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愁云惨淡万里凝。
韩馥召集了所有的武将谋士,他在今天准备宣布一件事。一件会遭到所有人反对的事,但是却不得不宣布的事。
“我欲投降袁绍。”韩馥淡淡道。
“什么,主公,怎可投降袁绍。”
“主公,此事万万不可。”
韩馥直接把手中的谍报传阅给众人,上面只有一句简单的话。
黎阳失守,张颌、高览投降。
“这怎么可能,黎阳怎么会失守,张颌、高览他们又怎么会投降。主公,这一定是袁绍的诡计,你不可轻信。”耿武慌乱的说道。
韩馥冷冷的看了耿武一眼,道;“我已经派人将降书送去,不日袁绍便会过来接受邺城。”
“主公,冀州兵多将广,抵挡袁绍根本不在话下,我们只需……”
“袁绍如今离邺城只有一水之隔。抵挡,你拿什么抵挡。别忘了一旁还有虎视眈眈的鞠义、公孙瓒。所有人都给我滚回府中,静等袁绍到来。”韩馥站起身大声吼道。
所有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最后一个个离开,当日足有三十余人辞官离去。
韩馥无力的坐在椅子上,整个身体不停的颤抖着。
相比之下此刻拿着韩馥送来的降书的袁绍心情却是十分愉快,毕竟垂涎已久的冀州终于将要得到了。
“主公,需要谨防这是韩馥的诡计。”郭图开口道。
“韩馥他已经被吓破胆了,他的降书应该是真的。”李煜缓缓道。
郭图神色不悦的看向李煜,刚想说话,袁绍直接开口道;“就依逐流安排,全军赶赴邺城。”
临走的时候,郭图恶狠狠的瞪了李煜一眼。
等到袁绍带兵来到邺城的时候,韩馥亲自在城门口迎接袁绍。
“本初,愧听小人挑拨之言,悔不当初啊!”韩馥一看到袁绍一脸悲痛道。
袁绍正容道;“文节,不怪你。我也有错,如今兵临城下非我之愿啊!”
李煜嘴角有点抽搐,他是已经听不下去了,连忙道;“韩州牧,天色已晚,一切还是进城在说吧!”
这次,袁绍带领全军进入了邺城,然后袁绍军很快的接管了邺城。
酒宴之上,韩馥麾下武将谋士尽皆到来,一个个争着献媚讨好袁绍。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冀州接下来的主人将是袁绍。在不打好关系留下好印象,更待何时。其中有一件事令李煜感到十分奇怪,耿武不但来了,而且他竟然出言奉承袁绍。
坐在袁绍下边的韩馥看着眼前发生的事情,不由哀伤一叹。人走茶凉,世态炎凉啊。不过这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又能怨得了谁。
“韩州牧,为何不见沮授沮大人?”李煜忽然问道。
韩馥被李煜一叫,回过神来连忙道;“公与他身体抱恙,所以不能前来赴宴。”
李煜“哦”了一声,随后喝了一口酒。
酒宴结束后,韩馥直接把州牧府让给了袁绍,自己搬到了中常侍赵忠的旧宅居住。
月黑雁飞高,贼人夜下行。一只人马不知不觉包围了州牧府,在为首的一声令下之后开始进攻州牧府。
“嗖嗖嗖”一道道利箭从州牧府中射出,冲在最前面的人齐刷刷的中箭身亡。
“颜良,等待多时。”一声吼叫从州牧府中传出,随后身披重甲的颜良提着屠龙刀一脸傲然的走出。
“怎么可能,你,怎么会在这里?”为首的人惊恐的叫道。
“耿武,军师早就料到你今晚会来谋害主公,今夜就是你的死期。”颜良怒吼一声,屠龙刀横刀砍出,一排一排冀州士兵倒下。
从四面八方又不断涌出了袁绍军士兵,耿武带领的冀州士兵已经全部被包围了。
颜良一路无阻的冲杀到了耿武面前,冷笑一声后,手起刀落,一刀就砍下了耿武的脑袋。
袁绍和李煜此时两人正并肩走进了赵忠旧宅,韩馥早就被外面的喧闹声吵醒了,此时看到袁绍和李煜,一头雾水。
“耿武叛乱,已被诛杀。赵浮、程涣正带兵攻入邺城城西,还望韩州牧前往平息叛乱。”李煜淡淡道。
韩馥心头大惊,他没想到耿武他们竟然会在这个关口带兵诛杀袁绍。若是能够成功诛杀了袁绍倒也罢了,可现在砍袁绍和李煜的架势,明显局势已经得到了控制。要是袁绍认为这一切是他指使的,想到此处,韩馥后背冷汗涔涔。
“韩州牧,走吧!”李煜催道。
韩馥无奈,只能跟随袁绍、李煜前往。
邺城城西,横尸遍地,赵浮军和袁绍军正血腥厮杀中。赵浮、程涣没想到他们刚进入邺城就陷入了袁绍军的埋伏中,本想一路冲杀过去,但对面的一名敌将英勇无比,根本没有人能在他手下走过一回合。一时间,两军陷入了僵持局面。
“韩馥在此,赵浮、程涣还不停手。”韩馥大声叫道。
听到韩馥的声音后,还在厮杀中的赵浮、程涣心神一震,当看到韩馥出现后,在场的冀州士兵纷纷停止争杀站在了原地。虽然韩馥已经准备投降袁绍,但是他毕竟还是曾经的冀州州牧。韩馥的命令,在冀州军中还是有几分威信的。
“哒哒哒”一阵马蹄声急促的响起,颜良带着耿武的人头和数千士卒赶到了城西。
颜良到后,局势一下子发生了改变。如果赵浮、程涣继续打下去,最后的结局必是身首异处。
赵浮、程涣对视一眼后,最后不甘的走下马投降。至此,冀州兵变正式平定。
“主公,如今局势已经稳定,请随煜去一个地方。煜欲替主公招一大才。”李煜对着袁绍说道。
袁绍浓眉一挑,问道;“不知此人是谁?”
“沮授。”
袁绍喜道;“莫非是广平名士沮授。”
李煜点了点头。
袁绍和李煜在一队士兵的带领下来到了沮授家中。
“主公请先在外等待片刻,容煜先进去。”李煜在门口的时候突然说道。
袁绍楞了一下,随后答应。
李煜独自一人走进了沮授家里,沮授的书房此时正点着烛火,一道身影端坐在座椅上。
“冀州军师李煜前来拜访先生。”李煜进入书房后恭敬道。
沮授听到冀州军师的时候眉头一皱,但很快舒展开来。李煜说的没错,袁绍已为冀州牧,他为冀州军师也没什么不妥。
“当日见公子口才过人,不过三言两语就逼得韩,韩州牧下定决心迎袁绍进冀州。没想到公子了得的不仅仅是辩术,就连谋术亦非同寻常。早知当日,就不该放公子离去。”沮授感叹道。
李煜笑了笑,道;“先生过谦了,您的才能胜过煜百倍。若非韩馥昏庸无能,不肯重用先生,我军又怎会如此容易便进入了邺城。”
沮授自嘲一笑,随即问道;“授有一事不解,还望公子解惑,不知公子你是如何看出今夜之事?”
李煜缓缓道来;“先前煜在王奔府中搜到一封信,若非那封信,煜也不会知道原来是先生指使王奔谋害我主。“
沮授出声道;”难道仅凭一封信你就认为今夜的事也是我指使的?”
“信只是把矛头指向了先生而已,其他的是煜发现的几个疑点。首先让煜感到疑惑的是,偌大的邺城守卫士兵竟然不足一千。煜派人调查了一下,得知这几日并没有大量士兵从邺城出去。请问那些士兵他们又去那里了,这么多的大活人是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消失。经过了王奔一事,先生知道我军一但进入邺城必会加强对邺城士兵的看管。所以,煜猜测那些士兵应该还在邺城里面,不过是被藏了起来而已。其次,先前强烈反对我主进入冀州的反袁派耿武竟然改戈讨好我主。若是一般的冀州官员这样也罢了,可耿武固执刚烈的性格定不会这样,事出反常必有妖。而且先生也没有出现在酒宴上,这就让煜更加怀疑了。最后,煜得到的情报中还有一条是赵浮、程涣此时应该早就在邺城了。可是,他们却并没有在邺城。那他们会去哪里?”
李煜目光炯炯的看向了沮授;“所以,煜猜测。先生准备用埋伏在邺城的士兵和在外面的赵浮、程涣里应外合,一举歼灭我军。”
沮授叹了一口气,黯淡道;“我输的不冤,后生可畏啊!有公子在,冀州以后的主人非袁绍莫属。”
“先生难道不问问如今外面的局势如何?”
“败局已定,何须过问。”
李煜走到沮授面前,诚恳道;“先生一身才华,又岂可浪费在韩馥身上,还望先生助我主成就大业。”
沮授婉言道;“韩馥虽无能,但却是我主。背主一事,切不能做,若是为之,枉为名士。还请袁公能许我隐居山林,安度此生。授,在此立誓,此生定不会为他人出谋划策,还望袁公放心。”
李煜重声激昂道;“我主年少入朝,就扬名海内。废立之际,能发扬忠义;单骑出走,使董卓惊恐。渡河北上,则渤海从命;拥一郡之卒,而今将聚冀州之众。威声越过河朔,名望重于天下!如今贼臣作乱,朝廷西迁,我主世代受宠,决心竭尽全力兴复汉室。待我军首先兴军东讨,可以定青州黄巾;还讨黑山,可以消灭张燕。然后回师北征,平公孙瓒;震慑戎狄,降服匈奴。待拥有黄河以北的四州之地,因之收揽英雄之才,集合百万大军,迎皇上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阳。然而,齐桓公如果没有管仲就不能成为霸主,勾践没有范蠡也不能保住越国。我主想与先生同心戮力,共安社稷,先生难道真的要将满腹才华埋葬山林吗?”
沮授心神一震,一时间心乱如麻。良久之后,沮授抬头看向李煜,正声道;“授先前迷惑了,还望公子引荐主公。”
李煜微微一笑,道;“主公正在门外等候。”
沮授一听连忙跑出去,当看到袁绍后,感动的跪下;“沮授拜见主公,让主公久等了。”
袁绍连忙扶起沮授,眉开眼笑道;“我欲封公与为奋威将军,替我监护诸将,公与意下如何?”
沮授激动道;“愿为主公肝脑涂地,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