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海峰,生于一九九二年,三月三日,(农历正月二十九日),生肖,猴。是刘氏第十七世子孙。至今,已走过了二十二个春秋。在同龄人中,大家都觉得我和其他人不一样,有人说我成熟,有人说我张扬,有人说我有才,众说纷纭。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我想这除了我性格之外,更多的,是我经历的事情,比一般人多些,我想把我的打工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
二零零九年,六月,我完成了中考,那年,我十七岁,还是个未成年。为了打工,找份工作,我一个人跑遍了整个黄骅,大饭店,小餐馆,但都没有找到工作。原因是,他们暂时不需要临时工。诺大的黄骅,被我转了一天,我回家待了几天,又在海兴找工作,结果,同样又以失败告终。但不知为何,那时的我并没有丧失信心,仍旧四处打听,哪?需要临时工。过了几天,一位朋友说,他的朋友在黄骅某饭店工作,可以帮我介绍工作,第二天,我去了黄骅,结果,岗位是保安,而我的身高——不达标。
记得那时候,我有些丧失信心,甚至是自卑,因为身高,我,被淘汰了。下午,在二姨夫的鼓励下,我俩又围着黄骅跑了一下午,工作倒是有,只不过,工资少得可怜,一个月才三百块,尼玛的,想白使唤人呐!突然看到碰碰凉写着急招临时工,当二姨夫兴高采烈过去询问时,五个小姑娘,整齐地说:我们只招女生。就这样,一天,又白忙活了。晚上,我坐在二姨家的电脑前上网,和我的一个哥哥——刘乐聊天,他说,他在唐山迁安工作,或许,可以帮我安排工作,让我在家等着听信儿。
二零零九年,七月二日,河北中考成绩公布,我以四百九十六分结束了四年初中两所学校的酸甜苦辣。但我仍旧落榜于黄骅中学。名落孙山,那一刻,我才有所体会。也就在那天夜晚,刘乐哥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去唐山工作,为了躲避中考的失利,躲避他人的议论和追问,我就这样,在三号的早上,匆匆地踏上了离乡打工的路程……
坐车到黄骅,又转乘高客到天津北站,坐火车,在唐山滦县下车,又乘班车,一路颠簸的来到了迁安市,杨店子镇,车辕寨村,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打工生活。
我的工作是什么?这可得和大家好好说说,中国四大钢厂之一的首钢,原址于北京,但由于二零零八年奥运会,对空气质量的要求,首钢于二零零七年开始迁址至唐山迁安,而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就是中冶二十二局下属的工程项目部,负责首钢建设的桥梁桩基部分,说白了,就是打桩。
你见过支起大桥的那几根石柱吧!其实,它露出水面只有它全部的八分之一。
对于打桩这份工作,我不会开打桩机,也不懂技术,所以,只能做最简单,最下层,也是最脏最累的工作,记得那时,我每天穿一件破衣服,顶着炎炎烈日,搅拌混泥土,抽水,灌浆,接电源,拉闸,抬水泵,接水管子,……那一个月,我不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
有关那一个月的回忆,被四年的时光冲淡了不少,我只记,那一个月,我消瘦了不少,人更是晒黑了许多。
我只记得每天中午,我拿一件破大衣,随便找个阴凉的地儿,往地上一铺,这就是我午睡的床,天为屋,地为床,是对我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只记得,在七月里,那个多雨的季节,我有好几次在工地上,淋着雨工作,干活。也有好几次,淋着雨,在上下班的路上,和成百上千的农民工一起奔跑,如果你站在高处俯视,你会看到有许多黄色,蓝色的小点在飞快的移动,很搞笑,但也很悲凉。
我只记得,在晚上上夜班的时候,无数的大白蛾扑倒巨大的照明灯上,只为取得那一瞬间的光和热,然后,灼烧而死。而我的眼睛,却在睁开,闭上,闭上,睁开中,目睹了这传说中的飞蛾扑火。
我只记得,那一个月,我穿一双布鞋,走了许多多多的路,因为,我住的地方与工地隔着三四里路,有时,为了抄近路,我们要去爬五六米的高墙。
我只记得,在那我知道了红灯区就是鸡窝,而鸡窝就是如今的妓院。我知道了和我在一起打工的,比我大一岁的山东人小李子,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一个人在外打拼七八年了,沧州老乡杨福兵虽是项目部总工,但却要忍受当地人的欺压,知道了强龙难压地头蛇。我也知道了工友之间的明争暗斗,知道了金川因为小李子夺了他的会计之职,而指使小胖与小李子打架,我知道人心叵测,人间是非……
那一个月,我学会了偷东西,工地上的钢筋,铁块,被我们偷了不少,那一个月,我学会了喝酒,偷铁卖的钱,我们用来打酒买肉。那一个月我学会了忍受,忍受能忍受的,不能忍受的,忍一忍,也就能忍受了。早上,没有自然醒,只有被工头叫醒,再困,也要忍着去工作,走路的工夫,就不困了。那一个月,我学会了听话,工头派给我再脏,再累,再苦,再没人愿意干的活,我也要笑着接受,因为,我是新来的。所以,每天我要帮大伙买早餐,因为我是新来的,所以,打扫房间交给了我,因为我是新来的,所以,我要睡在上铺,因为我是新来的,所以,要听话。在军营里,新兵蛋子要给老兵打洗脚水,在工作中,这种作风亦要发扬……
那一个月,是我真正走出学校,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在那一个月里,我可以正大光明的泡网吧。可以和工友们学点修机器,接电源等常识。可以和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接触,真正的去了解一下这个社会。我可以一个人出远门,学会了看路标,可以在火车上,不再那么紧张,我也领略和体会到了唐山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房屋建筑,还有,那独具特色的唐山话。
一个月的打工生活在快乐与煎熬的相互交融下走过,我用自己的辛劳和付出,或者应该说是用自己的青春,赚取了自己人生之中的第一桶金——一千三百元人民币。二零零九年八月四日,我从唐山返回了沧州。
当火车行驶到沧州境内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懂,是上天在讲述着我这一个月的苦辣酸甜,也像是我的母亲,或许是久盼儿的归来,喜极而泣。
二零零九年八月二十五日,我进入了黄骅中学,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我被学校开除,二零一一年二月,我进入了海兴中学,直至二零一二年六月高中毕业。
高考后,我没有急着去找工作,而是帮家里干农活收麦子,十三年的求学生活,让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已不会干农活了,我想地里的农活,我若多干些,父母就会少干些,我自己累些,他们就会轻松些。
忙完了地里的农活,我给隋鑫打电话,恰巧他在黄骅市里发广告,一天五十,并还招人,于是,我去了那里,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二份工作,但,等待我的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