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5500000021

第21章 后话

《坛经》是最有魅力的佛经,也是最有争议的佛经:他因争议而有魅力。我们来说点后话。我在一开头说《坛经》(主要是坛经偈)支撑了《红楼梦》的结构,触发了《红楼梦》的产生:曹公妙笔,把佛门历史上最有名的一组“三角关系”弘忍、神秀、惠能变化为文学历史上最有名的一组“三角关系”:宝玉、黛玉、宝钗。惠能是贾宝玉的一个“原型”。在红学上,这是一个新观点。因本书重点是《坛经》而非《红楼梦》,《红楼梦》只是一个触发点,在此扼要说明。

《红楼梦》的主线大家都知道是宝、黛、钗三角恋爱,如果三角归一,那么我们可以说,《红楼梦》的主线是贾宝玉出家。他的出家(出走)是预设的,是必然的、必须的,林黛玉必须死,贾宝玉必须做和尚,薛宝钗作为“胜利者”,必须守空房,这才是《红楼梦》。贾宝玉注定是个和尚,女人越多越是和尚。曹公妙笔:光光的石头即和尚之隐喻也!

既然贾宝玉注定要做和尚,请问,他要做的是什么和尚呢?答案是:他要做惠能那样的和尚。为什么别的和尚不做,偏要做惠能那样的和尚呢?曹公意在说明:恰如惠能求法,《红楼梦》也讲述了宝玉悟情(通俗说法是:修情禅、悟情道,成情佛也)的艰难历程。《红楼梦》自许为“明心见性”之作,处处以禅喻情,以情参禅,明眼人当知。贾宝玉要做惠能那样的和尚,曹公用意是:就算没有人来点石成金,这块顽石本身也要自己觉悟。石头也要有出路!试问:贾宝玉是因十二钗而悟的呢?还是他自己悟的?当然是他自己悟的。请君细看“红楼十二曲”,便知宝玉悟在情人先。

从《红楼梦》作为一本书全书结构讲,是严格按照宝玉出家的主线条走的。有了这个主线条,全书十二个主要人物,一百二十个主要故事就全部串起来了。这一结构得之于“宝玉出走”这一简单设想,是受法显、玄奘、惠能等高僧的出走故事启发的,推远点,还有佛佗出走的身影。惠能求法的故事给了曹雪芹直接的影响,他的文学创作因此迸发火花,获得灵感:是的,先要设一个“围城”(大观园),然后让人从围城中突围出走,在这种“弃与寻”的冲突中,就建立了“疑与信”的拒斥关系,“罪与救”的主题就这样揭示出来了。

从《红楼梦》全书的精神主旨来看,是比照惠能所遭受的“法难”讲述贾宝玉遭受的“情难”。惠能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意谓不染。贾宝玉正是力求不染之人。在大观园、在贾府、在金陵、在红尘之中,他不能做到自救,更不能做到去救别人(事实上他害死了像金钏、晴雯这样美丽的生命,也摧毁了黛玉、宝钗与他的缘),甚至他也并不能做到不染(他好色而不厌、好自由而中了自由的毒极深、自由到了极致就是自私),但他确实有一颗不染的心。就这一点,他因根性之力,悟情了,得道了。惠能当初避难躲到了石头里,后来,这——惠能一块石,就成了——大荒一块玉。

也许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心路历程。

可以把《红楼梦》看作小说版《坛经》,你会看到一个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最终变成世界上最无情的人的故事。他不但与世界绝交,他更与自己绝交。他求他所求,最终求得无求。他得他所得,最终得无所得,乃至以无所得而得自由。

可以把《坛经》看作佛经版《红楼梦》,你会看到一个人成佛的本生故事。他本是破落官宦家庭的公子,化身为樵夫,作“野人”,后来为求法主动进入围城(寺庙是世界大围城中的小围城),他与他的朋友(弘忍、神秀等)一起进行三重突围:第一重突围,打开寺庙围墙;第二重突围,打出红尘深处;第三重突围,打破空虚锁链。他们的突围刀光剑影,惊心动魄,最终归于沉寂。他们的法传了吗?传了。传给谁了?传给了隔代人。要隔多少代才能接这个脉?不知道。惠能、神秀、弘忍三人都成佛了,留下一部《坛经》任人评说。不要进庙就拜,不要见经就读,不要见了师父就磕头,三佛是一佛,只是要我们问自己:本性在哪里?

所谓“顿悟”指在停顿的地方觉悟。请停下来,请坐下来。看花不能奔跑,因为你的奔跑会带起一阵风,会吹落你自己枝头的缘。

同类推荐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半路出家

    半路出家

    一个作家、网络红人、编剧、广告策划人、丈夫和父亲,在人生的转弯处遇见佛法,使他有所领悟,决定凿开尘世混沌,放弃一切,剃度出家。本书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述,出家、修行、学佛、感悟人生。为我们开拓出一条探究生命的道路,同时也试图帮助修行者在生活和学修中,让自己的行为来符合佛法,而不是用佛法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为所有尘世中“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为纷乱世界里,想要回归一颗清贫之心的人,尝试传递一种力量,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悟性的心灵小品。
  • 零点星光

    零点星光

    本书内容包括夏季的川藏线、川藏茶马古道、草原明珠理塘、天地巴塘、巴塘弦子、英雄格萨尔等,展现了青藏线的旖旎风光,追溯了佛教源流,介绍了藏民的神秘习俗。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下)》即是作者长期披辨和研究汉译佛教经典、着力厘清繁杂佛教哲学的精要之作。全书共分两卷:上卷“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主要分析了佛教早中期形成的基础教义、基本概念及诸经典;下卷“大乘佛教思潮和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分析了大乘思潮以及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大乘诸经典。佛教作为一种域外的宗教,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汉译经典来实现的。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热门推荐
  • 你还是我唯一的心事

    你还是我唯一的心事

    本以为自己的老板是一个高冷大叔,谁知完全是她近视眼没看清......本以为我们距离遥远,其实你也只是一个渴望温暖的凡人......
  • 网游之巅峰净土

    网游之巅峰净土

    要权势,他有!要金钱,他有!那么来到这个虚拟的世界,他为了什么?仅仅是抱着玩的目的?!
  • 无忧鹤(修订版)

    无忧鹤(修订版)

    当年魔道至尊九子魔宫分崩离析,老大玉面情魔不知所踪。三十年后,与九子魔宫甚有渊源的年青高手玄崖风、苏临渊、钟灵秀、杜自愁强势崛起,牵动各方利益,众多隐世高手纷纷复出对四人痛下杀手,志在夺取九子魔宫镇宫之宝“九五至尊”以及《九五魔典》、《玄鹤经》、《幽魂梵音》三大秘籍,以开启悠游仙境并实现天道飞升。随着朝廷中最具实力的五王五侯、江湖上最活跃的七大门派/三大邪教/四大世家等各方势力纷纷加入争夺,朝野两极均出现极大动荡,关键时刻,九大魔主和他们的宿敌纷纷出现,当年的所有恩怨情仇都要做一个终极了断。当所有纷争都聚集到无忧鹤身上时,这才发现他悄然已将五道之极术聚于一身……
  • 那一年的星辰

    那一年的星辰

    低调做人是她们家的风俗,喜欢和别人杠上是她的喜好,可她一次次被某男欺负,深藏不露的她终于忍无可忍。
  • 若名为浅浅

    若名为浅浅

    因为妹妹无理的要求,韩织去到妹妹喜欢的作者“哀泣”所在的公司去面试,原本是想让面试失败的。却因为苏浅的奇葩条件顺利通过面试。以戏调帅哥为目的的苏浅遇到韩织这等帅哥怎能放过……。
  • 召唤师狠倾城

    召唤师狠倾城

    沈家嫡女——沈君澜,丑陋无比更是花痴成性,惹人厌恶。当曾经的废物再度睁眼,有多少人后悔,又有多少人惊艳?神马?!你是双系召唤师?!不好意思,姐姐我全修!神马?!你的兽兽很牛叉?sorry,我的兽兽说你家兽兽已经残了。你有完品丹药?!咦,那不是我天天闲着无聊吃的小零食吗?这是一本牛叉到不行的书,且看一代丑女的逆袭之路!
  • 复楚记

    复楚记

    他承载着南楚最后的血脉,他背负着身为大楚皇子责任复仇,是他的执念,背负一刀,自南蛮杀到北凉,八千里路,斩杀北凉将士数千。他曾攥着拳头说过,给我五年,定要亡你北凉,复我南楚。五年之期已到,北凉,我回来了,南楚回来了。我们的账,也该连本带利的算一算了。
  •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个人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自行放弃,而且权利和义务具有交叉性,如教师教书育人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学校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属于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公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权利与义务并存,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本书就是从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出发,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把我国的法治发展推向更好的发展。
  • 裁决笔记本

    裁决笔记本

    一本本的裁决笔记,一场场的死亡盛宴。上帝们从黑暗中逐渐浮现,身后恶魔狰狞咆哮
  • 剑锋裂神

    剑锋裂神

    剑?我的本命!我为何而重生?我的仇?我自己来报!我的剑已经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