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5500000014

第14章 二战风云(5)

巴顿是个豪放直率的军人,凡事喜欢堂堂正正,最讨厌不光明正大之事。他就任第2军军长后不久,即对布莱德雷将军在第2军中暧昧不明的身份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1893年2月12日生于密苏里州的一个教师家庭。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第14步兵团服役,临时军衔为少校。1934年毕业于国防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任步兵学校校长,后负责指挥一个师的训练工作。布莱德雷虽长期从事军事教学工作,但人们对他的评价是:“与其说是一名教官,不如说是一位军人。”他精通军事业务,为人谦和忠诚,而且头脑冷静,讲求实际,在战场上善于把握全局和重点,是美国军界一员不可多得的儒将。

1943年2月24日,布莱德雷奉命抵达北非,任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的助手,但没有明确职务。当时突尼斯前线一片混乱,艾森豪威尔便派他去第2军了解情况,担任他本人的联络官。实际上,他是艾森豪威尔安插的“耳目”,有责任向前线司令官和盟军司令部提出建设性意见。但当时的第2军军长弗雷登道尔并不买他的帐,认为他只是一个“向总部的头头打小报告的情报员”。

巴顿继任后,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他本人对布莱德雷评价很高,钦佩他的将才和为人。但他认为,在前线司令官身旁安插耳目的作法有悖于军事指挥的重要原则,会导致前线司令官无法正常地履行职责。因此,巴顿决心迅速解决这一问题,他发誓说:“我不能让任何他妈的间谍在我的司令部周围转来转去。”巴顿向艾森豪威尔表示,要么让布莱德雷正式参加他的司令部,受他的指挥,要么把他调往别处,并明确指出,他希望布莱德雷留下来担任他的副军长,而不是一个“窃听器”。艾森豪威尔马上接受了这一建议。

从此,巴顿与布莱德雷——这两位美军最优秀的将领走到了一起,为打击万恶的法西斯强盗而并肩作战。他们两人虽然风格迥异,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经常发生分歧,但从整体来看,他们能互相取长补短,密切配合,是一对十分理想的搭档:布莱德雷是一架思想的机器,他沉着稳重,学识渊博,指挥若定,是一位有儒将之风的将军;巴顿则具有天赋的军人气质,豪放刚健,多才多艺,大刀阔斧,是一员力拔山兮气盖世式的猛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他们同舟共济,互相鞭策,勇往直前,在世界战争史上传为佳话。

进攻的日期日益临近,巴顿的情绪也越来越急躁,不断地发脾气。其原因之一是,他要求获得更多更艰巨任务的希望破灭了。巴顿认为,目前第2军已经恢复了士气,战斗力也大大增强,所以亚历山大元帅应该给他一项更重要的任务。但是,在3月14日下达的命令中,亚历山大重申了巴顿部队仍担负原来的任务,并一再提醒巴顿:敌人可能对他的侧面发动反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越过东多塞尔山口;行动要慢一点,切莫走得太远。巴顿对此十分恼火,尽管亚历山大三令五申,但巴顿并不打算完全照他的意思办。他暗下决心:给德意部队以毁灭性打击,取得令人瞩目的胜利,以雪卡塞林山口之耻。幸亏布莱德雷十分慎重,他一再告诫巴顿要顾全大局,处理好美英间的盟友关系。

3月17日,即在蒙哥马利发动攻势的前三天,第2军按预定计划对敌人发动进攻。他们的攻击目标有两个:特里·艾伦率第1步兵师进攻加夫萨,如果进展顺利,还可攻占埃尔盖塔,而后为蒙哥马利建立一个燃料库。奥兰多·沃德率第1装甲师通过卡塞林山口,进攻埃尔盖塔东北的斯塔欣一德塞内德,如条件许可,再向梅克纳西推进。其它部队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战役开始时,亚历山大和艾森豪威尔来到第2军指挥所督战。巴顿则亲临前线指挥,他随同第1步兵师一起向加夫萨推进。第一天的进展十分顺利,第1步兵师在滂沱大雨中行进了45英里,占领了加夫萨。18日,第1突击营攻占了盖塔尔,敌军迅速溃退了。这次胜利被美国新闻界大肆渲染,巴顿再次名声大噪。

但沃德的装甲部队的进攻遇到了麻烦,几天的大雨使地面变成了泥沼,坦克和卡车寸步难行,进展十分缓慢。巴顿大怒,用污言秽语把沃德臭骂了一通。此后,沃德的部队强行发起进攻,取得了有限的进展,夺取了斯塔欣—德塞内德。

3月20日,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蒙哥马利指挥的第30军在海岸附近发起正面进攻。但由于地形复杂,攻击毫无建树。蒙哥马利当机立断,把左翼的佯攻变成了主攻。他命令新西兰军和第10军发动强大攻势,空军则用强有力的火力予以支援。蒙哥马利把这一行动称为“超级炸药”。鉴于这次行动需要五六天时间,他向亚历山大建议,让巴顿部队向海边进攻,以切断敌军从加贝斯到斯法克斯的重要通道。但亚历山大不愿让美军承担更大的风险,他交给巴顿的任务是:占领梅克纳西以东的东多塞尔山口,然后派一支轻型装甲部队摧毁东边10英里处的机场。巴顿此时正在为不受重用而烦恼,因而欣然接受。21日,沃德装甲部队攻占了塞内车站,22日,占领梅克纳西。这时,东多塞尔山口近在咫尺,只要沃德乘胜发动一次攻势,就可以一举夺下山口。但由于他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结果贻误了战机。很快,德国的第10装甲师开到了,挡住了美军前进的道路。

与此同时,巴顿命令第1步兵师沿加贝斯公路向盖达尔以东快速挺进,进展顺利。但在23日上午,他们遭到了德军第10装甲师的袭击,该师在卡塞林山口战役中曾重创美军,大出了风头,这次又想重温旧梦。但美军毫不示弱,欲报这一箭之仇,战斗打得相当激烈。上午战斗结束时,据巴顿本人统计,美军损失155毫米和105毫米火炮各6门,半履带式反坦克炮24门,M—10反坦克炮7门。而德军的损失更大,光是被摧毁的坦克就有30辆。下午,德军再度发起强大攻势,但遭到美军的顽强抵抗,他们寸土不让,表现得十分英勇。最后,德军无功而返。这是美军在北非战场取得的又一个胜利,它证明:第2军已经不是十几天前的那群“乌合之众”了。巴顿为他们的杰出表现感到十分骄傲,他自豪地指出:“硝烟一散,我们看到没有一个美军士兵放弃阵地一步。”

战斗越来越激烈,部队的伤亡不断增多,士气也开始有所下降。巴顿认为,检验一个指挥官领导艺术的时刻到了。于是,他把艾森豪威尔要他注意个人安全的嘱咐置之脑后,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他用各种方式鼓舞部队的士气,敦促指挥官们亲临前沿,与士兵们一起战斗。他不断督促本森的突击队向前冲,直至“打到海边”。这支部队目前只有一个坦克营、一个反坦克营和一个装甲步兵连。4月7日,巴顿到前线巡视,发现本森突击队被德军的地雷区挡住了去路,于是他不听部下劝阻,毅然驾驶吉普车在前面开路,穿过雷区,突击队得以继续前进。不久,本森突击队便与蒙哥马利的先头部队汇合了。

在整个战斗期间,巴顿对部队的要求比平时要严厉得多,特别是对主力部队和指挥官,他一再强调:如果哪个指挥官不能履行职责,立即撤换,决不姑息。然而,一旦真的碰到这种情况,他往往表现得优柔寡断,心慈手软。在对待人的问题上,巴顿还是相当慎重的,或者说,他缺乏高级指挥官应有的那种铁石心肠。对第1装甲师司令官沃德的处理就是一例。在这次战役中,沃德的表现十分令人失望,多次贻误战机,受到巴顿的批评甚至责骂。但是当有人建议撤换沃德时,巴顿却犹豫了,他认为,无论怎么说,沃德还是一位有才干的指挥官,几次失误不能完全归咎于指挥不力,而是运气不佳,他已经尽力而为了。所以他迟迟不肯撤换沃德,希望沃德通过实际表现改变自己的形象。但第1装甲师的情况始终未能好转,自3月17日以来已经伤亡了1500人。最后亚历山大不得不出面干预,要求巴顿解除沃德的职务。巴顿考虑再三才同意由哈蒙取代沃德,但他不愿亲自出面,把此事推给了布莱德雷。

巴顿在战场上对指挥官们十分严厉,甚至有些近似无情,但对士兵们有时却十分友善,特别是当部队出现重大伤亡之后,他与士兵们的感情更加密切了。他通过各种方式表彰士兵们的英雄业绩,好像是以此作为对伤亡士兵们的一种奖赏。盖达尔战役结束以后,巴顿下了一道总嘉奖令,以充满激情的语言赞扬了士兵们的突出战绩:“……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上经过22天激战之后,你们赢得了盖达尔战役的辉煌胜利。你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出色地履行了职责。不仅在死神时刻威胁着的前线,而且在其它一切地方,你们都表现得英勇无畏,坚定不移。由于你们的努力和上帝的保佑,在美军光荣的历史上,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的确,盖达尔战役取得了重大战果,它迫使德军又将其精锐第2装甲师调离马雷斯防线,从而大大帮助了蒙哥马利对阿卡里特河阵地展开的正面突击。决战的时刻到了。

就在这时,巴顿又与亚历山大发生了一场争执。从4月10日起,轴心国部队被迫退守突尼斯北部海岸约100英里的弧形地带。盟军决定对其实施最后的打击。亚历山大计划把美国第2军划归英国将军安德森指挥的第1集团军。这一计划严重刺伤了巴顿的自尊心,他认为,这等于取消了美国军队独立作战的资格,并试图抹掉第2军在这次战役中的所有荣誉。巴顿在给亚历山大的信中写道:“问题既不在于指挥,也不涉及通讯,而是一个威望问题。在盟军协同作战的最后决定性时刻,美军决不能扮演一个小角色。美国人民都在企盼美军在联合作战中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于他们的信心、士气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巴顿亲赴集团军群司令部,向亚历山大和艾森豪威尔提出强烈抗议。他在日记中抱怨道:“艾克比英国人还英国人,任他们摆布。”由于种种原因,亚历山大后来终于取消了这一打算。

但是,巴顿没有机会参加突尼斯战役的最后攻势了。4月14日,艾森豪威尔通知他:布莱德雷接替他出任第2军军长,他则回到摩洛哥继续负责制订进攻西西里的计划。据说这可能是基于“赫斯基”计划的需要,但这使巴顿颇感失望。但他在4月16日接到马歇尔的电话后,很快就恢复了情绪,马歇尔告诉巴顿:“你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证明了我们对你的信任。”巴顿认为这是对他的最高奖赏,他仿佛看到命运之神又一次向他微笑了。

四、角逐西西里

“赫斯基”战役计划几经酝酿,数度流产。进攻时间也由6月10日推迟到7月10日。后来拟定战役计划的工作转到阿尔及尔的圣乔治饭店进行,由艾森豪威尔亲自主持。制定计划的地点在该饭店的141号房间,由英国的查尔斯·亨利·盖尔纳德少将具体负责。4月中旬,盖尔纳德的“141小组”完成了“赫斯基”第8号计划。这个计划在分析了西西里的地形、气候以及敌我双方的态势之后,确定由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攻占东面的锡拉库扎,由巴顿的第7集团军夺取西北角的巴勒莫,两军形成一个夹击墨西拿的态势,粉碎德意军队撤回亚平宁半岛的图谋,歼灭轴心国的有生力量。

所有与这次行动有关的高级将领——艾森豪威尔、坎宁安、特德都认为这个计划非常出色。艾森豪威尔也命令巴顿据此计划制定攻占巴勒莫的方案。就在巴顿的计划和准备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之时,蒙哥马利的阴影笼罩在巴顿身上,致使改变了战争的进程。

蒙哥马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民族英雄。他在英国人民殷切期待之下应运而生,成为人们心中尊敬的将领和崇拜的偶像。虽然他的其他方面也许并不讨人喜欢,但无碍于他的名誉和威望。

就是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他反对“赫斯基”第8号计划。虽然他并不真正了解它,但他的坚强的个性不允许他适应别人制定的计划。他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且战争实践往往证明他大都是正确的,这恐怕与他富有作战经验和思维比较周密不无关系。

他在北非的战绩使他声名鹊起,他在第18集团军群司令长官亚历山大面前有极大的发言权。因此尽管蒙哥马利并没有十分充分的论据支持他的论点,但亚历山大还是倾向于蒙哥马利这一边。也许是心中存着对美军在攻占巴勒莫之后所将获得的巨大声誉的下意识的嫉妒,蒙哥马利坚决反对美军在巴勒莫登陆。他以他那特有的执拗更改了计划。即:巴顿在巴勒莫登陆的计划被取消。第7集团军少了一个可以依托的港口,而且被指定在杰拉东西两侧的开阔的地带登陆。

这一次,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出来了,这个计划是按照蒙哥马利的意见修改的。这也难怪,一个是英国的英雄,一个是美国的勇士,这种不言而喻的竞争是很激烈的,难怪蒙哥马利处处担心呢。

计划就这样决定了。但美英两军的作战是不公平的。在这一点上,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很坦率。他在西西里战役报告中写道:

“风险没有平均分担,差不多全部风险都落在第7集团军头上……从其他方面也可以看出,美军出力大,得名小。他们登陆的滩头比第8集团军登陆的滩头暴露得多,而且其中有些地段还有沙洲障碍。他们只有一个小港可资补给。第8集团军得到的是美差:夺取锡拉库扎、卡塔尼亚、墨西拿这些明显引人注目的目标。登在报上,这些目标的名字要比杰拉、利卡塔、或西西里中部的无名小镇,显眼得多,而且标题的字号也会更大些。我和我的参谋们都觉得,这种分摊任务的作法,可能会引起某些不满的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

亚历山大心情紧张地向巴顿下达改变后的命令,他担心巴顿会有异常的反应。

谢天谢地!巴顿两个脚跟一碰,对征求他意见的英国上司行了个礼,只讲了一句话:“将军,我不搞计划,我只服从命令。”

巴顿怒火中烧,但以前的几次教训使他克制住了自己。想到因为与海军发生争执而差点丧失指挥权的事,巴顿的头脑非常冷静。他说他只关心战术问题,战略问题他一窍不通。为了获得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巴顿决心咽下这口气,他相信自己能在作战中改变不利处境。

巴顿在盟军中赢得了大批同情者,尽管条件不佳,但大部分都认为他能占上风。英国的塞西尔·萨格登准将说:“巴顿这家伙,肯定会大获全胜!”

同类推荐
  • 大唐功臣张士贵

    大唐功臣张士贵

    看过小说《薛仁贵征东》及相关文艺作品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张仁贵其人的,甚至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张士贵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而当我们翻开史籍时看到的张士贵却是为李唐王朝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名将。孰是孰非?还是让事实来告诉我们吧。
  • 妃嫔浮华录

    妃嫔浮华录

    本书分为一代贤后、误国妖妃、真情皇后、薄命红颜四部分。贤明的皇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慈眉善目很善良的样子,但在宫廷斗争里,.绝对不是善良可以立足的。虽说善良是种美德,但有时它也不能成为一种武器,给你带来更高的生存筹码。在竞争中,必然奢有许多规则要跳出“善良”的约束以适当的“心计”来赢得你的地位。活在当下的我们,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也都是如此,要见机行事的同时还要做好打持久站的准备。要训练自己有男儿的气魄,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一切。
  • 我认识的杜润生

    我认识的杜润生

    本书收录了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先生的同事与学生对杜老工作生活往事回忆的文章,真实再现了杜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方式方法,对后人是一种激励与启发。书内还有媒体采访杜老的稿件,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为“三农”奉献一生的杜润生。
  •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一位半路出家的文学青年,他对文学创作的不断追求如同跋涉在沙漠中的行者对水的渴望。他的一生著述等身,但同时也债台高筑;他崇尚纯粹的文学艺术,但却受生活所迫屡次成为令自己所不耻的文佣。他通过写实风格的小说来针砭时弊,他的慧眼观察如科学实验般可信。
  • 迪士尼

    迪士尼

    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热门推荐
  • 蓝鲸2515之OS计划

    蓝鲸2515之OS计划

    一本笔记本,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身份。蓝鲸---它的幻鳞,在一层层剥落。
  • 数学社

    数学社

    我叫路子遥。上大学后似乎加入了一个神秘的社团。亚瑟王,圆桌骑士团,断钢之剑,这到底是什么?圣杯,阿瓦隆,到底在哪里?
  • 上清素灵上篇

    上清素灵上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幻灵镯

    穿越之幻灵镯

    前世,她是风光无限的宇文家千金,却满心仇恨与痛苦幻灵镯,一个来自异世界的神奇宝物,助她重生林家二小姐,是她新的身份在这个以强者为尊的世界,她,林染,一步步走向魔法的巅峰
  • 破天之皇

    破天之皇

    宇文辰是一个修行者,在游荡中寻求机遇,寻求一点点突破的豁口。在机缘巧合下遇到了一个祭坛,这个祭坛很明显有着五个很强势的鬼魄。只要能够炼化这个祭坛,就能够控制这几个魂魄。这样的话他在修行的道路上就能迈出去很好的一步。但努力很久都无法炼化,最后准备放弃离去时,一个叫董倩倩的女子出来了,助他一臂之力,终于将其收服。从此他平凡的生活将不再平凡。
  • 天璧

    天璧

    红尘镜风花雪月映镜空,俗世情生死离别见情真。手捧天璧,看见我们往日的温馨浪漫,欢声笑语。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我从来都没有相信过爱情。我以为你也是,直到你为我而死的那一刻,我才明白你是认真的,认真的,是真的。。。。。
  • 疯狂曼陀罗

    疯狂曼陀罗

    一个并不高明的骗人伎俩,却让很多人纷纷掉入陷阱,从一起看似偶然的事件中,解剖人性的自私、贪婪、无知、好色的必然结果。
  • 你是我忘不掉的伤痕

    你是我忘不掉的伤痕

    忘掉一场悲痛不觉的记忆,选择继续生活。忘掉那个曾经自卑的自己,选择享受人生。忘掉那些伤心绝缘的往事,选择重新来过。她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孩,有人说,她是孤儿院的。他从小住最豪华的房子学最好的知识,他是富家子弟。当他们从争吵到心动到相爱……当一个人突然的到来,当她逐渐恢复记忆,当他家的公司遭金融危机……这一切的一切,都敌不过他的心里还有另一个她……
  • 兄弟轻狂

    兄弟轻狂

    被欺负了整整一个初中的张天开始他的另一段旅途,凭借着双手,和自己的兄弟们,走上了一条令人憧憬的道路!三年的耻辱,终生难忘!用年少轻狂,换取三年的耻辱!兄弟们,拽起来!
  • 一人一山海

    一人一山海

    何为仙,一人一山尔,在这座山中,有我无敌,在这片海中,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