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院有两个大门,东面的大门是给到医圣院看病的病人进出的地方,西面的大门其实应该叫做医圣学院,这里当然就是新入门的弟子学习的地方。而且医圣院和医圣学院中间是有院门相通的,医圣院的医修们休息和生活的地方是在医圣学院内的。
现在医圣院有三十名医修,都是医圣学院这些年培养出来的弟子,这些医修的天赋都很高,因为以前招收的弟子,都是只从几百名参加考核的人挑出两三位而已,像今年这样一下就招收一百八十三人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萧琴今年十五岁,已经是出落得亭亭玉立的一个大姑娘了,萧琴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医修,从小就在医术的熏陶下长大,虽然并不能说有多么高超的医术,但是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却非常强,前两轮的考核她和青涯一样,都是以满分的成绩通过。
今天樊院长出了一个望诊的题目,虽然有些难,但对萧琴来说并非不可能做到,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拿到第一名,她和很多弟子的想法一样,不一定非要得到奖励,却不愿轻易放弃进入藏典楼的机会。
弟子们搬来两把椅子,让樊院长和病人都坐在椅子里,院长道:“坐在后面的弟子,可以近前来,从病人面前走过,看视清楚。”
于是众人纷纷近前去看视仔细,一柱香的时间后,所有弟子都已看过,但是却还没有写出治疗方法。
在众人都看完回座之后,青涯才上前看视,但是从表面青涯也只能看出一个大概,青涯虽然读过很多医典,但毕竟诊病的经验不足,如今连脉搏也不准搭,所以一时竟也不能确诊病因。
于是青涯放出心念,仔细查看病人体内的情形,青涯距离病人很近,勉强可以看清他体内的情形。
青涯发现病人的腿腰部位有流过血的伤口和瘀伤,而且病人气息虚弱,明显是没有开辟过神庭的普通人……
这时忽然一个面容秀丽的小姑娘走上台来,把写好的卷轴交给了樊院长,青涯心中一动,看来我的速度要快一点,到藏典楼看书三日的机会他可不想失去,于是赶紧回到座位,提笔书写起来。
第一个交上卷轴的正是萧琴,她从病人是一个中年男人,走进来时却腿脚不稳要人搀扶,于是看出病人的腰腿上有伤;又看出病人目中有神却面色青白,且气息微弱,由此判断出男子并无沉疾,只是外伤失血,体内虚寒。于是萧琴快速开出治疗方案,外敷伤药和内服丹药一一罗列,治疗方法写得条理清晰,写完之后就第一个交了卷轴。
青涯也快速写出了自己的治疗方案,因察知了病人只是外伤,而青涯治外伤的经验还是不少的,前天在沙渠村他曾救治过几十名伤者,而且都比眼前的病人严重得多,于是青涯就按照上次的救治方法写了出来。
——病人右腿伤口半尺,失血较多,先内服治伤丹药,再用血凝术愈合伤口,然后敷药包扎即可。
青涯紧随萧琴之后交了卷轴,之后过很长时间,才陆陆续续有二三十人交了卷轴,还有更多的人根本就没有动笔,因为仅凭外表看上一眼,他们无法确定患者的病情。
樊院长首先看了第一个交上来的卷轴,也就是萧琴的治疗方案,看完之后,樊院长面露喜悦之色,萧琴的方案中规中矩,正是在他心目中一个优秀的弟子所应给出的答案。
当他看到第二支卷轴的时候,居然沉吟了一会,因为这个方案也没有错,但是却出乎了他的预料,用血凝术治疗当然方便快捷,但并不是每个普通医修都会使用,血凝术需要有相当实力的医修才能施展出来,难道这个参加考核的弟子也能施展出来?
还有一点让樊院长不解的是,这个方案居然还说出了伤口的位置和大小,凭我的经验也许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一个参加考核的小子怎么可能有这么毒辣的目光!这小子莫不是蒙的吧?
检验弟子的方案是否可行非常简单,你不但要给出正确的方案,还要有能力实施,所以只要让参加考核的弟子当场为病人医治,一切就都能看明白了。
于是樊院长看了一下卷轴上的署名,对身边的年轻弟子道:“让这个叫青涯的弟子上前来。”
刚吩咐完,樊松坡就心中一动,咦!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呢?我好像不久前还在哪里听过。
这时青涯已走到台前,施礼道:“樊院长好!”
樊松坡抬眼一看,面前是一位穿着雪白布衫的俊俏少年,樊松坡顿时呵呵笑道:“青涯小兄弟,居然是你!”
青涯道:“我也没想到樊大师就是院长,我要再次谢谢院长大人为我炼丹之恩,如今雨乔姑娘的经脉已经痊愈了。”
“痊愈了就好!”樊院长笑道:“区区小事,不用再说了。”
樊院长又拿着手中的卷轴道:“既然这个方案是青涯小兄弟写的,我相信青涯小兄弟是能行的,不过既然上来了,你就为这位病人治疗一下吧。”
这时有弟子送上伤药等物,青涯轻车熟路,约一柱香的时间就治疗完毕,那伤者的病情立时就好转许多,已可以站起身来轻松走动,那人谢过青涯和院长之后,就在一名弟子的带领下出门离开了。
樊院长对众人宣布道:“本来我心目中的第一名是萧琴弟子,青涯的方案虽然可行,但是对施行者的要求很高,但是,没想青涯居然完美地完成了治疗,所以我认为青涯也是第一,那么我宣布,萧琴和青涯并列第一,所以你们同时有了一位大师姐和一位大师兄!”
大厅内的众弟子欢腾起来,异口同声地叫道:“大师兄!大师兄!大师姐!大师姐!……”
大家平静之后,樊院长又道:“青涯,没想到你在医术上有如此造诣,居然还来医圣学院参加考核,你就是到医圣院做一名医修也未尝不可。”
青涯神情微窘,不好意思地道:“其实我的医术并无多少造诣,这血凝术虽好,还是在沙渠村救治伤者时跟袁蓉医修学的。”
樊院长转头对站在台边的袁蓉道:“不错,袁医修你做的很好,果然是教导有方。”
袁蓉喜道:“院长过奖了,这是青涯弟子的天赋好。”
“你做的也很好!”樊松坡今天心情大好,又对众人道:“萧琴和青涯两人都可以进入藏典楼看书三日,但第一名的奖品却只有一份,所以第一名的两人就都没有奖品了,而接下来名次靠前的十名弟子每人获得一份奖品,所以得到奖励的一共是十二人。”
大厅里又是一阵欢呼声,萧琴和青涯的想法是一样的,他们并不怎么在乎奖品的事,能进入藏典楼已经让他们非常兴奋。
袁蓉远远看了一眼座位上的青涯,沉思道:“他就是那个小姑娘说的青涯医修,在沙渠村就是他给大家发的元灵丹?可是他怎么说跟我学的血凝术呢?他是见我施展过血凝术,可是有人只看一遍就能学会血凝术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小子很可能是在胡说八道,不过他为什么要胡说呢?
袁蓉一时也想不明白,这时樊院长道:“今天的考核就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回去了,明天请准时到医圣学院来上课。”
众人又是一阵欢呼,然后兴高采烈的离开了,虽然大多数人都没得到奖品,但他们仍然很高兴,因为他们都已经是医圣学院的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