和辅助自己登上皇位还是很感激的,但是经过一连串的纷争,他才开始意识到,他只是杨廷和借以治理国家的一个傀儡王爷,杨廷和其实根本瞧不起他这个少年皇帝,只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皇帝去实行而已。世宗在“礼仪之争”中明白了这一点,他开始疏远杨廷和。最后,在皇帝和大臣无休无止的争吵之中,杨廷和被迫辞去了官职,告老还乡了。

皇帝权威

杨廷和辞职后,“大礼仪”之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派以新任礼部尚书汪俊、大学士蒋冕、文渊阁大学士石瑶、大学士毛纪为代表,坚持恪守札法,维护皇室血统的一脉相承。另一派以张璁和桂萼为代表,宁肯不顾传统礼仪,拼命维护朱厚熄。

这时,朱厚熄决意抛开内阁,一意孤行,非要按他的旨意行事不可。他强令礼部追尊其父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尊兴献皇后为“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并令礼部在奉先殿侧另建一室。安放皇考神主。

汪俊、蒋冕不肯从命,愤然辞职。朱厚熄还采纳了张璁、桂萼的意见,传谕内阁除去父母尊号中“本生”二字,毛纪力言不可,朱厚熄大怒,限四丑恭上册室。

两派争斗水火不容。大臣每次上奏折,把他们商改的结果报告给皇帝,皇帝都觉得很不满意,每一次都予以驳回。可是支持皇帝想法的奏折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又被内阁驳回。于是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有一天早朝后,许多官吏跪在门外,高呼孝宗皇帝。面对如此众多的反对者,朱厚熄毫不动摇,他下令锦衣卫抓捕为首的人。群臣大放悲声,嚎哭不止。朱厚熄又派人抓了一百三十四人。

两天后,朱厚熄又下令,将为首者发配边地,四品以上者夺俸,五品以下者杖之,结果十六人死于杖下。与此同时,兴献王朱祐杭的神主被迎奉入京,供奉在新建的观得殿里,尊号曰“皇考恭穆献皇帝”。朱厚熄终于在“大礼仪”之争中取胜。

自此以后,他以群臣在“大礼仪”之争中的态度划线,开始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滥觞。张璁被授予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桂萼被授予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主内阁,执掌大权;对反对派官员则进行排挤报复,动辄下狱廷杖,弄得朝风日下,邪气上升。朱厚熄不以为祸,反而洋洋自得,更加独断专行。

其实这场“大礼仪”之争并不只是为了一个名义的争吵,实质上这是一场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权力之争。大臣们坚持皇帝把生父当作叔父,是为了遵从祖制,维护皇室血脉的正统。一旦听从了皇帝的意思,以兴献王为帝,就等于是在皇室之外另辟宗室入继大统,皇位继承的确定性就会因此被动摇,为以后外藩篡权开了先河,制造了借口。而皇帝的一意孤行,除了因为对生身父母的孝敬,还有迫使满朝大臣向自己屈服,显示皇帝绝对权威的意义。

这场争斗也确实是以皇帝的胜利而告终,表明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从此以后,皇帝更可以不顾大臣的意思而为所欲为了。

同类推荐
  • 天篷元帅回忆录

    天篷元帅回忆录

    不要被电视剧蒙骗了,你以为唐僧就想去取经吗?你以为猪八戒就是好吃懒做吗?你以为沙僧就是憨厚老实吗?你以为猴子真的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吗?其实都不是,且听我告诉你真实的西游
  • 隋末唐初那些事儿

    隋末唐初那些事儿

    隋末,罄南山乏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隋炀帝在位期间,年年不断地大兴土木、大肆巡游、发动战争、挥霍财富,毫无限度地给百姓强加徭役、兵役,征敛财富,因而使原本富强的国力迅速消耗,原本安定的社会很快动荡,以致崩溃,使隋朝成为历史上继秦王朝之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隋末农民战争元沦在扫除社会发展路障、创造客观翻件方面,还是在制约、影响统治阶级的思想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如果这是宋史3:官宦王朝(南宋卷·大结局)

    如果这是宋史3:官宦王朝(南宋卷·大结局)

    赵昚退位成为太上皇后赵惇即位,妒后李凤娘喜欢搬弄是非,为皇太子妃时就已令宋高宗等对她反感,却为何能够把持朝政,赵昚和赵惇父子关系被其离间,甚至赵惇行动都被其约束?宋宁宗赵扩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帝。赵汝愚出身皇族,韩侂胄是外戚。赵汝愚为相,韩侂胄与赵汝愚不和,图谋排斥赵汝愚。赵汝愚罢相,理学被打压,韩侂胄当政,这其中有多少阴谋诡计和政治博弈?南宋最终是如何走上灭亡的?
  • 回三国之为家

    回三国之为家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为家回三国,拯救家庭,拯救国家,拯救华夏!
  • 男生李李闯江湖

    男生李李闯江湖

    男生李李穿越了,作为一个掏粪工的助手,开始他的新晋生活。穿越给李李开了个挂,那就是,自带学习速成能力。
热门推荐
  • 夫君有毒

    夫君有毒

    穿越女受不了病娇夫君虐待而死,重生后获得一个万能系统金手指,她的口号是:远离病娇,全家幸福。福兮祸所倚,没想到重生了也逃不过那个可恨的冤家!她该怎么办?
  • 寻得一处荼蘼香

    寻得一处荼蘼香

    第一次“萧荼蘼,你就是个疯子!”第二次“你……你疯了……”第三次她抚着他的脸,气息淡淡,微笑着说:“你个疯子……”滚滚红尘,淙淙时光,不论移换了多少沧海桑田,不论了历尽了多少云卷云舒,不论多少世象沉浮,依然感谢,那一世,荼蘼花下……
  • 重生之穿越现代

    重生之穿越现代

    莫尘重生到现代遇上豪女,成就不败地位。莫尘唐朝穿越到现代之后重生。陪着本文的女主角入读蓝海学院。成为最强修真者。
  • 易烊千玺我很喜欢你.

    易烊千玺我很喜欢你.

    当女主角春雅住进男主角易烊千玺家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哎哟大家不要猜啦一起来看看吧(???????)
  • 万里山河美人破

    万里山河美人破

    先帝临终之时,似乎看到了当今圣上的昏庸无能,预见总有一天这天下要易主,于是下令各地方宗室子弟必须到学子监入学,实则作为人质,拉拢人脉,培养朝廷可用之才。果然十年后,各方势力坐大,中央逐渐无力管辖。在这样的背景下,女主花凛被授予重任成为云州州长花意适的长女,前往定都入学。在学子监,花凛拜入洛家长孙青阳君门下,并认识了宛州州长之女苏晚云,静安王之子轩辕雅安,玉阳郡主轩辕琉璃等人。五年以后,一切以苏晚云被嫁往建州开始,学子监往日的繁华热闹逐渐曲终人散……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小明修仙计

    小明修仙计

    王小明是一个自卑、猥琐、自闭、胆小怕事没担当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青年,但是他也有梦想他也有期望。然而现实中他有的只有梦,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做梦,因为只有梦才不是痛的,只有梦才他才能自由飞翔。他也能努力,也能刻苦,也能坚毅,他也想改变命运,但是一看到自己拼命努力的结果,啥动力也没有了,现在他只想快点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已经彻底放弃自己了。。。。然而就在跳楼的瞬间,获得了莫大的机缘从此开启了他的修仙之梦!!!!!!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

    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元曲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唐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耀眼的珍宝,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文明最闪亮的明珠;宋词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另一朵奇花。
  • 有我的幻想乡

    有我的幻想乡

    今夕何夕花满乡,生来无怨入此方。无欲无求无忧虑,悔念奈何晚入乡。入格步步喜乐常,东西南北各彼方。方才未知花散尽,来回了却梦空殇。世世生生眷恋乡,愿其永存永流芳。生机盎然花不灭,幻化于血留满腔。想若知晓为何恋,乡之名曰幻想乡。书友群:574521120
  • 修真沉浮录

    修真沉浮录

    长生众皆妒,难知成道苦。一条仙凡路,望穿修士目。玄道无量处,修尽不得顾。万物分实虚,苍生有沉浮。唯有心无骛,方得真一驻。且看顾宣因为青梅竹马恋人的悔婚,而无意中踏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修真世界,在历遍万世沉浮,尝尽人生苦甜后,终于如愿悟得真一之路,原来是那最美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