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叫二遍,他就已经起床了。时间才是四点多钟。鸡叫之后,青李村又恢复了寂静。
这么早起床,当然是有重要的事情。
他站在自家的院子里。东方已经发白,乳白色的晨霭笼罩着平原和村庄。微风吹过,把夏季的炎热从无数人的睡梦中吹走。整个世界朦胧一片,要大睁着眼睛,才能看清楚眼前的事件。
他点燃一支烟,把第一支烟花放在院子中央的空地上。从小就养大的黄狗,本来跑到他的面前,亲昵地蹭着他的腿,来讨他的欢心,可现在似乎意识到了危险,低吼一声,赶紧跑回了自己的窝里。
“胆小鬼,”他低声嘟囔了一句,弯腰把燃着的香烟,伸向烟花的引线上。
烟花腾空而起,像响尾蛇一样,发出咆哮的声响,飞向灰蒙蒙有夜空,然后爆开,那赤橙黄绿红蓝紫的火焰点亮了青李村的半边天。巨大的爆炸声惊坏了全村的狗,争先恐后地发出凄凉的叫声,这叫声汇聚在一起,把所有人的美梦都吓跑了。
望着那绚烂的缤纷,他嘴里念念有词:第一炮,祝福我十八岁生日,这就是我的成年礼。
过了一会儿,随着火焰的熄灭,狗叫声也逐渐平静了下来。他面色凝重地弯下腰,把手里的烟头伸向第二支烟花。刚才的交响声再次汇聚。
这次他念叨的词是:第二炮,但愿往日的晦气都过去,从此不再被人笑。
可他的话语还未落下,堂屋里便传来了母亲杨翠娥的声音:“二狗,你个二愣子,这大半夜的,你不睡觉,发什么神经?”
他叫李二狗,自幼丧父,与堂屋里的母亲杨翠娥相依为命。
幸好只有两支烟花。李二狗为惊醒母亲而感到不安,更害怕母亲会起床,制止自己接下来的行动,忙回答道:“没事儿。我只想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
“你就只会让我操心!”母亲叹息了一声,“生活要慢慢来,别再做那种不切实际的梦了。”
“我也不想那样。”李二狗在心里回答道。
杨翠娥没有再说什么,整个村子重又陷入平静之中。李二狗屏声静气侧耳倾听了一会儿,确定母亲睡着了,这才走进自己的房间,推出自行车,带上昨晚就准备好的帆布背包,轻轻地走出院子。
黄狗跟着他走了出来。“回去!”他轻轻地发出一声命令,黄狗听话地返回了院子里。
将院子的大门重新关好,望着这朦胧的世界的世界,他小声地咕哝着,“从今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会再有人敢笑话我了。”然后,抬腿跨上自行车,朝村头驶去。
村头,有人起得比他更早。六十七岁的老汉李志忠,已经围着自家的田地走了一圈,正在村道上往回走。他边走边哼唱着一支小曲:
娶妻一年生老大,
三年四年兄弟仨。
老大城里做生意,
年年银钱往回寄;
老二开个中药店,
医生好名传乡间。
只有老三最不孝,
只顾南京乌纱帽……
“志忠叔,您起得早呀!”一个中年汉子打断了他的哼唱,向他问好。
李志忠眯起眼睛,仔细地看了看,见对方是在村西头学校门口开小卖部的李学军,说道:“是学军呀,你起得也不晚哩。”
“习惯了,”李学军回答道。他抽出烟,恭敬地递给李志忠一支,用打火机帮他点着,自己也点了一支,接着说道,“以前,孩子们上学起得早,我老早就被吵醒了。现今,过暑假,没有孩子吵闹了,我到这个时间,还是一样会准时醒来。真是怪得很哩。”
李志忠抽了一口烟,用不以为然的语气说,“这就是生物钟,没啥奇怪哩。”
“您怎么也起恁早哩?”
“老了,睡不着了。”李志忠感慨地说,“这人越老,就越怕死,总想把一天的光阴无限地延长。所以,每天鸡叫头遍时,我都会准时醒来,起床、洗脸,出门了。”
“您才不老哩,您身体强健着哩。”李学军把吸了几口的烟,扔在地上,用脚踩灭,又说道:“我那大兄弟两口子,出去打工回来没有?”
“没有。前两天接到他寄回来的信说,还没挣到钱,等挣到钱再回来。”
“哦,寄信回来了呀。他们有没有说,在那边累不累,都在干些什么活?”
“没说。许多事情,他们都不会跟我说。这人一老,在他们眼里,就是不中用的废物了。”
“看您把我大兄弟说的,”李学军见老人的烟已烧到烟屁股了,就又从烟盒里掏出一支,给他续上,“他要真的把您当成废物,也不会把我那大侄子,托付给您照顾了。”
“这倒是实话,”说起孙子,李志忠笑了,“要说小彬,确实不错。前几天我去了镇里,给他拿回了录取通知书,他被镇一中给录取了。我们家将来就指望他,来光宗耀祖了。”
“镇一中?那可是重点初中呢。等再过三年考上重点高中,离读大学也就不远了。”
听别人夸自己的孙子有出息,是老人最开心的事情了。
正在他们说话期间,李二狗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什么地方都响的破自行车,从村口的牌坊出来了。说是牌坊,其实就是在路头的村道两旁各埋一根木桩,上面搭一根横木,横木上挂三个铁制的大字:青李村。这个牌坊是前两年镇里统一坚立起来的,说是为了便于国家加入世贸组织。青李村的人们不关心国家大事,也不明白加不加入世贸组织,与这个牌坊有什么关系。不过,刚开始时,两边的木桩顶部,各插着一面色彩鲜艳的红旗,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骑着自行车,来到他们面前时,借着模糊的光线,李二狗认出了二者,他下了自行车,向二人问好:“志忠爷,学军叔,你们早啊。”
“早啊,二狗,”李志忠回答道,“这么早,你这是要去哪里呀?”
“去县城,办点事。”李二狗说。他的口袋里有烟,他摸了摸,想掏出来孝敬一下两位长辈,又觉得有点不妥,就没有那样做。抽烟,毕竟对他现在的身份,有点不合适。
“去县城,你一个人?”李志忠问,“剩蛋怎么没有跟你一起?”
“您知道剩蛋这个人,就是一个财迷。这么一大早,他就去镇上进货了。还说什么如此热的天气,比较少见,正是他赚钱的好时机,可不能白白浪费了。您听听他的话!”
“这倒像他说的话。这孩子,这么早就懂得赚钱养家,也够难为他的了。”
李二狗听到李志忠言语间,是掩饰不住对李剩蛋的称赞,心里就有点不痛快。于是,他继续说道:“再说了,我去县城,是要去学校。校文学社有事情要我去处理。他跟着,也帮不上什么忙。”
李二狗就读的是县重点高中,学校里的文学社在全国还小有名气,而李二狗作为文学社的副社长,一提起文学社,言语间总会流露出无比的优越感。
“那你赶紧去吧,千万别误了正事。”李志忠说,“我们两个老头子,没事儿可干,在这里瞎聊。”
“那好,我走了。”李二狗冲他们说了声“再见”,一跨腿,迈上自行车,自行车又开始前行了。
“孩子倒是个好孩子,看看他,多懂礼貌!”待李二狗走远了,李志忠感叹说。
李学军说:“这是谁家的孩子?刚才听他喊我叔,也怪懂礼貌的。”
“你不认识他?这也难怪,你去年刚回来,而他还在县城读高中。他是李老歪和杨翠娥的儿子。你和老歪是平辈,所以,二狗才喊你叔。”
“李老歪和杨翠娥?”李学军惊讶地说道,“杨翠娥怎么会嫁给李老歪?还在读小学时,杨翠娥就已经出落成一个美人儿胚子了,而李老歪一副酸瓜劣枣模样。他们后来,是怎么走到一起的,这也太让人意外了。”
“后来的事情,你该知道呀,让我算算,”李志忠说着,歪起脑袋,“你这在新疆是待了多久呀?”
“先是四年兵,接着去了建设兵团,然后在那里当拾棉工人,这前前后后有二十多年了。”
“难怪这些事情你都不知道。”想起往事,李志忠眯起了眼睛,那些事情如昨天刚发生一般,在他头脑里清醒地浮现。“我不知道,长大后的杨翠娥,你没有见过,那可真是一个美呀!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跟我拗着,说非她不娶。可人家是什么人?每天上门提亲的,几乎都踏破了他老杨家的门槛,咱家那时穷,怎敢动此心思。”
“可后来,他怎么会嫁给李老歪呢?”李学军愈发糊涂了。“老歪家可是出了名的穷呀!”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李志忠淡淡地笑了一下,猛吸了几口烟,烟屁股都快要烧到手了,才把它扔到地上,用脚把它踩灭,然后,继续说道,“要说这事情呢,一言难尽,够你我谈上一整天的。哎,算了吧,你也像大家伙儿所认为的那样,就行了。他李老歪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这烟烧得可真够旺的!”李学军感叹道。
“你有没有发现,二狗这孩子,与李老歪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李志忠故弄玄虚地说道。
“刚才天太暗,没看清楚。不过,我听二狗说,他要去处理文学社的事情?”
“甭提文学社了,就是这文学害死这孩子了。”
“哦,怎么回事?”
“你呀,看来还没有融进村子里,别看你回来一年多了,还没有我一个糟老头子消息灵通呢。”
“那是,谁不知道你志忠叔呀,村里有什么事儿都瞒不过你。好了,快点告诉我吧。”
“我也是听说。”说到这里,李志忠干咳了一声,李学军赶紧识相地又掏出一支烟来敬他,并用打火机给他点着了。李志忠吸了一口,才缓缓地说,“对我们农村人来讲,什么是最重要的?子女有出息。虽说李老歪是个短命鬼,二狗刚读小学时,他就喝酒喝死了,但二狗这孩子,自小就很懂事儿。他学习刻苦,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县重点高中,成为了我们村第一个高中生。当时,我们所有人都看好他,认为他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从而能吃上皇粮,杨翠娥也能跟着享清福。可谁又能想到,后来又发生了那样的事情。”
“什么样的事情?志忠叔,您就别卖关子,快点告诉我吧。”
“这孩子迷上了诗歌,并且迷得入了魔。在高考的考场上还写起诗来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监考老师把他写的诗歌收走时,他还恼羞成恼,当场打了监考老师……”
“啊,有这种事儿?”
“结果可想而知,那一科作废自然是,并且还受到了处分。就这样,他也只能回来了,老老实实地当一个种地的农民。”
“真可惜了这孩子,”李学军感慨道,“可是,诗歌是什么玩意呢?”
“附庸风雅的东西呗,反正咱也不懂。”李志忠说着,话语一转,“除此之外,你就没有发现一点别的什么?我是指二狗这孩子。”
“别的?”李学军沉思了一会儿,一拍脑袋说,“这孩子身材高大。如果李老歪站在他面前,就像是个小萝卜丁了。”
“呵呵,是的,”这个时候,太阳跃出了地平线,照在他们的身上。李志忠眯着眼睛,说道,“有些时候,表面上看是好事儿,但实际却不一定。”
“您老说话真是越来越玄了,我一点儿也不明白。”
“不明白就不要明白,”李志忠说着,朝南方的青天河望去。在他的视线内,有一个青年正骑着自行车,在河堤上努力地朝西驶去。而县城的方向向东,李志忠又微微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