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整个潜水队在水下一无所获,第二天一早郝教授便决定再次派人下潜察勘探。早上随船后陈玹心血来潮,他凑合着和其他几名潜水员一起下水了,而沈三则拉上沙奎沿着河岸跟着村长四处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照片中的地点。
一行人乘着船,来到了标定地点。待船停稳后,几位潜水员便开始准备行头了,当然其中也少不了陈玹。约莫过了半个小时,几人才算着装齐全,检查无误后,便逐一跳入水中准备下潜。
一下水,陈玹便跟着其他的潜水员开始下潜。水下的情况有些糟糕,水质十分浑浊,能见度很低,这大大增加了水下作业的难度。下潜了一会儿,陈玹看了看潜水手表,按手表所示,他们已经下潜了七米多了,但是还是没有看到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只是看到一些再普通不过的游鱼。
几人继续下潜,最终到了十七八米的位置,由于是在浅滩的位置,所以这片水域已经极其接近底部了。但是这水的浑浊度实在是太高了,几乎看不清任何东西。头灯的光在水下显得尤为朦胧,实在是很难看清水底有些什么东西。
潜水带队的安队长打了个向下的手势,意思是让陈玹一行人继续下潜。几人看到手势后便立刻向下潜去,渐渐地接近了水底。
水底长满了水草,里头似乎有不少的小家伙游弋着,一感觉到动静便四下逃窜开了。几人慢慢接近底部,停在原地,等待安队长的指示。安队长落在水底,向几人打了个分散搜寻的手势便自顾自地向一边游去了,陈玹则跟着安队长缓缓地向前游动。随后两人并排而行,打着探照灯不断搜寻水底的情况。水底的能见度比中层水域要好上一些,不过周围还是有些迷糊,跟蒙了层雾似的看不真切。
两人漫无目的地游了许久,似乎这水底除了杂草就是乱石,他俩没有丝毫发现。安队长发觉远处的水路逐渐向下,说明前边就是深水区了,如果再往下很难保证自身的安全,而且氧气罐里的氧气剩余也就仅供他们再游荡一会了,所以安队长觉得没必要再往前了,于是安队长领着陈玹往回游,回到他们既定的集合地点。回到集合点后,两人觉得这次下水又要空手而回的,这时候一刚刚回到集合点的潜水员打了个手势,示意两人跟他走。
那人领着安队长和陈玹向另一边游过去。游了一小段距离之后,陈玹看到了下来的潜水员几乎都围在那,看样子应该是发现了什么东西。想到这,陈玹赶紧游了过去。
果不其然,众人围着的是一处坡地,那儿有一个很突兀的地方——坡地之上水草分布有个均匀的隆起,大致呈方形,像极了一口棺材,当然这只是表面的样子。人群当中有人指了指他面前的位置,陈玹和安队长顺着他所指的地方聚了过去。
这处地方没有那墨绿色水草,只有一个黝黑的角锥体,上头爬了不少的壳类生物,但是仍旧挡不住其下那东西的在灯光之下所散发出的金属光泽。安队长取了一小工具,小心翼翼地撬开了几个贝壳,露出了里头黄绿色的物件。单从这一个角以及上头的雕纹来看,像是一件青铜器,但又有所不同,很难一下子弄清楚这是什么东西。安队长接过他们递过来的潜水照相机,围着它拍了几张照片。
安队长打了个上潜的手势,所有人便一股脑地往上游了。几分钟后,陈玹见到了头顶的太阳,耀眼而又温暖。几人回到了甲板上,脱去了一身沉重的潜水设备。
一早在甲板等候的郝教授迎了上去。
“教授,我们在水底发现了一些东西,你看看。”安队长见到郝教授走过来,立刻就将潜水照相机递给了郝教授。
郝教授接过潜水照相机,赶紧连到了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嘟”的一声,屏幕上弹出了一个弹框,郝教授马上点开,其后那几张照片便是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由于水下的能见度不高,这几张图片拍得极为模糊,一见到图片,郝教授便皱起了眉头。郝教授盯着照片瞅了好久,眉头拧成了一个“W”的形状。
郝教授沉思了好一会儿,继而接着说道:“从照片来看,估计是一件大型的器物,石器,不,应该是一件青铜器。”
“我觉着像是一具棺材。”陈玹突然来了一句,众人立刻投去了疑惑的眼光。
“棺材?”大伙儿有些惊异,皆是一脸不可思议。
可是郝教授虽是投去了一个怪异的眼神,却也是点了点头,继而说道,“你们看那个角,是个棱锥的形状,还有点金属的色泽,一般的青铜器——鼎、樽等绝对没有这样鲜明的棱角,所以说这是个青铜棺也不为过。”
“是不是青铜棺,把这东西搞上来看看不就结了。”有人提议道。
“先不急,你们休息一下,下午再下水,把那棺材打捞上来。”
话落,大伙儿各自散去,有的休整,有的吃饭。陈玹并不决定参加下午的打捞工作,因为水下打捞需要一定的专业操作,他下去实在是帮不上忙。虽说陈玹这边没有什么收获,但是沈三那边倒是传来了好消息——大致符合照片中的地点找到了,就在岷江上游的地方。
修整了约莫有两个小时,此时已是过了正午,太阳却是更加灼热起来。活动开身体后,水下作业团队才开始准备,待着装完毕后,他们便一个接一个地跃入水中。一入水,安队长直接领着众人下潜,直奔那疑似棺材的器物的所在之处。
过了一会儿,众人便到了那里。考虑到时间的缘故,几人也不敢稍作停留,安队长明确分工后几人便立刻行动起来。经过清泥沙、捆绑打捞工具等一系列工序之后,安队长给了一个“信号”,船上的工作人员收到后启动了打捞机。
“轰——”一声沉闷的轰鸣之后,打捞绳开始收缩,最重要的打捞工作开始了。
此时,水下。
打捞绳所捆绑的那件器物浮动了一下,泥沙随之忽上忽下地浮动,四周的湖水变得更加浑浊。安队长打了个散开的手势,几人便向四周游开了一些距离。那器物缓缓升起,带起了一大片烟尘。
许久之后,伴随着巨大的水花声,那器物浮出了水面。正如陈玹所猜测的,那的确是一具青铜棺,虽然其表面布满了铜绿,但仍旧能看出其下的金属光泽以及那细腻的雕刻。但是问题来了,谁会用这种方式下葬呢?要知道传统的水葬,一般都是撒灰和沉尸两种,几乎不可能用棺材水葬的。
“难道是因为地质变动从某座墓里流出的?会不会和那封信里说的‘孔雀门城’有关?”陈玹心里暗自想道。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青铜棺搬到了甲板上,撤去了打捞绳。
郝教授一见到青铜棺,面露喜色,原先紧锁的眉头也渐渐释然了,径直走了过去。见郝教授过去,其他人也围了上去。
青铜棺长约两米,宽约八十公分,体积不算大,造型中规中矩。它的表面零星的散布着还未及时清理的海藻和贝壳,但是这具青铜棺最亮眼的地方就在于其上那精致的浮雕。
郝教授拿来了刷子和手铲,蹲在青铜棺前慢慢地开始清理起来。三两分钟,表面的污秽就被清理干净了。细细看来,上头是一只腾云的仙鹤栩栩如生,颇具文雅之色。
“光从外表看,这是什么时候的东西,还真看不出来。”郝教授放下手中的家伙,起身推了推眼镜,接着说道,“先不要动它,等运回文物管理局再清理,今天就到这里吧。”
众所周知,长时间隔绝空气的物体一旦接触到空气以及水分,很容易发生“炭化”现象,所以运回文物管理局是最好的选择。青铜棺下船后立即派专车送往文物管理局,郝教授带着学生们也立即赶了过去,剩下的事情倒是和陈玹没什么关系了。
当然陈玹还是从郝教授得到了一个消息——这是一口极具宋代特色的青铜棺,但是只是一个衣冠冢,不过根据专家们的推测,上游或许就沉睡着传说里的那艘宝船。由于这个课题是由郝正义组织的,所以当地文物管理局还是让郝教授担任领队,希望能发掘出那艘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宝船。
尔后,沈三和沙奎也带回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照片中的地点大约就是岷江上游的狮子山一带,而且很有可能就在沉没的宋船附近。
冥冥之中,似乎所有的一切又归结于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