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第三卷
第二卷刷下来一百五十多人,接下来是第三卷。
“到底是谁的文章差点翻了官印,看我们谁运气好弦看到。”吕伯涛虽然给出了个一百分,有些肉疼,但打心眼里有些佩服罗浩,这么小年纪得个满分确实不容易,他翻开第三卷,看到“游山西村”这四个字。
“这罗浩不知怎么回事,学识不浅,字写的还是差了点。”想想他年纪还小,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是理所当然,“算了,要求不能太高,安县这弹丸之地,教育资源稀缺,不能和京城比。”便低头看了下去。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有些意思,第一句便超出了一般童生的水准,勾勒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吕伯涛心中稍稍期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到这里,突然感觉自身在皑皑雪地间漫步,蜿蜒的山路难以辨析,正当迷茫之际,忽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毛瑟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情在胸中流淌,此时此刻,吕伯涛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考官身份,沉浸在这种感情中不可自拔。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一股弄弄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吕伯涛轻叹一口气,“没了,竟然就这样结束了,真是怅然若失。”
虽然已经看完,他却依然想要细细品味一般,特别是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越来越觉得有味道: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对比安县的情况,亦是如此,虽然受到战乱之苦,但只要坚持下来,肯定会慢慢好转。
别人已经批改了十几份试卷,吕伯涛却依然盯着这份试卷发呆。傅云生不禁轻咳一声,“吕大人,此时可不是偷懒的时刻。”
“哦,哦。”吕伯涛现在才回过神来,“各位,请来看看这首诗,我要给满分。”
虽说邀请了众人,但他手中却是捏着试卷,像个宝贝似的死都不放,“这可是首次出现的孤品啊!我怎么舍得让你离开!对对对,一离开肯定要被傅云生抢走了!”
“吕大人?”赵广昌出声道。
“别急,我念给你们听。”吕大人按着诗句念了下去,抑扬顿挫,十分精彩,但他心中却隐隐感觉自己还是没有念出那种味道来。
其余几人都愣住了,这首诗字里行间的意外斌不难懂,但读完了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怎么样?给个甲等上品不成问题吧?”吕伯涛问道。
“心里充满了干劲,好像没有什么是不能解决的。”林县丞回答道。
“算了算了,给你们看看原作。”吕伯涛小心翼翼地将试卷倒转过来给大家看,但却不肯松手,“怎么不是灵纸……唉,这不更加容易损坏吗?”
观看原作品读了几遍,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更加明显,赵大人虽然是个粗人,但也有些感悟,“妙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是朴实无华,又暗含哲理。”
傅云生突然明白了吕伯涛的意图,心中开始不忿,这可是原版孤品,吕老头肯定想要独吞!“吕大人,考生的试卷是要放在文院里备案的。”
“放到我墨院备案也是无妨。”吕伯涛厚颜无耻道,一把将试卷放在了身后,“你们先批改吧,我读了这首诗有些感悟,灵感突发,先要理一理。”
“吕老头,先说好了,我也有份,否则……”傅云生隐隐感觉到了它的价值,这是一首炼心诗,与众不同的炼心诗!
“好好好,肯定借你几天!但现在别来烦,耽误了我的灵感你负责?”吕老头眼睛一瞪,话却稍稍软了下来,有个傅云生做对手,一个人独吞太困难了,“管他三七二十一,先看了再说。”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看着眼前的诗歌,那种迷茫的感觉又回来了,自己走墨家道路也有三五十年了吧,什么时候停止不前了呢?“我曾经最擅长的机关傀儡术,也很久没有长进了。唉,想想当年的同学,有的成了能者,有的成了大能,但更多的人混的比我还差。”
“五品官员,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但非我所愿啊……什么时候我的激情被磨灭了呢?什么时候我不再钻研了呢?想想以往攻克难题的时候,多么激动,多么开心,真是年轻气盛啊!”吕大人感觉自己在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前人虽然已经将它开拓出来,但怎么都望不到尽头。一路上花团锦簇,**人的东西太多了,而前路漫漫,看上去毫无尽头,一种怅然若失的感情萦绕在他的心头,怎么都不想走下去了。
“难难难,难于上青天。”不止是墨家道路,儒家道路、法家道路兵家、道家亦是如此,哪有什么捷径可走……就连臭名昭著的阴阳家,也没有听说有人日进百里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吕老头越来越觉得有意思,“又一村,你又在哪里?”越读越觉得一股气在胸口升腾,不断壮大,却怎么都散发不出去。
“不是前头没有村,而是半途丢弃的人太多太多了。”他忽然心中豪气顿生,豁然开人,“管他有没有,我只是往前走!什么花团锦簇,一概弃之不理,哈哈!”
“是了,明确自己的道路走下去便是,对与错,又与我何干?”
只听的砰地一声轻响,吕伯涛头上冒出一股青烟,形成红黄蓝三朵花,飘走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