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儿被分配在丹麦马士基货轮上工作,船每靠一一个大港,船员都可上岸观光。那些日子,他觉得世界是那么大,那么美好,很满意自己的专业。可是,在货轮上工作不到半年,就换到油船上去了。油船长年累月在热带海域航行,俊儿的岗位在机房,空间很小。甲板上更是热得像火炉,打个鸡蛋在上面,马上就可熟透。在船上,每天所看到的除了天就是水。在茫茫大海上工作的船员,生活非常枯燥单调,甚至不知道时日的变换。船到港口也不靠岸。后来听说油船要驶到夏威夷,俊儿满以为有机会见到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们了,连忙发快信报喜。可是,油船却停在离岛二十海里以外的洋面上,哪有办法见到父母和弟妹们呢!十八年的企盼,满腔的热情,被浩瀚无边的大海吞没了。毓超从俊儿的来信中,读出了儿子情绪的低落与彷徨。虽然全家人都是美国公民,却不能为俊儿申请移民,来美国留学也不容易。在俊儿的人生路上,又碰到困难了。从此毓超每星期给儿子写信,鼓励他到加拿大深造。加拿大与美国接壤,如果俊儿被加拿大大学录取,即使他不能来美国,家人也可到那边和他会面,学成后也有机会来美国就业。
伯俊从小乖巧听话,读书非常刻苦用功,果然被加拿大大学录取了。入学之前,途经洛杉矶,毓超去机场接,只能凭照片找儿子,真是父子相见不相识。十八年了,是多么漫长的岁月啊!毓超把儿子搂在怀里,父子俩泪如雨下,彼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乞顿时又忆起十八年前在香港父子离别时俊儿说的话:“……爸爸,我长大了到美国去看你……”当时,毓超是多么希望全家真有团聚的一天!俊儿那么小,寄养在同学家,自己到美国是否能赚到钱,解救家人,养大儿子,全是未知数,全是梦。如今,儿子真的长大了,来看爸爸了,心中如何不激动。可是儿子只能在家小住几日,又得离开,他和妻子又怎能忍受那种“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伤痛呢!现在美国没有身份的人简直是天文数字,俊儿有父母弟妹居住洛杉矶,不走相信也不会有人知道。但毓超是守法的公民,也为了儿子的前途,虽然有千个不舍,仍鼓励儿子按时到加拿大的大学报到。美国出生的ABC们还没有见过大哥哥,大陆出生的几个孩子,和哥哥分别时最大的只有四岁,怎么会有印象,但是,个个弟妹对大哥哥都非常亲切。每个人都知道大哥哥的故事,都恨不得把自己多享受的爱,分一些给兄长。妈妈见到十几年中朝思暮想的爱子,更恨不得把十几年他没右吃到的美食,一下子全部填到儿子的肚里。隔山,隔水,隔着汪洋,隔着漫长的时间,却隔不断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现在,伯俊已是具有二十多年工龄的空调设计资深高级工程师,他的三个女儿中两个已大学毕业了。他的成长道路虽然曲折艰辛,但很有成就,而且特别有孝心。他做人处事,对待长辈亲友,对求学、工作、子女教育……处处都是弟妹们的榜样,使毓超夫妻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