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观念在更新
人类历史上,以金钱代表的财富面孔已变化了许多。就大的时代来说,可以分成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每一个时代中财富的代表物都是不同的。在农耕时代,土地就是金钱的脸。人们追求创富的努力方向也与各个时代财富的代表物有决定关系,想创富的人不可不理解这一现象,不可不认清金钱的面孔,改变不符合时代的财富观。
在农耕时代,富人是那些拥有大片肥沃农田的人。如果你没有出生在这个群体中,那么你就是平民,也就没有什么机会成为当权者。90:10的规律控制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有10%的人因为婚姻、生育和征服的缘故能够掌权;其他的90%的人成为奴隶或者农民,耕耘土地而一贫如洗。
工业时代来临,财富不再是农田而是不动产。但建筑物、工厂、仓库、矿产和工人住宅的改造仍受到土地的限制。突然之间,富饶肥沃的农田开始跌价。事实上,是一件有趣的事发生了:即岩石地的作用日益显现。肥沃土地的价值比不上不易耕种的岩石地,只是因为岩石地可以容纳像摩天大楼、工厂这些更高更大型的建筑物,并且还常常蕴藏着石油、铁和铜这类推动工业时代发展的资源。当工业时代来临的时候,许多农民的实际收益降低了,为了维持生活,他们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劳作,耕种比以前更多的土地。
在工业时代,去学校学习然后找工作的观念开始流行,“工作”的概念变得很普通。你去学校念书,得到一份赖以谋生的工作,在公司或者社会团体中拼命工作向上爬,当你退休以后,公司和政府会照顾你的生活需要。
工业时代仍和农耕时代一样,只有一少部分人掌握着大部分的财富。在这个时代,虽然有10%的人不是因为出身高贵,而是依靠自身能力成为富人,但90:10的规律仍然成立。它能起作用的原因是:创造和管理财富除了需要大笔资金、人力、土地、建设能力和经营管理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巨大的努力和协调能力。例如:建立一个资本密集型的汽车公司或者石油、矿业公司,要花费巨额资金、占用大片土地和雇用许多受过正规教育的具有聪明才智的人才。除此之外,你得遵守法律一比如环境保护法、贸易协议、劳动法等等。在工业时代,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准有所提高,但真正的财富仍控制在少数人的手中。
现在到了信息时代,虽然土地、不动产仍是财富,但已不是财富的面孔,金钱有了新的代表,那就是知识。当然,知识在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也可以转化为财富,但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到超过二者成为金钱的第一面孔,现在不同了,世界经济步人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实质就是知本经济,与之相应,富豪们也发生了显着变化。
貌不惊人的比尔·盖茨因为因特网而成为当今世界首富,身居陋室的杨致远也靠因特网在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通用汽车等老牌公司几十年、上百年积累的财富,在这个网络时代只要十几年、甚至两三年就能达到。网络突破了传统经济的模式,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超级创富时代,孕育了一批网络富豪。
1999年7月,美国《企业家》杂志刊登了500名最富有的美国人名单,比尔·盖茨仍是美国最富有的人,个人身价980亿美元,比菲律宾831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多,而且其个人净资产已经超过美国40%最贫穷人口所有财富的总值。2000年,虽然微软股价大跌200多亿美元,比尔·盖茨仍以630亿美元,稳坐全美富豪榜首和全球首富宝座。
630亿美元,是一个抽象的数字,如果把这个数字形象化,比尔·盖茨的财富就会令人瞠目结舌了。如果把他的钱用1美元的钞票一张接一张连成一长条,可以从地球到月球走十个来回。这些钱垒起来的高度为5848千米,重量有5万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年薪20万美元,当一年总统抵不上比尔·盖茨半个小时挣的钱。总统、副总统、高院大法官还有535个国会议员,这些人合计年薪7500万美元,比尔·盖薪可以供养他们长达七百多年。比尔·盖茨富可敌国,他的资产相当于委内瑞拉和希腊的国民生产总值。
比尔·盖茨的财富来自网络,来自这个不可思议的网络时代!
工业经济时代的传奇人物洛克菲勒花了25年才赚到他的第一个10亿美元。但是,温尼克(在《资本家》500名最富有的美国人名单中以32亿美元排名第68位)在把钱投资在海底纤维光学电缆制造方面后的短短18个月内,就加入了亿万富翁俱乐部。
沃克是因特网商业公司Pricelinecom的创办人,他以41亿美元排名第43位,他同样在短期内成为亿万富豪。
最好的例子是玛格丽特·惠特曼的经历。她曾经是哈斯布罗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加盟ebay公司才14个月,便使其账面净资产达到了14亿美元,几乎是前公司老板财产的2倍,要知道,以前她工作过的公司是经过75年的奋斗才达到7亿的市价。
号称世界第一管理人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韦尔奇指出:“在我任职通用电气公司的岁月里,还不记得什么事情比网络更重要、影响更广泛。因特网重要性排在第几?第一是因特网,第二是因特网,第三是因特网,第四还是因特网。”
网络富豪们个人资产的膨胀,反映出目前全世界产业结构的根本变化: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产业。反观1982年的全美富豪榜,前10名中的8位是石油界巨头。而现在,他们都只能屈居在那些年轻的网络富豪后面了。弗朗西斯·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在网络经济中,我们应该说,“网络就是财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7年9月26日在圣哈辛托社区学院发表演说时说:“在19世纪,获赠土地便是获得机会。正如有人给了你们在德克萨斯州的祖先那么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资本。在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因为他们知道,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不在乎他们拥有什么,而在乎他们知道什么和能够学会什么。”
在21世纪的当今世界,规定权力与财富分配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正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说:“知识资本最终将导致‘世界财富的一次大转移’,转移到知识资源掌握者手中。”
财富的含义,正在从诸如黄金、货币或土地之类的有形资产逐步转移到无形的知识,即谁拥有更多知识,谁就拥有更多的财富。
权力的内涵,也将不再以某个特殊的位置为标志,而以对知识的驾驭和控制为基础。在脚步日益清晰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分配是以知识为轴心的。
在生活中的一切领域,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
而今天,财富分配的规则很显然已经真正以知识为轴心。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富豪变化如下:
1900年左右——安德鲁·卡耐基从事钢铁业成为巨富——4.75亿美元。
1910年左右——约翰·D·洛克菲勒从事石油业成为亿万富翁——14亿美元。
20世纪20年代——亨利·福特靠汽车发家成为亿万富翁——10亿美元。
20世纪30年代——约翰·多兰斯生产听装饮料(坎普尔汤)成为亿万富翁——1.15亿美元。
20世纪40年代——霍华德·休斯承包军用飞机制造、工具生产和电影业成为亿万富翁——15亿美元。
20世纪50年代——阿瑟·戴维斯从事铝工业成为亿万富翁——4亿美元。
20世纪60年代——H·罗斯·佩罗创立EDS公司(1962年)——38亿美元。
20世纪70年代——萨姆·沃尔顿使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上市——220亿美元。
20世纪80年代——罗恩·佩雷尔曼作为华尔街市场交易者创造财富——38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杨致远与别人共创“雅虎”——37亿美元。
这是《福布斯》在本世纪初总结的一个财富形式转移统计,你从中可以看出财富的脸悄悄地改变:金钱的代表从有形的钢铁到无形的互联网,从硬到软,差距越来越大。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短短的二十来中,富豪也出现了三代。
中国的第一代百万富豪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那些街边仔,摆小摊、做小贩开始的个体户。
中国的第二代百万富豪是: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那些“炒房地产”、“玩空手道”的儒商、官商。
然而,随着中国的市场结构从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从暴利时代进入微利时代,那些练摊的个体户纷纷感叹:如今的钱不好赚!
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混沌走向成熟,那些“玩空手道”的儒商们也玩不转了!
靠“脑体倒挂”和“皮包公司”起家的暴发户神话的破灭,是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伟大的历史性进步。
那么,谁是中国的第三代富豪?
张朝阳被誉为“硅谷版本的企业家”,他是中国新一代富豪的典型代表,其特征是:高科技、低年龄。曾有记者问张朝阳:“你会成为中国首富吗?”他回答说:“希望会吧,不过还会有许多人冒出来。”
知识经济的浪潮已经改变了财富的分配方式,而对于中国许多年轻人来说,现在首先要改变的恐怕还是观念。当你怀揣厚厚的求职材料为找一个用人单位而四处奔走的时候,当你想出绝妙的主意而得不到老板采纳的时候,为什么不换一种想法:与其为别人打工,还不如自己去创业!你应该知道,这个时代已经为一切梦想提供了以“10倍速”成功的可能,否则,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快车就会从你面前一晃而过。
改变你的创富战略
时代变化了,财富的形式也在变迁,每个有志于靠财商创富的人就应考虑是否适应这一变化,改变你的创富战略,抛弃不合时宜的求富计划,走财商创富的道路。
统计近几年的创富者,80%以上是30岁到40岁之间的年轻人。国外如此,国内也不例外。35岁的杨元庆出任联想少帅;38岁的段永平数年时间连创“小霸王”、“步步高”两大品牌,一个南下的打工仔的创业神话让全球注目。杨致远因创办雅虎而一举成名,张朝阳又以搜狐而名动天下,此两人入选《时代》评选的全球50位数字英雄,他们的年龄分别为31岁和34岁。网易创始人丁磊27岁,亚信总裁田溯宁38岁,32岁的王志东组建了全球最大的华人网站——新浪网,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运营商——盛大网络创始人陈天桥30岁出头……
这些年轻有为的成功者与富翁都来自我们普通的百姓中间,他们的昨天与芸芸众生一样平凡普通。他们出身平凡,艰苦求学,不仅有创新的知识,而且有出众的财商,据此创下了骄人的财富与业绩。
过去一个富翁的诞生,需要几代人的财富积聚,一些白手起家的创富者,也几乎耗去了一生的精力,才得以成为富豪。但现在因为有知识的力量,财富积聚的速度成倍成倍地增快了,过去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财富积聚,现在几年甚至两三年就完成了。这就是知识的威力。
1999年底美国硅谷“十大风云人物”中,华人占4位,而他们无一不是从穷书生走向亿万富翁的。这4位华人创业英雄曾经是留学美国的莘莘学子,如今成为新一代华人富翁的代表。
陈宏出生在西安,1985年赴美攻读博士。20世纪90年代初,陈宏在硅谷创办了一家网络服务公司Aimnet,从而成为互联网产业最早开拓者之一。1994年,他又创办了环球国际漫游联网公司(GRIC)。该公司199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陈宏也因此成为第一位来自中国内地而在美国成功上市的电子商务专家。迄今,他的公司市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
李广益第一次创业在1987年,他依靠四处筹集的100万美元创办了Digickm系统公司。7年后,公司被新加坡创新公司以4000万美元收购。1998年,李广益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成立了传媒译码通讯公司。1999年6月17日,世界着名的思科公司以4.7亿美元并购了传媒译码公司。此次并购,创下了迄今为止并购未上市公司的最高价纪录,使传媒译码公司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广益身价一下子翻了16倍,成为华人富翁的佼佼者。
陈丕宏是搞电子商务的“精英”。1989年,陈丕宏拿出4000美元创办了名为“赢家”的第一家公司,3年内年营业额达到2000万美元。后来被赛贝斯公司以1亿美元兼并。不甘寂寞的他又于1993年创办了宏道公司,主要从事商务软件开发。软件一开发出来,很快就被摩托罗拉、花旗银行、美国航空、香港电信等400多家跨国公司采用。陈丕宏的公司1996年上市,上市后股价屡创新高,半年投资回报率曾高达400%。1999年11月,宏道公司创办人及董事长陈丕宏,被美国权威机构评为“全美100位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
与前面几位传奇人物的成功经历不同,段晓雷用做小买卖赚来的一点钱创办了Utron公司,做起主板机及笔记本电脑的买卖。1996年2月,段晓雷终于创办了网上网公司。公司推广能提供网络服务业者所需要的宽频网络。1998年12月,段晓雷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半年后,公司的市值达到2亿美元,网上网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宽频中心之一。
财商本身,就是个人身上固有的尚待开发的无形财富。财商创富当然不是人人都适应的惟一创富之路。开启财商,更新观念,其宗旨就是面向新时代,打开适合自己的创富之门。
大财富不等于高年龄
很多人都认为财富是积累起来的,而积累需要时间,所以,要成为超级富豪必须耐心地等待几十年。其实不然,大财富不等于高年龄,百万富翁越来越年轻。
这似乎是一个到处都在诞生一夜暴富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时代。戴尔、杨致远、贝索斯,这些美国IT业的弄潮儿,正迅速成为当今中国年轻人的偶像。连比尔·盖茨似乎都有些过时了。在一些年轻人看来,不仅因为盖茨死守着个人PC的城池,不能跟上INTERNET的高速列车,而且盖茨用了25年时间才达到家财800亿美元的创富方式与速度也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了。雅虎、亚马逊这些网站一上市,股价飙升,使三十来岁的杨致远、贝索斯们在更短的时间暴富,更刺激了急性子的年轻人。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真的到来了。中关村的IT名人们纷纷抛出自己拥有的股票套现,一夜之间出现了许多千万富翁、亿万富翁。
风水轮流转,大款轮流当。
据《亚洲周刊》报道,近30年来,全球百万富翁的平均年龄已从62岁降到38岁,百万富翁的队伍正日渐年轻化,并且其资本规模也不是以百万而是以10亿为计算单位。由此可见,在当今世界,百万富翁呈年轻化趋势已是不争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