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74500000002

第2章 异国异姓的兄弟

正在这杀伐得最为惨烈的时候,那些大山一样的大船已经排山倒海一般来到了苏禄海。

这简直是一片楼船组成的城市!呼啦啦有十几条,不,几十条,不,是上百条的大船来了!这是船吗?这是一片在海上突兀而起的大高楼啊,每一条大船都有几十丈长,三四层的宫廷式建筑,精美而豪华。九桅十二帆随风满张,高耸入云。船首镶嵌着神圣的龙眼睛,船尾有龙凤呈祥的五色旗子,随风摇曳。这些渐行渐近的大楼船,正是大明王朝太监郑和带领的巡洋世界的大船队。

在最前面的那艘最大的“大福号”宝船上,一高一矮两个人看着这个即将靠岸的海岛,正在指指点点。高的这个人人高马大,虎背熊腰,头上戴一顶嵌金三山帽,身上穿一领簇新紫色蟒龙袍,腰里系一条玲珑白玉带,脚下穿一双文武皂朝靴,外披一件黄色长披风,显得威风凛凛。而他的脸庞却如一轮满月,眼含春风,表情慈祥,端庄优雅。他正是赫赫有名的大明出访正使、大太监郑和。

《明史·郑和传》说,郑和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云南昆阳州人,祖上在元代时期从西域来到中国,父亲马哈只是回回人,曾往天方(默伽)朝圣,尊号哈只(朝圣者),郑和有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老三。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年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了一名小太监,之后,进入了朱棣的燕王府。有幸的是,燕王注意培养近侍宦官读书习武,朱棣的谋士道衍和尚也喜欢马和,收他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马和从小学习孔孟之道,又通晓佛教和******教的文化和习俗,能武能文,在靖难之变中,马和为燕王朱棣立了战功,深得永乐大帝朱棣的信赖。因为“马不能登殿”,明成祖朱棣在南京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马和姓郑,从此以后,马和就成了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太监。

永乐三年(1405年),35岁的郑和首次奉命出使西洋,他既是明廷奉敕的使臣,又是船队军兵的大统帅,率领着27800余名士卒,乘坐者208艘大船,其中长44丈、宽18丈的大船有62艘,浩浩荡荡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江苏太仓刘家河编队集结出海,到福建长乐县太平港驻泊,等候东北季风到来。

冬天,郑和率船队从福建闽江口五虎门出洋远航,经南中国海域,到达占城(越南南部)、爪哇(印尼爪哇岛)、苏门答腊、锡兰(斯里兰卡)等地。郑和携带着永乐大帝朱棣诏谕海外诸国的敕书,去各国宣读,并持有颁赐各国王的敕诰和王印,又携带着大量的金银、铜钱,运载着瓷器、丝绸等大批货物作为赏赐。所到之地,海外诸国纷纷回应,许多国家的使节和王子们跟着船队回国,来朝拜大明皇帝。

永乐五年九月(1407年10月),为了送跟船来的外国使节回国,郑和带领船队进行了第二次远航。这次出访所到国家有占城、渤尼(文莱)、暹罗(泰国)、真腊(柬埔寨)、爪哇、满刺加(马六甲)等。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郑和第三次统领船队出国。此次航行途中,在满刺加(马六甲)建了一座城垣,盖了大仓库,作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在从古里回航的途中,郑和还在锡兰跟抢劫他的亚烈苦奈尔国王打了一仗,凯旋归来。

郑和今天的这次出洋,已经是第四次了。临行前,明成祖朱棣在行在北平燕王宫接见郑和,说:“三宝太监,尔等这次出洋,一定要去更多更远的番国,邀请番国的使者来我大明朝觐,朕锐意通四夷,内安诸夏,外抚四夷,厚往薄来,意在宣德化而柔远人,四夷顺则中国宁,愿你不要辜负朕的心愿!”

郑和跪在皇帝身前说:“三宝是您身边最信赖的人,感恩戴德,没齿不忘。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朱棣微微颔首,说道:“好好给我长志气,我也要让那些心中不服的竖臣们看看,大明朝虽然没有前元王朝的边疆大,但是我们大明的海疆大啊,我不仅是洪武嫡传,而且文治武功,远迈汉唐!”

郑和说:“吾皇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乐十一年十月(1413年11月),郑和带领着庞大的船队,再次来到了南洋。

过去几次下南洋,也曾经经过苏禄海,但是因为苏禄岛人烟稀少,都没有停留,这次,郑和决定停下来,到岛上去看看,拜会一下岛上的部落首领们。

此时,站在郑和身边的人,也是一名宦官,他身着一件红色的麒麟袍,腰里也系一条玲珑白玉带,脚下穿一双文武皂朝靴,身材比郑和矮了半截,也瘦了不少,但却显得十分聪明干练。这个人,正是宦官、千户官张谦。

张谦是浙江温州金乡卫人,从小父母双亡,一位老族人将他送入宫中,做了一名小宦官,在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朱允炆火烧皇宫时,人们吓得纷纷逃走,而张谦却很有主意,他和几位太监,主动地打开宫门,迎接燕王的军队入宫,燕王朱棣大喜过望,因此对张谦十分信任。

永乐六年,渤泥国来大明朝拜的老国王在南京去世,小王子遐旺年幼,永乐皇帝知道张谦遇事有办法,能够独当一面,就派他去送小王子遐旺回国。张谦送小王子回国之后,拿出大明皇帝任命遐旺为渤泥国新国王的委任状,联系当地各方面势力,促使遐旺顺利登基,建立了大明王朝对渤泥国的藩属关系,自己也与国王遐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朱棣皇帝对张谦赞赏不已,这次郑和再次出洋,要去更多的番国,任务更加艰巨,皇帝因此便派他随着郑和一起出行。

张谦也确实是一个有心人,在与渤泥国国王上下等接触的时候,他已经学会了简单的马来语。在来到郑和的大宝船之后,他除了紧随郑和左右、积极地为郑和出谋划策之外,还跟着通事(翻译)马欢学习各国的语言。

大宝船离苏禄岛越来越近,郑和与张谦都在观察着岸上的情况,突然,张谦惊讶地叫道:“不好了,三宝太监,你看岸上在打仗,还挺激烈呢!”

郑和点点头,坚定地说:“是啊,我看着也是,这样可不好,既然我们经过这里,就不能让强人欺负弱小,我们有责任平治天下,协和万邦!我们这些大船上不了岸,你可以先乘一艘战船,上岸看看,岂能在我们大明两万名士兵的眼皮底下打起来!”

张谦说:“好的,请您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说完,张谦就下了大船,换了一艘战船,快速向苏禄岛方向驶去,离岸上越来越近了,打斗的场面看起来十分残忍,一些人已经倒在地上,而另一些人还在追打着。

张谦当机立断,喊道:“发炮,吓吓这帮海盗!”

“轰——,轰——,轰——”战船靠岸一侧的火炮——神威大将军同时开火,炮弹打到岸边,震耳欲聋,泥沙飞溅,烟雾升腾。

打斗中的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的阵势,全都吓坏了!西王和一些人被震得一下子坐在了地上。

烟雾弥漫中,张谦带领士兵们冲上了岸!

张谦看看一片狼藉的战场,看到身穿鲜艳的黄色和绿色衣衫的两个人,猜出来他们是部落的大王,就走到他们身边,厉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打仗?”

东王和西王一起指着对方,说:“怨他,是他挑起来的!”

张谦说:“一个一个说!”

东王说:“我是这个岛上的东王,他是达威达威岛上的西王,还有地上躺着的那位,是巴西兰岛的峒王爷,今天,我来海边欢迎峒王爷,不料,西王带着人,拿着武器打上岛来,打伤了我们不少人,你看,峒王爷可能不行了。”

张谦看着一个个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人们,对一名随从说:“快回去报告三宝太监,让船上的大夫都来给受伤的人治病!”

船上随行的大夫们很快乘坐快艇背着药箱来了,开始给受伤的人们敷伤治病,受到帮助的人们非常感激。

峒王已经昏死过去了,中国来的大夫们在为他整理伤口,做止血的工作,看样子凶多吉少。大家围在他身边,不住地叹息。张谦叮嘱大夫,一定最大努力,来挽救峒王的生命。

东王巴都葛·巴哈刺向张谦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张谦看着西王麻哈喇葛麻丁,气愤地说:“你带着人来到人家的岛上,大打出手,伤害无辜,你说,是不是你的错?这该怎么办?”

西王麻哈喇葛麻丁看着眼前的一切,又瞥见海里面楼船林立,遮天蔽日,不知道张谦一行人是从哪里来的,要干什么,吓得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东王看着西王,余怒未消,说:“峒王被你打伤了,非常严重,如果好不了,你要负全部责任!丧葬和赔偿,由你负责!”

张谦说:“从今以后,不许再相互打斗,彼此都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该有多好!”

西王低下了头,说:“但愿峒王能好起来,如果好不了,我全部负责吧。”

张谦看看这两个人,问道:“你们这东王、西王和峒王,是什么关系?”

东王巴都葛·巴哈刺回答道:“也没有什么关系,都是在不同的岛上生活,我这里在中间,大家有什么事情,都要从我这里经过。”

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小声说:“哼,打仗的关系呗,多少代人了,都这样打打杀杀!”

张谦说:“我们中国人讲究长幼有序,兄友弟恭,你们应该三位王爷排出兄弟次序,就不会再出现打仗的事情了。”

西王高声说:“我赞成排序,我的岛最大,我排老一!”

张谦说:“长幼不是靠力量说话,而是用年龄、阅历来说话,你们年龄怎么样啊?”

东王说:“我年龄最大,49岁,西王38岁,年龄在中间,峒王最年轻,20岁,刚刚娶了王妃,唉,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张谦说:“你们不是用拳头排序,而是按照兄弟的年龄排序,就以东王为尊,西王为次,峒王排老三,大的爱护小的,小的尊敬大的,相互之间唯恐对别人照顾不够,哪里还能打起来呢!”

西王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张谦上前一步,将两个人的手捉在了一起,说:“好啊,从今以后,希望你们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东王西王二人都点点头。

督马含、安都鲁等孩子们看到张谦到来后发生的这神奇的一幕,从布满血腥的战场,到敌我双方握手言和,不由得欢呼着鼓起掌来,张谦已经成为孩子们心中敬仰的大英雄!

这时候,三宝太监郑和已经下了船,来到了岸边,看到一场恶战已经化干戈为玉帛,也跟着高兴地鼓起掌来,对张谦说:“张千户,你干得好啊,真有你的!”

张谦不好意思的低头说道:“都是三宝太监教诲的,您出海这么多年,不都是这样与人为善,化解矛盾,协和万邦的吗?”

张谦看到东王、西王不认识面前这位大个子男人,就笑着介绍说:“二位王爷,这是我们的大明国的出海正使郑和,带领大明的船队四次远航海外各国,因为他兄弟排行老三,人称三宝太监。”

东王说:“早就听说过三宝太监的大名,传得神乎其神,不想今天能够遇到,是我们的荣幸!”

西王不说话,啪的一声跪在地上,大声说:“三宝太监爷爷,刚才看到那些大楼船,我还以为出了海市蜃楼了呢,不想竟是真的!都说您是海上的神仙,谁想到我还能见到您,真是太荣幸了,保佑保佑!”

郑和上前把西王扶了起来,说:“千万不要客气,我们应该以兄弟相称,看到你们化敌为友,冰释前嫌,我也非常高兴!今天,我们就一起结拜为异国异性的兄弟,自此之后,永结同心!”

东王激动地说:“三宝太监,您愿意和我们结为兄弟,真是太好了!今天,本来是峒王爷要来岛上加入******,成为兄弟的日子,刚才被西王砍倒,我就像断了胳膊一样难受,现在,又多了这么几位大兄弟!”

西王不相信郑和的话:“不可能吧,我能和三宝太监成为兄弟吗?”

张谦说:“能,三宝太监已经说了,你们要结拜为异国异性的兄弟!”

西王低下了头,难过地说:“可惜,峒王被我用大刀砍倒了,现在生死还不知道,我真是昏了头啊!”

东王说:“你对峒王的罪以后再算,三宝太监愿意和我们一起结拜兄弟,是我们的福气,我让巴西兰岛的一个人代表峒王,跟着我们一起结拜!”

三宝太监让士兵们从大船上抬下来四坛酒,找了五只瓷碗,打开一坛酒,一一斟满,顿时,浓浓的酒香在海岛上飘散开来。

郑和说:“来,今天我们有缘相识,殊为难得,一起结拜为异国异姓的兄弟!张千户,你看我们怎么排序啊?”

东王说:“不用排了,三宝太监当然是我们的老大。”

张谦说:“不一定,东王45岁,应该为长兄,三宝太监今年春秋42岁,应为二哥,西王38岁,应为三弟,峒王20岁,是为小弟。”

郑和对东王说:“是的,兄弟排序,当以年龄为准,岂能以权势压人,你就是大哥!”

大家都对三宝太监的高风亮节赞许地点点头。

郑和又回过头来对着张谦说:“张千户,还有你呢,怎么把自己忘了!”

张谦连忙后退,摆摆手说:“三爷,您是大太监,这次出访的正使和大元帅,和苏禄国三王一起结拜为兄弟,是平起平坐,我为您效力就行了,和我一起结拜,会丢了您的身份!”

郑和说:“兄弟同心,其力断金,一起出洋,正需要我们兄弟同心协力,共同为吾皇出力之时,岂能推让?”

张谦笑着说:“兄长说的极是,既然能看得起我,一定不负众望,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我今年虚活了35岁,排为四弟,在五弟峒王八都之前。”

大家一起说好!

这时候,独眼龙突然在人群外面喊了一声:“西王爷,先等一等,我有话要和您说!”

西王看看他鬼鬼祟祟的样子,厌恶地说道:“你咋呼什么,这节骨眼上,有事儿回去再说!”

大家一起朝独眼龙看去,不知道他要说什么话,独眼龙看看大家的神色,气的“唉”了一声,跑开了。

张谦让大家划破手指,把血滴在碗里,然后一起端起酒碗。

郑和端着碗在前面领着行礼。他高声说道:“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苏禄东王巴都葛·巴哈刺、我大明出洋正使郑和、苏禄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大明千户官张谦、苏禄峒王八都兄弟五人义结金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说完,扬脖将碗中的酒倒入口中,大家也跟着学,把白酒干了。

郑和又领着大家一起给东王磕头行礼,东王还礼。张谦和西王、还有峒王的代表人一起向二哥郑和行礼,之后,张谦和峒王代表人向三哥西王行礼,峒王的代表人最后向张谦行礼。

这一圈礼仪下来,郑和与张谦比较得心应手,而东王、西王、峒王的代表人就比较难受了,好在大家都是诚信,也就不再计较礼仪是否规范了。

西王担心地问:“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什么意思?异姓兄弟必须这样吗?”

张谦解释说:“我们中国结拜兄弟,最早是三国时期刘关张三结义,就是这样说的,是不是兄弟们必须那一天去死,我觉得还是尽心就好!”

西王大叫道:“不好了,早知如此,我到这里来,还带着什么砍刀,这峒王兄弟千万不能死啊,死了,我也活不成了!”

郑和将剩下的酒送给东王、西王和峒王的代表人,希望以后喝酒的时候,就能想起兄弟来。东王、西王都说,那是肯定的!

郑和说:“我也是,我在茫茫大海航行的时候,也会想起兄弟们来的!”

大家都说好,以后会彼此想念的。

郑和又对大家说:“我们大明皇帝派我出使海外各国,就是劝告各國循理安分,庶几共用太平之福,我这里带着永乐皇帝给你们的敕諭,我来宣读一下。”

东王巴都葛·巴哈刺恭敬地说:“好啊,愿意恭听大明皇帝的指示!”

西王麻哈喇葛麻丁惊喜地鼓起掌来:“嘿嘿,看看大明的皇帝对我们怎么说!”

郑和展开圣旨,用尖细的声音宣读道:“皇帝敕谕四方海外诸番王及头目人等,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致失所。今遣郑和赉敕,普谕朕意,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抒诚来朝,咸锡皆赏。故兹敕谕,悉使闻知。”

东王西王听完,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些什么,张谦就仔细地把圣旨上的话解释了一遍,二王立即跪倒在地,说:“皇帝说的太好了,我们愿与大明皇帝共享太平之福!”

张谦说:“我们皇帝说了,如果能带着诚意去中国朝拜,所有取得人都能得到厚厚的赏赐!”

东王说:“我早就想去大明国,看看上国的盛景,带着我们苏禄岛的珍珠去做生意,不想大明的使者就真的来了,还和我成为了异国异姓的兄弟,真是如在梦中!相信我吧,我一定会到大明朝拜皇帝,顺便也看望一下那里的两位兄弟们!”

西王说:“结拜兄弟本是好事儿,可是,我要先照顾好峒王兄弟,不能让他死了才行!”

东王说:“是啊,但愿真主安拉能够保佑他,峒王八都和我们已经是兄弟了,他的生命和你我紧紧相连。”

督马含、安都鲁和那帮孩子们,已经在海滩边上摆开了阵仗,有模有样地玩起了兄弟结拜和宣读圣旨的新游戏了。

同类推荐
  • 老肥猫的故事

    老肥猫的故事

    在猫州平原上,生活着一种肥肥胖胖的猫。没有饥饿的压迫,没有天敌的追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无数个生命在饥饿中倒下。做为族长的老肥猫,为了肥猫族的延续,担起了延续猫族的巨大责任...——初中生,随便写写
  • 水浒天途

    水浒天途

    邓龙站在二龙山上。山下就是日日来关前叫骂,并会在未来铲掉他半个脑袋的鲁大师。晁盖已经从了贼,梁山泊正发展的有声有色。江南的方腊已经不堪花石纲的苦役,要起兵作乱……而在北边,女真蛮族已经崛起,还有不到十年的功夫他们就要南下,到时候这繁华大地就会尸骨山积……“穿越成谁不好,偏偏穿越成了被鲁大师开了瓢的邓龙,还是处在积贫积弱行将灭亡的大宋,我该怎么活下去,还要活得越来越好?”
  • 北宋搅屎棍

    北宋搅屎棍

    时光的长河站着你我,李琦的到来让河流悄然分了茬。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北宋。亚里士多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李琦说:给我一文铜钱,我能搅动八方风雨。
  • 东海有夏

    东海有夏

    当时乱离苦,风流只做古!两晋时代,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北地板荡,衣冠南渡江左。北地流民往来塞于道路,积骨累于野。有铁船东来,引中国仁智之士,能巧之匠,勤劳之农,开国台湾,奉昊天之志,存中夏星火。泛舟四海交通天下,耕海牧渔以帆作马。初次写书,新手上路,请各位读者大人多多支持。
  • 水浒之特种兵王

    水浒之特种兵王

    特种兵王陈枭穿越到了水浒世界,利用现代知识忽悠梁山好汉,拐骗水泊英雄,打造出一支属于他的精锐水浒军!他说,既然老天不长眼,那就让水浒军替天行道吧!
热门推荐
  • 海渊

    海渊

    这是两个失去所有光明而一起成为对方光明男女的故事。由于父亲的暴力倾向,她的母亲杀了酗酒的父亲,然后在监狱自杀,从此她成了人人都想避开的可怜女孩。只有外婆坚持独自养育她,让她在孤独的童年有一丝安慰。原以为自己不会有任何朋友,但他出现,让她知道自己不孤独。但最后他突然离开了她,没有任何预兆离开了她。再加上外婆去世,她关闭任何情感交流,就算身边的吕阳明如何痴情,她也不会动一丝一毫的心动。然后在大学新生典礼意外与他再次相遇,她的心房又再次毫无预兆打开,虽然她是如此坚决抵抗,甚至为了他不惜与自己的养母撕破脸面,只是自己的真心换来是第二次失望......
  •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对父亲和母亲的爱、因为某些原因,我一直没说出口,而且每次聊天说不上几句就吵架。千言万语我就想写出来。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有着非常淳朴的心。父亲就像是山、威严屹立,为了这个家,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曾经在我们村以做事太过于勤奋备受大家心疼。母亲就像水,细水长流的滋润这个家,家里的一切都是母亲打理。跟很多人的母亲一样,总是喜欢唠叨、所以每次他们吵架、打架,我都会选择站在父亲这边。但是我对他们的爱,我没有站队。
  • 大明推官

    大明推官

    本小说主讲大明推官,人称“武三袁”之一的袁可立,其即为大明“四朝元老”之臣,亦诰“五世恩荣”之赏,为官不阿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军事战略家!本文分为以下章节《卑斗巡抚》、《血衣锦卫》、《智洗倭罪》、《琉球问案》、《湖州案》、《抗旨斩弄臣》、《授命立危疆》等,其中包含菜场悬尸、血衣锦卫、五行遁术、琉球女魂、边疆鬼煞等原创情节。案情层层递推,步步惊险,且看一代推官如何斗智斗勇,杀贪官收鬼煞!本作品为一部侦探力作,除了烧脑的细节,更有惊险异常的情节,还有您意想不到的悬疑片段!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恋恋天使缘

    恋恋天使缘

    一个既普通又平凡的女孩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全国前三的名校,再以交换生的身份进入全国第一名校就读一个学期。在这期间,他与她相识相对相知相恋,可她为救她姐,丧生于大海……
  • 替嫁萌妃:病娇夫君太勾魂

    替嫁萌妃:病娇夫君太勾魂

    蓝氏集团的准继承人,一朝穿越,成了别人的替嫁新娘。嫁的丈夫好死不死还是个卧病在床的病秧子。病就病吧,只要不打扰老娘赚钱就好。入国都,开商行,弄权朝,吃喝拉撒睡一条龙服务,想方设法的敛财,最终成为一代商业女王。就在她打算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时候,一道晴天霹雳从天而降——赐婚。“麻蛋,老娘要当黄金单身妹,不结婚!”蓝灵当机立断,卷起铺盖卷就跑路了。谁知还没跑出城门,身后就多了一条跟屁虫。“娘子,等等为夫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秘爱:霸道总裁慢慢宠

    豪门秘爱:霸道总裁慢慢宠

    “妈咪!”“我不是你妈咪!”在某天她突然被一只萌宝抱住双腿不能移动,“老婆!”“我不是你老婆!”某天她被传说中鼎鼎大名的男人拦住,一大一小每天吃她的!住她的!还变着法的占她便宜!人家明明二十岁,哪来的老公和三岁儿子!“爹地!妈咪不记得我们了!”萌宝嘟着小嘴伤心道,“没关系,我会让她记得!”某位笃定的说道,“爹地!有了妹妹或弟弟是不是妈咪就不会逃跑了?”“你可以回自己房间了!”某人命令着小小的帅哥,“爹地加油!”某女听到他们父子的对话立马卷包裹走人!而某人却站在门口邪笑道:“老婆!你要去哪儿?”“大神!您真的认错人了!求放过!”
  • 云昧之石,影缘一续

    云昧之石,影缘一续

    一颗水晶之石,让往世情缘再续。你是否还认识我,我是否还记得你。一桩桩血案是破碎的爱意,往世影缘今生再续……
  • 亭月

    亭月

    她是一位机灵娇俏,容颜秀美的富商千金;因一时憧憬,跟随武艺高超的长姐来到了闻名大申的照元城。却在不经意间遇上了一位和她同心不离,相守一生的良人。他是名响照元,英俊豪爽,文武双全的懈月阁阁主;却在好友的聚会遇上秀美清柔的她,那一刻的怦然心动的,让他如同坠入了酝酿很久香味醉人的梨花白中,沉醉如痴。从开始小心守护到最后倾尽情意,也不过只是想与她共度一生一世。
  • 石评梅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石评梅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深夜梦回的枕上,我常闻到一种飘浮的清香,不是冷艳的梅香,不是清馨的兰香,不是金炉里的檀香,更不是野外雨后的草香。不知它来自何处,去至何方?它们伴着皎月游云而来,随着冷风凄雨而来,无可比拟,凄迷辗转之中,认它为一缕愁丝,认它为几束恋感,是这般悲壮而缠绵。世界既这般空寂,何必追求物象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