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5100000029

第29章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有人把汉代比作中医史上的罗马时期,主要由于产生了两个“医圣”、三大医典。北方青、徐(今山东、江苏)一带的神医华佗,以外科术著称。在南方荆襄(今湖北)一带活动,能与之颉颃的人物就是张仲景,其所著《伤寒杂病论》是内科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三大医典之一(另两部是《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宋代名医许叔微曾说:“不读仲景书,犹如儒不知有孔子六经也。”①医学之有张仲景,犹如儒学之有孔仲尼,所以人称“医圣”。遗憾的是,他虽有著作传世,也像大多数古代科技人物一样,史书中并没有为他立传,因而他的事迹大都泯灭无闻。仅就所能见到的零星史料及流传下来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作一概介。

张仲景张仲景(147或150—219),名机,以字行世。东汉时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他家庭富裕,从小勤奋好学。当他从史书中看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时,对扁鹊望气色便知疾病的技能,很是感动,因而对医学发生了兴趣,认为这是利人利己的事业,决心研习医术。还是童年时,他就拜家乡名医张伯祖为师。张伯祖见他对医学专心致志,就将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全部传授给他。在学习过程中张仲景已显示出在医道方面的卓越才能。《太平御览》引《何颐别传》说,何颐善识人才,以此天下闻名。何颐一见少年张仲景,便断言他“用思精密”,将来必为良医。晋代皇甫谧《甲乙经》序言和《太平广记》都曾记述他神话般的高超医术说: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十七岁见到张仲景,张仲景就说王粲有病,应服“玉石汤”,不然。病势浸成。三十岁眉毛就会脱落(今称麻疯病,此病潜伏期很长)。张仲景能识之于初,说明他对地方病很有研究。只是王粲少年成名,正是才气横溢,精力旺盛,不以张仲景的话为然。谁知三十岁时,眉毛果然脱落,有人不信此记载,因为《魏书》只说他四十一岁因病(未言何病)死于征吴道上。这种壮年而死,正是由于长期患慢性病,加上征途劳累,病情急剧恶化所致。

张仲景生活的时代是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政治极其腐败,军阀割据,战乱连绵,加以瘟疫流行,灾难深重,人民幸免于兵祸的,又被瘟疫夺去生命。曹植对瘟疫流行的惨状有诗描写“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者”,而瘟疫中的主要一种就是伤寒病。张仲景家族二百余口,自建安以来十年内,死了三分之二,其中十分之七死于伤寒。人民疾苦与自身遭遇,促使他决意研究伤寒病。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奔波于患者之间,以行医为终生事业。有的文献说他曾举过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但从《后汉书》和《三国志》等正史查考,建安以来在长沙为太守者,并无张机其人。

张仲景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风高尚,他把“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作为行医目标,痛恨那些玩忽职守,视人命如儿戏的庸医。东汉末,寸关尺诊脉法已经流行。为了慎重,他主张不单诊寸、关、尺脉。西汉以前,有《素问》的三部九候诊脉法: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古代风景画鉴赏部”:每部取天、地、人三个部位,共九个部位,名为“九候”;“九候”又分左右,合为十八诊,必诊遍这些部位才得确诊。比起寸关尺法麻烦许多,却易把握病情。自东汉产生寸、关、尺法后,三部九候诊断渐已不行,张仲景认为那种“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伤寒论》自序),就胡乱开方是难以治好病症的。故他独能不殚其烦,主张参行三部九候法。

张仲景在一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就是这种研究和实践的产物。他看到《内经·素问》中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他根据自己实践发展了这个理论,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但发病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名称。冬天因受寒而发病的叫伤寒;春天受寒发病的叫温病;夏古代扇画天受寒发病的叫暑病。书中对病理、诊断、治疗以至用药,都有细致的论述,是一部较完整的中医学著作。其中在理论上叙述的有二十二篇,治疗原则三百九十七法,记治传染病三十种,共列出一百三十三个药方。按明朝徐镕的说法,晋太医王叔和始加阐明、扩充,并编次成两书:一名《伤寒论》,一名《金匮玉函要略经》。前者是专论述外感疾病的专书,后者论述内科、杂病,兼及外科、妇科的病症。今传《伤寒论》是宋朝林亿、孙奇等人校定本,分十卷,二十二篇,除去重复计有一百一十三方。《金匮玉函要略经》亦简称《金匮要略》曾一度失传,宋人王洙从馆阁蠹筒中发现了残本,抄行于世。书分三卷:前论伤寒,中论杂,病,末载医方,兼论妇科病。宋神宗熙宁间,必秘阁校理林亿等奉敕校定医书,因上卷过于简略,但取杂病以下,又将末卷医方散附各病名下,以便拣用,共得二百六十二方,合二十五篇。内容有研究病因、病机、疾病分类和诊断等部分;治疗所用剂型有汤、丸、散、酒、洗、熏、坐。张仲景的医学成就从以上二部著作中考察,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医疗方法(即诊断),二是关于中药处方(即治疗)。上古医病主要用针灸法,从战国时起,药物疗法的经验逐渐积累下来,后来出现了《山海经》和《神农本草》等中药学书籍。但它们对医疗方法没有涉及。张仲景在长期的从医实践中,总结出要分析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症候,创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方法。《伤寒论》从疾病所在部位和性质,区分为“表里上下,虚实寒热”,后世称之为“辨证八纲”。根据“八纲”诊断病症,他又提出: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攻之的温、清、补、和、汗、吐、下、消的治疗方法,后世称之为中医“八法”。张仲景认为,这些治疗方法,都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去运用,要使用得当,才能奏效。他还认为,有的病症可以“寒用热治”,“热用寒治”,既可以“先表后里”,也可以“先里后表”。但这种治疗方法的常例和变例,必须靠医生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去认真掌握和灵活运用。

其次,张仲景的贡献还在于:他的著作中保留了大量的中医成方,如以发汗排毒的麻黄汤、桂枝汤;治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细菌性痢疾的白头翁汤;治急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等等,至今中医里有许多方剂,都是从张仲景的方剂变化而来的。不仅丰富了中药方剂这个医学宝库,并且在中药的炮制和方剂的配伍等方面也都有所总结和创造。

在方剂的配伍方面,张仲景是有所发明的。中药方从单方逐渐发展为复方,由于复方是由多味药组成,配制时讲究君臣佐使的原则。即一方之中,必以某药为主(君),某药为辅(臣或佐使)。《神农本草》单纯按照药物的性质分类;《素问》规定一方之中,君臣剂量,各有固定比例。《伤寒论》则是完全按照病势,酌情增减。比起《本草》和《素问》的配制方法更为科学。后世中医有“因病立方”,而不“立方待病”的原则,就是在《伤寒论》的影响下确立的。

张仲景既重视治疗方法的研究,也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他提出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当”古代山水画鉴赏的保健方法,还提倡练气功、按摩等锻炼身体的方法。他给病人治病时,不仅注意用医方治病,还注重针灸等理疗。他常给人用灌肠法导便和用人工呼吸法去抢救昏厥的病人。

张仲景的著作很多,除了《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要方》一卷,《疗妇人方)一卷,《五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等,可惜都没保存下来。

张仲景生活的汉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毕竟还不高,这使他的医学研究受到很大的限制。他在病理方面,还不能彻底肃清五行说的影响。他的医学理论,还不完全符合科学实际。他的医学著作,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缺点。所以,后代的中医评论他的《伤寒杂病论》说:有治大人病的方剂,没有治小孩病的;有治北方病的,没有治南方病的。

但张仲景一生的研究与实践,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伤寒论》、《金匮要略》与《黄帝内经》、《难经》等并奉为医学经典著作,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自唐宋以来,张仲景的著作影响及于海外,至今日本不少医生专门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但采用原法原方治病,而且把其中一些方剂制成,经过科学研究扩大了应用范围。可见,这位”医圣”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是相当崇高的。

注释

①《伤寒发微论》。

同类推荐
  • 乱国战事

    乱国战事

    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人们互相残杀着,掠夺着,只有勇敢顽强的人才能笑到最后,这故事就发生在战国时期....
  • 重生之我为少羽

    重生之我为少羽

    一个国家特工局的王牌特工不幸客死他乡,连全尸都没留下,谁知道他却穿越到上古先秦时代!还发现自己就是少年时的项羽。
  • 历史上著名的50个诈术与骗局

    历史上著名的50个诈术与骗局

    本书精选了人类历史上最精彩的50场人性游戏,本着趣味性、思想性、可读性的原则,尝试从人性的视角来解读人类历史,希望您在享受妙趣横生的故事的同时,能对历史和人性有更深入的思考。
  • 战国之长平屠

    战国之长平屠

    公元前263年,秦攻韩,韩王拟将上党郡献秦,郡守冯亭抗命降赵,赵国出兵。秦国的古风服劳役随大军出征韩国。赵国的蔡毅作为劳役随大军前往上党。古风等路遇韩国散兵袭击,祝虎中箭死,宋俣战斗威猛。蔡毅在长平修筑大营。宋俣遇以前军中结怨的同僚方侩,被阴谋加害,成为长戈兵作战。廉颇派赵茄试探进攻秦军失败。古风首战。宋俣被孟剀欣赏。陈林战死。廉颇制定据险防守的军略。秦军处境艰难。古风、蔡毅各自回忆蔡毅救古风的往事。赵国换帅赵括,秦军白起为将。赵括改守为攻,秦军诱赵军出击包围赵军,赵军突围兵败投降。宋俣战死。古风遇见俘虏蔡毅照料,后为救蔡毅,被出卖而抓,与蔡毅等一起活埋。
  • 混在大明当皇帝

    混在大明当皇帝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迎来了它真正的君王查理五世,开启了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横跨亚欧大陆的奥斯曼帝国也迎来了他伟大的君王苏莱曼大帝,开启了全盛时代。而东方强大的大明王朝随着中兴之主孝宗皇帝的驾崩,也迎来之后东方逐渐走向漫长衰弱的时代……明朝中叶,一个人才遍地却又声名不显的时代。一个穿越而来的少年,依靠着手中的搜索系统,靠挖掘人才而让大明重新走上盛世巅峰……
热门推荐
  • 绝美女孩闯现代

    绝美女孩闯现代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左右乱跳祸从天来。什么?她要的不是纯纯的爱?再怎么看她也还只是小女孩!什么?她要的只是能够受精和怀胎?有没有搞错?谁说施比受有福,谁说女人注定被主宰?他差点晕倒,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被害......他以为她在男人群中悠哉悠哉,只是因为天真可爱,怎么也想不到她是在暗中进行过滤和淘汰,上帝又在不按理出牌,这样的天使面孔魔鬼身材,谁知道她竟是个“异次元”女孩——专为“借种”而来!!
  • boss溺宠宝贝甜心

    boss溺宠宝贝甜心

    她伊姮沫,从第一次见到他开始,就被他认定是自己以后的媳妇儿。直到五岁那年被无良老妈给彻底卖了,连同自己的老爸也被自己的老妈给忽悠,间接的也把她给卖了。精彩片段:“爹地,妈咪,我恨你们啊!呜呜呜~”“宝贝乖,晚上大叫是不对的,跟我回去啊。”“no,我不要回去!”“哦,原来宝贝你说你累了,要我抱你你回去啊。这可是要报酬的哦!”接着他就把她抱了回去。接着卧室内一室……(你们懂的哦(乛︶乛)嘿嘿)
  • 战争史记

    战争史记

    大陆的东方是武者的天下,而大陆的西方是魔法师的天下。双方矛盾已久,战争也随之而来。大唐帝国中一个卑微的生命,在战争洪流中将会走向何方?
  • 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

    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

    实力派新人作家李慕渊,沉淀数年的精品之作,《花火》《萤火》协力推荐,12篇让人笑着流泪的虐心纯爱故事,献给心里忘不了也得不到的那个人!本书收录了李慕渊已发表的《我的雪候鸟女孩》《红豆生南国》《如果雪知道答案》等经典作品,也收录了她未曾发表过的其他独家作品《猫的报恩》《南棠》《一千步和鱼丸店少年》《九溪迷烟》等。如果想看到最完整的李慕渊,那么绝对不能错过这本故事集!
  • 梦幻未来

    梦幻未来

    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苏古将在梦幻的未来中满足自己的无限求知欲。他将进行和现代科学有着极大联系的科学修行;他将打破人类的认知,凝炼出自己的魂魄,成就不死不灭;他将探索那无尽的星空,找出生命起源之谜。
  • 我的青春有点废

    我的青春有点废

    校园青春的萌动,和学霸女神的校园生活。那不是女神,那是女神经病,学习中的战斗机!!!!!!!!
  • 和女神做同桌

    和女神做同桌

    屌丝男秦萧,在经历同桌离开之后进入了短暂的悲伤之中。“嗯,我有悲伤吗?”无意之中却迎来了新同桌。“啊,竟然是女神。”冥冥之中这难道是上天的恩赐。“NO,这个女神很难搞,不过却很单纯。”一群损友和所谓的情敌(也是乱党)要来夺他的心中女神。“孤王要剿灭你们。”且看屌丝如何成功逆袭搞定女神同桌。“啊,女神我要求抱。”温柔善良的女主角玲雅在经历被迫转学之后,又不断遭遇了更大的挫折,一步步的挫折促使她将要堕落,然在他的指引下却又慢慢成长起来。当所有的现实摆在眼前,他,她的路又该如何。
  • 女汉子:我本风流

    女汉子:我本风流

    李二花,这个名字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俗、俩字那就土鳖。但要说起她另一个绰号,王后,在佣兵界那就如放个屁叮噹两响,如雷贯耳无人不知。不是因为貌美,也不是因为实力,只因一个男人,阎王,只因她是他唯一的女人,也是他最宠爱的女人。但在一次任务中阎王不幸身亡,她悲痛欲绝之下带着骨灰和他的承诺悄无声起的离去,离开了他一生的心血地狱佣兵团,离开了那些生死兄弟。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她们的王后还会不会回来,为她的王、为他们的王复仇。
  • 黑客特种兵

    黑客特种兵

    丁逸风,一个从战场上回归的特种兵。具有一身神秘的黑客技术,改天逆命的失传医术。在回归都市后却不得不接受父亲老友的嘱托,去进行最后一个任务。“风哥,你为什么要黑进美女总裁的电脑啊,还一直开着摄像头?”“别乱讲!我需要贴身保护总裁!我这是随时待命状态!”“风哥,校花想让你帮她修电脑?你去吗?”“唉,我再说一遍,我是黑客,不是修电脑的!不过既然校花有请,那我还是勉为其难的去看看吧。”
  • 幻想奇緣

    幻想奇緣

    奇缘梦言人死在天,命非自所。天地人和,则万物可生,天地人所不和,则生死于风。人中有天命者,莫过其才,有才者,莫过人中龙凤。有人天生为王,有人落草为寇,命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