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的开启,象征着孔曰有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开始慢慢行走,孔曰回到自己的屋里,盘坐在床上,搜寻着脑海里的知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书前世在古代民间简称“三百千千”,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就用他们作为识字的基础吧。
“好了,都安静,你们是部落的未来,部落的中流砥柱,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我会在一年中观察你们的行动和成绩,选着优秀的学子,作为我的门生,好,现在我给大家诵读百家姓,你们要跟着读”。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孔曰严肃的读着,少年们感觉挺新鲜,大声的跟着读,“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此情此景,让孔曰仿佛回到现代,“这些姓氏的背后有很多小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想”,少年们异口同声说道,这个时候的部落,小孩子除了练武,四处疯跑,没有任何娱乐,一听说有新鲜的事,都异常开心。
“那我们先说这个赵字吧,赵姓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出自嬴姓,是古帝王少昊的后裔。赵姓的具体祖先是少昊的裔孙,造父。据说,造父是西周时著名的驾车能手,曾经在华山得到过八匹骏马。他把八匹马驯好以后,一起献给了周穆王。周穆王用这些马,配上上好的马车,让造父驾驶,到处游玩。有一次,他在昆仑山遇见了西王母,流连忘返,呆了好几年。直到听说徐偃王造反,率领三十六个诸侯国一起进攻周都,才慌忙让造父驾车返京。由于造父驾车及时赶回,才让周穆王平定了叛乱,穆王因此把赵城封给了造父作为食邑。从此,造父的后代就住在赵这个地方,并把赵作为姓氏。
另一支为少数民族改姓赵氏。“百家姓”的第一句,“赵钱孙李”,“赵”指“权”,“钱”指“金钱”。世间万事权和钱的问题是首要问题”
“好不好听?”孔曰问道,“好听”,孩子们高兴的说,都嚷嚷要在听一个,孔曰勉强答应,但要求他们必须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全部记住,接下里又讲了一个“钱”,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在祖父去世后继为天子,掌管中原地区。他执政期间,中原各部落氏族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人口迅猛增长,土地日趋紧张,部族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面对此种情况,颛顼决定重新分封天下,他将自己的八个后人分别分封到己、董、秃、坛、曹、斟、芈等地,让他们各自建立方国独立发展。其中彭国传至颛顼曾孙吴回时,帝喾委托吴回接替其兄长重黎的火正之职,称火正祝融。吴回之子陆终成年后娶鬼方氏的女儿女为妻,怀孕三年却总不生产,无奈之下,陆终只好为妻子剖腹产子,结果得子六人。六子中的第三子名筏,字铿,史称筏铿。后来帝尧封筏铿于彭城建大彭氏国,从此,他便以彭为姓而称彭铿。彭铿是中国古代有名的长寿者,相传他在唐尧时就与夏禹、皋陶等人同时被举荐入朝任职,夏商之时,任守藏史,至周为柱下史,同时又是拥有侯伯之位的大彭国君,活了八百多岁,遂被后人尊称为彭祖。彭祖之孙彭孚,西周时任钱府上士,掌管国家的财政大权,其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事迹,就以他的官职为姓,称钱氏。西周建都于镐京,彭孚虽出生于彭城,相传彭祖筏铿子女众多,而按照西周时期的嫡长子继承制,只有彭祖的长子长孙一系才能继承彭祖的名位和封地,其余诸子诸孙则无法享有这一权利。因为宗法制度规定,任何一个家族中只有嫡长子得以承袭父亲的一切权力和地位,世代保有本家族“大宗”的地位,其余诸子在分得一部分财产和土地后,另外分成若干新的别宗,称为别子,各有自己的氏号。这些别子以后就成为这些别宗的始祖,他们的土地和名位也由各嫡长子继承,成为别宗的宗子。这些别宗的宗子,对于“大宗”而言,他们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宗族内,则为族长,就是“大宗”,史称“别子为相,继别为宗”。因此,彭祖的各支庶子孙多改换姓氏以有别于嫡系,其中有一支把“筏”字去“竹”头简化为“钱”,于是便形成了后来的钱姓。
“好了,今天就上到这里,都散了吧”,四周围观的族人都走了,白云走了过来,“曰哥哥,你刚才说的是你自己编的故事吗?”,“啊,不是不是,这是门派中的各位前辈,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整编,形成了一套各种各样的故事,怎么样,还行吧”,“简直太棒了,你的师门好厉害,以后我要天天来听”,看着白云相信了,孔曰松了口气,为自己的机智点赞,“好呀,我每天都给你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