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初次见面的朋友大家好,嘛……虽然我本身并没有什么朋友就是了,不过这并不影响我想要问的问题。
虽然第一次见面就问大家问题并不是什么有礼貌的事,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运用一点时间,大概是泡个面那么长的时间,可以听一下我问的问题,然后认真思考一下答案。
这题并不难,只有几个字而已,这问题就是:请问人是否平等?
各位一定会觉得我所问的问题很白痴,或是根本没有什么必要去回答吧?毕竟《宪法》第14条写得很清楚:「全体国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关系中,都不得以人种、信仰、性别、社会身份以及门第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该条条文清楚地阐释了「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这个概念,也因为在宪法中明文规定,依照法律体系理论来看是具有最高效力的,任何法律规范或是政府行为,都不能够违反此项原则。也因为这条划时代条文的规定,废除了明治宪法以来的华族、爵位制度,大家都是平民,犯了罪就要受到惩罚,连皇族成员都一样。
听起来多么美好,大家的地位都一样,世界大同了不是吗?
不过我在这16多年的人生并没有感受到太多平等,真的要说的话只有生与死这两件事,毕竟人都会面临这两道关卡。不过,在这这两道关卡的中间,到底要怎么度过,本身就注定了他不可能平等。
不相信吗?那么还请跟我一起看下去。
如果你跟之前的我一样,都是个宪法的拥护者,对于平等原则有着十足信心,那你想必会对于社会不断在呼吁「平等、平等」有种不陌生的感觉,甚至觉得与有荣焉,觉得这是我们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吧?
男女平等很重要,于是不断重视着婚后女性重回市场的就业率、公共场所男女厕所的数量是否一样、消除法律上不对等的地位,有时候甚至连名单顺序、卡片颜色都要吹毛求疵,只要有着些许的不同都会被认为是性别歧视。
就连残疾人士的待遇也是一样,大家都是国民,不应该在文字使用上带有批评嘲讽的意涵,所以将他们从「handicapped」更改成「challenged」,来彰显社会对于他们的重视,不是吗?
就连孩子们的教育,也是从小就不断灌输着他们一件事情:「人生而平等」。
是的,这些都是政府和民间为了平等所做出来的努力,来促进、维持社会和谐,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吗?
如果大家看到这里,觉得一切都再正常不过了,简直就跟乌托邦一样美好。
那么很抱歉,请容许聆听我这来自最卑微的呼声:「大家都错了。」
为什么呢?这些措施难道都不是很有用吗?要不然你认为的平等又是怎么样的呢?
我以前也认为这样是很正确的事,但当我逐渐会看别人的眼色后,我每天都在问自己:「人人平等,那真的是正确的事情吗,为什么我没有这感觉。」
不要笑,我是真的每天都这样怀疑。
对于一件根本不存在,每个人却又对他习以为常的事保持警戒,我觉得这很正常,不相信的话大家可以一个个来检验看看。
政治人物、社会良心企业、普罗大众不断将两性平等挂在嘴边,或是成为执政党宣传的政绩,可以看到他们都竭力地为了消除其差别而努力。
不过,现在日本众议院的女性议员人数始终没有超过百分之十、女性阁员人数永远不会超过三人、厕所数目更是不可能相同,就连女性的生理假、产假、育婴假的规定也极为苛刻,常常重新发生复职上班,就发现自己的位置早就被人取代的情况。
又或者是说民法规定的夫妻同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情形还是女方入籍男方家族,男方如果从妻家的姓,只会被认为是赘夫而受到大家的轻视。
同理,就算我们更改用字遣词,对于原先被区分开来的族群,所递去的眼光或是待遇、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很难会因为这些法律措施而有所改变。
拿日本第一学府的东大来说好了,法律明文说要晋用一定比例的身心障碍人士或弱势族群,但私底下利用官场的「东大帮」势力,进行游说规避罚款的案子可没少过。
拜托,矢内原校长知道的话会哭的好吗?
好了,这样看下来有没有觉得这些达成平等的作法……很假?
也就是说题目从一开始就没有获得肯定答案的空间,人并不是平等的,平等的群体并不存在。
亚里士多德曾说要将统治阶层的人实施「公产共妻」制度,利用统治群体财产公有的模式来避免私心,立意良善不过古今中外却不见任何实行成功的例子,因为这违反人性。
过去在读《劝学》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天不在人上造人,亦不在人下造人」这句可以说是日本人精神启蒙的金句,我当场是大为感动,只差没把福泽先生当成九州岛岛太宰府那位那样来膜拜。
不过当我看到下文后,我便回头去笑过去自己的迂,想想当时的自己简直是聪明得过分。
「出生的时候大家都是平等的,但为什么工作和地位却会出现不同呢?那原因必定是出在有没有刻苦钻研上面,在这里产生了歧异。」这整段话一起来看,并不是说明着一切平等,而是说明着只有才能与汗水兼具的人才能成为人上人。
只有汗水而无才能,那终究是个凡人;有才能而无汗水,那还是天才。既然可以分成努力的天才、与生俱来的天才、凡人,以及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所成就的凡人,那么一开始《劝学》的用意根本就没用了不是吗?
于是,我从此之后再也不相信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慨然地跳槽成为一位现实主义者,再也不去抱有任何理想。
虽然我中间不是没有想说放弃,心中涌出重新回到原出理想怀抱的冲动,不过每每看到别人说「我考前没读书」、「我家没什么钱」、「我没异性缘」,却金榜题名、鲜车怒马、双手捧花时,我当下真的是连大喊「阿胡拉阿克巴」的心情都有了。
不过还好我具有思考的能力……不然如果真的这样干了,事态绝对会变得更加复杂,我也会在社会上被抹去……
所以,我只能试着去熟悉不平等,并让它成为一种习惯,试着将这违和感从心中抹去,使我不觉得这是一件奇怪的事,而是跟吃饭、喝水、睡觉一样再也自然不过的事情。
总而言之,平等虽然是大家追求的目标,但最能符合大多数人利益追求的结果却是不平等,却又时时想要追求平等,人就是这么充满矛盾的生物,我也不例外。
嘛,现在在看着本文的各位,有仔细思考过刚刚那些问题吗?
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在未来,有想过就读于一般学校的我们,和未来世界百大毕业的同龄人、父祖庇荫的政商后代、俊男美女相比,我们真的是平等的吗?
还是跟我一样,露出一个尴尬又无能为力的笑容,苦思我们真的是同一种生物吗?
就算现在还没有什么感觉,但我保证在未来的某一天,有可能是大学、有可能是在职场,又或者是在养儿育女时,会有这份感觉。
我必须坦承,我挺早就有这些疑问的,这或许和我从小受的家庭教育脱不了干系,但我结束义务教育、脱离家族掌控后,就不断在思考这些问题,而不是先享受自由的滋味。
笼中鸟毕竟是笼中鸟,是不具有和蓝天中翱翔鸟儿相同的权利的,或许我所做的挣扎很无力,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吧。
不过,我倒是很享受这即将迎来的斗争过程,明知不敌我还是想要去试一试……即使明知道这注定是场悲剧。
我,东仪征一郎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在未来的高二也会抱持着这股信念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