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推荐!!!)
————
人怕出名,猪怕壮,所以说这出了名,也不一定就全是好事。
对陆宣来说,无疑更是如此。
自当安逸县人们知道了他得到县令和学士的联名保举,现在苏郁的家门,几乎都快被踏烂了!
想要与陆宣结交的人实在是太多,一波接着一波,简直是没完没了,甚至还有不少大户人家争着派了媒婆上门,想给自家闺女提亲的。
要不是最后被黄豫章知晓,发话说陆宣府考是在给整个安逸县争面子,任何人不得在这个时候打扰到陆宣的温习,说不定就是抢亲的都有了。
以至于陆宣不得不从苏家里逃了出来,跑到县城郊外,权当是季末踏春来了。
只不过身后还跟着两条小尾巴,一个自然就是苏小小,至于另一个人,却是黄豫章的孙女,那名叫黄玉婉的少女。
三月份,可以说是安逸县郊外风景最好的时候。
没有细雨纷飞,也不像北上如京师等地乍暖还寒,更西北边的终南山上,这个时候说不定还会飘着鹅毛大雪。
望着周围的明媚风光,陆宣没由来想起自己在终南山上的情形。
想当初在太上道,如果要说他最亲近的人,也只有是和他同样是道士,却同样没有半点道士样子的老黄。
如果没有后面的变故,这个时候该是他温上一壶‘阳春白雪’,陪着老黄,唠嗑些有的没的。
当然大多时候都是老黄在说,他在听。
不修边幅的邋遢老黄,永远是那副双手插袖的猥琐模样,就喜欢蹲在地上,喜欢看他温酒的样子,还老喜欢大言不惭的扯些没边没际的大话,说到激动的时候,还不忘往地上啐上一口唾沫,骂上一句“直贼娘”。
不怪老黄这幅样子,人不得志的时候总喜欢把自己藏起来,老黄就是这样。
想想上一世自己离开终南山后,都已经有五十多年没有回去看过老黄了,兴许喝得不省人事的时候,嘴里还会叨叨几句?
陆宣想不起来。
就是想起来了,因为那后面他已经连老黄的样子都差点记不住。
不过现在好了,自己回来了。
几个月和老黄分别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记得前世里那是铁青着脸的他,是第一次主动跟老黄说了一番话,而老黄反常的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听着他说。
最后老黄拍怕他的肩膀,说了一句:“外面的世界其实挺好,应该去看看。”
当时他还以为老黄只是在安慰他,前世他没有领悟,结果落魄了一辈子。
而现在仔细想想,发现的确是如此,这终南外面的世界,自己的确是该好好看看,不然陆宣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忘了自己还活在这世上的理由。
等到外面的世界看完了,就到自己回去终南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陆宣嘴角不自觉露出淡淡的嘲意,然后就被旁边的声音打断了思绪,拉回现实。
黄玉婉好奇的望着他,轻声问道:“陆公子你在笑什么?”
陆宣回过头,无奈道:“黄姑娘,叫我陆宣就可以了。”
“那陆公子也叫我玉婉就好了。”
才说完,黄玉婉便微微偏过头去,脸上映着淡淡的红晕。
见到她这般模样,陆宣忽然想起早些时候,三人走在路上听到的一些关于他们两人之间的流言,眉头禁不住轻皱了一下。
也不知道是不是黄豫章出来为自己说话的原因,现在外面竟是有人在传黄豫章已经将他视为自己的孙女婿。
至于是真是假,陆宣却是不好去询问。
尽管他前世活了数十年,心理年龄早比眼前女子成熟不知多少,但情事方面还真是生涩得很,面对少女心思的黄玉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转头看去,结果却被苏小小狠狠瞪了一眼,陆宣顿时感觉莫名其妙。
一时间沉默下来。
一行三人之间,忽然有种淡淡的尴尬味道,还是苏小小扯开了话,疑惑道:“那和尚在说什么?”
陆宣疑惑的望去。
只见前面路边,不知什么时候半卧着一名僧人,半张脸上还有残留的青胡茬子,眉粗脖子也粗,那件半旧不新的僧衣套在这和尚身上,明显不够富裕,脖子上挂着一大串婴儿手般大的佛珠。
这和尚身宽体胖,语气也是大得让人侧目,半阖着眼皮子,口中不断念念有词,听上去竟还是一首诗:“举手攀南斗,翻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
和尚的诗引起了黄玉婉的兴趣。
她掩嘴轻笑道:“这和尚倒也有趣,谁是我般人?这是要来度化有缘人么?”
苏小小和黄玉婉都不知道,和尚可不是随便能叫的,就和道门弟子需要考取道箓,才能成为道士一样,受过度牒的僧人,也才能叫做和尚。
她话说得并不大声,不过这才说完,前面那和尚就睁开了眼睛,好似睁开了一对铜铃眼!
他朝陆宣三人望来,黑亮的眼眸顿时亮了起来,单掌稽首,洪声道:“这位女施主秀慧!”
黄玉婉吃了一惊,完全没想到离这么远,自己的话还被这和尚听到,脸上不由露出赧色,对着和尚施了一礼。
然而吃惊的事情还在后头。
也不见那和尚如何撑地,那宽大的身子就好像被人生生从地上一拉而起,随意拍了拍身上僧衣,呵呵一笑,这才抬开步子朝这边踱来。
数十米的距离,被这和尚几步穿梭而过!
几乎是几个眨眼的工夫,和尚便来到了陆宣三人面前,双手合十,在黄玉婉还未直身的时候,便还了一礼!
望向和尚,陆宣见他头顶戒疤,看来的确是受过度牒的和尚无疑。
只不过,和尚就该在寺里诵经念佛,跑到荒郊野外这里作什么?
陆宣转头看去,正好和望来的苏小小对视上,从彼此眼中看到了警惕。
显然,黄玉婉又是被吓了一跳,看着近在咫尺的和尚,眼光不由异样起来。
长了一张强盗脸的和尚却不在意,脸上和善不动的笑容似乎又宽厚了一些,不紧不慢道:“方圆和尚在这里等候多时了,只待有缘之人!”
“有缘之人?”
陆宣讥嘲了一声,突然指着不远处,“你这方圆和尚,不妨看看那边!”
和尚和苏小小三人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去。
只有一间不大出奇的小小院落位于山脚之下,唯一眼前一亮的则是院内的那一片春-色,鲜艳的红杏还从墙上伸展了出来。
三人不解的回头。
只听陆宣笑眯眯念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方圆和尚,莫非你吃腻了素斋,今日想学那红杏出墙来,开开荤?”
顷刻,陆宣身上才气涌动!
黄玉婉低呼了一声,旋即听到陆宣后面的话,顿时双颊一片通红,羞恼的瞪了眼前和尚一眼!
这自称方圆的和尚闻言先是一怔,随后止不住朗朗大声笑了起来,不见丝毫尴尬,而是正视着陆宣,道:“施主误会和尚了,方圆说的有缘之人乃是施主!”
“有缘人是陆宣?”黄玉婉神色变得怪异起来。
旁边苏小小见状,拉了拉她,低声道:“玉婉姐姐,这和尚是要拉陆宣去当和尚呢!”
“啊?那怎么行!”
黄玉婉几乎是脱口而出的想要反对,话出口才醒悟过来,一张脸红了又红。
陆宣没有去理会旁边少女的儿女心思,盯着和尚,面无表情道:“哦,那想来大师是看穿了我骨骼的清奇,内在的不凡天资了吧?”
旁边苏小小俏脸嗔怪不已,这家伙!有这么夸自己的吗?
然而面前和尚的回应,才是让苏小小一阵恍惚。
只见那和尚听完陆宣的话,同样笑眯眯道:“正是!”
陆宣眯起眼睛,道:“你知道我是谁?”
和尚摇了摇头,道:“不知。”
陆宣拉起旁边两个少女,转身就离开。
“施主不再考虑考虑?”
和尚在后面喊道。
陆宣头也不回道:“再送你一首诗。”
胜日寻方临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
和尚站在原地,皱着浓眉,直到思索了许久后,才蓦然抬头,不由自嘲一笑。
然而忽而不知又想到了什么,他望着远处陆宣的背影,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久久不语。
……
另一边,黄玉婉从身后收回目光,转头看向陆宣,困惑道:“方才那首诗真的很好,为什么你说送给和尚,难道还有别的意思?”
陆宣淡淡道:“一首讽刺诗而已。”
等你认识到春天面目的时候,早已是千红万紫,天地一片春-色了,这不是讽刺,又是什么?
讽刺的自然也就是那方圆和尚!
只不过,想到方才和尚缩地成寸般的身法,陆宣眼神冷然,内心无端生出了警惕。
除了那座龙华寺的和尚,他还真不知道,这离乾王朝还有哪里的和尚懂得如此高深的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