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揽月镇坐落的深谷与谷外连接的尽头,横着一座山,名曰碧霄山,主峰青霞峰匍匐在素女峰前,间中夹着揽月镇,与清虚谷遥遥对望,除了最高的青霞峰,其余小山围着青霞峰随意坐落,而后众山下方隔着一条深不见底的深渊,成了碧霄山与其余九霄各山最显眼的地界。
青霞峰山脚,自揽月镇伸出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向青霞峰山腰,这时远处可见一人漫步走来,待走得近了,才见得正是那个叫小离的少年,少年背上的柴火已然不见,除了柴刀,腰间却多了个盛酒的葫芦,葫芦沉沉挂在腰间,想是盛满了酒。
少年沿着崎岖逶迤的山路一路前行,山色渺渺,曲径通幽,引着少年隐没在翠雾深处,穿过山间的一处瀑布,再行几十脚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幽静的竹林,把整个青霞峰一分为二,那竹林背对着揽月镇,竹林前为悬崖,后乃石壁,石壁上刻着“鬼哭崖”三个大字,石壁下几排屋宇在苍翠的青竹里时隐时现,少年穿过屋祠的前堂,在山腰最里的一间木屋前停了下来。
那木屋坐落于石壁前的一棵古木之下,古木自石壁底下斜冲而出,树上藤须缠绕,长势葱郁盎然,枝繁叶茂,将整栋木屋揽于怀中,木屋前有一娟娟细流自屋旁静静淌过,流经古木之下时被围成一方水池,水池旁草木繁茂,更有不知名的花朵开就,池边更立有石桌石凳,花香随风吹散,清淡可闻,远远望去倒也清幽清静。少年来到木屋前,定了定心神,开口道:
“师父,弟子回来了!”
“一个时辰前就该回来了,何事耽搁这般久?”说话的却是个女子,自屋内传来的声音虽听得清冷如冰,但依旧掩饰不住话音中透出的清丽,如启幽兰,如临黄莺。
少年像是做错了事一般,低着头,低声回答到:
“今日清虚谷在揽月镇举行拜师盛会,弟子打完柴去揽月镇换酒恰巧遇见,便多耽搁了会儿!”
“拜师盛会...拜师盛会......”屋内话音喃喃,“又一个十年过去了么?!”
少年听到屋内传来一声叹息,随即脚步声响起,带着木门开门的“吱呀”声,自屋内走出来一位身着罗衣紫裙的女子,那女子自屋内漫步而出,刹那间望去,犹如仙子降世,女子颜如白玉出霞,明眸皓齿,眉目如画,一双凤目顾盼生姿,一张瓜子脸上琼鼻挺立,长得极是俊俏,眉眼间望去有些冰霜,自有一股摄人的威严,让人不敢直视,一缕如瀑青丝直垂腰际,发间只用一支青簪随意挽着,女子凝起凤目看了一眼眼前的徒弟,道:
“今日可有见到天权老道?”
“今日是天玑道长座下三弟子星尘师叔主持的拜师盛会,星尘师叔说天权道长尚在闭关,眼下尚未出关!”听着眼前师父一如既往的冰冷语气,少年赶忙回答道。
“如此”,女子黛眉一蹙,似是想起来什么,站了半晌,忽而微微叹了口气,素手从少年手中接过酒葫,又道:
“今日的功课可不许落下,你下去吧!”
“弟子遵命!”
少年辞别了师父,出了前堂,沿着堂前的石阶一路向下,在自揽月镇通往鬼哭崖的小道上,独又岔开一条小路通往青霞峰后山,少年沿着小路一路下行,在小路的尽头,亦见一方山池于山间匍匐着,山池边一流细细的水瀑轻淡落下,不如月饮泉那般灵动秀美,却愈显静谧,池边几栋木屋随意坐落,其中一间升起袅袅炊烟,与山间不时腾起的雾气融于一处,远远望去朦胧不已。
此乃门派日常生火做饭的厨房所在,少年走到飘起炊烟的木屋门口,道:
“风老头,我回来了!”
说罢,也不待屋内有所应答,直接推开木门走了进去,屋内陈设很是简约,木屋中间摆放着一张木桌,桌旁木椅皆俱,桌上却只见两只石碗摆放着,木屋最里筑有一间灶台,炊烟便是自此飘散而出。
灶台旁只见坐着一位道袍破旧,蓬头垢面的老道人,正不断往灶台内添着柴火,见到少年推开木门走进来,那老道人不知是见到门口的光亮还是听到少年的脚步,微一侧首,只见老道人面目枯瘦,颧骨突出,眼窝深陷,须发斑白,行将朽木,老道人用那浑浊的双目扫了少年一眼,旋即回过头,继续往灶台内添着柴火。
少年也不以为意,一面放下柴刀一面自顾自着说道:
“今日清虚谷在揽月镇举行拜师盛会呢,在门派里除了师父的紫芒仙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仙剑,要是哪一天我也能有一柄属于自己的仙剑那该多好啊!”少年透过木屋的木窗看向窗外朦胧的远山,一脸希冀地说道。
“风老头,自我入门以来就一直见你在这鬼哭崖了,你的仙剑呢?”少年转头突然问道。
说罢少年似是想到什么,立即又道:
“师父说只有将自身修为修炼到御剑境才能在以后的仙剑盛会取得仙剑,风老头,莫不是你到如今还没修炼到御剑境吧?”少年瞪大了双眼,看着眼前枯瘦的老道人,奇怪地问到。
“不过也对,入门都已三年了,从没见风老头你使过道法,也从未见你驾驭过仙剑,甚至从未见你下过山,可能你从未修炼过门派道法也说不定呢!”少年自顾自地点着头,似是觉得自己说的话很有道理。
“唉,也不知风老头你生来就又聋又哑还是日后遭遇以致如此。”少年叹了口气,这个问题怕是在少年心中已经问了不知多少回了,看着眼前的老道,似乎风老头在少年眼中又可怜了几分。然眼前的风老头依旧不急不缓向灶台内添着柴火,似是感应到少年的提问,老道人拿着手中的木柴忽然顿了顿,盯着看了半晌,似乎眼前的木柴便是他的仙剑,随即老道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提手将那木柴送入火中。
少年和那风老头用过午膳,便出了木屋,在这几间木屋中,最里的一间属于少年,乃是少年日常起居修行的场所,木屋虽不大,却很是整洁,木屋前有个院落,院里摆放着石桌石凳,院边长满了少年闲时种植的草木,很是繁茂,少年走进院落,在石桌边坐下,褪了褪身上的风尘,想起揽月镇的拜师盛会,不禁思绪渐深,想起了旧事。
少年名叫陆离,于三年前被师父天虚道人自揽月镇带到碧霄山青霞峰鬼哭崖,将他收归门下,他本不是揽月镇人,在他的印象里,他自小和阿娘也生活在一个如揽月镇一般清幽清静的小山村里,只是有一天村子突遭妖兽袭击,阿娘为了保护他在那场事故中死去,余下他逃了出来,成了孤儿,他也不知流浪了多久,亦不记得为何会到揽月镇来,却恰巧被正要回山门的师父碰见,那时他已是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儿,许是师父见他可怜,恍惚间,被师父拉上她那柄紫芒仙剑,一路飞到鬼哭崖。
少年依旧记得很清楚,师父携着他驾驭仙剑飞向鬼哭崖时的出尘仙姿,以及少年颤抖不已的双腿和惊恐无措的心。那时少年便心想有一天也要像师父那般驾驭仙剑遨游穹宇,斩尽世间凶邪妖兽,为死去的阿娘报仇。
只是拜入山门已然三年了,少年依旧不会御剑,自然也不曾拥有一柄属于自己的仙剑,整个青霞峰鬼哭崖只有少年,师父和风老头三人,除了师父的紫芒仙剑,以及少年时常打柴去揽月镇换酒时,遇到下山来揽月镇的清虚谷弟子所携的仙剑,怕就数今日的拜师盛会看到的仙剑最多了。
师父只在他拜入师门时传授他本门的修仙悟道之法,要他勤于修行,不可懈怠,并言在清虚谷后山中,有一座落剑山,山中有一太古古窟,名叫万剑窟,乃是门派禁地,窟中仙剑无数,天下各派仙剑大多出自于此,待得清虚谷举行仙剑盛会,只要修为达到御剑境,自然可于窟中觅得仙剑,如今想起在揽月镇拜师盛会看到的各家仙兵,倒是让少年对那万剑窟又希冀了几分。
少年回过神,隐约往清虚谷的方向望了一眼,起身走进木屋,在屋内的草团上盘腿而坐,开始了一天的修炼。
当今世间,天下修仙悟道之法本出同源,皆出自清虚谷禁地天铸山上太古长生碑所刻的《长生卷》全篇,相传太古长生碑乃是太古神遗,碑上所刻《长生卷》洋洋洒洒不过千字,却尽述世间修仙悟道之法。
几千年来,《长生卷》被世间翘楚逐渐参悟演化,形成各派的悟道法门,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天下三大修仙剑派之清虚谷,仙坠谷与万仞崖三派的悟道典籍之《太上皓清境》,《大自在逍遥真诀》与《御灵真诀》,其中又以清虚谷的《太上皓清境》最是高深,乃是天下修仙悟道之无上法门。
除去最有名的三大修仙剑派,天下修仙门派已数不胜数,悟道法门亦各有所异,所谓众生万象,皆可入道,然万变不离其宗,几千年来,《长生卷》一直以天下修仙悟道总诀的地位指引着众生的修仙之路。
陆离所在的碧霄山青霞峰鬼哭崖乃是素女峰边的一个修仙小派,除去素女峰上的天下第一修仙剑派清虚谷,周边小山坐落着许多修仙小派,其中又以九霄各山中的五剑派最是有名,陆离师门便是其中一派。
素女峰边的修仙门派怕是有十数派之多,他们皆以清虚谷为祖,依附着清虚谷这个天下修仙悟道的巨擘修行。每当清虚谷有重大事宜,或是拜师盛会,仙剑盛会,论剑盛会......各派皆会派出弟子参与,凭得为各种盛会增添许多热闹。
至于陆离的师门青霞峰鬼哭崖,自从天虚道人将陆离收入门下以后便再没收过其他弟子,三年来偌大的门派里一直只有陆离,又聋又哑的老道风老头,以及冷若冰霜的师父天虚道人。三年来,时常下山打柴到揽月镇换酒已然成为陆离修炼的一部分,每次把换来的酒交到天虚道人手中时虽然天虚道人都是一样冰冷,但陆离依然从天虚道人的眼中看到她心中藏着极深的隐痛。
自陆离拜入师门开始就从未见天虚道人与他和风老头一起吃过饭,仿佛天虚道人三年来皆是以酒充饥,然陆离也知道,修为高深如他师父,已然极少食五谷,饿时只采食些花蜜雨露,天地灵果充饥,三年来陆离亦隐隐觉得,师门怕是遭遇了什么重大变故才以至于此。
当今天下间,自盘古神劈天地以来,世间真灵五属,相生相克以衍万物,而天下修仙悟道之法,皆是以纳天地真灵入体为始,进而运转周天,借以淬体强身,以期与天地同息,此为筑基境。
而后以自身灵力为引,参悟些许天地造化,驱灵而御剑,催动仙剑灵力,或御剑以飞天入地,或发动法术以御敌,此为御剑境;若是修炼到极致处,以己身引动天地之力,雷霆自威,人神皆惧,以一己之力竟可撼天,以致天人合一,此为长生境;而更有甚者,纳天地灵气于一身,夺参天之造化,鬼神恸嚎,日月无光,天地重归混沌,此为盘古境。
此四种境界为《长生卷》中记载的修仙之境,亦向众生仙道昭示着世间阴阳亘古,生灭自属。而世间修仙众派虽早已认识到这四种境界,然常人想要纳天地真灵入体已是极难,必须要修炼仙家道法。
几千年前,那时的天下一直流传着一个亘古的传说,言道祖游历世间,见世间天灾盛行,洪水泛滥,瘟疫横行,众生黎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处处哀鸿遍野。道祖哀众生疾苦,遂穷毕生之力,遗下一篇修仙之法,以助众生免受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而后将修仙之法刻于天铸山太古长生碑上之后溘然仙逝,后又经历代道祖增刻补遗,便是如今的《长生卷》。
然《长生卷》全篇虽只千字,却极是艰深晦涩,常人难以看懂。于是当时天下间的有识之士皆相约齐聚天铸山,共同参悟《长生卷》,那些奇人异士于天铸山中足足参悟了半年有余,各自参悟之余又相互交流看法,而后各有所悟。悟道之后便相继离去,于天下间开宗立派,时至今日,已成天下众派。
一般修仙弟子只要修炼到筑基境,一只脚便踏出了轮回,远离病苦。而御剑境,便是区分资质根骨上佳之人与常人的境界。
天下间修仙悟道之法皆出自《长生卷》,入道之法皆大同小异,各家道法间的差异真正是从御剑境之后才体现出来的。如三大修仙剑派的《太上皓清境》,《大自在逍遥真诀》与《御灵真诀》便是在御剑境上修道之法各有差异。有些弟子穷尽一生也难领悟御剑之道,有些则年纪轻轻便踏入御剑境,个中缘由,皆看悟性。
御剑境之后,想要踏入长生境,其难度却是甚于登天,放眼世间,踏入长生境者也不过数人,即便往前追溯几千年,踏入长生境者也寥寥可数,且其在世之名皆如雷贯耳,被世人尊为太清上仙,为世人所敬仰。
而所谓盘古境,不过只是太古传说中的境界,如此境界在世间并不存在,大抵亦是道祖为了警醒众生仙道,众生修仙,名为修仙,实为逆天,修仙悟道固然可得长生,然一味追求天地之力亦可能带来毁灭。
陆离所在师门青霞峰鬼哭崖的修仙悟道法诀名叫《漱溟诀》,关于本门的悟道法诀,陆离所知不多,师父只在他入门之时将悟道法诀传授于他,以后却从来不曾提及,陆离也不曾多想,照着师门悟道之法一直修炼至今。
陆离独自在木屋中修炼了一下午,自拜入师门一年之后陆离便踏入了筑基境,可纳天地灵气入体归于气海丹田,进而运转周天,只是踏入筑基境之后仿佛一切都已然停滞。师父言只有修炼到御剑境才能参加祖上清虚的拜师盛会,而踏入御剑境的标志便是可以以自身灵力为引,御灵驱物,世间万物皆有灵,只不过有灵气精纯杂乱强弱之分。是以陆离每日修炼完,便手掐剑决,对着屋内角落里的那把柴刀一阵驱使,然那柴刀却一如往常般纹丝不动。
陆离满眼幽怨地望了半晌角落里的柴刀,叹了口气,走出木屋,风老头如往常已把晚饭做好,陆离与风老头吃了晚饭,便走出院子,绕过眼前的山池,前面一条石径向前延伸着隐没在前方古木山林之中,陆离信步而过,除了每日的修炼,陆离此行的目的,便是穿过此片树林前往前方的断崖处,去修缮前方断崖边不远的一处木屋。
鬼哭崖后山盘踞着一整片茂密的古木树林,树林的边缘,已到碧霄山的地界边界,却是一条深不见底的深崖,站在碧霄山处的崖边隐约可见前方的崖对岸,那边已是神霄山的地界,两崖远远相隔,中间云雾缭绕,看不清下方到底有多深,崖底深渊似乎有轻微的水声传来,细微又似乎不可闻,人站在崖边远眺对岸,凭的心惊,这深渊亦被世人称为仙人渡。
陆离来到离山崖边不远的一处山头,只见前方一大片空地上立着两颗巨大的古木,两颗古木比旁边的树木额外巨大繁茂,树下根须交错,根须往上两颗古木的树干却渐渐紧靠,最后竟缠绕在一起,螺旋着往上抽枝散叶,极是醒目,两颗巨木已然不知生长在此多少年了,几人合抱的树干如今看来交错紧绕如同一物,已然不分彼此。
在两颗古木中间,夹着一间尚未修建完整的木屋,正好嵌在两颗古木的分叉处,昔日陆离来此打柴时发现这崖边山头鹤立鸡群一般的两颗古木,且在树下眺望崖对岸,对面云海蒸腾下的神霄山尽收眼底,是以陆离极是喜欢这里,便在闲时于两颗古木之间搭建起这座木屋,亦经常在此修炼感悟。
山崖上夜风轻拂,月色正浓,那清辉清如秋水,在幽冥之中荡起清波,触在山崖边山头少年的背上。这木屋已快要完工,屋顶上铺了许多少年四处寻来的茅草,少年在屋顶上摆弄了许久,最后索性躺在屋顶上,望着苍穹上如水一般的月华,头顶上的两颗巨木好似比翼,如此巨大的古木不知生长多久了,多半已有千年了罢。彼此在风霜雪雨中静静缠绕依偎了千年,幽静的碧空下,仿佛有什么触动了少年的心,少年怀着些许遐思,就这般在木屋顶上,比翼树下,沉沉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