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第一更~~~
不知睡了多久,千鸣悠悠醒来之时,窗外的阳光已经挂在半空许久,怔了半晌,缓缓的坐起,靠在床头,惨事如潮水,一时涌上心头。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之久,至今想起来,仍然是犹如噩梦一般,醒来之后,全身都是冷汗。
“你可终于醒了啊....”门口传来一个声音,走进一人。
千鸣努力的抬起头来看去,一看是大熟人,正是把自己从杂役处带走的李大仁,身子高大,相貌粗狂。在杂役处初见之时,觉得此人有些陌生,但在此刻觉得异常亲切,缘由真是难以明示。
“李师兄。”千鸣叫了一声。
李大仁虽是个大汉,看到千鸣此刻的反应,知晓他心中仍然难过,他走到床前,伸手拍了拍千鸣的肩膀,柔声道:“小师弟,不必难过,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千鸣呆了一下,疑惑的看着李大仁道:“一家人?”
李大仁微笑着把风不语已收他为内门弟子一事说了一遍。千鸣听了,一时茫然,昨日还在杂役处辛苦的搬柴烧锅,今日便已经成为了内门弟子。
有的人终其一生难登大雅之堂,有的人却在一日之内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底是命运使然,还是运气造化,亦或者福气来临。在这一瞬间,千鸣的脑海如丝的想法蔓延在脑海之中,犹如蛛网一般,紧紧的束缚着自己,几乎无法呼吸。
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害,想来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仙,如果他们想要谋害自己,相必当初在彩云桥的时候,随手推自己一下,自己的小命就交代在无底的深渊之中了。
都说仙道无情,蔽弃七情六欲,斩断丝丝联系,不停的修炼,不停杀戮,便可获得无尽的长生,长生之后呢,长生之后如果没有朋友相邀饮酒下棋,没有爱共同享受仙境的美景,没有师长的殷殷教诲,这仙道真是乏味。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假道理。如果自己没有进入仙道,自是无法理解,书中自有假道理,此句话的意思。
想至此,千鸣微笑着抬起头来,亲切的叫了句:“李师兄”
些许是知道变化来的太快,李大仁静静的等待着千鸣,眼看鸣的神情,有疑惑,有迷茫,有思考,最后却是坚定的喊了自己一句师兄,李大仁心中暗道此子虽多愁善感,但是道心仍然坚定,想来与其他几位师兄弟还是能够很好的相处的,哈哈大笑道:“好!好!好!小师弟,你这一睡可一下子过了一天一夜,大概也饿了吧?”
千鸣本来还不觉得饿,但被他一说,肚子登时“咕咕”叫了两声。
李大仁笑道:“来,小师弟,我们先去吃些东西,顺便我与你说些本门情况,然后再一同去拜见师父师娘,见过其他各位师兄。”
千鸣点了点头,下了床,这才注意到自己所处的这个房间,与金云峰上御剑宗弟子起居之处颇为相似,但似乎还要宽敞一些。
李大仁以便带着他往外走,一边道:“我们彼岸峰不比其他各脉同门,人丁很是单薄,就算现在加了你,总人数也不过十人,所以屋子都宽敞些。”说着走到门外,也是个相似的小院,再走几步,出了院子,也是个回廊,不过这里一目了然,只有十几间屋子,远逊于金云峰上的规模。
千鸣跟着李大仁向着厨房走去。从他口中得知,彼岸峰一脉自从祖师金云剑帝座下九弟子黄轩开始,传到现在风不语手中共十代,情况一直如此,人丁不盛。现在师长一辈,除了首座风不语,只有另一位师叔言苏,也就是风不语的妻子。他们生有一女风明月,今年十三,比千鸣大了三岁,千鸣真真正正的是小师弟,是众位师兄师姐最爱护的小师弟。
在风不语的徒弟之中,李大仁是大师兄,依次往下有田大温、刘大良、党大恭、周大俭、柯大让。
从李大仁的讲解中,千鸣知道各位师兄都是风不语与其妻捡来的具有一定的灵根的孤儿,且他们的名字取自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意思让自己的徒弟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这五种美德,成为一家人。
李大仁给千鸣讲解了许多,脚步一顿,笑眯眯的看着千鸣道:“小师弟,你原本是是在杂役处,想必是吃了不少苦头的吧”
说道痛处,千鸣把近一个月以来的经历,对李大仁娓娓道来。
李大仁听了千鸣的遭遇,满面寒霜,挥手把身旁边的一颗大树击碎。
“小师弟,为兄记下,出来混总归是要还的”李大仁信心满满的对千鸣说道。
在厨房吃过东西,李大仁便带着千鸣来到彼岸峰主殿“彼岸堂”。御剑宗彼岸峰一脉上下人等,此刻都集中到了守静堂中,这里红砖铺地,红瓦石柱,大堂中地上刻着一个大大的“彼岸花”图形,简朴之中通露着迷幻。
堂前摆了两张椅子,坐着两人,一人是风不语,另一人是个安静端庄的美妇,风姿绰约,全身透露****的味道,让从小没有母亲的千鸣从心底升起一阵亲近感。一个小女孩站在美妇的身旁边,身着红衣,扎着马尾辫,耳上玉坠悬,圆眸鹅脸蛋,双手挽青丝,腰间束玉带,玉带镶金玉,脚穿绣花鞋,好一个可爱的灵动的小萝莉!让人心中不由得升起爱怜的情绪。
至于其他五名男弟子,一字排开,站在下首,或高或矮,或壮或瘦,此刻的目光都落到了千鸣的身上。
李大仁走到堂前,恭声道:“师父、师娘,弟子把小师弟带过来了。”
风不语哼了一声,神情颇不耐烦,倒是美妇盯替风不语打着圆场,温柔的笑着,问道:“大仁,你带他吃过东西了吗?。”
李大仁道:“回禀师娘,我刚才已经带小师弟去厨房吃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