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校长曾对他的毕业生说:大学毕业好比一碗清汤面,放上一勺炸酱便是炸酱面,放上几块排骨便是排骨面,放上几片肥肉便是大肉面。由谁来放这些东西呢?毕业后当然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自学。一个人大学毕业所学到的知识,对于一生所应学习的知识来说犹如九牛一毛。大学生在校所学的多是基础理论性知识,更多的应用科学、实用技术需要走上社会后根据需要通过自学来补充、完善。大学生在校学到的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自学的能力。
如果把知识比做金子的话,那么,自学能力便是点金术;如果把知识比做鱼的话,那么,自学能力便是捕鱼的本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在不断增加。在知识激增、竞争加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生活,唯一的途径就是自学。
李嘉诚曾是亚洲首富、世界十大富豪之一。有人曾经问李嘉诚:“你成功靠什么?”李嘉诚毫不犹豫地回答:“靠自学,不断地学习。”
李嘉诚勤于自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记学习。他年轻时在打工期间坚持“抢学”;创业期间坚持自学;连在经营自己的“商业王国”期间,仍孜孜不倦地坚持学习。
每晚睡前是李嘉诚铁定的看书时间,他喜欢看人物传记,无论在医疗、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面,对全人类有所帮助的人他都很佩服,都心存景仰。
他很早就开始坚持学英语。在办塑料厂时,他还订阅了英文塑料杂志,既学英文,又了解了世界最新的塑料行业动态。
当年,懂英文的华人在香港社会是“稀有动物”,这份才能使李嘉诚可以直接飞往英美,参加各种展销会,谈生意可直接与外籍顾问、银行的高层打交道,为他成功拓展世界市场提供了最佳的保障。
李嘉诚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自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成功,取决于人的能力;而能力,则取决于人的学习力——归根到底,成功取决于学习力。不断地学习知识,正是李嘉诚成功的奥秘。像李嘉诚这样的成功人士都在不断地自学,我们这些还没有在社会上站稳根基的年轻人更应该加强学习。
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曾说:“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在人的一生中,在校学习是短暂的,而自学是永久的。我们的命运靠学习来造就,特别是靠自学来造就。
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会自学更加特别重要。西方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任何一个人在学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不过是他一生所需知识的10%,甚至还不到10%,其他90%以上的知识则必须在离开学校之后的自学中不断获取。今天的时代已经成为终身学习的时代。只有培养了自学精神、自学能力,才能够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否则终身学习只能是一张永远不能兑付的空头支票。
有一个小伙子只接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他不甘沉沦,不甘一辈子做马夫,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发展的机会。3年后,他来到一家建筑工地打工。
自从进入建筑工地那一天起,这位小伙子就下定决心,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的时候,他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有一天,公司的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视察工人宿舍时,看见了他手中的书,又翻了翻他的笔记,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经理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
他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是不是?”经理点了点头。
不久,他就被破格升任为技师。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仍然更加努力地工作,坚持自学,系统掌握了技术知识。就这样,他一步一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25岁那年,他终于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学会学习”,是学习革命的主题。只有学会自学,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如果不能学会自学,就不可能很好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可能很好地培养创造能力,也就不可能获得大的成就。
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和请教
无论是谁,都有优点、长处,也都有缺点、短处,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会有进步。
哲学家爱默生说:“一个聪明的人能拜所有人做老师。”任何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个人可以是我们的上司,可以是我们的同事,可以是我们的亲朋好友,也可以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2岁以后的年轻人刚步入社会,要想站稳脚跟,并最终取得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能力,还要主动向他人学习。
学习是我们实现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向别人学习又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向周围的人学习,那我们自身的成长就会像缺少某种维他命一样缺少营养。众所周知,一个缺少营养的人总是不如健康人那样有足够的能量抵挡外界的压力。
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投资商——个超级亿万富翁。巴菲特在读大学四年级的时候,读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一本书,书名为《聪明的投资者》。对于巴菲特来说,这本书太重要了。当巴菲特得知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时,便打定主意要投身到他的门下学习。毕业后,巴菲特果然到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应聘工作,但遭到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拒绝,但巴菲特没有放弃,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本杰明·格雷厄姆给他一个机会,他甚至不要工资。格雷厄姆最后点了头,但要3年之后才聘用他。巴菲特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跟着这位著名的作家学习。
25岁时,巴菲特回到了故乡——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在7位投资人的支持下,创建了巴菲特投资公司。巴菲特的原始投入为100美元。5年之内,巴菲特就成了百万富翁,并从此逐步成长,最终登上了历史上最著名股票投资人的宝座。
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就像彩虹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一样。一个人只有学会向不同的人学习和请教,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孤芳自赏”的人常常会有“怀才不遇”的苦恼。纵观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可以发现,真正取得竞争优势的人首先是一个善于向他人学习和请教问题的人。
美国著名投资专家坦普尔顿还是孩子的时候,就经常观察他所接触到的成人以及他的同学。从他们身上,他学会了哪些事情能促使成功、快乐和成果,哪些事情做不到。他还学会了应该努力做什么,应避免什么。最重要的是他汲取了许多人的聪明才智。
为了更好地向身边的人学习,除了完善倾听的技巧外,还要学会提问。在你说话的时候,你不可能学得太多。要养成自省的习惯:“我能从这人身上学到什么吗?”寻找他人喜欢谈论的东西,然后就有兴趣的地方提问。这种习惯会使你从两方面获益,你提些聪明的问题会让人感到高兴,同时你自己也学到东西。
成功者往往善于征求意见而不是提意见。坦普尔顿年轻时曾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为国内地球物理公司服务过,那是他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较重要的工作。他一心想获得成功,为此他每周至少接近雇主一次,询问:“我应该做些什么来改进工作呢?”这一策略产生了两重效果。坦普尔顿既学到了怎样做好工作,也让他的老板感觉到他是多么真心地希望改善工作。一年内,他成为该公司主管财务的副经理。他确信始终如一的好问态度是他晋升的关键。
“如果你是我,你会干什么?”这个问题是通向成功的垫脚石。通过询问这一问题,不仅会得到创造性建议,而且他人会认为你是事业生涯注定会发迹的那种人。
毛遂自荐,你会有更多的机会
“毛遂自荐”是一种勇气,也是对自我的肯定。当我们有足够的能力以及信心的时候,可以通过自荐给自己一次机会。
如今,自主择业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把握就业机会,打电话、递简历、跑市场、托亲朋,一切可以采用的方法都可以用上。而许多知名的大公司与用人单位来学校演讲、举行招聘活动,使学生们多了更多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和沟通的机会。抓住这些机会,毛遂自荐,将可能把这些机会变为成功的桥梁。
周跃第一次体会到“毛遂自荐”的奥妙时,他还在一家出版社任职。有一天,编辑部来了一个女孩子,要见社长。后来周跃才知道,这是一位“毛遂自荐”的女孩子,英文很好,想到出版社来当编辑。因为社里当时没有英文书的出版计划,没有用她,但社长却把她推荐给一位同行,结果这位女孩子很快就有了工作。
后来社长提及此事时说:这位女孩子的英文能力并不像她自己所描述的那么好,但她敢毛遂自荐,至少表现了她主动积极和勇于挑战的一面,当领导的当然喜欢用这样的人。
周跃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他很清楚,企业用人是要为企业赚钱的,而不是请来当摆设的。因此,主动积极并具有挑战精神的人,对企业来说简直就是大旱之时的雨水。
这件事已过去十几年,这十几年来,周跃看到许多勇于毛遂自荐的人取得了成功和怯于自荐的人在原地踏步的例子,而周跃自己也曾因毛遂自荐而走出人生的另一片天空。
那是在三年前,周跃从原单位下岗了,每天困守家中,苦闷异常,后来想起他那位社长的话,便拟了一个自荐书,主动与一家出版公司接洽,负责人和周跃谈得很融洽。虽然合作最后没有成功,但却因这次的毛遂自荐而有了更大的勇气。
不久后,他又毛遂自荐到一家杂志社,而这次他成功地获得了一份工作。
机会是要去争取的,22岁以后的年轻人若想脱颖而出,就需要有毛遂自荐的精神,积极地争取,积极地行动,这样你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在工作中应该适时地毛遂自荐,推荐自己做某项工作或担任某项职务。但是,毛遂自荐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热门的职务和工作争逐者众多,这种毛遂自荐的效果不会太大,但总比闷声不响好。而有一种状况特别适合毛遂自荐,那就是困难的工作。
如果你有能力,可自告奋勇去挑战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工作,因为别人不愿意做,毛遂自荐正可以凸显你的存在,如果一战成功,你当然是唯一的英雄。如果失败,也学到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也不会有人怪你,因为本来就没有人愿意做那件事。此外,你的毛遂自荐,也替你的上司解决了难题,他对你的感激当然不在话下。而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将成为你日后面对更艰难工作勇气的来源,而你的作为也将成为他人给你最高评价的依据,光是这一点,就可让你在日后“享用不尽”。
如果毛遂自荐没有如愿,千万别灰心沮丧,因为你的勇气已在别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一次的失败正是下次成功的本钱。
不过“毛遂自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量力而行,不能吹嘘自己的能力,有几分能力就说几分话,太过吹嘘,别人会认为你在吹牛,反给人不实在的印象。其次就是在强调自己的能力时,最好有具体的资料,让资料说话胜过你说得口干舌燥。而且,毛遂自荐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根据自身的条件,感觉能胜任才可“自荐”。
不要单纯为了薪水而工作
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不必太计较薪水的多少,而一定要注意工作本身给予你的其他东西,如技能的培养、经验的积累、品格的提升等。
很多22岁以后的年轻人,刚毕业就想找到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却忽略了一种与老板合作,与公司双赢的心态。结果失去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经验、技能等。当然,这类员工无论在薪水还是职位上,都不会有一个很大的超越。
一家公司的一名员工在公司已经工作了十年,薪水从不见涨。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内心的郁闷,当面向老板诉苦。老板说:“你虽然在公司待了十年,但你的工作经验却不到一年,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
没有人不关心自己的薪水,但如果仅仅把工作当做赚钱的工具,那么,恐怕就要一辈子都在解决生存问题,而不是事业问题。薪水固然要努力多赚些,但那只是个短期的小问题,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获得宝贵的经验、过人的能力和优秀品格,为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郭为和王鹤毕业后一起到某电脑公司做程序员,郭为总觉得他这种人才紧俏,每天上班都会看看招聘新动向,以便发现比现在工资高的单位就走人。还真是搜到了几家,就偷偷去面试了,成功后就找了个借口跟老板说了再见。
而王鹤并没有为郭为所说的高薪动摇,继续留在了该公司。当三年后两个人再见面时,郭为说他已经在三年内跳了三次槽,现在能拿10000元工资。而他并不知道在他走后公司刚好有个外派机会,王鹤到美国学习培训了半年,回来后技术有了长足长进,思想超前,早已被提升为项目经理,年薪达几十万。
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面包,那么生命的价值也未免太低俗了。
工作的质量决定生活的质量。无论薪水高低,工作中尽心尽力、积极进取,能使自己得到内心的平静。工作过分轻松随意的人,无论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将工作仅仅当做赚钱谋生的工具,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失败的。
如果你能将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一样经营,那么,你就会以全局的角度来考虑这份工作,就会从中找到做工作的最佳方法,会把工作做得更圆满、更出色。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会因工作做得出色而使薪水得到提升,也为开创自己的事业准备条件。
另外,许多人很容易拿薪水的丰厚程度来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他们的眼中,薪水就等同于一切,包括知识、经验、兴趣、快乐等等,似乎只要有丰厚的薪水,那么这些就都会随之而来。薪水是这种人的身价标志,他们对此都有着十分远大的理想,刚出校门就希望自己成为年薪几十万的经理;刚创业,就期待能像比尔·盖茨一样领袖群伦、富甲一方。这显然是一种不良的心态。
其实,工作中比薪水更重要的是学习经验、锻炼能力、获得成长的机会。眼睛只盯着钱,斤斤计较,生怕吃一点儿亏,这样的人看起来目标明确,显得很精明,事实上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以金钱为导向,往往会被短期利益蒙蔽住心智,使他们看不清未来发展的道路,即便日后努力振作、奋起直追,也无法超越那些眼光高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