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三家寨基本是刘家负责出兵,孙家负责守卫,徐家负责民生,所以负责训练民兵的首领叫孙州,完事后他也将作为民兵的首领,他将第一个上去讲话,这种事大当家是不会来的。
在孙州站上大当家经常站的木台后,负责训练民兵的老兵和残疾兵,纷纷的让自己负责的人禁声站好,等孙州发话。
总之吧,说的无非就是保卫家园,杀敌领赏啥的,就那些玩意,几个负责人都亮了个相之后,孙州分派人手,把民兵分成了两部,各三个营己则,自再领一营作为机动力量,为了区别于正规军的六营命名为
斗木营、牛金营、女土营、虚日营、危月营、室火营、壁水营。
而之前原有的徐、孙、刘、亲兵、选烽、巡逻队为基础成立了角木营(徐)、亢金营(选烽)、氐土营(孙)、心月营(亲兵)、尾火营(刘)、箕水营(巡逻)六营常备军。
之后才轮到黄牛登场,一营一营的人来到黄牛所在的地方走个过场,近距离的观察一下这些未来他们会用到的器械,黄牛还给他们演示了威力,只是做好了准备没能上去演讲让黄牛多少有点郁闷。
之后则一营一营的各自去训练,他们还不到能接触这些东西的时候,郁闷的黄牛吩咐一部分手下在这看管器械后,就带着大部分手下回去了。
时间紧迫,黄牛回去后想怎么再加快生产速度,从大当家的动态来看,三家寨将又要有行动了,估计民兵训练好时,就是再见兵戎之刻。
想到这里黄牛索性去看自己的手下训练的咋样了,由木矛换装长枪后,战法也要多少做一些变化,这段时间一直在训练。
黄牛心想自己多久没来看手下训练了?仔细一回忆发觉有一段时间了,啪的扇了自己一耳光,给自己提个醒,这是乱世,手下有人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三天后,民兵的第一次集训即将结束,黄牛终于收到消息,轮到他培训一下民兵使用器械了,黄牛带着大量的器械和手下赶过去,对民兵进行训练。
黄牛到时,民兵们还在训练,倒是孙州已经让人给他腾出了场地,黄牛把之前留在这里的器械和新运来的器械均匀的分布开,并安排好人手后,那边负责训练民兵的人才带着民兵停止训练,按营来找黄牛培训。
三天的集训,让民兵们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军事素养,并不像之前那么杂乱,沉默的按队形迅速的赶到自己分配的地方。
然后就是黄牛的手下手把手的一个个的教这些民兵们使用器械,以百人队为单位,分得一部床弩、投石机、木矛盾车和五张盾弓。
接下来就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按顺序让他们记住自己要做的一个操作步骤,比如甲负责拿起弩箭放到卡槽里,乙负责把钩子挂在弩弦上,丙负责把弦拉开。
其实这些都是虚的,只能说是会放而已,实际射哪里去,鬼才知道呢,虽说也安排了一个人瞄准,但是没有经过长时间训练根本就没有用,比如投石机的射程是靠石弹和巨石的重量来调整的,打多远用啥样的都有标准的,虽然不能保证很准,但最起码不会偏出某个区域去,指望这些民兵能行?
再说床弩,虽然说黄牛在上面加装了瞄准器,就是一个二十厘米的短竹筒,中间挖掉十六厘米,前后各留两个两厘米圆筒,然后在圆筒上十字形的刻出凹槽,最后用麻线缠在凹槽上,简易的瞄准器就出现了。
但有倆问题,一是瞄准器和弩箭是平行的,所以说用瞄准器看到目标,实际射的时候偏差很大,目前黄牛正在做测试,到时候得出结论来,让人比如射甲,直接瞄丙射甲。
第二个问题是,床弩的击发方式是用重锤敲打,这一锤下去实际射到哪去,真的很难说。
所以这玩意目前瞄准全靠经验,目前的要求是能笼统的射某个区域,就这样的人,黄牛也还在培养中。
因此培训民兵的事,就让他们平时自己靠经验积累吧,到时候真的打起来,派几个专门培养的人来统一调度就好,真的紧急时刻,哪有时间想,全看民兵自有发挥,反正这些守城武器是瞎猫抓死耗子靠碰的。
如此一个人反复训练三次后,就换另一波来,总之所有人都轮到了一次操作的机会,这些人刚有了点感觉,就被带走去继续训练去了。
民兵的集训此次只有五天,得抓紧一切时间强化他们,以后就没有集训的机会了,一月集训两次,一次一天,只是让他们不至于忘了而已。
到时候每次也会抽点时间让他们练。
这也是一种选兵方法,靠时间磨练他们,真有有想法或者天分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在一片平庸的众人中,突显自己的勇武、纪律、聪明、技能。
孙州的任务也有这一项,就是发掘人才,他会注意在稀少的训练中,纪律好的是哪些人,操作器械精准、迅速的是那些人,勇武的是哪些人,危机时刻能担当的是哪些,发现之后要么自己消化作为民兵的骨干,要么报给大当家,大当家会把他们划入常备军。
大当家刘海此刻也在发愁,三家寨的兵种组成很有问题,都是长枪兵,仅有少量的器械兵和弓兵比例也太小了,至于传统的刀盾兵更是没有,搞得大当家很是头疼,这种兵种遇到兵种齐全的队伍,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不是大当家不想组建刀盾兵,关键是组建不了,盾牌倒是好说,木头有的是,造起来飞快,关键是没有刀。
三家寨所有的可以动用的铁都被用来造枪头了,而且刀和枪头也不一样,并不是那么好打造的。
百思不得法的大当家,最后索性上街走走,走在街上,看着路过的巡逻的正规军,总觉得自己似乎发现了什么。
在呆呆的看着两只巡逻队向自己行礼,然后走过以后,终于在第三支巡逻队走过时,眼睛定在了巡逻队的人每人腰间插着的石斧上。
大当家嘴里念叨着:“刀斧手,刀斧手,是不是可以用这个来代替呢?”冲回了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