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成年,婚嫁是华人父母必然操心的大事。三儿子伯任当警察已好几年了,毓超夫妻常问他有没有女朋友,他总是回答说:“二哥都还没结婚呢,急啥?”他的话也确实不错,娶媳妇不能急,二儿子已过三十岁了,整天忙他的工作,也不见和女孩子有来往。哥哥没完婚,当弟弟的何必抢在前面呢。
有一天,伯任突然带着一位容貌娟秀可人,身段婀娜多姿,高鼻蓝眼的洋人女警官戴比来到家里。当时,全家人都以为是局里的同事,执行任务路过家门,当然热情接待。没想到,伯任又是当年他决定去当警察一样,先斩后奏。他当着女警官的面,向爸爸妈妈宣布,他和戴比决定选时间举行婚礼,请为他们准备一下。
中国人要娶洋媳妇,且不说别的,洋人的香水味,也叫农村出生的婆婆受不了o金雀听到儿子的宣布,当场差点昏倒,只是连忙用力抓住案桌,才勉强支撑住身子,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儿子娶洋媳妇,是毓超夫妇做梦也没有想过的,毫无思想准备。伯任身材魁梧,英俊帅气。父母虽不算富有,也开着工厂,上门提亲的也不是两三个。他们总以为三儿子挑个相配的东方女孩,绝对是坛子里提乌龟——十拿九稳的事。娶个洋媳妇,生活习惯不同,价值观念各异。一大家子人,个个都是黄面孔,突然来个白人,彼此如何相处呢?再说将来生下来的孩子,白不白黄不黄,西方人不认你是洋人,东方人不承认你是中国人,又怎么办?但是,父母的顾虑都是多余的,爱情是当事人自己的事,他们两情相悦,由不得父母说好说坏。毓超夫妻仔细想想,既然命运安排子女们来到洋人之邦,就必须做到落地生根,不可与西方社会格格不入。
儿子虽然在中国出生,他们离开故土时太小。生活在美国,喝的是西方牛奶,很多时候吃的是西餐;受的是西方教育;接触的大多都是西方人;说的是洋话……说一千道一万,父母要求儿子娶一个会讲广东话,会烧中国菜,懂中国传统习俗的中国女孩子,那真的是赶鸭子上架——行不通的。儿子已被西方文明同化了,妻子是他的另一半,是要和他过一辈子的,婚姻大事,只能由他们自己做主。当父母的只能提供意见,不能强迫孩子爱什么人。何况情人眼里出西施,既然他们已决定筹办婚礼,说啥都是废话。何不做个开明父母,高高兴兴为他们办喜事,热热闹闹迎洋媳妇进门。当然毓超他们也仍不忘老和尚忿经,一再提醒儿子西方人离婚率高,冷静考虑清楚。婚前,彼此要用显微镜看清对方的长处和短处,一旦成了夫妻,凡事都要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互相谦让,相爱如初,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