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虎生活在我国中南部,是亚种老虎中体型最小的。雄性华南虎长约2.5米,重约149~225千克,而雌性体型要小一些,长约2.3米,重约90~120千克。与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亚虎相比,华南虎身上短而宽的斑纹间距很大。母华南虎的怀孕期约103天,平均每次可以产两三头幼虎。不到两年的时间,幼虎就可以学习捕食,三四岁就具有繁殖能力。华南虎正处于垂危状态,野外数量约20只,呈孤岛分布,且捕食对象稀缺。华南虎于1996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濒危”级别、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
华南虎之所以濒临灭绝,先是50年代的捕杀和60年代的“除害”运动。1956年冬,福建的部队和民兵捕杀了530只虎、豹。在这场运动中,江西的南昌、九江、吉安以及福州捕杀了150多只老虎。1959年冬,贵州有30多头虎、豹遭猎捕。1963年广东北部共捕杀了17只老虎,雷州半岛也有17只被捕杀。1953年至1963年,有一个专业打虎队在粤东、闽西、赣南共捕杀了130多只虎、豹。老虎当作“害虫”是对华南虎的致命打击。
与东北虎相比,华南虎命运要糟得多。1959年2月,林业部颁发的批示里,把华南虎划归到与熊、豹、狼同一类有害动物,号召猎人“全力以赴地捕杀”;而东北虎被列入与熊猫、金丝猴、长臂猴同一类的保护动物,可以活捕,不能杀死。
1962年9月国务院颁布指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列出19种动物为严禁捕猎动物,并在一些地区受到保护。华南虎再度被排斥在外。1973年5月,农业部禁止猎捕东北虎和孟加拉虎,而允许每年控制限额捕猎华南虎。每年控制的数量以当地农业部门按“有计划地保证数量持续增长”为原则。但是,华南虎的数量不但没有增长,反而继续减少。1977年修改了规定,将东北虎置于保护种类的首位,华南虎和孟加拉虎列为禁捕的第二类,但此规定因无配套措施,无法得以严格实施,以至于眼下华南虎已到灭绝边缘。
1998年9月25日,苏州东园管理处动物园的3只华南虎被空运到厦门,而后一路风尘被运往闽西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由此揭开了中国拯救这一濒临灭绝虎种的序幕。
国际上一度普遍认为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但是以美国爱达荷大学动物研究所的卡尔·科勒教授为首的专家组近年在壶瓶山区考察后,惊喜地发现了挂爪、虎粪、虎毛等野生华南虎频繁活动的痕迹,并确证其中一个脚印为野生华南虎的脚印。
他们在研究报告中称,野生华南虎种群仍在这个原始林区存在,壶瓶山是华南虎最适合的栖息地。廖先圣等中国保护者的工作“很有贡献”。
壶瓶山位于长江中游地区,主峰海拔近2100米。它受地球第三纪海浸和第四纪冰川运动影响较少,是中国中南地区陆生生物理想的“避难所”,这里至今还有140多种珍稀动植物,包括云豹、金钱豹、水鹿、牙獐和黑熊等。
廖先圣是壶瓶山自然资源管理所的所长。自小生长在这里的他亲眼目睹了壶瓶山从虎豹横行到几近绝迹。“老虎极少伤人,如果人虎相遇,虎会先行遁去。但它们却因人类无休止的开发而遭受厄运。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华南虎灭绝。”
“老虎的寿命只有30到40年,如果未形成种群,最后一批华南虎早已灭绝,不可能近年来频现踪迹”,他说,“根据我的观察和调查,仅壶瓶山就有6到10头老虎。”
阿穆尔虎
别名:西伯利亚虎、满洲虎、东北虎
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平均体长为1.8~2.8米,尾长0.9米,体重227~272千克,最大的记录体重超过300千克。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外见于西伯利亚。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捕食大中型哺乳动物,偶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
野生的东北虎幼仔要和母亲一起生活2~3年,学会捕猎本领,然后才独立生活。繁殖期冬季,孕期98~110天,每产2~4仔,3~4岁性成熟,寿命20~25年。
野生东北虎现存数量只有400多只,大部分分布在俄罗斯,在我国的数量不足20只,朝鲜半岛已经再没有东北虎的踪迹。
印支虎:生活在东南亚以及我国部分地区。由于有数条国境线穿越印支虎生活的深山老林,致使出入印支虎的栖息地相对比较困难,这倒保护了它们的存在。据推测,野外可能还有1180~1790只印支虎生存。
孟加拉虎(印度虎)
它们的数量是剩下的5个亚种当中最多的。印度政府在保护印度虎上的高瞻远瞩以及卓越努力都很值得敬佩。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就制订了印度虎保护计划,为此他们建立了几十个自然保护区,并付诸实施。如今野生印度虎大约有3500~4000只左右,约占全球虎数量的一半。现在对印度虎危害最大的就是偷猎者。
苏门答腊虎
生活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目前数量可能有400~500只。
因为商业利益疯狂偷猎、持续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目前是威胁虎生存的主要因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它们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为我们人类的一些荒谬的举动白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虎的未来掌握在人的手中,我们是继续保持短视和贪婪而选择让它们灭亡,抑或摒弃无知,尽力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要知道,作为生态圈的一份子,保护动物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身,对自然的破坏和对物种的灭绝,如同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人类能承受得起这样的代价么……
虎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当作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也一直为人们所敬畏。虎在中国生肖中排位第二,并被认为是世上所有兽类的统治者,出生于虎年的人被认为是英勇的、乐观的,也是宽容的、慷慨的,他们能够长寿而且善于领导而非服从。
虎前额上的花纹构成中国的“王”字,事实上,中国的“王”字就是因老虎而来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国人巧妙地以它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意思是统治者。如今,这个字已成为了百家姓中的一个了。虎是一种极具阳刚之气的动物,它具备勇敢与威严,虎也被人们认为是山大王,传说它能够驱除一切邪恶。在战争年代,虎头被绘制在战士的盾牌上用以吓阻敌人。
在中国的传说中,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虎画经常被挂在墙上并正对着大门以使恶魔因害怕而不敢进入。乃至在当代中国,也有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在虎年,孩子们的头上都写上了红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在早期的中国,老虎是主要的动物神灵,人们认为它能驱除旱灾,还有人相信一头虎在500年后将变得雪白,然后还能再活1000年,当它们死后,它的灵魂将渗透入地下变为琥珀,这便是“琥珀”一词的由来,意思是“虎之魂”。虎是高尚威望的象征,在早期的中国法庭上能见到“回避”、“肃静”的字样。虎符:虎形的木块是表示由帝王直接下达的军令的标志;古代的强盗首领也将虎皮铺在自己的座位上以显示自己的至高地位。带虎字的中国成语:龙腾虎跃、虎虎生威、如虎添翼。
虎的形象和称谓曾经出现在历代的歌舞和戏剧中,如元朝杂剧《虎头牌》,清朝传奇《虎囊弹》、昆曲《虎囊弹》、京剧《虎牢关》、《卧虎沟》、《胭脂虎》等,不胜枚举。其中两个表现人与搏斗场面的最为激动人心。一个叫做《东海黄公》,是在汉代长安附近流行的一种“角抵戏”。晋朝葛洪在《西京杂记》里对此有颇为详细的记载:“东梅人黄公,少时为未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功赢惫,饮酒过度不能复得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遂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戏马。”看来这里对虎的威力还是诚惶诚恐的,因为像东海黄公那样有武功、有法术的人仍然没有斗过虎,终于枉送了性命。由古典小说《水浒传》改编的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武松打虎”,也是表现人虎搏斗的,但结果恰与《东海黄公》相反,武松打死了虎,成为打虎英雄。在我国有关虎的语汇中也有不少含有贬义的,如“为虎作伥”形容本身受了虎害,又被驱使去害别人的势利小人的丑恶品质;“孤假虎威”则勾画出了一幅仗势欺人的奴才嘴脸。在我国民间童话中,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老虎学艺》的故事:尽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样地走来走去,但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因为在很早以前,虎什么本领都没有,只好拜猫为师,学习各种本领。热情的猫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般技艺,但也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就在传授的过程中留了一手。当虎觉得自己已将猫的本领完全学会之后,便一反常态,恩将仇报,竟然猛扑过来,要把猫一口吃掉。猫却不慌不忙,敏捷而灵巧地纵身爬上了树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树下无计可施,便又央求猫把上树的方法传授给它。猫则不再上当,虎也就终于没有学会上树的本领。宋朝大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嘲畜猫》自注中写道:“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这个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至于以虎为地名、人名,继而演绎出的故事传说、趣闻逸事,就更是数不胜数。而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中的虎年,则是每隔12年就要到来的欢乐节日。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之一,人口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人口的不断迁移,几乎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华人的身影。他们所到之处,也必将或多或少地带去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就是绝大多数远离故乡的海外华人所难以丢弃的,同时也逐渐为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在此,近年来这种以十二种动物命名年的习俗,不仅在亚洲各国和俄罗斯等的影响越来越大,也悄然传到了欧美各国,尤其是有关虎年的来历和各种传说,各种媒体都乐于广泛地进行宣传,使虎年成了虎名副其实的“本命年”。
猎豹
在有关猫科动物的传说中,猎豹无疑是最为神奇的一种。一是因为它被大大夸张了的鬼魅似的速度,二是它嗜血的狂热和猛烈。
在动物界里面,猎豹的系统分类定位是这样,它是属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就是它是属于哺乳动物的一员。属于食肉目,它也属于食肉动物的一员。猫科、猎豹属,猎豹是它的种。它有两个亚种,一个是非洲亚种,一个是亚洲亚种。非洲亚种比较多,还有九千到一万二千头。亚洲亚种比较少,它主要生活在伊朗,现在还有三百头左右。
根据牛物分子学的研究,猎豹与美洲虎、金猫大约是在五百五十万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现。而狮、虎、美洲狮大约是在一百六十万年前才出现。一般来说的话,猎豹是不能上树,和豹是不一样的,豹是能上树的。猎豹因为它那个爪子生在外面,不善于攀岩,所以它一般不能上树,最多是上一些已经倒伏的那种倒木。所以在非洲,有时候看见有些猫科动物,就像猎豹一样的猫科动物,如果是伏在树上休息,或者是等候猎物,以为是猎豹,实际上不是的,那是豹子。
一位美国科学家叫做斯蒂芬,曾经研究了很多野生动物的种群结构。他发现世界上现在的猎豹都是一些亲缘关系比较近的个体,就是说这些猎豹,都是有一些亲缘关系比较近的个体、近交产生的后代。由于它们是近交的后代,所以它们这些个体遗传结构都很相似,就是它们的基因构成很相似,起码就像双胞胎一样。这里面就有一个相关的问题,一般来说的话,人们特别希望能够多保存一些遗传多样性,希望一个物种的遗传结果差异更大一些。那像猎豹这样的物种,它遗传结构已经非常小。但是它在野外能够生存下来,目前也没有任何症状。表示这种物种,它没有因为近交在衰退,所以说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一般来说的话,认为物种如果是高度近交的个体组成的话,那么它的生存能力是很弱的。
猎豹的躯干长是1米到1.5米、尾长是0.6米到0.8米、肩高是0.7到0.9米、体重一般是35到72公斤。雄猎豹的体型略微大于雌猎豹,猎豹背部的颜色是淡黄色。它腹部的颜色比较浅,通常是白色的。它全身都有黑色的斑点,从嘴角到眼角有一道黑色的条纹,这个条纹就是我们用来区别猎豹与豹的一个特征。
食肉目猫科的猎豹属的单型种。外形似豹,但身材比豹瘦削,四肢细长,趾爪较直,不像猫科动物那样能将爪全部缩进。头小而圆,全身无色淡黄并杂有许多小黑点。现分布于非洲。
栖息于有丛林或疏林的干燥地区,平时独居,仅在交配季节成对,也有由母豹带领4~5只幼豹的群体。猎豹是奔跑最快的哺乳动物,每小时可达120公里,以羚羊等中、小型动物为食。除以高速追击的方式进行捕食外,也采取伏击方法,隐匿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待猎物接近时突然窜出猎取。母豹1胎产2~5仔,寿命约15年。
猎豹虽凶猛好斗,但易于驯养,古代曾用它助猎。猎豹曾有较广泛的分布区,从非洲大陆到亚洲南部各国都有栖息,由于人类长期的滥猎,目前印度、苏联中亚等地已绝灭,在非洲西南部各地很稀有。
猎豹是唯一不能将爪完全缩回的猫科动物,也就是说,猎豹是唯一无法上树的动物。据说有人看到过猎豹上树,估计是把它与一般的豹子混淆所致,这种攀爬技能的本领却在于它的脚趾接近狗爪,就像一个收敛的君子,并不时时需要剑拔弩张。但修长的四肢却像一个吸引地力的容器,在它打开四肢丈量大地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它无法上树的损失已经被无穷的脚力完全弥补了。它不会缩回的脚爪和特别粗糙的脚掌大大增加了抓地能力,硬而长的尾巴达到80厘米,宛如一个质地良好的风舵,极大地保持了奔跑时的重心平衡并控制着急弯造成的离心力。
种种动物的绝妙设计令猎豹成为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据测,一只成年猎豹能在几秒之内达到每小时100公里,奔跑时猎豹同时只有一足触地,中间有段时候还会四肢离地,就像一头不满土地的羁绊、准备起飞的怪兽。它尽情在自己的梦想世界作直线切割,然后在陆地与飞翔之间寻找最佳的着力点,当它用头骨撞倒猎物后,就用门齿切入猎物的喉咙。不过这并不能保证它们在捕猎当中万无一失,要知道大自然这个上帝是非常公平的,它虽然赐予了它们无与伦比的速度。却没有同时赐予它们耐力,如果猎豹不能在短距离内捕捉到猎物,它就会放弃,等待下一次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