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安内》
攘外必需先安内!不把自己的部队建设搞好,别人还没有打到你,你自己先爬下了,动物尚且团结一致,繁衍生息,人类是万物之灵,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阿骄创办的罗教,得到了民众的拥护,他们发扬民主,各族民众一律平等,阿骄更成为精神领袖,阿骄书读得多,明白的道理也多,他知道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上梁不正下梁歪,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克己奉公,他更虚心接受将士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抗元队伍的主体是得民心的,是一支守纪律、懂规矩的部队,整个队伍精神振奋,纪律严明,一切行动听指挥,阿骄,对自己的队伍充满着期待,兵不在多,将不在广,兵将在于精炼,以一当十,以十当百。精兵强将具有摧枯拉朽的功效,战场上兵败如山倒,树倒猢狲散,这条铁律,屡试不爽。内部安顿下来了,再看看阿骄是如何攘外的,阿骄在元军来路沿线安插了密探,随时掌握元军动向,刺探军情是一项智力加体力的活,阿骄特别喜欢侦察兵和狙击手,那时也有这些作战能手,只是称呼不一样,侦察兵称之为细作,狙击手称之为刺客。在阿骄的阵营之中,最著名的侦察兵、狙击手就是幺鸡……不!是幺鸡他哥二条,阿骄安排二条带着一队人马昼伏夜出,化妆潜伏,漫漫接近元大都,去执行绝密计划,计划代号“射天狼”具体计划仅有阿骄、二条、幺鸡三人知道,知道的人越多,暴露的目标就越大,完成起来更加困难,阿骄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兄弟们,他在队伍出征仪式上,分别握住对方的手,道出了他们的名字,兄弟们感激的热泪横流,喝了壮行酒,勇士们迎着呼啸的北风出发了。名字是出征前,阿骄向二条打听好了的,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阿骄说:“家里是独子的出列,就别去执行绝密任务啦!家里有老人需要赡养的也出列!”可是看不到有人站出来,阿骄就说:“我会按时把你们的军饷送到你们亲人手里的!绝不食言!”阿骄说到做到,立即安排人把当月的军饷发放下去,民以食为天,兵以饷为生。阿骄一直关注着这支年轻人组成的奇袭小分队的动向,无奈天遥地远,信息渺茫,只有在心里面默默地祈祷。知己知彼掌握战场主动权,是一个军事家的必修课,阿骄在派遣细作刺探敌情的同时,自己也到预计的战场踩点,掌握第一手资料,向附近的居民询问,当地的地理、天文、自然资源的情况,都一一记录下来,作为战场参考资料。元军为何迟迟不到呢?元军多是骑马,在平原上推进速度很快,在山区就困难的多了,他们的战线拉得越长,后方补给就是问题,还有沿线地区其它部族的袭扰,元军进入川西已是人困马乏,强弩之末啦!阿骄决定趁元军立足未稳,打他一个人仰马翻,给元军一个下马威,让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品尝一下重庆合川人的火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