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冲天将军黄巢的身体慢慢复原。义军也渐渐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如果冲天将军黄巢一死,过不了这关的话,那大家只好散伙,树倒猢狲散,从此天各一方,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起义就此为止了。就算有人愿意出头,重新带领这支兵马,怕义军内部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貌似诸多将领中暂时还没有这样德高望重的人。
不过,还好,大家虚惊一场,毕竟冲天将军好起来了!
黄巢身体一好,军师赵璋也将最近的一些军情大事,逐渐告知与他。
听说义军建立了自己的流动医馆,黄巢很是高兴。大赞赵璋、赵成等人有想法,有思想,有创意。
借着黄巢高兴的时机,赵璋将王仙芝已经战死的消息告诉了他。
“他死了?!……”,黄巢一脸惊愕地说道。
“嗯,在黄梅谷子山大战中,被曾元裕、杨复光军马乱箭射死。”赵璋回答。
冲天将军黄巢显然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他抬头闭眼叹了一口气,“我这个兄弟王仙芝,虽然有些时候有些可恨,让人觉得没骨头。但有些时候,办起事来还是很有魄力的,是他为我们的义军点燃了第一把火。现在既然战死了,也虽死犹荣,我们好生的安葬他吧。……”
“他的尸体呢,我想去看看最后一眼!”
“尸体还在军营内,等着下葬呢。是他的部将尚让背回来的”赵璋说道。
众将都跟在冲突将军黄巢的身后,来看王仙芝的尸体。黄巢颤抖的右手,解开盖在王仙芝身上的白布,虽然没见黄巢流泪,但大家看到他发抖的身体,也都体会到冲天将军内心的悲伤了。王仙芝的尸体经过几天的放置,已经有一股很大的异味了,其他的将领在很远就能闻到,如果对异味太敏感的话,心里肯定会翻江倒海,有种想吐的感觉。
黄巢用手指触摸了一遍王仙芝已经轻度腐烂、浮肿的脸庞,慢慢擦干净他嘴角的一丝血迹,怔怔的看着昔日的老战友。这是最后一眼见他了,以后就是阴阳两隔。
冲天将军看过王仙芝以后,又将盖在王仙芝身上的白布慢慢拉上。众将见到这番情景,心里都感到有些悲凉。
“通知三军将士,明日为天补平均大将军殓葬!”冲天将军黄巢吩咐道。
大家领命,都回去准备王仙芝的后事。
第二天,众将士都披麻戴孝,为王仙芝送行,冲天将军黄巢更是亲自为他抬棺送葬。唐高文也写了一篇祭文,在王仙芝墓前诵读:
呜呼哀哉,天补平均大将军今日驾鹤西去,山川失色,河流悲恸,号天泣血,泪洒黄土!白山黑水,流云苍苍;春秋有序,天道无常。五蕴常在,方有悲欢喜乐;一旦仙去,难追将军音容。百年光阴悠悠然易老,千古风霜萧萧而同悲。地老天荒,时绝伦常。惟兹星暗月黑,忧客愁人怅怅。
将军生于乱世,死于疆场,当名垂千古,万人敬仰,长垣一火,日月争光!
求木本于乔梓,灵株独萎;寻水源于河洛,热泪空流。呜呼,哀哉!琼楼月缺,星汉不光。璇台风冷,瑶草失芳。彩失翔鸾之影,星沉宝婺之光。羽化冲天而去,空遗伏地之伤。穗帏设奠,情切登堂。德荫空思,里闾失望。闻望仪范,思之深长。追思余泽,仙驾何方?不特庐中泣血,孝动东海。行将林前招魂,诗成度尚。
九宵冷月,云孤树寒,凄凄千里风霜。岂期大数,遂梦黄梁。时光流转,青冢骨寒。躯体虽隳,灵则永长。唯音训犹然在耳,敦颜如生之常。松涛阵阵,郁郁白杨。
呜呼哀哉,愿将军在天之灵,能佑我三军早日进军长安!
……
众将见唐高文祭文读得悲伤,也都跟着心里难过。曾经叱诧风云的天补平均大将军就这样离开大家了,令在场诸位扼腕叹息。虽然有很多军士看不惯王仙芝的一些做法,但他毕竟功大于过,随着他的逝去,一切都归于零,都烟消云散。
这时赵璋来到墓前说话了,“大家不必悲伤!当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王将军的遗志,早日打进长安城,为王将军报仇雪耻!”
黄巢也来到墓前,以前在冤句号召大家起义的那股劲又来了。他猛地将浑唐宝剑拔出来,刷刷地舞了几下,然后剑指苍穹,领头大声喊道“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打进长安城,报仇雪耻!……”。
众位军士,顿时也热血沸腾,跟着冲天将军黄巢喊了起来。“打进长安城,报仇雪恨”的呼喊声震天动地,三军将士士气也为之大涨。
……
王仙芝的后事安排好之后,过了几日,军师赵璋提出重整两路义军一事。李罕之、刘彦璋、尚让带领王仙芝的兵马投奔黄巢义军后,不重新进行整编的话,士兵的向心力凝聚不起来,士气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此时两路军马一汇合,已经达到三万一千多人,大小将领有一百多名,其中主要作战大将有:赵成,黄揆、孟楷、白无双、孙熙,秦素素、黄三妹、黄思邺、黄浩、黄存、林言、尚让,李罕之、刘彦璋、王大力、归得光、朱温、朱存等。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冲天将军黄巢、军师赵璋按每位将军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重新规划、整编,大封三军将士:
黄巢尊号冲天将军,义军兵马大元帅。
赵璋为辅国公,兼义军军师。
赵成为神武大将军,兼骁骑银枪队队长、义军先锋官;白无双为冠军大将军,兼银枪队副队长;秦素素为云麾将军,银枪队总监军,王大力为千牛卫大将军兼银枪队左翼长、归得光为骁卫大将军兼银枪队右翼长。
黄揆、孟楷为义军兵马副元帅。尚让神策大将军、黄思邺龙武大将军、黄浩镇国大将军、黄存左卫上将军、林言右卫上将军。
李罕之为轻车督尉、刘彦璋为武卫大将军、朱温为威卫大将军、朱存为金吾大将军
孙熙为忠武将军,流动医馆总干事,黄三妹为明威将军,流动医馆副干事。
其他各位军士都连升三级,当月军饷加倍发放。
这次毫州整军封赏,全军将士都加官进爵,好不高兴惬意,大家都互相称贺道喜。这做了半辈子草根蚁族,处处受人的打压盘剥,不想今日也能封官进爵,出人头地。有的军士甚至当场喜极而泣。
“大将军,听说你也是读书人,能不能代我给家里的老娘写一封家书,让她老人家也高兴下!”骁骑银枪队一名军士,来到赵成面前对他说道。
赵成看了看这位军士,虽然知道这兵荒马乱的战争时刻,家书能不能送出去还是个很大的问题。不过,为了不冷了他这份孝心,忙高兴地笑着说道,“好啊,正好我许久没动笔了,可以锻炼下文笔”。
听大将军赵成答应,其他的军士也要求为自己写一封家书。这么多军士一人写一封,那写到猴年马月。赵成苦笑着,摇了摇头,“兄弟们,这样吧。你们之间会写字的都站出来,为大家写写家书吧。每写十封,赏银一两。”
一些读书之人,更加高兴了,虽然屡次落第,名落孙山,这下也有个证实自己书没有白读的机会,好好赚点外快。……,义军中识几个大字的人,都纷纷站出来,要求为大家写家书。
看着这些热闹的场面,冲天将军黄巢也乐了,他笑着对赵璋说道,“军师,你瞧瞧,别人都骂我们是草莽军,文化素质低下,没有教养,不识法理不懂法度。现在看来咱军中文化人不是挺多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