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自有文字以来人类借以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借此机会我想谈谈我的看法。毋需赘言,直入主题。
为什么有的诗能够流传百世而不朽?为什么李杜元白陆辛那些人可以名镌史册,千年流芳?中国古代文人那可都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不要说这些人,就是随便一个朝堂文官,在野雅士,做对赋诗,琴棋书画都是自由专攻的基础项目,不是现代人可以想象的。
文人墨客数以千计,每个人一生少说也得做不下百首诗,遑论这些伟大的诗人,能锤炼出如此高的艺术魅力,千数已是少的了。可是,即使是他们,真正流传下来被世人记住的名诗,又有多少呢!就陆游来说而言,纵然诗集保存较完好,遗篇近千,但真正脍炙人口的有几首?七步成诗的曹植呢?东临碣石的魏武呢?随口成诗的唐伯虎呢?作诗上万的乾隆呢?他们的诗能被人记住多少?他们那么那么的有才,而其无法引起世人同感的诗,即使文采绚丽,才华盎然,也只是昙花一现,不会流传百世被人记住。
能够被历史记住的诗,已然是伟大的艺术了。
诗不是表现文采的东西,不是附庸风雅的东西,真正的诗的境界甚至不完全是抒发心情的东西。我曾经也与高中的语文老师谈论过我对诗的看法,在那之前我写信给她,有一段是这样的:
“……试想:在您触发了某个令您感慨的情景时,也许你突然想到了一句诗,虽然它的原意与此情此景完全不同,但这就是最正确的感觉,也是那位未曾谋面的作者所要得到的效果。您一定有过此类感觉,一首好诗您会品好几天的。诗的本身是复杂感情的高度凝结物,你借它发现了自己内心曾经未知的一种感动。这感动让你收持不住近乎澎湃的情感。也许你对诗的理解与作者本人截然不同,因为这可能结合了你更为复杂的经历和感慨,那么诗也就超越了它本身意义的束缚,在你的心中得到了另一种升华。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诗,而诗人写诗的最高目的也正是如此。就我而言,我想我与他们是有同感的,我希望我的诗可以在别人或饭后闲步,或凭高俯瞰,或失去至爱时有所感怀,忆起一句,即使我不是那个意思。而非逼迫别人去背,让它们沾在带静电的墨头上最后静静地躺在一张张白纸上,附上统一得像“统一”方便面一样的答案混迹于茫茫题海之***应试教育下百忙的傻孩子们练习用,被平均每首1分钟的速度做过。但我自己就被迫正这样做着。
李白倘若知道他的诗被人这么糟蹋,我想作为一位真正的诗人他会气哭的。现今有几人真的懂他呢?所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认为每个人都应有自己心中的诗,完全可以发挥想象……”
“诗的本身是复杂感情的高度凝结物,你借它发现了自己内心曾经未知的一种感动。”这就是我对诗的定义。
诗,是一种精神。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诗分为六个境界.
第一境:●于无花处葬花,于无雨处听雨。
心怀大爱大悲,与天地一体。一尘一草皆诗,心念动,不可说,亦说不出,只一个眼神,一声轻叹。世人不知。
第二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思百日以生华发,锤千遍而梦中得。混沌生而自顾吟,一句成而两泪流。世人不解。
第三境:●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谁更流。
思绪万千,情愫纷扰,真情流露,直抒胸臆,一挥而就。世人阅之拭泪唏嘘,感慨万千。
第四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文华若大海般汹涌,辞藻若决堤瀑布般一泻千里,思维如奔马腾跃,从容于智者之间。当作丝竹管弦,风花雪月,高山流水,鸿儒谈笑,雅士风流,知音对饮。可博世人一敬,一讶,一笑。
第五境:●权龙骧,张打油。
打油打油,如儿歌民谣,世人笑之。
固然粗拙,然亦存有良品,有意无意间蕴纳世间杂陈百态。
第六境:●年少不识愁滋味,欲赋新诗强说愁。
文采绚烂,典故横飞,套话虚话老话,附庸风雅,助酒兴,博君欢。应试考功名。世人附和之。
诗的文字承载的太多太多,就像浓缩了的散文,浓缩了的千言万语。诗是写给知音和自己的,不是写给大众看的。真正的诗人写的真正的诗,只会留给自己和送给知己者看,而不会献给权贵或公诸于世个或博众一笑。有人会问,那李白献诗贺知章,王勃献诗滕王阁等等美文成佳话,难道那些不是好诗?
不。李白看似逍遥放浪,其实一生都怀着一颗功名之心,他极力向世人表现洒脱求仙的一面,其实到最后他也没有真正找到自己!他宁可用一切去追求自由,却还是放不下世俗。他的诗豪气穿越九霄,却是大悲中又透着不甘,有那么一丝丝虚假和不敢直面梦想的怯懦!他既然献诗,就有故意表现文采和美化自己的思维局限。纵然《蜀道难》真实体现了李白的人生观,真情流露,但他初衷错了,哪怕有一点显摆之嫌,它就不是完美的了。纵使我远没有资格评价李白,已没有资格给这绝世名篇下定论,但就我个人而言,李白的人生境界,远不及陶潜。纵然李白呐喊,不拘,碰撞,不甘,争斗,为自由写诗。却远没有到达那种看破一切,躬耕陇亩,蔑视人间的霸气。陶潜永远不会把自己的诗拿到名士高府呈之一观——即使,他也是欣赏自己的人。
陶潜的诗,读来是那么自然,即便不及李白的绝妙文采,但其中透出的真正的豁然超俗,却是比李白高出一筹。如果李白是冲上云霄欲刺破苍穹的一柄绝世好剑,那么陶渊明就是明月下荷锄的背影,夜空也压不弯的腰,不卑不亢,坚如磐石,默默走向天际,渐行渐远……
2011年4月18日
---------------------------------------------------------------------------
2016.9.2.后题:此文是刚上大一时的一次语文课作业,本是想借机会吐露多年来对中国诗歌的一些感想,当然年轻气盛也难免抱着一丝轻狂之心对先哲妄加评论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故而在课上卖弄锋芒,其实许多看法如今已然改变。
不过现在看来也不禁莞尔:原来五年前那个才入大学的少年也是如此牛鼻嘛。