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超自从开了衣厂,经济条件渐趋好转,为了让孩子们能自己做主买点文具用品或者肚子饿了,也可买个“汉堡”之类的食物充饥,毓超开始一星期给每个孩子五块零花钱。逢年过节或生日,也给十块八块钱的小红包,并嘱他们有了钱不可贪吃贪玩,养成浪费的坏习惯。孩子们很听话,拿到了零花钱,没有人舍得乱花一分。上中学后,每个孩子都在银行开了户,到大学毕业.加上平时各人课余打工所得,每个人都积蓄上千美金。积少成多,滴水成河。可喜的是艰苦的童年生活没有损坏他们的健康,反而培养了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他们终身受益。
孩子的成长,真有如一台大戏,需要很好的导演,这导演不是别人,而是生育他们的父母。毓超常说:他时时提醒自己,对儿女不仅仅是给他们生命,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弟妹、侄儿与儿女们年纪相仿,他们很小失去了父母,自己身为兄长、叔叔,责无旁贷,要担起抚育培养他们的责任,必须导演好这一大群孩子的人生大戏,才不辜负先人们的希望。
有人问毓超,怎么能将弟妹、侄儿、儿女共十一个人都培养成才,个个事业有成就?他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养”和“教”两个字。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毓超是遵从古训,再忙再累,也不放松对孩子们进行品德教育。他常对孩子们说:“读书,做工作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生活享受要往低处看,随时做到知足,常常保持乐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毓超和金雀在孩子们的成长中,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可喜的是孩子们都健康成长,事业有成就,那是金钱买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