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1500000003

第3章 其身正,不令自威——做个人品出众的教师(2)

不知道其他的校友是否也能常想起,那句吴老师的家乡话口头禅:无所谓。为此,当时班上的语文课代表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刊登在《中学生报》上。遇到难题了“无所谓”,遇到困难了“无所谓”,甚至我们犯了错误也“无所谓”,这并不表明她纵容我们,而是一种胸怀境界的体现。对待十四五岁的孩子,重要的不是当时管教住他们,而是让他们明白道理,使他们每个人都一直走好各自的人生路。

吴老师一直是很慈祥,更多地像慈母。对待我们就像对待她长不大的孩子,无论你犯什么错误,她都是耐心地跟你讲道理。虽然当时觉得她很啰嗦、很烦,直到我现在也当了班主任,也不厌其烦地给我的学生讲道理的时候,我才体会到她的良苦用心。但有一次在她的物理课上,我偷偷地在下面看体育报纸,吴老师发现后当场就把报纸没收了,并用我从没有见过的严厉的眼神狠狠地看了我几眼,整个过程没有一句话,事后她也没找我。但从此在她的课上我再也没有走过神,那个眼神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有一天,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又让吴老师生气了,好像是上课老有人讲话吧,具体我也记不清了。吴老师照例又跟我们讲道理,但这次讲着讲着,她竟然哭了起来,我们顿时都惊呆了,这么多年来我都没看过有老师在课上哭的。这一哭也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结果是上课讲话最凶的几个学生当然也包括我,一个个被班上同学打招呼,要求上课时不要再说一句废话。

在刚工作的时候,我还对吴老师有点看法,认为当时我们都不怕她,她从不对我们发火,于是就管不住我们了。因此,我一直也以自己严格管理班级而沾沾自喜,但从老师去世后我想了很多,也明白了教师的意义。想做一个严厉的老师很简单,可以说人人都能做到,但要做一个能打动学生内心、走进学生心灵、改变学生人格的老师却很难。当你的学生一次又一次犯错误,甚至是犯同样的错误时,你还能很耐心地循循善诱,还能一如既往地教诲,没有丝毫的怨恨,这才是做老师更高的境界。

看看现在的学生,再想想自己,真的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我们都是从那飞扬的青春年代过来的,谁没有心仪的女孩?谁不想天天抱着足球不玩到天黑不回家的啊?小时候总认为老师约束得太多,总想显示自己的特异独行,事后想想真的是太过幼稚。所以还是那句话,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请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行动;少一些浮躁,多一点成熟。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何不让它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呢?

我想,更好地做好现在的工作是我们对吴老师最大的追忆和敬意,吴老师会在天堂看着我们成长的!

这两篇文章告诉我们,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实践中积累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习中升华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让自己富有威信。

首先教育好自己

在“素质教育”呼声甚高的今天,教师必然面临着一个提高自身素质的严峻课题。英国作家笛福曾说过:“一个要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办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当今社会的发展,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从学校角度来讲,就是要求“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社会需求角度来讲,就是需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而学校教育作为造就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教育效果首先最直接地取决于每一位育人者——教师的自身素质上,当然这种素质必须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它包括较高的文化层次、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高尚的道德情操、向上的进取精神、勇于修正错误的勇气等等,它囊括了所谓“人格”的全部内涵。尤其在今天,文化水平作为一个硬指标已经成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要求,那么性格、气质、能力、品质等就成为体现教师素质、展示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课讲得怎么样”了,而是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报载,某机构对一部分中学生做了“你心目中的好老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好老师”的评价标准比较集中地反映为:知识渊博;平易近人;理解学生;讲课生动。这看似简单的四点,其实涵盖了当代青少年对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也正是一位有威信的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一、用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

当今青少年热衷于一些港台的影视歌明星,这种现象往往被成年人嗤之以鼻。但我在与学生的长期接触中却总是隐隐约约地感到这并不是事物的本质,在这些现象背后有一些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东西可能我们没有发现。后来的一项调查印证了我的想法:我请一部分高一学生回答:你心中最崇拜的歌星与一位十分优秀的老师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位?学生的回答大体归纳为:没有可比性;喜欢歌星是暂时的,崇拜老师是永远的;让我们崇拜的老师太少了。这一调查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第一,学生并没有真正丢失对事物的正确评价标准;第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标准提高了,而这种评价标准的提高是时代发展赋予他们的,作为教师,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去降低标准,而只能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我们身边来。

老师吸引学生有着一个极有利的客观条件,即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老师良好的思想品质,渊博的知识,宽厚的胸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无时无刻不对学生有一种潜在的影响;老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方法都会引来学生的评议;甚至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感觉”,这就要求为人师者努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为人师表”,而更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有位教师讲过这样一件事:去年新生军训时,中途下起了雨,孩子们在雨中继续操练。这时候班主任们由于没什么工作,去避避雨本是无可非议的,而我毅然站在雨中陪着学生们淋雨,心中似乎有一种更踏实的感觉。同学们纷纷被感动了,一再要求“老师您去避避雨吧,我们一定好好练”。事后学生们反映:“军训时还不熟悉您,但看到您作为岁数最大的一位班主任这样做,让我们一下子就了解了您,贴近了您。”

前不久,年轻班主任杨老师遇到一个难题:

一位同学在为集体去买奖品时自行车被盗,而且家长表示家庭生活不富裕。怎么办?不赔,于心不忍;赔,该由谁来赔?小杨老师求教于我,我首先提醒她:不要用“赔”这种说法,因为谁也不是直接责任人;作为班主任你首先拿出一点儿钱,在班里发出号召:“某某同学是在为班集体做好事时把车丢了,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大家用自己的零花钱帮助她一把,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我首先带头捐出第一笔钱。”正如我所料想的,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将近200元钱带着师生们的情意送到了那位同学手中。我把它归纳为一举多得:受损失的同学得到了补偿;启发和调动了同学们的爱心;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更重要的是杨老师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回报——在同学们中的威信和号召力进一步提高了。

以上两个事例告诉我们:做老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思考、去分析,和学生朝夕相处的同时,要用真善美感染他们,用真情打动他们,用人格魅力征服他们。我相信,你能做到!

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凡为人师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都会不厌其烦地为学生树立各方面的榜样,鼓励学生“像某某某那样刻苦学习”,“像谁谁谁那样关心集体”,每年3月5日的学雷锋日也会再一次地提起雷锋精神,孔繁森、李素丽、张海迪等时代楷模也会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却往往忽略了学生身边最直接的榜样——老师。

实事求是地说,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无非是在学习知识的旅途中比学生先走了一步,好像在道德、情操、人格上不应该对老师有什么苛求,尤其不能要求每一位老师都像英雄人物那样成为学生的楷模。但是正像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因为,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的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我想这里所谓教师的“威信”就可以概括理解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学生的影响会超过某一时期、某一阶段所宣传的英雄模范人物。全国模范教师斯霞、丁榕给她们所教过的学生以终生教诲,孙维刚老师拖着重病之躯带领学生摘取的也绝不仅仅是奥林匹克数学奖牌。即使我们大多数没有当选过什么优秀、先进,在教育第一线默默耕耘的教师们,我们的敬业精神良好品格、知识结构乃至高雅的气质、幽默的谈吐等,都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我推崇卢梭的一句名言:“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教师最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

三、人格魅力需要不断完善

作为一名教师,谁都希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学生与社会的肯定,而且可以说每一位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在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人才评价标准的不断提高,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完善教师的人格,已成为真正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否则工作中将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效果。例如有的老师课讲得十分出色,但由于缺少对学生的理解与宽容,常常是把对学生的批评、指责夹杂在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对其敬而远之;有的老师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正在教的学生进行有偿家教,其实在学生的内心深处降低了自己的威信;有的老师不善于接受新事物、新信息,使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等等诸如此类的一些缺憾,都直接影响着师生之间的沟通,妨碍着教与学之间矛盾的解决,制约着“教书育人”的圆满完成。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女子师范第二校的演说中有“惟必有学识,方可担任教育”之说。我想作为革命先驱的孙先生所言“学识”绝不仅仅是指单纯的文化知识,何况社会发展到今日,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愈发重要,愈发神圣,教师不再仅仅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而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合格人才的阶梯。对于教育理论的探索、专业知识的研究、思想品德的自律、教学能力的提高、教育方法的改进以及言行举止、自我形象的调节——等等这一切,都是对教师人格的自我完善,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如果把教师的学历称为硬件的话,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软件。硬件由教育主管部门考察,软件则只能经过广大学生的考核和验收。教师如果能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将不仅仅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树立自己的威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尊重,树立威信的起点

有位著名教师说过:“有威信的教师都是能够尊重学生的人。尊重,是树立威信的起点。”这话不假。

尊重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这不仅是成年人的心理需要,也是孩子的心理需要,而成年人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这一不亚于穿衣吃饭甚至比穿衣吃饭还重要的需要。从小被人尊重的人,有很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形成完善的人格,或者说孩子会自己努力用完善的人格来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被人尊重的孩子也会去尊重别人,如果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那么我们整个民族的自尊感就会提高。

你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你就会尊重孩子。可我们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一味希望孩子能听我们成年人的话,常常忽视孩子的需要,不考虑孩子在想什么,不体谅孩子的处境,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了解孩子的苦恼和心理上的障碍,只凭着我们想象的情况去教育孩子。一旦孩子的行为出乎我们的意料,或者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能对孩子不满意,甚至批评或采用其他方法来惩罚。这样,很难达到师生关系的融洽,也很难进行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师生心灵的沟通,对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极为不利,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极大,同时,也有损于教师威信。教师尊重学生,不是一个方法问题,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我们尊重孩子,会使孩子们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自信心也得到了鼓励,这样做,能够保护孩子的创造性,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孩子们懂得了自爱,懂得了做人的尊严。有一个老师上了我们班的课,说:“你们班的孩子往那一坐,个个人儿似的:看不出谁是后进生,好像都是好学生。”这就是每个孩子被尊重的结果,这就是我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不尊重孩子,就谈不上教育,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孩子,包括淘气的孩子。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关键。

那么,怎样做才叫尊重学生?

老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爱好,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创造,甚至也要尊重学生的幼稚和失误。

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孩子更需要尊重!因为他们也是人,是独立的人,他们也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也有被关注、被认可、被爱的强烈愿望。这些孩子的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不当,有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有学校教育的失误。我认为责任不在孩子。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同类推荐
  •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即中国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和怪现象。“超现实”即中国今后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改革。这是一本时政普及读物,核心为点评当今各色社会问题,专注于点评当代中国各色现象与事件,也有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把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近代史专家雷颐,通过通俗的讲解、评论、分析,使读者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期望落空,什么样的力量使某些事件像轮回一般在中国历史上反复演出。
  • 档案信息检索

    档案信息检索

    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档案信息以及相关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尤其关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检索的现状与实施。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 路:漫谈好节目的克隆与创新之道

    路:漫谈好节目的克隆与创新之道

    通往好节目的路有千万条,但殊途同归,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是:大彻大悟的智慧、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俯仰天地的境界。这个高度实际上关照了三个不同的层面:理性的智慧、感性的情怀和糅合的境界。怎么能达到这个高度呢?这就像爬山,不过好节目里的爬山却不是用真实的双脚,而是通过——克隆与创新。克隆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在临摹中掌握技巧,在苦干中增长才智。创新则既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凭借天赋的神来之笔。
热门推荐
  • 最强大老板

    最强大老板

    终极任务:成为所有人的大老板,让所有人都为你挣钱!看到系统最上面列出的终身制终极任务,丁默傻眼了。
  • 双时空之恋

    双时空之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希腊,有数不胜数的神。其中,海神波塞冬与战争女神雅典娜是神界最著名的恋人。然而,众神之首宙斯却因为自己的私心暗中设置阴谋,毁灭了一切,波塞冬与雅典娜消失于天际,数万年之后命运的抉择,让他们再次重生并且相遇,然而他们已经忘掉一切,形同陌路。来吧,命运在召唤,苏醒吧!
  • 异界之基地战兵

    异界之基地战兵

    一次跨越时空执行任务竟意外来到陌生世界的云龙飞,面对残酷冷血的原住民又该如何求的生存?虽然他拥有异化过的基地,但敌人似乎并不好招惹,且看他面对神秘的世界与拥有神秘力量的对手,云龙飞又是如何纵横征服世界!
  • 逍遥,乾坤行

    逍遥,乾坤行

    正邪大战将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尾?人族与龙族的战争是否就此平息?这是玄武的天下还是青龙的天下,亦或是麒麟的天下。人族将何去何从,龙族将怎样报复,妖族将如何抉择,兽族将怎样参与?他,一个无法修炼的王爷,如何能立于乱世而能自保,如何以蜉蝣之力撼动大树。圣兽、神兽、魂兽、恶兽、妖族、兽族、龙族,他如何与之周旋?这是无法挣脱的宿命,但难道就这样听任命运的摆布?当最终一战来临,他会不畏惧,即便他再弱小。五行八荒中,大略胸中藏,待到鲲鹏起,飞腾震四方。辽阔的五行八荒界,壮丽的山河,恢弘的气势,来吧!战吧!十大神器现世吧!
  • 未来日常

    未来日常

    事情发生在4900年,地球资源耗尽,水源短缺,物资短缺,食物短缺,人们的饥肠辘辘从而引发了世界级的暴动,钱,钱已经买不到任何东西,钱对于人们,世界来说不过是废纸一张,人们为了短暂的利益出卖自己的灵魂,扼杀亲人,掠夺、杀戮....
  • 学会与爱犬对话

    学会与爱犬对话

    狗与人类经过了10万多年的相处,可以说已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与狗的关系是如此的亲密,但我们与狗的交流并不是很顺畅。我们经常以人类的简单想法来解释狗的行为动机,忽略了狗特异于人类的思考模式。也因为这种错误的观念,使得我们在与狗的沟通、管教及训练上,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与狗狗进行有效对话,让我们与狗能心意相通,在狗帮我们完成各种任务的同时,我们也能让狗生活得幸福。
  • 快穿:三世倾城

    快穿:三世倾城

    这一世,你是我沙场的战将,我是你并肩的搭档,魑魅魍魉,不灭神话。这一世,你是我永世的主宰,我是你栖息的凤凰,雍容华贵,爱恨何妨。这一世,你是我今生的执念,我是你掌中的珍宝,绝恋倾城,白头共老。“也许我真的把你忘了,忘了你的姓名,忘了你的样子,忘了你的一切,但还好,我没有忘记我爱你。”
  • 网游之极限法

    网游之极限法

    魏梭身为一名骨灰级的虚拟网游玩家,终于在一次连续3天3夜的游戏中猝死。由于魏梭的事件影响,游戏公司不得不修改游戏一天只可游戏16个小时。而这时的魏梭却回到了5年前《征战》虚拟眼镜发售的3天前....
  • 天路无双

    天路无双

    一代天君叶尘,被至交好友出卖,惨遭天下强者围杀,最后命丧牧天之野!世事无期,天道莫测,再一次醒来的叶尘,发觉自己竟回到了三百年前!此时的他,风华正茂。光阴还未虚度,值得珍惜的人和物还未远去,一切的一切,才刚刚开始!从此,宇内八荒,惟我——绝尘六合,天路无双!
  •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灭度五炼生尸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