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天下处在最纷乱动荡的一个时期。
袁绍刚刚大破公孙瓒,一统河北,兵强马壮一时无两;公孙度偏居辽东,借匈奴兵力勉强支撑。
曹操霸占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从,然而宛城张绣、寿春袁绍和徐州刘备频频造反,已是死期不远。
虽然马腾和韩遂矛盾重重,然而手下精锐的西凉铁骑,各路诸侯不敢来犯,“师君”张鲁统领汉中,占据关中地盘徐图起兵。
汉室宗亲刘璋占据蜀地,依靠天国天险安享太平,然而荆州牧刘表水深火热、痛苦不堪。北有强敌环视,东有江东小霸王虎视眈眈,其内依靠名门蔡瑁和蒯越辅佐左右,其外依靠黄祖、文聘扼守要地,这才保得一方太平。
江东之地,小霸王孙策锐气方刚,手下精兵强将大杀四方,正有北进庐江、西取江夏之意。
然而吴县城西三十里处上方山有千余严白虎欲孽盘踞其中,打家劫舍,滥杀无辜,无恶不作。
吴侯孙策自不能坐视不理,兴兵讨伐。然而一连两月,苦攻屡屡无果,大军至则贼散、大军去则贼聚,面对如此崇山峻岭的地势,孙策万分恼火。
一连数日,孙策心情极差,唯独这一日,他满面红光。
老母亲终于从会稽赶到了吴县!
吴侯府内,一时如春节般热闹隆重,伙计侍女前往奔波,丫鬟家眷笑靥满怀,美酒佳肴已然备足,就为了给老夫人接风洗尘。
宽敞明亮的卧室内,吴母侧躺在地榻上,神色虽县疲惫,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如此孙家子弟济济一堂的情景,让老夫人满心欢喜。
当前跪着两人,正是吴母最得意的两个儿子孙策和孙权。
孙策方脸冷峻,有棱有角的肃穆威严。一身戎装还未卸甲,显得英姿煞爽,气魄逼人,很有武人的气概。
孙权模样和孙策有几分相似,却是貌似而神不似。他一袭普通的淡青色长袍,眼睛略泛蓝光,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上挽一个书生髻,显得温文尔雅,颇有文人风度。
“母亲一路奔波劳累,受苦了。”孙策叩首及地,言辞恳切,孙权同样叩首道:“得见母亲康健如昔,儿心中欢喜莫名,哽咽流涕。”
吴母爽朗的笑笑,一摆手,满是慈爱的道:“好啦,你们两个都起来吧,这一路虽然奔波,倒也说不上受苦,翊儿照顾左右,还是很周全的。”
孙策和孙权又向孙翊施礼,孙翊吓了一跳,赶紧还礼,连声道:“此乃人子本分,二位兄长切莫如此!”
第一次见到孙策和孙权,孙翊心中多少有些紧张,又有些激动。
毕竟,这两位都是东汉末年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孙策借兵三千,扫荡江东,一举奠定孙吴根基;孙权年少成名,果敢决断,赤壁时誓和曹操决一死战,为开国建业打下根基。相比较之下,如今的孙翊则显得籍籍无名。
江东百姓皆知孙郎勇武,二郎智谋,至于孙翊这个三郎……压根就没听说过!
以孙翊目前的地位和境况来说,还是异常尴尬的,好在,他已经不是那个只懂得打架斗勇的孙叔弼!
“母亲,听说沿途遇到了山贼拦路,您没事吧?”落座之后,孙策关切的问道。他还是一身戎装,显然刚从兵营归来,还未来的及换衣,就急急忙忙的跑来拜见母亲。
吴母笑道:“伯符多虑了,翊儿有勇有谋,些许毛贼,不值一提。”
在古代,兄弟的排行次序是伯仲叔季,所以老大孙策字伯符,老二孙权字仲谋,老三孙翊字叔弼,至于老四孙匡,则是以季佐为字。当然了,现在的孙匡还是个孩童,尚未取字。
孙策此前早已收到情报,说是孙翊招降了五百多山贼,看出母亲有意抬举孙翊,孙策自然要顺水推舟:“叔弼年少有为,前途不可限量。想必不出数年,定可出征战场,为我江东效力!”
“不出数年?”
孙翊心情一缓,这孙策明显还是看不起自己,显然过去那个“孙翊”给孙策留下的印象,着实不佳。
利益从来都是自己争取来的,现在有吴夫人做主,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孙翊清了下嗓子,拱手道:“两位兄长,翊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孙策大气的一挥手:“都是自家兄弟,三弟但说无妨!”
孙翊深深一揖道:“想当年父亲初亡,大哥年仅十六,便可统领我江东诸将,征讨四方;十七便可借兵南下,平定江东,如今已过六七年,大哥俨然已是我江东之主;二哥自幼文武双全,早年便随父兄征战天下,年方十五,便可为阳羡县长,造福一方。”
一番话过后,孙权面色带喜,孙策却显然不喜欢阿谀奉承,皱着眉头道:“叔弼,你这话是何意?”
席地而坐的孙翊挺起腰板,凛然道:“两位兄长都是年少立业,孙翊如今已有十五,虽不及两位兄长雄才大略,但自诩也能为江东社稷做一番贡献,奠一番基业!”
此话一出,满室皆惊。
这个老三,又要闯什么祸?平时你在家里打打闹闹也就算了,难不成还要在整个江东胡闹一番?
孙权当下就笑了,连连摇头道:“三弟啊,这江东的大事,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你有这份心就好了,有些事还不是你能够参与的。”
孙策也不想打击到孙翊的自尊心,笑道:“不必着急,你现在才十五岁,想为江东建功立业,以后有的是机会。”
孙翊不依不饶道:“兄长,现在江东正是百废待兴的用人之际,让孙翊整日游手好闲的呆在家里,两位兄长却在外面整日奔波,我这何以面对先父的在天之灵?”
这话口气很重,吴母忍不住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个老三,今天是怎么了?
吴母再仔细一想,貌似老三的变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近几个月来,孙翊给她的印象越来越好,没有了往日里的那种浪荡冲动,却多了几分沉稳和睿智。
难不成,我孙家三郎也开窍了?再一想到沿途孙翊的种种照料和那轻松俘虏的几百降卒的往事,吴母愈发的肯定了心中的想法。
就在孙策打算开口拒绝的时候,吴母突然说话了:“老大老二,你们兄弟二人都是十五六岁便建功立业,翊儿既是你们的兄弟,自也不会太差。我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伯符啊,给你三弟安排个差事,免得他英雄无用武之地。”
孙翊大喜道:“多谢母亲!”
孙权摇头道:“母亲,老三他打架斗殴还行,让他领个差事,万一出了什么差错……”
话未说完,孙策就瞪了孙权一眼,制止住他,然后恭敬的答道:“母亲的话,孩儿记住了。”然而又对孙翊道:“三弟,既然你有意出仕为官,想必心中已有了打算,你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孙翊瞥了孙权一眼,貌似这个二哥对自己很不亲近啊,不过大哥孙策还是比较仗义的,高兴的答道:“大哥,我听说城西三十里外上方山有上千山贼为患,我请求大哥给我个机会,让我带兵清剿。”
“啊?”
孙策和孙权也算是一代人杰,城府极深,听到这话,也忍不住面色大变,惊骇的看着孙翊。
你小子,真是痴心妄想啊!
我们在这辛辛苦苦用尽了各种方法攻打了两个月,连对方的主力人影都没见到,你这上来就要剿灭他们,未免太天真了吧?
不过吴母毕竟是个妇人,不懂军事,也不知道那上方山的山贼有多厉害,眼睛一亮,含笑点头道:“嗯,我看行。反正老三在沿途有过剿灭山贼的经历,想必这一次,也一定可以马到成功。”
孙策苦涩的道:“母亲,这上方山上盘踞的是严白虎欲孽,可不是平常的山贼,儿在此处剿贼两月有余,至今收效甚微。”
“啊?这样啊”。吴母喃喃失声。
孙翊连忙道:“大哥英雄无敌,当南征北战、开拓疆域,些许毛贼你自然不会上心,这才让那群贼子多活了两月。小弟首次带兵,自当拿这些毛贼练练拳脚。”
孙策仍是摇头,孙权嘴角一翘道:“你要带兵?你要带多少人去剿匪?要用多长时间?如今父仇未报,正当齐心合力攻往江夏。让你去带兵清剿上方,耽误了军事人力,岂不是耽误大事?”
孙翊情绪没有丝毫的紊乱,拍着胸脯自信满满的道:“二哥无需担忧。弟以沿途招降的那五百人为伍,只需大哥提供必要的粮草装备,必可在十五日内荡平上方山!”
此语一出,众人又是大惊。
十五日荡平上方山?而且还只带着五百降匪?老三啊老三,你这是建功心切,吃了雄心豹子胆!
要知道,孙策带兵一万,前后两个月愣是无法奈何这伙山贼分毫,你五百人、十五日就想荡平上方山?
简直就是可笑!
孙权连连摇头,满是讪笑的表情。
孙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道:“叔弼啊,你还年轻,想报效江东是好的,可……”
“大哥,依我看……不如就给老三一次机会吧。”孙权笑着插了一嘴,笑呵呵的道:“既然老三一心想要证明自己,那不妨就让他试试,反正是五百降匪,没了也就没了,只需派些精兵保护左右,别丢了性命就好。”
孙策犹豫了一下,暗暗想道:“老三年轻气盛,有些过于狂妄,他日上了战场,难免误事。借着这个机会,给他一次教训也好,让他明白这打仗并非儿戏。”
吁了一口气,孙策道:“既如此,那好吧,三弟你就先当个都尉,带领那五百来人去见见世面。我再给你佩上二百精兵,你的性命自当无碍。”
孙翊立马道:“大哥,我不要什么精兵保护,我只需要一个人。”
“谁?”孙策眉头一挑。
“朱然!”
孙翊坦然而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