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2700000016

第16章 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3)

寺中的香灯师、知客师等都向佛光禅师说明信徒的喜舍发心,只见佛光禅师皱起眉头,制止大家发言,并开示弟子们说道:“你们大家都辛苦了,可惜化缘太多,没有功德!”

大家不解,问道:“为什么化缘多反而不好呢?”

佛光禅师道:“把钱财储存于信徒,让信徒富有起来,佛教才能富有!不可经常要信徒捐献这个功德,赞助那项佛事,杀鸡取卵,何其愚痴!等到有一天信徒们不胜负担,佛教还有什么护法长城呢?”

佛光禅师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言语,实在值得大家玩味与深思!佛教所云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恼”的原则下进行,而且布施者应该细水长流,不可硬性募化。

醍醐灌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像我们的森林资源、淡水资源,无时无刻不在一点点的减少。尽管我们现在也在大量地植树造林,也在进行污水处理,循环利水资源,可这些补救的办法,仍然远远赶不上我们消耗的速度。如果我们再不懂得珍惜,不懂得节约的话,这就无疑于是杀鸡取卵。把有限的资源用光,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禅机故事

吃饭睡觉

修学律宗的有源请教大珠慧海禅师说:“和尚修道,有没有秘密用功的法门?”

禅师:“有!”

有源:“如何秘密用功?”

禅师:“肚子饿时吃饭,身体困时睡觉。”

有源不解地说道:“一般人生活都要吃饭睡觉,和禅师的用功不是都相同吗?”

禅师:“不同。”

有源:“有什么不同?”

禅师:“一般人吃饭时百般挑剔,嫌肥拣瘦,不肯吃饱,睡时胡思乱想,千般计较。”

有源听完禅师的语,似有所悟。

佛学百科

少林寺

少林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南北朝时期,天竺僧人佛陀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年),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据佛教传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华以4卷《楞伽经》教授学者,后渡江北上,于寺内面壁九年,传法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大象年间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远、洪遵等120人住寺内,名“菩萨僧”。隋代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寺。

欺骗别人是在坑害自己

很久以前,有一位婆罗门,经常向别人夸耀自己,认为自己的知识很丰富,对于各种星象算命卜卦法术无不精通。他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依仗着这个本领,总想找一个机会能够向别人施展自己的才能。

终于机会来了。有一天,他跑到另外一个国家,在大路边,抱着自己的儿子痛哭流涕。

有路人看见了,问他:“你有什么伤心事吗?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啊?”

婆罗门说:“再过七天,我这孩子就要夭折了。我可怜他这么短命,小小的年纪就要死了,所以我才哭了起来。”

旁边的人说:“人的寿命是很难预料的事,算卦也会出现差错的,也许再过七天,他还能活着不会死呢,你为什么要预先痛哭呢?”

婆罗门说:“太阳和月亮有时也会阴暗不发光,天上星宿也有可能会陨落,可是我的预言是绝不会错的。”

婆罗门为追逐名利,骗取他人的信任,到了第七天的时候,竟然把自己的儿子杀死,以证实自己推算的准确性。

其中有些人知道他说的预言,后来又听说他的儿子果真在第七天死去了,都感叹地说:“他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说的一点没错!”

大家心里十分信服他,都来向他表示敬意。就这样,他取得了众人的信任。从此,人们都相信了他的预言。然而,他却是以失去人间至爱的代价来换取的。

醍醐灌顶

佛陀警示弟子:不能为了名利好处,自称得道,夸耀自己已成正果,用欺骗的方法坑害一些本性善良的人们。对于现实中的人而言,不要装出一副慈悲的样子来蒙骗世人,这样做最终只能使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痛苦深渊之中。

禅机故事

把门关好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上的无相禅师开口叫道:“喂!你这位朋友,既然要走,请顺便为我把门关好!”

小偷先是一愣,随即就说:“原来你是这么懒惰,连门都要别人关,难怪你寺里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无相禅师说:“你这位朋友太过分了,难道要我老人家每天辛辛苦苦,赚钱买东西给你偷吗?”

佛学百科

天台宗

天台宗是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称法华宗。天台宗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该宗思想,虽肇于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以《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槃经》为扶疏,《大般若经》为观法。

不要忌讳自己的缺点,不要怕别人的议论

从前在一座寺庙里,有五个师兄弟,他们平时关系都很好,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

有一天,师兄弟五个人又坐在一起研习经文了。突然有人来通报说,方丈和尚有事找大师兄。大师兄一听,方丈有事找他,连忙拔地而起,冲出门外。

同修的几个师弟看到了,都笑大师兄的性子太急了,顺便就提到了大师兄的优缺点。他们说道:“大师兄的道德、品行都很好,只是有两个小毛病,第一是容易发脾气,第二是做事太冒失、欠考虑。”

大家正在说着的时候,正好大师兄回来了,听到大家议论他的这些话,非常生气,立刻走到屋里,大发雷霆,揪住说他缺点的那个人,抬手就打。

旁边的师弟就质问他:“你为什么打人?”

大师兄回答说:“我什么时候喜欢发脾气?我在哪里做事冒失?可是他说我喜欢发脾气和做事欠考虑,所以我要打他。”

那个师弟就告诉他说:“你现在这种举动,正说明你确实爱发脾气和做事莽撞,你的这些做法大家都看到了,为什么还要忌讳自己的缺点怕别人议论呢?

醍醐灌顶

凡事都应防微杜渐,不要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以致不可救药。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可盲目自信,更不应拒绝批评帮助。只有善于倾听来自别人的不同声音,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禅机故事

给的价值

这天午后下起了大雨,门口传来小猫阵阵的叫声,小沙弥随着声音往门外瞧,一只被雨淋湿的小猫,在门边望着他:“喵喵……”“你一定是肚子饿了吧!”说完,小沙弥便转身回到屋子里。不久,小沙弥端了一碗粥出来,将碗放在小猫身前,对着小猫说:“小猫咪,这碗粥给你吃吧!”小猫开始低头吃粥,小沙弥静静地在一旁看着,小猫很快就吃完了粥。这时,小沙弥伸手想抱起小猫,小猫却一溜烟地跑掉了,小沙弥一脸错愕,呆在原地。此时,老和尚正好走到门口,问:“怎么啦?”

“师父!我刚刚喂小猫吃粥,可是它吃完之后,却不理我。”

“‘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我们一生接受了别人给予我们多少因缘,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人一些因缘。而真正的给:是不求他人回报的,就如《金刚经》所说的‘无相布施’,那才是最高的境界!你刚刚已经做了一件好事,应该高兴才对啊!”

“嗯,我知道了,下次再看到猫咪,我还是会很高兴地给它吃东西的。”

佛学百科

七种布施

一、施客人,即羁旅他乡的人;二、施行人,即欲远行的人;三、施病人,即身体有病的人;四、施侍者,即侍奉病人的人;五、施园林,即以园林施给寺庙;六、施常食,即布施钱财或田园给十方僧供常食;七、随时施,即不论何时何地随人之所需而施衣食等。

经历一些苦难才能大彻大悟

过去世,佛陀行菩萨道时,是一个贫穷得一无所有的人,跟随结伙贸易的商人一起去其它国家。这许多商人都有信仰佛教,修善培福的志向,因此,他们每到一处,都要布施财,拔济众生的困难。

一天,商船航行在海上,众商人对菩萨说:“我们都以慈悲之心行布施道,你准备拿什么东西来布施造福呢?”

菩萨答道:“我见到海中的鱼,大鱼吃小鱼,同类相残,时刻不安。我应当以自己的身体代替海中的小鱼挽救它们短暂的生命吧”说完立即跳入大海之中。海中大鱼吃饱了,使无数小鱼得到了活命。菩萨捐弃了自己的身体,灵识又化为一条鳣鱼之王,身长约有一里地那么长。

同类推荐
  •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宽容》讲述的就是“宽容”,以佛学与国学中涉及的饶恕、包容、谦让、忍耐为基础,告诉读者一个获得淡定、幸福人生最简单的诀窍: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知交遍天下,朋友之间不必事事计较;因为宽容,我们才能步步登高,胸怀的宽广决定了人生舞台的大小;因为宽容,我们才能家和万事兴,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可被私欲沾染;因为宽容,我们才能优雅行事,息事宁人总好过无事生非;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放下执念,收获的是一整片蓝天!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热门推荐
  • 雁离时

    雁离时

    这是我第一次写传统武侠,希望大家能觉得好看吧
  • V家转世之战

    V家转世之战

    V家的各位以人类的身份转世,与不同属性的敌人战斗,完成使命,完成使命之后,V家的各位将会重新睡眠,成为人类,然而,这次的苏醒,似乎有其他的意义……
  • 重生之傻子王妃不好惹

    重生之傻子王妃不好惹

    前世,她为了辅佐情郎,心甘情愿的嫁给了一个傻子,做了一个被外人耻笑的傻子王妃,结果换来的却是那人的无情背叛和冰冷的刀剑。在刑场看见那傻子独自一人拿着佩剑来救她的时候,她才反应过来,原来傻子不傻,但又很傻。重活一世,宋纯熙幡然悔悟,珍惜眼前人,上一世错过的东西在,这一世由她来守护。她要让那些个贱人们知道,傻子王妃也是不好惹的!
  • 痞女倾国:爱你,纯属意外

    痞女倾国:爱你,纯属意外

    她,身为台湾最有权势的黑道集团千金,一场飞车意外,让她穿越时空,原以为可以吃香喝辣,美男环绕,却因为老娘的一句话,由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变成了风度翩翩的极品公子。他,有着显赫的家事,绝美的容颜,却性情善变,时而温柔,时而冷漠,偶尔还带着一点孩子气,绝美容颜下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苍白与脆弱,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到底哪个才是他最真实的一面?他,优雅俊逸,性情温和,不管喜怒与否,脸上始终挂着一层不变的笑容,却极少有人看的出,他笑容中的冷漠与疏离,也只有在她面前,他才会露出最纯粹最真心的笑容。他,妩媚妖娆,慵懒迷人,一双桃花眼,勾魂夺魄,在别人面前他是精明狠厉的皇子,在她面前却总是扮出一副柔弱无力,楚楚动人的模样。他,身份尊贵,天性善良,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思,他始终恪守着朋友的界限,可心却还是在不由自主的沉沦,纠结挣扎过后,自以为能够坦然面对的时候,才发现,他,原来竟是她……
  • 明日微凉

    明日微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可是有时候你所期待的那个明日,却永远不会来临曾经,年少稚嫩的我们,在明天许下一个个约定,却都失去了实现的机会,因为一场—微凉的意外当时光荏苒,同样的人,不同的心,灵魂深处是否还有不变痕迹…
  • 一抹浅笑只为你

    一抹浅笑只为你

    轻轻的微风吹起,陈旧的秋千承载着孩子们的美好回忆,于半空中慢慢来回摆动。1998--2016,周芸芸用了八年的时光去等候儿时的美好初恋夏子轩,而她的“跟屁虫”林皓辰却用这些时光成长为能够守护她的人。只是爱情的光芒太耀眼,除了主角其他的一切早已暗淡,周芸芸是否能够找到属于她的幸福呢?
  • 刘备的一生

    刘备的一生

    刘备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他的精神教给了我们许多道理。
  • 王俊凯莫离晓

    王俊凯莫离晓

    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白衣血染,你依最好。王俊凯,如果有来世,我再也不要爱上你,再也不要
  • 君在上

    君在上

    他是个双腿残疾,被父皇遗弃的皇子。他眼中只有复仇和皇位。女人之于他不管多美都只是棋子。他的心中从未容纳过任何女人。何况是一个无心于他的女人。朝堂政务已经如此繁重,他没有心力再在女人身上耗费。后宫,只为平衡前朝局势。他一直是个七情不动的君王。可是,当她终于向他走来时,当她终于向他示弱时,他的定力居然在顷刻间崩塌,沦陷得一发不可收拾。机关算尽,终究没能算到自己的心。沉沦太快而觉醒太慢。但愿一切还来得及。*************第一场:某王:把《凤尾曲》弹给本王听听。女猪弹得断断续续,七零八落,完毕,还厚颜无耻地问某王:好听吗?某王将轮椅挪近,很自然地将女猪圈在怀中,手把手指教。女猪慌:王爷,你……某王:别说话,专心!女猪呆,他这么暧昧地抱着她,还怪她不专心?****************第二场:正在沐浴中的某王突然睁开幽深的眼:你洗过吗?女猪呆:洗过。某王点头:再洗一次也无妨。女猪一下子栽进桶里。某王作痛苦状:你……差点压断朕的命根子……女猪慌:奴妾不是故意的……某王持续作痛苦状:快看下有没有坏?女猪呆:哦,好。
  • 轩窗半夏凉

    轩窗半夏凉

    风月前湖夜,轩窗半夏凉。六月二十二又是一年夏至日。“夏至日,半夏生。就叫半夏吧。这孩子一看便可知有不足之症,不如让她跟着我做徒弟可好。”……“师父,您找我啊。”“今天是你的生辰,此物可还喜欢?”......“药,治病草也。”世人皆知药能治病,焉知这每一味本草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七情五志,君臣佐使。世间百草,皆有其情。半夏每天浸染在悠悠药香中,邂逅着他们美丽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