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前线传来消息,瀛川失守了……”一个士兵急匆匆的跑上大殿,传来的消息更是让龙椅上的凤明烯狠狠皱了皱眉。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天前被逼无奈只得暂时将上官煜关押起来。他还没解决完这件事,这一直不太安定的瀛川便失守了。
瀛川所处的位置特殊,可以说是洛阳的一个关口。瀛川失守代表着什么可想而知。之前就派上官煜去守过这座城池,看来那次他们被教训的还不够惨,竟然还敢来犯。不过,这瀛川作为通往洛阳的重要关口,其防御力和战斗力都不低,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失守的。依照之前的战局分析,鲜卑军队的战斗力还没强到如此地步,想来他们之前是在故意隐藏实力,恐怕连退兵也是他们计划中的一环。能如此轻易就拿下瀛川,看来这瀛川也早就投敌了。凤明烯突然想起那次上官煜从瀛川回来后对他说的话。
“此次瀛川之战,我看出了些端倪。依瀛川军队的实力,以此时鲜卑军队的实力是万万比不过的,然而瀛川却险些败北,这未免让人起疑。我此次前去支援,太守明知城中情况很不好,但是却瞒着我们真实的军情,对我的问题也是一避再避,我怀疑瀛川的太守已经投敌,之所以会是这样,我想他们可能是为了避免让朝廷起疑,所以只得派出军队做做表面功夫,一边向朝廷求助,这样既掩盖了已经投敌的事实,也给鲜卑一次攻城的机会……所以皇上有时间还是多留意一下这些地方太守们吧,毕竟洛阳的命脉掌握在他们的手里。”
想到这里皇上一阵懊悔,这段时间太多做了些什么呀!是他的犹豫不决才造就了今日的局面。如果他够坚定,结果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上官煜更不会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承受这场牢狱之灾,自己还真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呢!
最近在朝堂上总是和丞相唱反调的尚书大人在听到这句话后立马站出来说道:“皇上,瀛川乃洛阳的重要关口,此时失守,用不了几日鲜卑便可兵临城下,事态危急,虽然瀛川失守,但是还请皇上下令出兵支援瀛川,夺回瀛川,便可保洛阳。”
“现在还有多少兵力可以调动?”
“回禀皇上,仅有二十万兵力可以调动。其余的五十万兵力还有三万精英部队也可以调动,但……但虎符还在上官将军手中。”听到皇上问话,兵部尚书站了出来,一五一十将情况上报。
凤羽国国力强盛,兵力雄厚,大部分的兵权掌握在上官煜手中,这虎符还是当年上官煜立下无数战功,皇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虎符交给他的。现在上官煜入狱,但是虎符还在他的手中,只有拥有虎符的人才可凭虎符调动军队,现在上官煜的罪名还没有洗白,当然是不可能再领兵出征了。
“皇上,现在上官煜的罪名还未洗清,怎能让他这有叛乱之嫌的人领兵出征呢!老臣恳请皇上御驾亲征,让鲜卑那些人知道我凤羽国的实力,让他们不敢再犯。”根本不需要别人多说什么,自有人抢着谏言。
“是啊皇上,现在正是士气萎靡之时,皇上御驾亲征更能彰显我凤羽国之威风啊!”
他们说的也是头头是道,上官煜现在在牢里,这样一来带兵出征也失去了最好的人选,再说此次战役关乎凤羽国之存亡,自是不能随意了事的。这主帅的位置也不是谁都能随便顶替的,而且皇上亲征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说,此时正是将士们士气低落的时候,由皇上亲自带领他们也能鼓舞士气,但同时又不得不考虑后果,毕竟是一国之君,当以天下为重,他自己也是绝对不能出任何意外的。战场上的事谁又能拿得准。尚书他们只是想借这次机会将兵权从上官煜手里拿出来,他们顾虑上官家,也不过是因那一块虎符罢了。没了兵权,上官家还能拿什么耀武扬威,反过来说,这对于沈翊他们来说也是一次机会,如果他们实力够强的话,正好借此机会将虎符收入囊中,顺便抓了皇上做人质,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凤羽国就真的成他沈翊的囊中之物了。
“……兵部尚书,现在朕就要拿回虎符,明日,朕会带领三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就算没有尚书的话,皇上也早就想好自己亲自领兵了。父皇打下的江山不能就这样断送在他的手里。
站在一旁的尚书低头保持行礼的姿势,嘴角挂着一抹计谋得逞的奸笑。一直站在原地沉默不语的丞相大人从始至终都在观察皇上脸上的表情。当尚书提议御驾亲征的时候,丞相也没有站出来反对,因为他深知皇上早就有此打算了。
丞相看着龙椅上的凤明烯,眯了眯眼,没人知道他眼里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