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十一月初,天气已经转凉,树叶开始飘落,校园里早就没了桂花香。
每年这个月的7、8号,县教育局就在全县组织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想通过排名排队,找问题,想点子,督促各校进一步加强备考工作,以完成县教育局在期初定的高考总体目标:赶超兄弟县,勇夺第一名。
“郎县人会养猪,郎县人能读书。”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郎县人会读书的名声就在外面传开了。最辉煌的时候,全县高考上线人数的总和,比临近的三个县的总合还多几十个。
那一年,郎县的教育局长戴宗权出名了,调任县里担任县长助理,主管全县的文教卫工作。那一年,考得最好的学校郎县四中的校长范秋生也出名了,调任教育局担任主管全县教学的副局长,由没行政级别的普通高中校长升为科级干部,而且是有一定实权的干部。
这可是爆炸性新闻,一时之间,戴宗权、范秋生这几个名字,成为郎县教育界的常用词语。原来抓好高考,同样会有出息!范秋生,特别是戴宗权的成功经验,很给后继者以启示。
有这些典型作为榜样,校长们自然会更加发奋努力,把抓高考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考试完了,高三年级照例要召开质量分析会,先行政讨论,后教师分析,最后是学生总结大会。这已经是套路,教过高三的老师都知道。
12日上午,办公室发短信通知:本日下午三点在行政办公室召开全体行政组成员会,内容重要,请务缺席。
因为早就知道这次模拟考试考得好,郎县四中是全县两所超额完成高考模拟指标的学校之一,所以吴明很高兴,美美地做了个午睡。醒来时,正好是2点30分。洗刷完了,他不紧不慢地赶往综合楼的办公室。
先到的校行政组成员正在吞云吐雾,高谈阔论。见吴明来,他们都说这次模拟考试考得好,要他请客。
“好,我双倍请客!”吴明掏出一包烟,每人敬了两根烟。
“咳,咳!”随着几声咳嗽,潘长贵挺着个大肚子进来了。办公桌是椭圆型的,靠门的一侧为北侧,按北为尊的规矩,办公桌靠门的中心位置自然是校长的,他的两旁的位子分别是校级领导的了。
科室主任级别的坐南侧,三个年级主任(其实应该叫年级组长)坐南侧的最后三个位子。每年的第一次行政组会,办公室主任就会请示校长,把谁坐哪儿的位置定好,免得出现混乱。
对面还空着一个座位,潘长贵知道是谁,心里头骂了句:“又是这个家伙迟到!”已经是3点20分,他不想等了,说:“同志们,今天这个会很……”
“对不起,对不起,我迟到了!”后勤主任姜斌边说边大大咧咧地在潘长贵的对面坐下。
自己的发言被打断,潘长贵不好发作,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继续下文:“这次模拟考试考得不错,模拟上线人数超过县局定的指标。昨天,范局在校长会上表扬了我校。在这里,我得肯定高三年级胡主任的工作,很不错,很务实。不象有的同志,明里支持,暗地里拆台……”
吴明心头发笑,潘校长这样说是有所指的,肯定会有人出来唱反调。果然,他的话音没落,姜斌就出来发话了:“校长,您明察秋毫,看什么事情洞若观火,要点名批评这样的同志,防止他下次继续犯错误。”
有戏看了!大伙心头直乐,等着看太极拳表演。
“除了这次模拟考试成绩值得高兴之外,还有一件大喜事。”谁知潘校长一改平时作风,话锋一转,不接姜斌的招。
大伙心头不免失落,只是因为潘校长还要宣布一件大喜事,精神才稍许振作一下。姜斌正等着潘长贵发飙,见他不接招,只得作罢。姜斌和潘长贵的矛盾由来已久,不过,吴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据权威人士分析,估计是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要不然,本来关系很好的如哥们似的他俩,怎么会变得如此剑拔弩张?
但到底是什么利益分配不均,谁也不知道。吴明只清楚,姜斌是后勤主任,可后勤的事根本无须他插手。这个学期,潘校长另外增置了一个学生服务中心主任,还指令工会主席主管后勤工作。这样一来,姜斌这个后勤主任基本上无事可干,被完全架空,他能不来气?
下属和上级斗,肯定吃亏。再说,姜斌的私心也重,自然缺少群众基础。吴明真想找姜斌谈谈,要他偃旗息鼓算了。对,今晚上,找他聊聊。吴明一边听会,一边琢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