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堪鄩城发生了两件大事,使得这里的百姓原本喜悦的心情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他们在茶余饭后对此议论纷纷。
为了筹备每五年一次的“堪鄩城会盟”朝廷准备了半年的时间,就在这最后几天的时间里有人看到一队禁卫军闯进了太子府里,还与太子府里的兵士发生了一场激战。
没过多久就谣言四起,有的说大皇子秘密炼制死士欲图谋不轨,大王得知后震怒派遣禁卫军搜查太子府还与那里的守卫发生了激战;有的说大皇子为了炼制死士从不把人命当回事,为了炼制强大的死士已有无数的人死在他的手中,以前他只是在外面偏僻的地方抓人炼制,据说现在堪鄩城里抓人炼制,不然的话大王怎会知晓并派人擒拿?有的说大皇子为了炼制死士欲屠杀堪鄩城众人。
城中的百姓议论纷纷人心惶惶生怕自己遭受不测,夜里更是足不出户紧闭房门躲在家里惶惶不可终日,还有些人则是选择出城避难,原本繁华的堪鄩城现在人人自危已不复往日热闹景象。眼看着会盟之期越来越近,到时候那些诸侯国的部落首领来朝拜见天子的时候看到这些,其后果不堪设想。
帝发听到下面的人禀告后龙颜大怒伸手抄起桌子上的一卷奏章甩了出去,怒曰:”马上给孤去查,看谁在造谣,查出后严惩不贷,还有立刻发布文告告诉那些人们,此事乃是无稽之谈,纯属谣言恶意中伤太子,凡提供线索者必有重赏。一定要将谣言掐灭,恢复百姓的正常生活,孤给你三天的时间必须处理好此事,否则孤治罪于你。还有孤不准你使用武力胁迫那些百姓,要好言规劝他们,若敢违背孤的旨意定严惩不贷。“帝发吩咐完后那人叩首领命而出。
帝发为此事心中烦闷不已,他对门口的侍者道:”传旨,宣左右丞相,大祭司到文德殿见驾。“那侍者领命而出,没多久三人应诏来到了文德殿门口,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拱了拱手就走了进去。
三人以大祭司为首来到大殿中央跪倒在地山呼万岁曰:”臣等叩见大王,愿我王万寿无疆。“
帝发看了众人一眼道:众人平身。”三人还礼后站了起来这时候就听到帝发说道:“想必你们对近日发生的事情也有所耳闻了,宣你们过来就是要听听你们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没有?”
右丞相夏荣站出来说道:“大殿下秘密炼制死士的确有违祖训,但是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为了我朝时代永固,但是此事毕竟有伤天和一经败露必会受到天下人的不满于恐慌,而现在皇城里的众人就是如此,他们恐慌是因为害怕,害怕有朝一日被大殿下抓去炼制死士或者遭到死士的屠杀。现在城中的百姓人心惶惶便是如此,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性命逃出了堪鄩城。因此我们要赶快澄清这是谣言,抓捕那些造谣者以安抚人心,不要让这件事情影响到我们与诸侯国之间的会盟。”
左丞相夏骏景也说道:“右相说的没错,我们眼下头等大事就是办好会盟的事宜,我们作为部落联盟的盟主又是在我们的都城主持结盟的事宜,我们不但要展示我们强大的一面来震慑那些心怀异心的诸侯国,令他们不敢轻易挑起战争。另外我们还要让他们看到我们作为盟主国强大的胸怀,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行大王以博爱治国的理念。若让那些部落首领看到我们的皇城内人人自危,整天的提心吊胆的生活,他们还认同大王的治国理念吗?还会服从我们推行的仁政吗?若没有礼义廉耻的约束中原各诸侯国未来必将战乱四起,那时候黎民百姓又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就难辞其咎了,所以我建议暂且放大皇子回府,一是让人们知道大皇子并非传闻中那般,大王与殿下父子不和纯属谣言,二是会盟的日子将近,若是一直将殿下关在太庙对我****的颜面影响不好,三是天下大多数诸侯国的首领都与殿下供过事,且大皇子在他们的心中是战神般的存在,因此他们对大皇子敬畏有加。“
帝发听后点头说道:”左相言之有理,我正在为那逆子所犯的事情感到头痛,他为追求强大的实力不惜亲身社险炼制死士,但是他终究违背了祖训,被孤关在太庙反省过错,现在看来只能先解除他在太庙里里忏悔,改为府中禁足。”
大祭司终古开口曰:“还有一件事情大家要清楚,那就是关于死士在中原各国都属于禁忌,一旦发现必将群起而攻之,而我们作为联盟国的盟主知法犯法,大皇子擅自炼制死士必受那些诸侯国的不满,若是处置不当很可能使他们因为害怕和不满而脱离联盟。所以我们要一口咬定朝廷没有参与炼制死士,大皇子炼制死士并非自愿而是被蛮族的余孽下咒控制了,我们在知道消息的第一时间救回了大皇子,而蛮族的余孽在死士的配合下逃往了石国。目前我们正在全力刺探石国的情报,为再度围杀那些死士提供情报。”
“还有我在来的时候占卜了一卦,上面显示:凡事有惊无险;堪鄩会盟成功;王气加身之人,诸事皆顺。”
众人听后疑惑不解帝发开口问道:“以上所言,要想诸事皆顺就要找到王气加身之人,但是王气加身之人指的是谁?”
大祭司终古笑道:“此人有降龙伏虎之能,手有举鼎之力,心坚智宽易于常人,身有帝王的霸气此人乃是二皇子履癸是也?”
帝发吃惊道:“大祭司你是说癸儿,他真的是王气加身之人?”
大祭司点头道:“没错,二皇子履癸出生的时候天降异象,当日四季失常天空又显龙虎厮杀,而履癸出生后一声哭喊惊散异象,而在他的左右臂膀上面则是由龙虎的刺青。当时我就为他占卜过一卦,身加帝王之气且大富大贵。而今之局唯有身加王气之人才能破解。“
众人听后沉默不语,履癸的才华众所周知,他不但武艺高强胸中韬略比履辛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他出生的时候天空中的异象杀伐过重,因此被帝发从小送往祭坛接受祭司们的洗礼以驱散他心中的戾气,履癸在祭坛那里一住就是十几年,帝发差点忘记他还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在履癸成年以后帝发才命人将他赢回宫中。
帝发在与履癸相处的时候二人之间总是缺少了点情感,每次说话总是有问必答,不问不答,缺少互动,使得帝发心里颇为不爽,不像与履辛那般谈话轻松愉悦,因此帝发很少与履癸说话,直到最近两年履辛因为炼制死士心性有些变化,因此有些梳理了帝发,帝发无奈只好尝试着与履癸沟通,加之上次出巡遇险,履癸拼死搏杀才保的他全身而退,因此帝发才对履癸的印象大为改观,但是当他听了大祭司的话后还是吃惊不已。
左丞相夏骏景则说道:“目前二皇子的确是合适的人选,大皇子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现在又是各国部落首领会聚王都朝见天子的关键时刻,有二皇子出面即不失我****风范又可以锻炼他的能力使他尽快成长为可以与大皇子并驾齐驱的人物。“
帝发听后皱眉看向右丞相夏荣曰:“右相你的看法呢?”
右丞相夏荣说道:“我认为此事有些不妥,大皇子虽然炼制死士,但也没有酝酿出大错,他对朝廷屡建奇功,为了大夏王朝的江山社稷出生入死驰骋沙场,想必他炼制死士也是出于此种考虑吧,他对二皇子动手也是因为他感觉到二皇子的成长威胁到了他的地位,所以才对二皇子出手教训他一下而已,敲打他要尊敬自己的兄长,但是他终归还是顾忌了兄弟情义,否则的话大皇子若是派遣更多的死士那二皇子还能逃脱的那么潇洒吗?有此可见大皇子是不想伤害二皇子的他只是想教训二皇子而已。“右丞相说完看到众人愕然的看着他,他心中一惊立刻说道:“我失言了,还望大王恕罪。”说完跪下叩首。
帝发伸手摆了下说道:“起来吧,孤恕你无罪,今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没有君臣之别。”
右丞相夏荣听后连忙叩首谢恩,道:“多谢大王。”
之后他们君臣几人又商讨了许久方才散去,帝发对众人提出的建议既没有明确答复也没有完全否定,只是说要仔细考虑考虑。
之后帝发传旨将履辛从太庙忏悔该有府中禁足,准许众人探望。一时间前去探望大皇子的大臣络绎不绝,但是自从履辛从太庙返回王府后,他就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他自称自己戴罪之身无颜在与众人相见,所以他让人在府门前竖了一块牌子:身有过错罪加身,无颜愧对众君心,奈何事情多曲折,只因谁人识君心,
履辛挂出此牌闭门谢客不见任何的王公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