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17800000033

第33章 计取樊城

吕翔逃到樊城之后,曹仁非常震惊,便邀来李典商议。李典询问了吕翔一些情况,但吕翔又怎能知道我军情况,只是从逃回来的一些士兵口中大致了解一些细枝末节。

李典听后说道:“不知刘备军虚实,我军当按兵不动,请丞相起大兵前来征剿。”

曹仁道:“今北方并未完全平定,丞相怎能分身过来,量区区新野弹丸之地,又何劳烦丞相亲征?此番死伤这许多军马,我不可不报此仇。本将军欲起大军直扑新野,杀他个措手不及,曼成以为如何?”

李典道:“将军万万不可,刘备世之人杰,前翻又听闻其子刘安来助,此人文武全才,吕旷也是被其手下一猛将所斩杀。将军千万不可大意!”

曹仁笑道:哈哈,区区刘安竖子,只听闻其诗词歌赋了得,并不见得谋略厉害,曼成为何怕成这样,前些时日吕旷将军被杀,是其不知道那两名敌军小蒋对方有关张这样的勇力,今我已知晓,必会堤防来着,又何怕他刘备父子?”

李典道:“我并非怕那刘备父子,只是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今不知敌情贸然轻进,恐担心将军又轻敌不能取胜而已。”

曹仁道:“我尽起樊城大军,如何不能胜他刘备父子?”

“这更加万万不可,若将军带走樊城大军,那刘表若是攻来,又有何兵可守?,将军若要去攻打新野,末将愿意留守樊城。”

“刘表?哈哈不思进取的老头子,他安敢攻我樊城?曼成必须随我去,我等出其不意必能生擒刘备父子,莫大功劳曼成不想要吗?”随后又言语激将道:“汝若不去,必是怀有二心,去还是不去?”

李典道:“非末将有二心,只是等待丞相大军到来,才是上策,还请将军明察”

曹仁怒道:“汝三番五次阻我进兵新野,莫非是真有二心?”

李典被逼无奈于是只得同曹仁、吕翔二将点起二万五千军马径往新野赶来。早有探马报告。二万五千?曹仁果然是疯了,我新野兵力加上那刚收编的俘虏也才不到八千人马?要说硬碰硬那我们肯定不是对手,曹仁驻扎樊城的可都是能征善战的士兵,并非一般寻常士兵。但不能硬抗,咱们可以智取是不?

只听徐庶分析道:“曹仁率大军而来,樊城必然空虚,不知哪位将军愿去取樊城?”

这么大个功劳当然谁都愿意去捞,于是除了我和赵云之外都争相出列表示愿意去。我不愿意去,是因为我想把这些功劳都让给这些将军们去。而赵云这个人呢并不喜欢争功,不过只要有将军不愿意去接一些小任务的时候,他却会站出来主动请缨。呵呵,我们的子龙将军就是这么可爱,所以在历史上也深得刘备的信任,常常把他带在身边,以至于后期诸葛亮每次征战都会带上赵云。赵云就是真正的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那么一位好将军。

见赵云没有出列,刘备道:“子龙为何不出列要这任务,难道是这任务子龙无法完成?”

赵云道:“主公,非云担心完不成任务,而是云认为现在主公帐下大将之才已经很多了,主公和军师定当自有分寸安排哪位将军前去攻取樊城。”

刘备笑道:“若我将这任务让与子龙,子龙需要多少兵力即可攻下樊城?”

见刘备要将这功劳让与那未开口的赵云,张飞这个战争狂自然是不乐意了,嘴里嘟囔道:“主公好偏心,我等争相出列来抢这功劳,大哥却把他给了不愿意领功的子龙。主公也太偏心了吧”

大堂之上也只有张飞敢如此霸道的点评刘备。

刘备笑道:“呵呵,那翼德需要多少军士可取来这樊城?”

“主公给我一千兵马,飞必当请主公樊城上座。”张飞豪言壮语的说道。

刘备:“一千?那不知翼德有何办法可攻取这樊城?”

张飞:“主公,这......俺老张还没想好怎么攻城,但俺老张肯定帮主公你攻下这樊城。”

大家一听张飞还没想好怎么攻城就有点止不住想笑,但被刘备的手势止住了。刘备向赵云问道:“子龙如何?”

子龙道:“子龙认为虽然此次曹仁带二万五千大军来侵犯我新野,但其樊城必留有两千及以上的士兵守城,所以想要强攻樊城那自是不可取,我们倒不如扮成曹仁败兵智取樊城。”

刘备摸了摸胡须道:“嗯,子龙这办法倒是和军师所讲完全一样。子龙听令!”

赵云抱拳道:“末将在!”

“命您选一千精兵扮成曹仁败兵夜袭樊城,其余众将且随我明日决战曹仁”

众将一声喏,然后各自回去准备,而我和郭淮、郝昭以及王双却留了下来。徐庶看我有话要说便问道:“少将军可还要什么吩咐?”

“吩咐自不敢当,只是安倒还有个提议,还请军师参详。”

刘备听我有提议,也驻足停下。

“今曹仁从樊城星夜渡河至新野,一路上一帆风顺并无半点障碍,是以安试想若能在曹仁返回樊城之时,决白河之水以淹其军,其军必自乱阵脚,互相践踏。若就趁此时再使赵将军佯装败兵奇袭樊城,必当事半功倍。不知可行否?”

徐庶笑道:“主公怎么样,您输了吧?”

我一听就明白了感情徐庶早就想到这招了,是以去询问刘备觉得我是否也能想到这个计策,刘备并么有见我用过计谋,也并未有过带兵经验。当然,觉得我没有那么高明,是以徐庶和刘备打了个赌约,结果刘备输了一坛醉卧沙场给徐庶。

“哈哈,原来军师和父亲早就把我给算计进去了?”

徐庶道:“少将军,果然聪明机智,话语一点即通,恭喜主公后继有人,贺喜主公汉室复兴指日可待呀!”

刘备微笑道:“郭淮、郝昭、王双听令!命你三人各自带领五百人马,郭淮自去白河上游堵住白河之水,待看见山上火起,当立即绝提放水;随后郝昭和王双二位将军则多带鼓角(鼓和号角起迷惑敌人军心只用),趁势掩杀曹仁。安儿你就留下来与为父及军师一同共破曹仁。”

“喏!”我们几人铿锵有力的答道。随后便带着郭淮、郝昭和王双下去准备。

次日,曹仁率领先锋部队来到城下,执鞭骂道:“刘备、刘安逆贼,前些时日你杀我大将吕旷将军,今日便是您等的死期,还不快快开城投降,曹某人当还给你们一个全尸。”

刘备道:“谁人敢上前去给我擒拿曹仁?”

王凌来到这儿之后一直没有表现,于是请命道:“自从凌依附主公一来,并无半点功劳以报主公之厚恩,今曹仁嚣张,凌愿替主公去挫挫他的锐气。”

征得刘备同意之后,王凌带着一支兵马出城来战曹仁,刘备怕王凌有失,命关羽、张飞也各自带一军前去压住阵脚。王凌出阵道:

“阵前都尉王凌前来讨教,曹仁出来受死吧?”

曹仁正欲出阵迎接挑战,吕翔道:“无名小将岂用将军亲自出马,待末将上前擒其来见。”说罢挺抢来战。二人约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李典道:

“吕将军你且退下,让我来会会这个小将”

这边张飞以为曹仁想要以多欺少,二打一,于是也策马奔出大喝道:“燕人张飞在此,你可敢与我一战?”

李典一看这张飞来了,知道不好对付,但奈何自己已经被张飞给盯上了,是以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付张飞,可终究实力悬殊,战约十数回合,李典料敌不过,拔马回阵。张飞哪里就肯让他这么离去,策马追赶,被曹仁两翼军射住不得过,军师徐庶见占不得半分便宜,便鸣金收兵。

却说李典回军之后对曹仁道:“关羽、张飞皆万人敌,其军士多精锐,今独不见赵云,恐其有诈,万不可轻敌;不如我们回军樊城,以待丞相?”

曹仁愤怒道:“你前番未出军时,已慢吾军心;今又故意卖阵,罪当斩首!”便喝刀斧手推出李典欲斩;吕翔等众将苦苦哀求,曹仁才放过李典。但鉴于李典三番五次的怠慢军心,所以就抽调李典负责后军,自己与吕翔等将引兵为前军。

次日曹仁又鸣鼓进军来到城下,布成一个阵势,使人向我们耀武扬威道:“织席小儿,你们可敢闯我军阵?”

我在城楼上看,只见曹仁的阵很像一个八卦,估计就是八门金锁阵吧。我父亲刘备看了一阵之后也是一阵头大,这什么阵?看上去如此复杂。便问城楼上的一干谋臣,崔州平、孟公威这样的大才都摇摇头,更何况孙乾、简雍等辈。

这时,徐庶道:“此乃八门金锁阵,主公无需担心,庶自有办法破解”顿了一顿之后,看着我说道:“不知少将军对此阵可有研究?”

问我?哈哈,我从未学过这些战阵,只是对最基本的锥形阵、大雁阵、一字长蛇阵有些熟悉,都说不上精通。是以摇摇头道:“还请军师详解”

徐庶道:“八门金锁阵。八门者: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如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们而人则亡。今八门虽布得整齐,只是中间通欠主持。如从东南角上生门击人,往正西景门而出,其阵必乱。”

详解?就这么简单的解释完了?我看着徐庶,徐庶也明白我的意思,便小声道:“若少将军愿学,庶当为少将军解释一二。”呵呵,感情徐军师是想收我为徒啥!也好,多一个老师就多一分知识,多一分生存之道。

待徐庶说完之后,刘备传令道:“传我将令,众将守住阵脚,让翼德带一千军士从东南生门杀入,径往西边景门杀出。其余众将且看令旗行动。”

于是就见城下张飞持矛跃马,引军士径投东南角上,呐喊杀入中军。张飞杀入之后,一杆丈八长矛左挑右刺,上下翻飞,凡遇着之曹兵刺着便死,挨着即伤。曹仁兵士个个都像遇见死神一样,不能专心变阵。军士溃败,而曹仁又不能约束,是以想往北逃走重新约束部卒。张飞看见号旗并不追赶,而是从西边景门反身杀回,朝东南角生门杀去。如此往复冲突数次,曹仁军大乱。

于是我父传令让东边王凌、糜芳带着新四军一千五百余人以及南面关羽、关平带领一千人马挥军绞杀战阵中的曹军。但曹军势大我军少,是以我请命让我与陈到将军带上白耳亲卫加入战阵,以期气势上压倒曹仁军,并最终击败敌人。父亲刘备点头称善。

随着这五百白耳精兵的加入,战场再一次发生了较大的倾斜,曹仁抵挡不住,鸣金收兵退后三十里下寨。回去清点,发现竟折了五千兵马。很是痛心,于是又请李典来商议。

曹仁道:“刘备军中必有能者,这八门金锁阵竟被其所破,想必必是那徐庶所为,今当如何应对。”

李典道:“刘备军中虽有徐庶这样的能人,但尚且不能把我军怎样,只是我很是担心樊城的安危,不如将军听我一言,我们先回樊城再来定夺?”

曹仁道:“此番我们折损军士五千余名,刘备父子肯定也折了许多兵马,我见其白耳精兵都已上阵,所以新野并无多少兵力,我们还有两万人马,不如今日前往劫寨,如果赢了,咱们再作计议,如果不能取得胜利,我们便退军樊城。”

李典劝诫道:“将军万万不可,今晚若是前去劫寨,那刘备必有准备,将军不可轻举妄动。”

曹仁笑道:“哈哈,今日那刘备胜了我一场,必不能料我们今晚回去劫寨,曼成如此多疑,怎么能指挥大军呢?”

李典知道曹仁这个人用兵很是有一套,但他的弱电就是刚愎自用,只要自己决定了的事情,就算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所以也不好再劝诫,任由曹仁安排。

却说我们这边这场战争虽然大胜,但也是惨胜,自古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是这个道理。还好这次刘备、徐庶指挥得当,三军将士也个个奋勇拼搏,在杀敌五千的情况下只伤亡了一千人马。但这一千人马却是我军损失不起的,赵云、郭淮等带走两千五百人马,新野城包括那一千白耳兵在内也就只有三千五百人马,至于那刚俘虏的吕旷军的降兵,那肯定是不能派上用场的。

所以在剔除五百白耳兵保护酒厂之后,也就只有三千人马可用。而想要用这三千人马抵挡住曹仁两万人马的攻击,那还是很有风险的。

不过好在我们棋高一着,技胜一筹,早就派出赵云去偷袭樊城了,想必以曹仁的能耐必能看出个一二吧。所以只要我们再稳住个一两天只要赵云取了樊城,那么新野之围不解自解。退一步说就算赵云取不了樊城,这一招棋不也能让曹仁无法安心攻我是不?

而今晚又将是一个击垮曹仁的绝佳好时机。在议事厅里只听军师徐庶道:“诸位将军今日一战虽然我等杀得曹仁心惊胆战,然其余部仍有两万人马;如若明日曹仁不来围城,今夜必来劫寨;所以我等还需小心应付。”

众将齐声道:“喏!请主公与军师吩咐”

刘备道:“众将听令!命刘安、王凌各带五百军士多带鼓角分别埋伏于新野城左右两侧,但看城中火起为号,即便擂鼓杀出;关羽、关平、张飞、糜芳各领一千军多带鼓角、硝石等引火之物,分别埋伏于新野城西南大道左右两侧,待曹仁退兵之时放过其前部,只管冲杀后军;其余主将随我带上两百白耳精兵在城墙上擂鼓助威,迷惑曹仁。”

关张二将众军士都被带走了,城里面就这几百白耳精兵;于是张飞率先上前禀报道:“军师,今晚曹仁一定回来劫寨吗?要是他不来,我等不但功亏一篑,且明日士兵疲乏还要面对曹仁,又该如何抵挡?就算曹仁那厮今晚来了,要是曹仁发现城中有诈,强行攻城,那我等岂不是无家可归?”

刘备听后道:“翼德说的很是不错,没想到现在翼德也开始会去思考了。恩,不错。不过这个问题徐军师肯定有把握是吧?”之后刘备便望着徐庶。

徐庶道:“三将军大可放心,庶这招虽然极为走险,但却又非常的保险;不信你可以问问少将军的意思。”

问我,我父亲刘备说不要让我太过锋芒毕露,军师你却经常让我大放异彩,我看了看刘备,见刘备微微点头。于是便道:“诸位将军,军师这计策小可也略懂一二,但不知道是否周详;既然军师有意考较我,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若有不当之处,还请诸位指正。”向在场的诸位抱拳之后,我继续说道:“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今曹仁五倍与我却不攻我,是其失策,亦或大意。曹仁虽不知我军虚实,但也必然知晓我军必然兵力不足,是以想来一场野战将我军正面击溃,寄望激励士气而一举取我新野,这也许就是曹仁为什么不围城攻打我们,而采用野战的方式来与我军斗阵吧?经此一战,曹仁损兵折将五千余人,我军伤亡仅一千余人,可谓大获全胜;但我军相比曹仁毕竟是兵力悬殊,完全处于劣势;曹仁损失五千人马,但依然还有两万强兵;可我军失去这一千人马之后,那就是处处掣肘于兵力不足。曹仁认为我军兵力不足,之后肯定会坚守不出,那么这一场攻城战带来的伤亡将会急剧的增加,若是长时间攻不下来,那么他的樊城很有可能就被我军或者刘荆州给抄了老窝;如此情况下,曹仁当然愿意今晚过来赌一把,若胜则占据新野,而后分兵樊城,两座城池以为犄角,此为大胜;若不能胜,则也可立刻退军樊城,避免樊城有失。是以曹仁就就下了这个赌注,而且必须下这个赌注。”

“若曹仁今晚不来劫寨,而是连夜退回樊城呢?”张飞道。

“哈哈,三将军问得好,若这支部队是李典为主帅,李典肯定今晚就退军了,然而李典他却不是曹仁,就好比三将军你一样,要是您带着两万五千人马来攻我新野这个弹丸之地,不但没有攻取下来,还中途败了一丈,三将军你会就这么甘愿退兵吗?”

张飞挠挠后脑勺笑道:“哈哈,是呀要是我肯定也不甘的。”

听到我的分析包括徐庶在内的所有人都很是赞赏的看着我,而我那三弟王双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闲话少提,是夜曹仁带领大军来到城下,忽然见城中锣鼓喧天,号角齐鸣,四处火起,知道又中了刘备的计策,于是急令退军,勒马便回,此时城门两边也各自杀出一军,看那火把数量不下于两千人马,而自己这边兵士已经慌乱喝止不住,遂往营寨退去;见曹仁欲逃跑,我、武生、与王凌策马冲杀过去,寒月出鞘,削铁如泥,我虽不忍心取了这些士兵性命,奈何乱世终究是要死人的。于是我催动战马向曹仁杀去,路遇吕翔欲要拦我以保护曹仁,我便二话不说上前一刀砍断吕翔手中长枪,吕翔见兵器断了,正要拔出佩剑与我厮杀,奈何我旁边武生一枪刺出,将那吕翔刺了个透心凉。

见此情景,我高声呼喊“曹仁已亡,降者免死”。而我身边的亲兵早就知晓我意于是纷纷大声高呼,“曹仁已亡,降者免死”,而这句话很快便传遍了整个战场;我军士气更胜,而敌军听主将已死,哪有不心慌的,一部分丢盔弃甲,一部分跪地请降。本来曹仁的部队是不会出现这种炸营的情况,奈何这是夜晚,除了少数人能看见曹仁还活着之外,其余人都以为主将曹仁死了。所以曹仁更加的约束不住;见大势已去,曹仁只得带领亲兵撤退,曹仁的这一撤退不要紧,又带来了连锁反应,知道曹仁没死的人,见主将都逃跑了,那自己还打什么仗,不如也跟着逃跑或投降。

于是城墙上的刘备就见一千人马追着八千人马。而曹仁的军心慌乱,导致自己践踏致死的人不在少数。待李典后军一万人马碰着曹仁败兵之后,情况更是糟糕,幸好李典治军甚严,大喊道:“我等大将在此,尔等慌乱什么,这里亦有大军一万人马,怕他作甚。尔等赶快约束好部卒”,才堪堪稳住阵脚

这边关羽、张飞见曹仁军居然稳住了阵脚,于是果断出击,擂鼓呐喊,火箭齐发、一干点燃的柴草四面八方滚落下来,一时间死伤无数。而后,又是左侧一个红脸大汉倒提一把青龙偃月刀,脚踏一匹枣红赤兔宝马,似杀神一样带着无数兵将冲杀下来;右侧一个黑脸大汉手持一干丈八蛇矛,坐下一匹炭黑乌骓宝马,像一尊魔鬼一样带着许多军士掩杀过来。这两人是这些曹仁兵士都很熟悉的关羽、张飞,哪还有不互相推嚷赶快逃命的。

曹仁、李典二人哪里呵斥得住,也被大军卷着走,曹仁问道:“士兵慌乱,如今该怎么办?”

李典道:“恐我们的营寨也被劫了,不如会樊城吧?”

于是二人带着残兵往樊城逃亡,来到白河正欲上船渡河,只见一片声音稀里哗啦的延河下来,军士躲闪不及,多有被冲走溺水而亡。

原来关羽、张飞见曹仁、李典二人逃走之后,也不追赶,算算时间,让人山上放起火来,而那边白河上游的郭淮见山上火起,于是按照计划决堤放水,而关张二将则就地清理战果。

可怜曹仁的大部分士兵被冲走之后,岸上又是两路军马杀将过来,这两位壮汉好像与关羽、张飞一样骁勇难挡。吓得曹仁、李典等军士弃马凫水渡河。幸得骁将牛金拼死抵抗才救得这二人性命。

此战我军伤亡一千余人,斩杀敌方上将吕翔并一万军士(大部分是溺水而亡、或者被自己人践踏而死),俘虏敌军五千余人,仅五千余人跟随曹仁逃至樊城。

而更让曹仁、李典恼怒的就是樊城已经被赵云用计攻取,曹仁、李典虽明知赵云军士不多,奈何自己这五千人马军无战心,又怎能复夺樊城,于是只好率军回许昌。

这场战争曹仁的大败,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曹仁的大意与刚愎自用;而曹仁的刚愎自用也理所当然的认为,只要樊城守军不出城开战,那樊城必定是稳如泰山。奈何他却错了,而且大错特错。

同类推荐
  • 血色残唐

    血色残唐

    改变历史的往往是流氓和太监~~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刘邦,后者的代表人物是王瑾,万幸的是白起穿越之后没有变成太监,不幸的是不管他如何抗拒被卷入时代的乱流,但人力终究不敌天意~且看一个穿越者如何在历史的激流中挣扎求生~
  • 不知缘

    不知缘

    本已染就一生峥嵘,奈何君主两心难忘。那年,他本是将军府的一个庶子。那年,他本是那王府的一个尊贵王爷。身份悬殊之间,被情愫相连相吸。十年后,先皇驾崩,他登基。十年后,他被他亲手发配边塞,临走时,他站在殿下,望着高高在上一袭黄袍加身的他。“你,现在后悔了吗……?”“臣……不悔!”---这是一本耽美小说(●°u°●)
  • 逍遥小厨师

    逍遥小厨师

    一个穿越者,面对新生活,拼搏创业的故事。
  • 烽火明月

    烽火明月

    这是一个架空时代,鞑靼人的铁蹄来临时的恩怨情仇,家国天下。本人不喜欢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喜欢装傻打脸这种与弱智者之间的游戏,更没有兴趣斗极品整渣男。那——这些都不写,作者君想写什么?呵呵,写写我的历史观,就是人口与资源的争斗史(详见132~135章),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制定规则,调节贫富以及应对生产力过剩这些社会问题,预计在第三卷开始)。所以偶设置了一个和宋明相似背景的架空世界,那里的资本刚刚萌芽,一切有着无限可能。本文完!!
  • 三国龙之狼

    三国龙之狼

    龙者天子气,翻云覆雨;狼者坚韧善于协作富于攻击;我要做就做龙中之狼!马云飞携干将莫邪剑神奇穿越到黑暗动乱的汉末三国!收谋臣武将,拦如云美女!九鼎玉玺孰弱孰强;《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熟优熟劣;马云飞对仗曹刘孙,用现代的大脑知识一统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不是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但我是个爱国者,爱民族!五胡乱华,蒙满南侵,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通通滚蛋!我来!我上!我征服!我能穿越,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热门推荐
  • 俏皮太子妃

    俏皮太子妃

    天杀的,穿就穿了,还要嫁给一个病恹恹的太子。靠,这还真的是不幸呀!为什么别人当太子妃总是那么的美好,而我就是嫁个快死的太子呢?这要是他死了我还不是寡妇啦!啥,他还是英勇的骑士,不过呢?接下的故事你们就继续看下去咯……
  • 成全他,埋葬我

    成全他,埋葬我

    我一直以为,他对我只是喜欢,以及相依为命般的依恋。从未想过我们会纠缠一生。(本以为是亲姐弟的姐弟恋,有萌娃出场,自带避雷针)
  • 星域征途

    星域征途

    未来某年,华国人发现并命名了“盘古星域”,星际大移民浪潮掀起。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人类在那片神奇广袤的大陆上仍然举步维艰,人类火种仿佛一吹即灭。两年前,怀揣梦想(脑子抽风)的习择参加志愿兵征召。两年后,习择因祸得福,一飞冲天!“我的征途在星域苍穹,拦路的管你两条腿还是四只手,通通贴到我军靴底下来!”
  • 逆天而行之剑指苍穹

    逆天而行之剑指苍穹

    太古洪荒,日月星昃。神界斗神---陆毅与魔界萧冉公主爱上了,爱的死去活来,不料被天界轩皇发现。引天兵天将来珠杀俩人,陆毅迫不得已与妻子分开。从此,销声匿迹公主寻他千百年,可并没消息。那时,公主已有身孕,可怀孕千百年才生下。公主,也死已。孩子,被一个妇人收养,长大,成的不是人是魔,准确说是神魔。他四处游历,不料被自己的大将害死--------
  • 六界上尊

    六界上尊

    大世惊现,天才辈出,人杰林立,宝藏尽出。一个个宗门闪现,又一个个悄声毁灭。一位少年从都市走出,进入到这万千世界。尔虞我诈,爱恨情仇,众叛亲离。这些都将发生在他的身上,他能否挺过这些,登上那至尊宝座。
  • 那一片桃林

    那一片桃林

    青梅竹马,抵不过那一刹芳华。为爱付出,抵不过另一个她的回眸一笑。终于,她死心了。等待他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她呢?
  • 青云道之天命

    青云道之天命

    青云戒,连通万界的宝物。这世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谁得到了这个连通万界的宝物便能掌控宇宙。林逸尘,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当代大学生;崇信科学而又好道习武的普通人;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而获得连接万界的宝物,这究竟只是运气使然还是天命所归?且看一个稍会国术的普通人,如何凭借连接万界的宝物一步步达至宇宙的极境、国术的巅峰。此书会经历武道界、华夏修真界、宇内修真界、魔法界、地仙界。以及大大小小的各种界面。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宇宙。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戮上缥缈

    戮上缥缈

    三岁孩童夭折,却又得神赐命重生,起名君天赐。按先祖遗训,拜师天残剑宗修炼,从而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天罚桎梏,引英雄付白骨;道尽途殚,趋少年傲天地。修仙路,夹杂着几份难忘的爱情和友情,君天赐该何去何从?
  • 明朝哭了

    明朝哭了

    一篇真秘笈造就一个盖世大太监,一篇假秘笈毁灭一代文豪全族。当世第一美人缘何与一个60岁老头厮守终老?60岁老头的儿子为何一个个美女于千里之外?天下第一美人如何在皇帝及这对父子的感情纠葛中挣扎?鞑靼作乱,倭寇入侵,乱世英雄风起云涌,一代名医李时珍,一代文豪徐文长,一代名臣张居正,一代名将戚继光,且看他们如何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