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涯感谢书友fgyervb的七张推荐票,感谢!
本书一定有很多不足之处,大家对本书有什么看法、建议,都可以在书评区里发表,给无涯一些建议,无涯一定会认真改正。
三千四百字大章奉上(已扣除这段前言)
.........
不管于谷军他们知不知道基地赋予他们记忆的事情,项青都不打算在这件事上纠缠下去,而是转移话题,向于谷军询问另外一个让他纠结很久的问题。
“这个三维磁场打印机生产零件的材料是从哪来的,子弹,弹壳可以在打印机里制造,火药呢,从哪来,在哪填装?”
于谷军笑了笑,对项青解释道:“火种基地有很多神奇之处,这个问题正是其中之一。”
于谷军分别用手指了一下三维打印机和机械组装线的底部。
“指挥官请看,三维磁场打印机和机械半自动组装线的底部都与基地地面融为一体,这个设计可不是为了稳固机器,基地的地面和墙壁全部都是特殊金属材质,内藏乾坤,里面有很多流动的传输通道,每一台基地产的机器底部都会与地面一体化,并有多条传输通道与之固定相连,生产所需的材料就是通过这些传输通道送至机器中,无需人工操作。”
“比如生产这种手枪所需的钢铁,就是基地通过地底传输通道送进打印机中,火药同样如此,只不过是传输至组装线上直接填装进弹壳。”
“我问的是那些基地传输来的材料是如何来的,基地本身就有一个装满各种材料的仓库?还是凭空变出来的?”于谷军的解释不少,但并没有真正解释到项青想问的点上。
于谷军楞住了,又很快回过神来,对项青正色说道:“这个涉及到基地的核心情况,我没有权限知晓,请指挥官原谅。”
“没事,不用在意,我就是随便问问。”项青见于谷军神色肃穆,腰杆笔直,像是在等他处罚,不得不笑着安慰一下。
之后,项青就把目光放在组装线动作不断的机械臂上,沉默不语。
于谷军和屠志国见状,也不敢擅自说话打扰,就静静地站在项青身旁。
实际上项青此时正凝神听着脑海中瓦力传来的解释。
“基地的能量点其实就是能量,是宇宙中最本质的能量,称为本源能量,遍布整个宇宙。基地能够自主吸收这些游离的本源能量,0级的基地每天能吸收100点本源能量,基地每升一级,每天吸收的能量就会越多”
“宇宙本源能量理论上可以转化成任何基础物质,虽然基地无法做到将能量点转化成宇宙中的任何基础物质,但地球上的金属和普通材料或者电能还是在不在话下的,若是基地升级到星海大级别,还可以转化成宇宙中更加高级的材料。”
“指挥官每生产一件武器所耗费的能量点就是材料转化所需能量和生产组装所耗电能的总能量。”
“这么神奇。”项青暗暗咋舌,这个能力已经不能用科技来形容了,跟之前提到的赋予基地生命记忆的能力属于同一个级别,甚至超出。
“宇宙本身就是神奇的,‘火种’号基地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有些神奇的能力不足为怪。”
项青下意识地点头,同意瓦利的观点。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一把手枪10个能量点,而一个基地生命才100能量点,最高不过200点,难道在基地里一个生命的价值还比不上十几二十把手枪?更何况这些基地生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项青又问道。
”基地设立星内大级别以考验指挥官的同时,考虑到现实情况,也会给指挥官极大的优惠政策,’火种‘号基地诞生的时间已经无法计量,这期间,0级的火种基地每天都会吸收100点能量,并且不像已经展开的基地需要消耗能量。在漫长岁月的累积下,基地已经存储了无数本源能量。“
”而这些存储的能量就会用在给指挥官的优惠政策中。比如,基地生命的培育,如果单论能量点的话,每一名基地生命都需要至少1000能量点,而考虑到现实情况,基地为了让指挥官能够更好的发展,承担了其中的九成。再比如,基地给指挥官的新人礼包,还有以后指挥官完成任务基地奖励的物品,所有这些耗费的能量点都会从基地的能量存储库中扣除。“
“当然,如果指挥官完成整个星内大级别,晋级星海大级别,就会彻底掌控基地,包括能量存储库,到那时这些优惠政策自然不复存在,基地的任何消耗都需要指挥官承担。”
听完瓦力的话,项青内心简直感动得一塌糊涂,看来基地还是很人性化的,蛮体贴我这个指挥官的嘛。
“指挥官,第一只QSZ92式.手.枪成品已经组装好了。”这个时候,在组装线尾端的宋宇朝站在对面的项青几人喊道。
项青神色一喜,立即带着于谷军和屠志国朝组装线尾端快步走去,田英才继续负责协调组装线内环。
走到组装线尾端近前,项青一眼就看见宋宇手中拿着的一把黑家伙。
组装线上的另外一把半成品手枪也即将进入尾端,估计用不了两分钟就能下组装线。
宋宇见项青过来,主动把东西递给项青。
“指挥官,子弹还得等一等,十把手枪组装完毕打印机才会开始生产弹壳和弹头,弹壳填装很快的。”
项青右手握着手枪,手枪重大概一斤半,分量感十足。感受到右手掌心传来的冰凉的钢铁质感,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项青心中一阵激动。
到底是比拿着玩具手枪有感觉,活了二十几年,终于碰着真枪了,项青心里不无感慨。
华夏民间是禁枪的,这点没有错,很符合国情,项青也从来没像愤青一样到处批判国家的政策。
但,男人,谁不喜欢这种能直接展现强大武力的玩意,项青小时候就非常喜欢攒钱买玩具枪,长大了以后还想方设法弄过几支高仿真枪体验体验。
作为一个半军迷,项青对于手里的这把手枪还是有些了解的。
QSZ92式.半自动手枪,弹容量15发,华夏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92式.手枪,是华夏军方为了替代54式大黑星所研制的,在世界手枪界中声誉不错,综合性能绝对能排进前十,甚至是前五。
在军工科技兑换栏里,也有54式.手枪,并且权限还是开放的,但还得花300能量点兑换技术硬盘才能生产,完全没必要,更何况54式的性能差92式一大截。
最重要的是,92式.手枪的设计极为注重人机工效,非常适合华夏人的手形,有人说,这是最适合中国人的手枪。
这种手枪的口径在华夏军方分为两种,5.8mm和9mm。
项青手里拿着的就是9mm口径的手枪,握把上有个五角星,能装国际流行的para弹,且国际上大部分手枪都是9mm口径,适合外贸。
项青神色颇为兴奋地把玩着手里的92式,一会退下弹夹看看,一会拉下滑套,可惜没子弹,上不了膛。
等项青的新鲜劲过去,十把手枪已经全部下组装线,整齐地摆放在组装线尾端挂着的储物箱里,组装线上已经开始填装弹壳,并且打印机里还在快速地输出弹壳和弹头。
子弹,一直有‘小子弹大工艺’的说法,一颗合格的子弹对尺寸和精度的要求很高,传统工艺生产起来精加工困难,小口径子弹更困难。
但对三维磁场打印机来说,这都不是问题,反而因为弹壳、弹头体积小,结构简单,生产起来几乎是几秒钟一个,而且一次同时生产8个,然后传送到组装线上装发.射药、底火,压弹头,整套工序下来连协调的工人都不需要,大部分的时间都耗在传送带的传送上,毕竟传送带的运转速度不快,但也比世界上很多武器生产厂效率高好几倍,私人弹药作坊更不能比。
项青一共要求生产50个基数的子弹,也就是750发子弹,10能量点,基地还是很实在的,性价比很高,相当便宜。
项青看着组装线上第一组正在组装的8发子弹,神色间有些跃跃欲试,迫不及待。
的确,项青非常期待尝试亲手开枪的感觉。以前是连枪都摸不到,感触不是很强。现在是有枪了,却没子弹,那感觉,简直是煎熬。
终于,在项青望眼欲穿的等待中,第一组八发子弹组装完毕,哗哗得落在储物箱里,撞出叮当的声响。
这声音在项青听来却如天籁之音。
没得说,直接退下弹夹,项青拾起一颗子弹就往弹夹里塞。
很不走运,项青虽然是个半军迷,但几个小时前到底就是个连枪都没碰过小白,第一次装子弹,心急之下,用力不够,子弹没压进弹夹,反而差点掉到地上。
很尴尬,相当尴尬,项青偷偷用余光看看于谷军,屠志国四人,全都神情肃穆地站在旁边,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还好,还好,没人笑场,项青心里暗暗擦把冷汗。
吸一口气,项青拇指、食指、中指同时夹紧子弹,对着弹夹,拇指一用力,咔,装进去了。
接下来的几发子弹就没有之前的情况了,每颗都直接进弹夹,就是还不太熟练,而且八发子弹填完,大拇指有点小疼。
把弹夹按回手枪,项青双手握枪,正欲抬起,却不得不停下。
因为项青发现,根本就没有靶子,总不能对着基地墙壁开枪吧,基地的墙壁可都是硬金属,万一子弹反弹伤着人怎么办。
项青不得不回到地面,找个架子还有木板和塑料板回来,这一来一回,又是十来分钟
让于谷军把架子抵在对面十几米的的墙壁上,摆上一米宽的软木板,再摆一层小一半的塑料板,两层防护,差不多了。
项青按照作为半军迷了解的知识,拉一下滑套,子弹上膛,打开手动保险,双手平抬,枪口对准对面的塑料板,尝试着三点一线。
在项青认为差不多的时候,食指触碰扳机,一狠心,用力扣下。
砰!
这一瞬间,项青只感觉握着枪的双手手心好像炸了一样,强大的后坐力让枪口抑制不住地向上跳一大截,险些拿不稳。
项青懵了一下,紧接着就是一阵由内而外的舒畅感。
爽!人生的第一次终于打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