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是人生无常的写照。既然人生无常不可避免,生活中发生七灾八难也是正常的。人是要活下去的,面对人生的无常,任何悲观消极的做法都无济于事。我们应遵循无常,一切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随遇而安,随机应变,在无常中寻求人生的真谛与快乐。
禅机故事
罗汉家风
有个和尚问罗汉桂琛禅师:“您老的家风是什么?”
桂琛禅师说:“我不告诉你。”
和尚说:“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桂琛禅师说:“这正是我的家风!”
佛学百科
什么是无常
无常是佛教教义,指世界万有(一切事物和思维概念)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互依存关系,没有永恒的实体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都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生灭的。佛典中常提到的有:1.刹那无常。谓一切有为法,刹那之间,有生、住、异、灭的变化。2.相续无常。谓一切有为法在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佛教不仅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还认为有其发展的过程,可分为四个连续相承的阶段或呈现为四种相状,所谓“四相迁流”,即生、住、异、灭,一种现象的生起称生,事物或现象形成后有其相对的稳定性称住,在相对稳定中又无时不在变异称异,现象的消灭称灭。任何事物和现象在一刹那中都具有生、住、异、灭四相。
不要执著于过去心、现在心或未来心
从前,有个德山禅师俗姓周,因常讲《金刚经》,人称他“周金刚”。
当时北方的禅宗宣扬渐教,南方的禅宗宣扬顿教,宗旨互不相同。
周金刚听说龙潭祖师在南方提倡一乘顿教,宣扬“即身成佛”说,非常生气,心想,我们的教义认为三大阿僧祗劫的功行都不能成佛,德山禅师怎么敢说能够即身成佛,一定是邪师,便要去南方捣毁即身成佛者的道场。接着,他担着自己手写的讲《金刚经》的心得《青龙手抄》去南方参龙潭禅师,要与之辩论,想当面折服他,然后捣毁他的道场。
龙潭知道德山要来,就叫一位女弟子在路边卖油饼等他。德山禅师长途跋涉,又饥又渴,见到一位妇人卖油饼,就想买来当“点心”。
可是妇人很调皮,对他说:“我这些饼是供养大德的,如果你能答上我的问题,那么你就是大德,我就免费供养你,如果你回答不上来,就说明你没有真实的水平,我要烧毁你手上的《青龙手抄》。”
德山心想,一个妇人能有什么水平,就说你随便问。妇人问:“《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既然心不可得,你怎么来买油饼作‘点心’呢?”
德山没想到妇人能提出这样高深的问题,顿时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哪个妇人也不客气,马上将《青龙手抄》烧掉。
醍醐灌顶
人不能执著于过去心、现在心或未来心,但也离不开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三者得到协调,才会大开智慧之门,才能回答生命的问题,才有点心可以吃的福报。而三者的协调,必须是超越的,只有智慧的空性才能整合它。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是我们待人接物信念的来源,要契合它,超越它,但也不能离开它。
禅机故事
谁来教化你
有人问禅师:“大和尚还下地狱么?”
禅师回答:“我最早下。”
那人又问:“你道行如此之高,为什么还要下地狱?”
禅师回答:“我不下地狱,谁来教化你?”
佛学百科
《四十二章经》
为我国最早翻译之佛教经典。全经共有四十二章,故称四十二章经。每章内容简短扼要,最长者仅百余字,最短者二十余字。经中简要说明早期佛教之基本教义,重点在说明沙门之证果、善恶诸业、心证、远离诸欲、人命无常等诸义,阐示出家学道之要义,其说理方式平易简明,为佛教之入门书。
信仰之道贵在虔诚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光藏,未学佛前,一心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佛像雕刻家,所以他特地去拜访东云禅师,希望禅师能指点一些佛像的常识,使其在雕刻方面能有所进步。
来到禅院,东云禅师见了他以后,并未说什么,只是叫他去井边汲水。当东云看到光藏汲水的动作以后,突然间开口大骂,并赶他离开。
因为时近黄昏,其他弟子看到这种情形,颇为同情,就求师父留光藏在寺中住一宿,让他明天再走。
到了半夜三更的时候,他被叫醒去见东云禅师,禅师以温和的口气对他说:“也许你不知道我昨晚骂你的原因,但我现在告诉你:佛像是被人膜拜的,所以对被参拜的佛像,雕刻的人要有一颗虔诚的心,才能雕塑出庄严的佛像。白天我看你汲水时,水都溢出桶外,虽是少量的水,但那都是福德因缘所赐予的,而你却毫不在乎。像这样不知惜福且轻易浪费的人,怎么能够雕刻佛像?”
光藏对于东云禅师的训示,颇为感动而且钦敬不已,在深加反省后,终于入门为佛家弟子。后来,他对佛像的雕刻,其技艺也独树一帜。
醍醐灌顶
对宗教的信仰方式有很多,各种供品、祭物五花八门,但神灵最想要的,是我们一颗虔诚的心。这样一颗心灵,自然比千万种戒律和苦行更能生发出圣洁美善,且伴随着无以名状的轻松、自由和宁静。对于现实中我们,可以把一颗虔诚的心,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自然会形成一种平和的心态,每一天都可以过得轻松自在。
禅机故事
难舍身外之物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人,一生信佛,日日积德行善,天天读经诵佛,他有一件宝贝从不离身,就是他念经时的佛珠,那不是一串普通的佛珠,年轻时因缘而得,得到后如获至宝,由于历史久远,佛珠颗颗光润亮泽,传为佛门一宝。后为一贼人所觑,夜半入室行窃,欲取佛珠,老人拼死护珠,大声呼救,贼人情急之中举刀杀之,夺珠惊慌而逃,老人身中数刀,不治而亡。众人目睹惨状,质问佛既慈悲,为何不护其生灵,任由歹徒胡作非为,佛答曰:“难舍身外之物,佛能奈何?”
佛学百科
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廷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居住。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处所,都可总称为寺。
院:本是寺内的一部分,寺内的别舍。后来佛教僧人也单独用院作为居住处所的名称,但院的规模一般比寺略小。
庵:是专指佛教出家的女众(比丘尼)居住的处所。
从另一面去看问题,也许会很简单。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在印度有一位非常仁慈善良的婆罗门国王。这位国王非常爱他的子民,以爱心、同情心和体贴心来治理他们。
每次当这位国王看到他的子民时,他总是注意到他们的脚,那是很久远的古代,人们还没有鞋子,所以他们的脚常常会被石头及灌木的刺给弄伤。那些灌木有时会落到路上,所以当人们经过的时候,脚就会被刺到而受伤,有时还会流血和感染细菌。
国王看到这种情形很痛心,就命令军队去找那些死去动物的毛皮,将毛皮覆盖在所有的道路上,这样子人们走在路上时脚就不会受伤流血了。他还下令:不只是道路,全国所有的子民可能经过的地方,也都要覆盖上毛皮。
那时有一位年老有智慧的大臣就对国王说,他有一个更好的点子。这位大臣说道:“要在所有土地上覆盖毛皮并不方便,而且花很多时间及金钱,倒不如只要在每个人民的脚底覆上毛皮,这样子他们就可以自由走动了。”
后来,人们都穿上了鞋子。
醍醐灌顶
对于所接触的事物,我们往往是只习惯于认识一面,而却经常忽视了另外一面。如果我们从正面去想,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时,不妨换一个方向,从反面来观察一下,运用逆向思维,反其意而思之,或许就能够找到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法。
禅机故事
割耳救雉
智舜禅师,隋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林下打坐,忽见一个猎人,打中一只野雉,野雉受伤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一会儿,猎人跑来向禅师索讨野雉:“请将我射中的野雉还给我!”
禅师带着耐性,无限慈悲地开导猎人:“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
“你要知道,那只野雉可以当我的一盘菜哩!”
猎人一直和禅师纠缠,禅师无法,立刻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道:“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雉,你可以拿去做一盘菜了。”
猎人大惊,终于觉悟到自己打猎杀生犯了最残忍的事。
佛学百科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传说唐代避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他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佛教认为他大慈大悲,遇难众生只要念诵他的名号,“菩萨即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叫观世音。据说观音可以应机以种种化身救苦救难,所以有各种不同名称和形象的观音,如白衣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干手千眼观音等。观世音菩萨在印度原为男像,自传入中国后,逐渐被汉化,大约从南北朝起,他的塑像也由男转女,成为大受我国俗众欢迎的女菩萨,以至千百年来,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称,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浙江省的普陀山。
能够忍受苦难,才能修成正果
佛陀曾给弟子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佛陀化身为一只大龟王,来统领深蓝海中所有的水族。它每天在五彩缤纷的鱼、珍珠白的蛤蜊,及蓝蓝的海鲸之间游来游去,除了帮它们解决问题外,还希望它们事事如意。所以,一切的水族众生,都在它的王国里,过着既快乐又祥和的生活。
有一天它爬到沙滩上小睡片刻。可是它实在太大了,大得好像一片陆地一样,所以这一睡,竟然睡了一千年的时间。
有时,小雨会滴在大龟王的背上,嘀嗒!嘀嗒!雨滴流进了它巨大龟壳的缝隙中,形成了亮晶晶的河流和湖泊,可是大龟王还是没有感觉地沉睡着;有时,风把细沙吹到大龟王的背上,呼咻!呼咻!沙粒堆在一起,形成了山岭和峡谷,可是大龟王还是沉睡着;有时,飞鸟衔落的小种子掉到大龟王的背上,哔剥!哔剥!种子在龟背上发了芽,长出花草树木来,可是大龟王还是沉睡着。
白天,阳光温暖了大龟王;夜晚,月亮映照着它。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春、夏、秋、冬四季轮流拥抱着大龟王,动物们也来住在它的背上,度过了四季,并且数量一天天地增加。
有一天,一位无法分辨土地和龟背的小女孩,在山谷间漫游,采了一些野花。第二天,她带着家人又来了,她的父亲说:“这是一片可以建造家园的好土地,我们不但可以在这儿种稻,还可以从海里采盐呢!”可是大龟王还是沉睡着。
过了一年,另一个家庭又搬进小山,接着,其他的家庭也陆续地搬来了。这时,马路被造起来了,商人也来设立商店。有一位王子甚至建立了一座宫殿!可是大龟王还是沉睡着。
人们在马路上开车骑马,车辙深深地切进了龟壳内;他们的城市重重地压在它的背上;人们的嘈杂声,如捶鼓似地传入了它的耳朵;他们所点燃的大火,更是烧透了它的壳!
终于有一天,大龟王从烧灼的痛苦中醒来了,它想要凉快自己,就开始往海里爬。但是它没听到人们哭喊着:“地震!地震!”也没看到人们正在四处狂奔。
当大龟王回到海里时,它将自己浸在冷水中,以解除痛苦;而它背上的居民一看到水涨到身边,都尖叫起来:“洪水!洪水!我们快淹死了!”
这一次,大龟王总算知道有人住在它的背上了。为了不给人们带来痛苦,它又爬回到海滩上。另一个一千年又过去了,它还是任由大火灼烧着它,任由城市隆隆的声音震动着它。白天它的泪水往体内吞着,晚上它则让泪水静静地流下来。它的痛苦是如此的巨大,可是它的泪水却如此的无声无息,以至于没有人知道它的牺牲。
最后,大龟王决定它必须回到海里去,所以慢慢地抬起头来对人们说:“不要害怕!我不会伤害你们的。你们看!我是一只巨大的乌龟,可是你们却住在我的背壳上。现在我必须回到水里,否则我会死的。”
这时,人们一个接一个收拾他们的财物,然后搬到岸上。当背上的建筑物、家园、宫殿被除去后,大龟王也感到舒服了。人们在陆地上建立了新的村落和城市,就如同以前一样地过日子。大龟王的慈悲,令大家都非常感激,人们礼拜它说:“数千年来,你让我们在你的背上建立我们的世界,现在还救了我们的生命,你真是一位王者呀!将来一定会成佛的!”
接着鸟儿也来到它的上空飞翔,将香花挂在它的颈子上;猴子们用了药草来帮它敷愈伤口;大象们竖起长鼻子,奏着甜美的音乐,来抚慰它的耳朵;人们则拿着孔雀的羽毛扫除了它背上的沙。最后大龟王又回到海里。
讲完了这个故事后,佛陀就说:“我就是那只大龟王,那些住在我背上的人,后来就变成我的弟子。”
醍醐灌顶
苦难是一种财富,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那些能善待苦难、忍受苦难、超越苦难的人最终成为了人们羡慕的成功者。真正能激人奋进的只有苦难。大多数艺术大师也都是在体验苦难的过程中才抵达自己的艺术天堂的。能够忍受苦难,才能修成正果。
禅机故事
一与十
龙潭崇信禅师是湖南人氏,未出家前非常穷困,在天皇道悟禅师寺旁,摆一个卖饼的摊子,连一个住所也没有。道悟禅师可怜他的穷苦,就将寺中一间小屋给他居住。崇信为了感恩,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道悟禅师收下以后,每次总叫侍者拿一个还给崇信,有一天,崇信终于向道悟禅师抗议道:“饼是我送给你的,你怎么每天还我一个,这是什么意思?”
道悟禅师温和的解释道:“你能每天送我十个,为什么我不能每天还你一个?”
崇信不服气地抗辩道:“我既能送你十个,何在乎你还我一个?”
道悟禅师哈哈笑道:“一个你还嫌少吗?十个我都没有嫌多,一个你还嫌少?”
崇信听后,似有所悟,便决心请求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准他出家。
道悟禅师说道:“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万,诸法皆从一而生。”
崇信自信地应道:“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后在龙潭居住,世称龙潭崇信禅师。
佛学百科
浴佛节
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亦名“佛诞节”。相传在2600多年前,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因此,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来纪念佛的诞辰。
命运是可以修炼的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跟几个亲戚合伙做棉花生意。结果,他们第一次外出购货,就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暴雨,数千斤棉花被浸泡在库房里霉烂,损失惨重。
当他黯然返回家乡后不久,父亲经营的饭铺意外遭遇大火,被烧成了一堆瓦砾。从此,他的家境一贫如洗。他的父母则因为悲伤过度,先后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