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后,小雅又多了个看好——读书,看一切有文字的东西。
在那个闭塞的电视都不普及的年代,书成了她了解世界的窗口,成了她的良师益友、少年时期最好的陪伴。
记得小时候,爸妈曾嘲笑主说过的那句“当有人打你右脸的时候,要把你的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谁能那么傻啊,打了右脸,不反抗,还主动凑上去,由着人家打?”
她悲悯地望着父母,觉得他们误解了主的意思。主是在宣扬博爱,教化人们要用爱的力量去感化世人——这就是小小的她对这句话的领悟。
小雅曾想,长大了我要独创一个教派,集三大宗教之大乘,让全世界成为一个大家庭,世界和平,再没纷争。
哈哈,好伟大的理想啊。
上初中后,小雅就想当发明家了。
她的高智商和发散式的思维让她在理科领域里如鱼得水。她喜欢一切动脑筋的东西。
初中生活过得顺风顺水,小雅同学的年级排名就没出过前三名,同学也都很喜欢她。
毕业前夕,有一次在校园遇到校长,校长郑重其事地对她说:“真遗憾,没能见到你的父母。我真想看看是什么样的父母陪养出了这么优秀的孩子。”
校长是见不到她父母的,因为从小到大,爸妈压根儿就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可能连学校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吧?
高中,小雅是在省重点中学渡过的。
文理分科时,小雅是想学理的,但爸妈说女孩子到了高年级脑子就不好使了,会跟不上;再说,理科生终究只是出力的,文科生才是劳心的,理科生将来总是要被文科生管着的,所以必须学文科。
高考的时候,小雅想报军校外语专业,爸妈说不行,回头给分到哪个山沟里搞监听,一辈子出不来了怎么办?
小雅的倔脾气上来了,凡是要死记硬背的东西都不去看了,志愿也填得一塌糊涂。虽然高考分数也过了重本线,但其实即使考出再高的分,就那志愿报的,也只能去H大了。
小雅发现个问题,那就是家人平时不管她,但每到她人生节点的时候,他们必会全力干涉。
后来,家人曾问她,是否因此怨恨他们。她想想,还是觉得不恨。要怪的话,只怪自己性格过于柔软,不懂得去为自己想要的东西抗争。父母的决定虽然未必正确,但终归是为了孩子好。
有时候,爱也是一种枷锁,就看你如何解读。
小雅最终被漏到H大一个挺古董的冷门专业。
不是她分数不够上好专业,而是那年的好专业都莫名其妙的对身高有了要求,女生至少160cm以上。据实填报的小雅同学被无情地从热门专业甩了出来。
家里其实一直以来对她是有所期望的,指望她能成为孩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个,没想到最终却会进了这么个专业。
爸妈心里不痛快,就对她大发脾气,连好脾气的大姐也不给她好脸色看。
其实小雅心里也苦,但她不想去责怪任何人。
深知爸妈不可能再供她复读一年,自己找个没人的地方,默默地偷哭了一回。末了,把眼泪擦干,认了。
凡事还是莫要强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